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Waymo首輪22.5億美元融資背後的四大看點
[億歐導讀]?2020年3月3日,Waymo獲得首輪22.5億美金的融資,摺合約156億人民幣。這也是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10年來的首次融資。此次融資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與Waymo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2019年Waymo員工結構
TheInformation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Waymo的員工數量在2019年幾乎翻了一番,從950人增加到1500人。
而從Waymo官網當前的崗位需求來看,軟體工程的崗位需求遠遠超過其他崗位需求,這也說明Waymo在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Waymo依舊是一家完全以技術人才為主的「創業公司」。
2020年Waymo招聘需求
結語
目前看來,國內外自動駕駛已經開始下一輪熱潮,此時Waymo也與其他地區的自動駕駛企業拉開了全面競爭。
借業內一位人士的評價:「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還有無機會像當年的滴滴和Uber掰手腕,和Waymo大戰幾個回合?」
機遇很大,挑戰更大。在此之時,國內的自動駕駛企業應該不止於抱團取暖,而是應該變未共進退的合作夥伴,這才有可能在這場博弈中增添幾分勝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Waymo獲外部融資22.5億美元 融資前估值約1050億美元
財經網汽車訊??Waymo完成外部投資,投前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
3月3日,Waymo宣布獲得第一輪外部投資,共22.5億美元。Waymo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此次投資由銀湖資本、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和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牽頭。
其他投資方還包括加拿大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矽谷風投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美國汽車零售商AutoNation及Alphabet。
Waymo首席執行官JohnKrafcik表示,作為投資協議的一部分,銀湖資本和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的代表將加入Waymo董事會。
截至目前,Waymo尚未公布融資後的公司估值。此前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對該公司的預估估值為1050億美元。
JohnKrafcik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如今,Waymo正在擴大團隊,增加財務投資者和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除了資金的投入之外,還有他們數十年投資和支持科技公司開發顛覆性產品的經驗。未來,我們將加深在人才、技術、運營方面的投入,全力支持WaymoDriver在全球范圍的部署。」
銀湖資本聯合首席執行官兼Waymo董事會候選人EgonDurban認為,「Waymo是唯一一家提供公共出行服務的自動駕駛公司,銀湖資本和Waymo致力於『使道路更加安全』,並期待通過合作幫助WaymoDriver在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推廣和發展。」
Waymo官方資料顯示,其自動駕駛系統WaymoDriver已經在25個城市的公共道路行駛了2000萬英里以上,在模擬系統中行駛了100億英里以上。
WaymoDriver目前已經實現部署和商用,主要包括自動駕駛出行服務WaymoOne和貨物運輸服務WaymoVia。2019年12月Waymo曾表示,目前主要活動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WaymoOne車隊規模達到600多輛,每月為1500多名乘客提供服務,自2017年來累計提供服務次數則超過10萬。WaymoVia目前則尚在測試階段。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information報道稱,WaymoOne業務的年收入僅為數十萬美元,而公司的年度運營成本卻高達10億美元左右。
Waymo計劃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擴大業務規模。其車隊將新增62000輛克萊斯勒Pacifica汽車,並與捷豹路虎簽署協議,到2020年為其配備20000輛捷豹I-Pace電動SUV。
此外,Waymo位於底特律的工廠已經交付了首批集成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在感知能力和機載計算能力方面實現較大升級。該系統計劃於今年發布,裝配於捷豹I-Pace車隊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滴滴自動駕駛獨立後迎首輪融資!3億美元,軟銀領投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張博
在去年8月,車東西曾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詢問其自動駕駛業務的具體進展,據了解,滴滴目前已經擁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此前,其CTO張博在接受車東西采訪時也透露,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由其親自帶隊,已經在中國與美國的四座城市開展了自動駕駛的路測,並已拿到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在自動駕駛業務團隊方面,滴滴已全面構建高精地圖、感知、行為預測、規劃與控制、基礎設施與模擬、數據標注、問題診斷、車輛改裝、雲控與車聯網、車路協同、信息安全等多個專業團隊。目前團隊在中美多地開展研發、測試,規模超200人。
而在產業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國能汽車、車和家等20餘家整車廠以及相關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關系。
據張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將開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車廠把車造出來,然後將車輛一鍵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單訂單中讓車廠分成。在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未來業務模式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實。
如此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技術思路與商業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難怪軟銀會將滴滴選作自身自動駕駛布局的關鍵一環,選擇在此時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億美元級別的資金。
從大的產業層面來看,這也是自動駕駛領域資本逐漸朝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量產落地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中國自動駕駛最大單輪融資誕生,豐田4億美元領投小馬智行
據路透社,兩位知情人士稱,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約5億美元,該輪融資由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集團(ToyotaMotorCorp)領投。
匿名消息人士稱,豐田開出了約4億美元的支票,這是該公司對一家有中國背景的自動駕駛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投資。在最新一輪融資中,這家成立僅3年的公司估值為30億美元,該公司此前已經得到了紅杉資本(SequoiaCapitalChina)和北京昆侖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KunlunTechCo)的資金支持。
天眼查數據顯示,小馬智行的運營主體為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聯合創始人李衡宇。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聯合創始人兼CTO樓天城持股49.00%,為公司最大股東;李衡宇持股0.10%,為公司第八大股東。豐田汽車公司與小馬智行之間一直有合作。
2019年8月,小馬智行宣布和豐田建立合作,合作的內容就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和未來出行領域進行合作,探索自動駕駛的進一步落地。從2019年9月起,雙方部分合作項目已經在北京和上海公開道路展開。
小馬智行表示,此次投資是與豐田汽車公司2019年建立的業務合作關系的延伸。在該基礎上,兩家公司將加深和擴大在出行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
至於本輪融資剩餘6200萬美元具體的來源,小馬智行並未透露投資方,路透社報道稱小馬智行的現有投資者也參與了本輪融資,但具體機構未知。
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底,是國內頭部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創始人是前網路首席架構師彭軍和人稱教主的樓天城。在2018年12月發布了PonyPilot自動駕駛移動出行(Robotaxi)項目,並在廣州南沙率先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的常態化運營,成為首個在中國市場提供Robotaxi服務的公司。2019年11月,小馬智行推出美國加州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Robotaxi服務。該公司稱,截至2019年12月,他們已完成7萬多個Robotaxi打車訂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美自動駕駛創企Helm.ai完成1300萬美元融資 目前團隊僅15人
編|六毛
車東西3月26日消息,近日,美國自動駕駛公司Helm.ai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在本輪融資中,Helma.ai共籌集到1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239萬元)。
據了解,Helm.ai是一家專注於自動駕駛軟體開發的初創公司,在軟體研發過程中Helm.ai主要依靠無監督式學習方法,從而使軟體開發的周期和成本得到降低。
另外,由Helm.ai研發的自動駕駛軟體主要適用於兩種場景,即L2級(和L2+)的高級駕駛輔助和L4級的自動駕駛汽車。據Helm.ai聯合創始人ValdVoroninski介紹,該公司目前已經和一些客戶達成交易,其中有部分軟體已完成基本的測試。
一、自動駕駛創企Helm.ai獲1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據國外媒體TechCrunch報道,成立於2016年的美國自動駕駛創企Helm.ai於近日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該公司在該輪融資中共籌集到1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239萬元)。
本次融資的投資方包括A.CapitalVentures、Amplo、BinnaclePartners、SoundVentures、FontinalisPartners、SVAngel等。此外,還有超過10位天使投資人也參與到了本輪融資當中,包括BerggruenHoldings的創始人NicolasBerggruen、Quora的聯合創始人CharlieCheever和AdamD』Angelo、NBA球員KevinDurant、Gen.DavidPetraeus、Matician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vneetDalal,Quiet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LeeLinden以及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的聯合創始人VladimirTenev等。
接下來,Helm.ai計劃將從本輪融資中籌集到的1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239萬元)用於研發、聘用員工以及完成現有的交易。有趣的是,雖然Helm.ai在四年以前就已經成立了,但目前來看這仍然是一家小規模的公司,只有約15名員工。
二、利用無監督式學習技術開發軟體專注L2和L4
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軟體就猶如「大腦」。Helm.ai便是一家專注於深耕自動駕駛軟體開發的初創公司,在自動駕駛計算平台以及感測器方面,該公司暫時還沒有進行業務布局。
與此同時,相較於通過有監督式學習方法來對自動駕駛軟體進行訓練及改進,Helm.ai在軟體開發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無監督式學習方法。後一種方法能夠使自動駕駛軟體在不需要大規模車隊數據、模擬訓練以及對數據進行標注的情況下對神經網路進行訓練,從而可以縮短軟體研發時間,降低研發成本。
Helm.ai聯合創始人表示,在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AI軟體的時候,研究人員常常會遇到長尾問題以及無窮無盡的邊角案例(cornercases)。因而真正重要的問題是,軟體解決邊角案例的效率是怎樣的,以及軟體運行的速度能夠達到多快。在這一點上,Voroninski認為Helm.ai已經實現了真正的創新。
除此之外在軟體商用方面,Helm.ai的自動駕駛軟體主要適用於兩種場景,即L2級(以及L2+級)的高級駕駛輔助和L4級的自動駕駛汽車。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已經和一些客戶達成交易,其中部分軟體已完成基本的測試,不過這些顧客的詳細名單我們暫時還不得而知。
結語:應用無監督式學習方法成自動駕駛軟體研發新方向
以訓練所用的數據是否擁有特定的標簽為依據,可以將機器學習大致分成有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式學習兩類。如果說有監督學習屬於「我見過的我都知道」,那麼無監督式學習則和人類的學習行為更加相似,即軟體能夠通過對比聚類等方法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
目前,兩種方法應用於自動駕駛軟體研發各有利弊。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有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公司探索應用無監督式學習方法。根據來自外媒的信息,除了Helm.ai,還有被寶馬風險投資基金iVentures所投資的CorticaAI公司也選擇了這條路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2019年新造車融資額超268億元,仍依賴資本救火
[億歐導讀]?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
(來源/Unsplash)
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從2019全年投資行為來看,資本市場對於汽車賽道越來越謹慎,投資將更為精準,耐心關注長線的成熟投資人將沉澱下來,更高瞻遠矚、不拘泥於短期效益。
技術驅動產業變革,下一站,資本的機會將同樣站在推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升級的一端。汽車生態的細分布局中,用實力說話的硬科技領域資本仍將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潮水褪去後將一目瞭然。
編輯:郝秋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小馬智行完成4.62億美元融資 創國內自動駕駛公司融資新高
2月26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宣布完成了4.62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略高於3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B輪融資後中,有4億美元都來自於豐田汽車公司。小馬智行對此表示,這將加深和擴大小馬智行與豐田在出行與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
小馬智行是一家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成立於2016年末。2018年12月,其發布PonyPilot自動駕駛移動出行(Robotaxi)項目,並在廣州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常態化運營,也成為首個在中國市場提供Robotaxi服務的公司。此外,2019年11月,小馬智行還在美國推出加州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Robotaxi服務,為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自動駕駛服務打下基礎。
而去年雙方的合作目前看來十分愉快,僅在半年後豐田就為小馬智行投資了4億美元。此外,加之另外未透露具體投資者的6200萬美元投資,小馬智行本次獲得的4.62億美元融資也創下了國內自動駕駛公司融資新高。
據悉,此前截至2019年4月,小馬智行還得到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君聯資本、晨興資本、鍇明投資、斯道資本等一流投資者共計3億美元的投資,估值達17億美元。因此,小馬智行的融資總額也累計達到了近7.62億美元,成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
豐田加速自動駕駛領域布局
事實上,包括豐田此次投資小馬智行的等種種投資行為,都表明豐田正在加速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據不完整統計,自2015年至今,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已經達到近50億美元。
2015年,豐田就在美國成立了豐田研究院(簡稱「TRI」),斥資10億美元,專門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到2018年3月,豐田又聯合愛信和電裝投資28億美元,成立了位於本土的豐田研究院高級研發公司TRI-AD,同樣用於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此外,在UberATG上的投資也超過了3億美元。種種動作都可以見得,豐田在布局自動駕駛領域的決心與野心。
結語
毫無疑問,已經成了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之一,它的出現或許能從本質上改變汽車行業的生態和未來。目前看來,自動駕駛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技術壁壘較高並且還沒有相應的標准,而這也意味著每個車企都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一旦有某個車企完成了質的突破,勢必就能搶佔先機,甚至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因此,在未來加速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對於每一個車企而言都至關重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疫情下的「資本寵兒」:20家車企獲融資,自動駕駛領域火熱
[億歐導讀]?2020年2月,共有20家業內公司更新了投融資信息,涉及到的細分領域包括:科技出行(5家)、自動駕駛(5家)、零部件與汽車後市場(4家)、汽車流通(3家)、智能網聯(2家)……
此外,從融資金額上來看,在全行業20家完成融資的企業中,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僅在本月便完成3筆融資,並憑借共計159億元融資位居榜首。截至目前,蔚來累計公開總融資額已超500億元。如今,邁入2020年的蔚來,正設法自救,打造更多的想像空間。
02部分企業融資情況簡介
吾眾汽車科技獲600萬元投資,深耕江浙汽後市場
2月7日,吾眾汽車科技宣布,2020年1月獲得杭州泰方投資的6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料顯示,吾眾汽車科技是一家新型汽車後市場服務平台,聚焦服務於5-30萬輛私家轎車保有量的城市和城鎮,主要業務涵蓋洗車美容、維修保養、鈑金噴漆、車輛改裝、車險代辦、事故車維修等。自創始之初,吾眾汽車科技便重點探索區域連鎖經營模式,目前已經構建由標准社區門店+鈑噴中心組成的服務連鎖層級和體系。
Turo獲3000萬美元融資,數位名人股東加註P2P共享汽車
2月7日,P2P共享汽車獨角獸Turo宣布,已從曼哈頓風險投資公司(ManhattanVenturePartners)和Allen&Co.那裡獲得3000萬美元的F輪融資。不過,Turo的擴張計劃卻受到了限制。Turo首席營銷官AndrewMok表示,只有將重點放在那些租車至少一天的客戶身上,公司才有利潤可講。
作為新一輪融資的部分「代價」,這家公司增加了幾位名人股東,其中包括NFL球星拉里·菲茨傑拉德(LarryFitzgerald)、NBA球員維克多·奧拉迪波(VictorOladipo)和說唱歌手Chainz。對此,Mok表示,「讓這些人加入進來,將真正有助於品牌推廣,使品牌變得更具有知名度。」
東南亞叫車服務公司Grab獲8.56億美元融資
2月25日,據外媒報道,東南亞叫車服務公司Grab從日本投資者處獲得融資8.56億美元,其中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投資7.06億美元,日本IT服務公司TIS投資1.5億美元。Grab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為東南亞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保險以及理財產品。
僅1個月完成3筆融資,蔚來開啟「瘋狂」融資模式
2月25日,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和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啟動儀式在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舉行。安徽省及合肥市領導均出席簽約現場,根據協議蔚來中國總部項目將落戶合肥。
據悉,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該項目計劃融資145億元,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同時,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第二生產基地。
就在本月,蔚來曾宣布完成2筆累計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這意味著,僅在2020年2月,蔚來便已獲得3筆融資,融資額共計159億元。
小馬智行獲豐田4億美元投資,估值超30億美元
2月26日,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豐田4億美元投資,以加深和擴大兩家公司在出行領域合作,與此同時,雙方將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據了解,小馬智行新一輪融資總額4.62億美元,估值略高於30億美元,總融資額近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
小馬智行表示,此次合作關系的加深,有利於雙方將自動駕駛技術、車輛平台及技術更加深入進行融合。未來,二者將利用雙方技術、知識及服務,為人們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馭勢科技獲新一輪融資,博世再加碼中國自動駕駛
2月26日,馭勢科技宣布在B輪融資中獲得博世戰略投資。同期投資的還有深創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金資本、廈門七匹狼節能環保基金和重慶兩江服務業基金等VC、PE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基金。馭勢科技稱,2020年將持續開放融資,為公司發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CEO吳甘沙表示,馭勢科技為物流、出行兩大領域提供無人駕駛技術,與博世合作將幫助公司實現產品和服務升級,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全球客戶。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馭勢科技,總部位於北京,專注研發無人駕駛關鍵技術,曾獲創新工場、真格基金、青山資本、西科天使基金等機構的投資。目前,公司還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浙江設有創新試制中心,在深圳、廣西、成都、鄭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估值20億美金傳滴滴自動駕駛拆分後首獲軟銀投資
軟銀要投資滴滴的自動駕駛公司,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去年7月,美國科技媒體TheInformation就已經提前劇透:滴滴正與其最大股東軟銀以及其它潛在投資者就自動駕駛業務融資進行談判。
而這一次(3月24日),Theinformation又爆料:「軟銀即將敲定對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投資3億美元的交易。」
如果這筆投資敲定,這意味著軟銀將通過注資滴滴來完成在中國的自動駕駛布局。
1、滴滴於軟銀而言,是最好的選擇嗎?
滴滴和軟銀的關系,要追溯到2015年。
2015年1月,軟銀曾投資了當時的快的打車6億美金,一個月後,滴滴和快的合並。2017年,滴滴曾分兩次陸續獲得軟銀共80億美元的投資。
3億美金這筆投資如果敲定,那就是軟銀第四次投資滴滴。
在自動駕駛領域,軟銀和豐田這對「老搭檔」綁定得非常緊密。
一個例子是,豐田和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都是Uber、Uber自動駕駛部門ATG、以及中國打車巨頭滴滴的共同投資方。
在2018年10月,豐田和軟銀成立合資公司Monet。其中軟銀占股51%,豐田占股49%。在這個合資公司里,Uber、滴滴都是其合作夥伴。
但這一次,為什麼軟銀沒有拉上豐田?
新成立的自動駕駛公司的CEO由滴滴CTO張博兼任,原順為基金執行董事孟醒出任COO。
隨後,原安波福副總裁韋峻青出任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TO,向張博匯報。自動駕駛美國團隊負責人賈兆寅和中國團隊負責人鄭建強則向韋峻青匯報。
至此,滴滴自動駕駛的核心管理團隊基本成型。如今,滴滴自動駕駛團隊規模在300-400人之間,並在中美兩地有4個辦事處。
3、滴滴自動駕駛估值幾何?
對於滴滴獨立自動駕駛公司,此前外界普遍有兩種猜測:
與Uber一樣,要在IPO前將燒錢部門獨立;滴滴需要通過獨立公司的方式進行融資,來彌補研發資金缺口。
去年8月,張博給了一個「另類」解釋:「成立獨立公司,是希望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以此吸引更多資源一起來推進和加速自動駕駛技術。」
在他看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形成產業聯盟,其中有四個關鍵資源:
滴滴共享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技術;汽車廠商;足夠的資本支持。
其中,「足夠的資本支持」也體現了融資對於自動駕駛研發的意義。以獨立公司的名義進行融資,滴滴自動駕駛也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有價值的盟友。
當然,隨著新資金的進入,這些公司的估值也水漲船高:
Waymo在獲得22.5億美金投資後,《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Waymo估值達到300億美金。
通用自動駕駛部門Cruise在接受軟銀、本田的投資後,估值達190億美元。
Uber分拆出來的自動駕駛公司UberATG在獲得豐田、軟銀和電裝10億美元融資後,估值已經達到72.5億美元。
福特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AI在接受大眾汽車投資後,估值約為70億美元。
今年4月,來自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Pony獲得豐田4億美金投資,投後估值30億美金。
這輪融資後,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估值多少?
汽車之心聽到一種說法:20億美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重磅!無人車一哥Waymo獲22.5億美元融資!將全球擴張
▲Waymo的自動駕駛車隊
大巴黎區區長和運輸部門負責人ValériePécresse表示,這項服務將為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出行,以及該地區的國際吸引力帶來積極影響,目前該地區正投資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8億元)進行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Waymo在中國也成立了子公司,或許正在研究如何進入中國市場。
Waymo於2016年12月從谷歌獨立為子公司,並於2018年底推出面向種子用戶的無人計程車服務,WaymoOne,該服務目前主要運營地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區。
根據此前報道,Waymo的無人計程車隊數量總計達到了600台的規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鳳凰城的無人計程車。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擁有了兩家技術服務中心,分別位於鳳凰城與梅薩。
同時,Waymo也在研發自動駕駛卡車技術,並向外出售自家的激光雷達技術。
最近加州DMV發布了2019年的路測報告,Waymo在加州共有148台路測車輛,2019年在加州總計路測里程145萬英里(約合233萬公里),MPD(每次干預行使里程)數值為13219英里(約合21273公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