㈠ 怎樣做好一份理財計劃,並說明計劃的理由
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理財規劃又可分為公司理財規劃和個人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
公司理財規劃是指企業為了、達到既定的戰略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協調的計劃和決策方案,包括投資決策、融資決策、成本管理、現金流管理等。
如果做個人理財規劃還分為不同的時期,如單身期就選擇相對收益和風險都比較高的股票型投資,如果是已婚後就選擇成長型來投資,投資策略還分為保本型理財策略、穩定一增長型理財策略、高收益型理財策略
理財規劃一般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第三步、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里,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步、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里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可以看出,理財規劃應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並不在於資產有多少。
具體你可以來卜亞 商學院來學習下如何進行理財規劃,實現財務自由
㈡ 怎樣制定家庭理財計劃
制定家庭理財計劃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大目標:因你家己有房,所以,可用家庭總收入的50%來投資,20%做為儲蓄,30%作為日用。
分析家庭財務狀況
要理清自己家庭的資產、負債狀況,分析家庭整個財務狀況。可以先從估量手邊持有的現金以及銀行存款著手,然後再對一些固定資產,如土地、房屋等進行評估,接著弄清楚家庭的負債狀況。這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將家庭經濟資源合理配置,以便使家庭機器更和諧地運轉。相反,如果對自己家裡有多少錢都不清楚就盲目投資,不僅不會讓家庭資產穩健增長,而且還有可能成為房奴、車奴,這就得不償失了。
確定家庭財務目標
這個目標要定得明確、可行,並為每個目標附上相應的成本。當你開始建立一個理財計劃前,必須先設立目標。目標指引出一個方向,而且鎖定一個應該儲存的金額。訂立目標後會迫使你把夢想寫下來,一旦把目標都列出來後,就可以開始訂定策略去完成。訂立目標的過程是有用的,它會令人感到興奮,而且會驅使你和激勵你。同時要注意不能好高騖遠,如果家庭負債超過家庭收入的40%,每月忙著供車、供房、還信用卡,就會很吃力。
做好家庭財務預算
在規劃家庭總體收入時,除了每個月正常的家庭支出之外,有孩子和父母的家庭,還要考慮到孩子的撫養費和父母的贍養費,此外還要留出月收入10%左右的資金作為旅遊、彩禮等不可預見性支出。此外,家庭的其他收入,比如說獎金、補貼、分紅等也要規劃好。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執行理財計劃了。這個過程既需要剋制和節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
定期檢查執行情況
這里就顯示出經常記賬的好處,平時要把家庭支出的煤氣費、採暖費、手機費、水費等票據積累起來,年底整理出明細賬目,並預測第二年的支出。這樣不僅能夠對自家每個月的支出狀況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可以發現支出超標的不正常月份,再加以改正。
㈢ 理財小白如何做理財規劃
第 一步就是學習投資理財相關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第二步就是推進自己的學習計劃,然後去實踐。實在通貨膨脹的厲害,卓優商學可以學的
㈣ 怎樣才能讓我有一個很好的理財計劃呢
理財
如何管理好家庭經濟,是維系一個家庭及過好日子的至關重要問題,因此,家庭理財是擺在每個家庭面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在製作理財規劃之前,需要了解一下自己家庭的財務現狀,包括收入、支出、資產、負債以及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預期,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支出分為
(一)家庭開支
1.房貸
2.小孩支出
3.水、電、煤氣、物業費
4.入網費、電話費
5.雙方父母的費用
6.婚喪嫁娶禮金
7.買衣服、化妝品、家用等
8. 生活費、醫葯費
(二)辦公費用
1.辦公室租金,暖氣費
2.員工工資
3.辦公雜支
(三)公關招待費
(四)車費:保險、油費、檢修費、停車費
設定和分析理財目標。設置理財目標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理財目標必須量化,其次是要有預計實現的時間。理財目標的設定必須是合理的,完全脫離現狀設置理財目標是無效的。未來你可能一些支出計劃,或者是一些投資計劃,那麼,可以藉助網站上理財工具的提示逐步將理財目標細化、完整化。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未來想要有高品質的生活,就得讓資產和負債動態的、適宜的進行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規劃最核心的理念。理財規劃應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並不在於目前的資產有多少
針對目前我家庭現況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一:開設U盾,往來賬務從網銀上顯現。
建議二:建立銀行賬
建議三:壓縮日常開支,月初做出家庭支出計劃,每周對賬,月末結算。
建議四:建立現金流水賬
建議五:購買足額保險,建立財務安全屏障。
建議六:適時可少投股市
人生是可以設計的,生涯是可以規劃的,幸福是可以准備的。財富是可以倍增的。現在就可以開始。
此建議不一定最好,但本著節約減支,資金效益最大化原則,希望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完善,建立科學理財計劃。讓我們攜手共創輝煌,使我們的財富不斷積累,齊身介入百萬、千萬、億萬的榜單!
㈤ 該如何制定一個理財計劃
手上有點小錢的時候,我的建議是買短期定期保本理財。
首先,買任何理財之前,先買1000試水。
放上一個月,看收益。年利率超12%的不買,定期超一年的不買。
原因有下,
你這手頭的錢,沒事的時候,是活的,有事兒的時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計劃春節小長假陪女朋友去旅遊,預算5000怎麼說?
是我的建議,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年化收益在9%——11%,而且門檻低,300起投,現在投資還送500京東卡: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㈥ 怎樣才能做好家庭理財規劃
家庭理財不管是採用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還是其他理財方式,最重要的原則有兩點:一保證本金相對安全,另一個是進行分散投資,合理控制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不要盲目追求過高收益,導致「失敗」讓家庭陷入困境。
3.大額存單
銀行的大額存單也屬於銀行存款類,同樣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即使銀行破產,50萬以內,可獲得100%賠付,可「靠檔」計息,就算提前贖回,也不會損失全部收益,相對靈活。當下20萬的大額存單二年利率為3.19%,三年利率為4.18%左右,每個銀行收益不同,大家可以挑選最適合的銀行購買。
4.債劵基金
債劵就是一種債權債務的憑證,與國債相同,也是大家在規定期限內按約定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只不過國債要比企業債的安全性更高而已。債劵的流動性較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轉讓,部分債劵還會不定時的給投資者帶來利息分紅收入。同時投資者還可以用債劵的買賣價格賺取差價,以此盈利,收益率大概在5%左右。
5.銀行智能存款產品
拿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的活、定期銀行存款產品來說: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以上就是適合家庭配置投資的理財產品,其他高收益理財產品並未介紹,因為高收益代表高風險,很多產品並不適合大眾投資,切勿盲目,大家可按照自身需要購買相對安全、流動性合理的理財產品。
㈦ 如何做好家庭理財計劃
要圓一個美滿的人生夢,除了要有一個好的人生目標規劃外,也要懂得如何應對各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所需,而將財務做適當計劃及管理就更顯其必要。因此,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何不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訂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呢? 許多理財專家都認為,一生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蹉跎歲月之後老來嗟嘆空悲切。 1、求學成長期: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2、入社會青年期: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3、成家立業期:結婚十年當中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爭取貸款,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採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4、子女成長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扶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採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5、空巢中老年期: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多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面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尚可考慮為退休後的第二事業做准備。 6、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採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採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並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於「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只是憑一時之間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少成多」、「錢滾錢」地逐漸累積,平穩妥當的生涯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於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下安定、有保障、高品質的基礎。
㈧ 如何做好的個人理財計劃書
一、時常梳理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總是有一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個月下來沒什麼結余。這種情況,以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最為典型。
要學會理財,首先要控制支出,有了錢才能理財,學會記賬,將每天的花銷都記下來,可以是記賬軟體,比如佳盟個人信息管理軟體,清楚記錄你的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哪裡,等過一個月再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花的,而哪些是可以省下來的,在下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特別注意,調整自己不合理的收支,首先讓自己脫離月光族
竅門: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記賬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只有把自己的收入和開支梳理清楚了,才能進一步進行理財策略的調整。
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
這個月你存錢了嗎?雖然現在利率趕不上CPI增長,但是強制性存款對個人和家庭來說也必不可少。很多人信奉"能花錢才能賺錢",但是"花錢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的家庭又能靠什麼來投資呢?"能賺錢,又能有計劃的花錢"才應該是投資理財之道!
竅門: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剩下的才是支出部分。尤其對於不懂投資知識,盲目投資的人來說,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保險。
三、做一個長期理財規劃
很多人只知道拚命的工作、賺錢,而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往往個人或家庭資產超過幾百萬了,也沒想明白這些資產如何打理才更好。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劃,更是無暇顧及。
竅門: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拚命掙錢,准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
四、不要妄想一夜暴富
理財是什麼?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有的人甚至認為,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
竅門: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一夜暴富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
五、不盲目跟風
我們發現周圍常常有這類人:股票漲了就投資股票、收藏品火的時候就投資收藏品、看黃金漲了就投資黃金。但實際上自己什麼都不懂,只是盲目的跟風投資,往往投資之後就被套牢。
竅門:在對自己的情況充分了解之後,再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劃,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六、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我們總能聽到,但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卻往往忽略。有人把80%的錢投入股市,有人買了幾套房子還想再買……
竅門:從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出發,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如果大部分的錢投資股票,風險過高;而全是房產的話,也會讓你的資產變現能力降低。還有,在配置資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買保險。
㈨ 家庭理財規劃如何做
要為家庭指定一份理財計劃,首先要弄清楚家庭處在什麼階段。是形成期還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或者衰老期。每個階段的家庭特徵不一樣,方案也會不同。
而且每個家庭的家庭情況不一樣,理財的知識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要依據實際情況制定。
家庭理財規劃可分為5個步驟:
一是了解家庭財務現狀;
二是設定和分析理財目標;
三是了解風險承受能力;
四是合理配置資產;
五是計劃執行和跟蹤評估。
在做好家庭理財規劃的同時,要注意有以下風險,大致分為以下5類,我們需要在做好家庭理財規劃的同時,做好規避風險的准備
一是傳統風險,包括無法預料及難以避免的風險,如意外、疾病等;
二是人性風險,比如沖動、貪婪、虛榮、逐利等;
三是長壽風險,如存在養老金缺口及養老生活品質;
四是職業/事業風險,即失業、破產、清盤等;
五是相關政策風險,如稅收制度調整、行業標准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