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融資模式
項目融資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融資手段,是以項目的名義籌措一年期以上的資金,以項目營運收入承擔債務償還責任的融資形式。形式有很多,也比較靈活,至於趨勢,每一種模式都有適用的領域和趨勢:
產品支付
產品支付是針對項目貸款的還款方式而言的。借款方式在項目投產後直接用項目產品來還本付息,而不以項目產品的銷售收入來償還債務的一種融資租賃形式。在貸款得到償還以前,貸款方擁有項目的部分或全部產品,借款人在清償債務時把貸款方的貸款看作這些產品銷售收入折現後的凈值。產品支付這種形式在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和采礦項目融資中應用得最為普遍,其特點是:用來清償債務本息的唯一來源是項目的產品:貸款的償還期應該短於項目有效生產期;貸款方對項目經營費用不承擔直接責任。
設備使用協議
是一種特殊的債務融資方式,即項目建設中如需要資金購買某設備,可以向某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租賃。由該金融機構購入此設備,租借給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分期付給金融機構租借該設備的租金。融資租賃在資產抵押性融資中用得很普遍,特別是在購買飛機和輪船的融資中,以及在籌建大型電力項目中也可採用融資租賃。
BOT融資
BOT模式是指國內外投資人或財團作為項目發起人,從某個國家的地方政府獲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特許權,然後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建設的融資、設計、建造和運營。BOT融資方式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BOT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稱謂,我國一般稱其為「特許權」。以 BOT方式融資的優越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減少項目對政府財政預算的影響,使政府能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上馬一些基建項目。政府可以集中資源,對那些不被投資者看好但又對地方政府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項目進行投資。BOT融資不構成政府外債,可以提高政府的信用,政府也不必為償還債務而苦惱。其次,把私營企業中的效率引入公用項目,可以極大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同時,政府也將全部項目風險轉移給了私營發起人。第三,吸引外國投資並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地方的經濟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BOT投資方式主要用於建設收費公路、發電廠、鐵路、廢水處理設施和城市地鐵等基礎設施項目。
BOT很重要,除了上述的普通模式,BOT還有20多種演化模式,比較常見的有:BOO(建設-經營-擁有)、BT(建設-轉讓)、TOT(轉讓-經營-轉讓)、BOOT(建設-經營-擁有-轉讓)、BLT(建設-租賃-轉讓)、BTO(建設-轉讓-經營)等。
TOT融資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是「移交——經營——移交」的簡稱,指政府與投資者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後,把已經投產運行的可收益公共設施項目移交給民間投資者經營,憑借該設施在未來若干年內的收益,一次性地從投資者手中融得一筆資金,用於建設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特許經營期滿後,投資者再把該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管理。
TOT方式與BOT方式是有明顯的區別的,它不需直接由投資者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因此避開了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風險和矛盾,比較容易使政府與投資者達成一致。TOT 方式主要適用於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最近國外出現一種將TOT與BOT項目融資模式結合起來但以BOT為主的融資模式,叫做TBT。在TBT模式中,TOT的實施是輔助性的,採用它主要是為了促成 BOT。TBT有兩種方式:一是公營機構通過TOT方式有償轉讓已建設施的經營權,融得資金後將這筆資金入股BOT項目公司,參與新建BOT項目的建設與經營,直至最後收回經營權。二是無償轉讓,即公營機構將已建設施的經營權以TOT方式無償轉讓給投資者,但條件是與 BOT項目公司按一個遞增的比例分享擬建項目建成後的經營收益。兩種模式中,前一種比較少見。
長期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後於國民經濟的發展,資金短缺與投資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TOT方式為緩解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供需矛盾找到一條現實出路,可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PPP融資模式
PFI模式和PPP模式是最近幾年國外發展得很快的兩種民資介入公共投資領域的模式,雖然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具有很好的借鑒的作用,也是我國公共投資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人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其中文意思是:公共、民營、夥伴,PPP模式的構架是:從公共事業的需求出發,利用民營資源的產業化優勢,通過政府與民營企業雙方合作,共同開發、投資建設,並維護運營公共事業的合作模式,即政府與民營經濟在公共領域的合作夥伴關系。通過這種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達到與預期單獨行動相比更為有利的結果。合作各方參與某個項目時,政府並不是把項目的責任全部轉移給私人企業,而是由參與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擔責任和融資風險。這是一項世界性課題,已被國家計委、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三方會議正式批准納入正在執行的我國地方21世紀議程能力建設項目。
PFI融資模式
PFI的根本在於政府從私人處購買服務,目前這種方式多用於社會福利性質的建設項目,不難看出這種方式多被那些硬體基礎設施相對已經較為完善的發達國家採用。比較而言,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水平的限制,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能直接或間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地方,而這些基礎設施在國民生產中的重要性很難使政府放棄其最終所有權。
PFI項目在發達國家的應用領域總是有一定的側重,以日本和英國為例,從數量上看,日本的側重領域由高到低為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英國則為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從資金投入上看,日本在基礎設施、社會福利、環境保護三個領域僅佔英國的7%、52%和1%,可見其規模與英國相比要小得多。當前在英國PFI項目非常多樣,最大型的項目來自國防部,例如空對空加油罐計劃、軍事飛行培訓計劃、機場服務支持等。更多的典型項目是相對小額的設施建設,例如教育或民用建築物、警察局、醫院能源管理或公路照明,較大一點的包括公路、監獄、和醫院用樓等。
ABS融資模式
即資產收益證券化融資(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它是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一套提高信用等級計劃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具體運作過程是:(1)組建一個特別目標公司。(2)目標公司選擇能進行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對象。(3)以合同、協議等方式將政府項目未來現金收入的權利轉讓給目標公司。(4)目標公司直接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募集資金或者由目標公司信用擔保,由其他機構組織發行,並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項目建設。(5)目標公司通過項目資產的現金流入清償債券本息。
很多國家和地區將ABS融資方式重點用於交通運輸部門的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橋梁、隧道建設項目;能源部門的電力、煤氣、天然氣基本設施建設項目;公共事業部門的醫療衛生。供水、供電和電信網路等公共設施建設項目,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B. 智能硬體融資看哪裡
其實你可以搜索一下:快包
智能硬體,聽起來是一個非常洋氣的詞,技術的進步,很多幻想技術的初見雛形讓不少人堅信科幻電影中酷炫的場景早晚會成為現實,現在的智能硬體就是明天的黑科技。因此,不少初創企業紛紛看好這一市場,因此一頭扎進去,被撞得頭破血流。
不少人感慨「智能硬體就是一個坑」,大量的偽需求充斥其間,技術的限制導致不少產品的功能都是「然並卵」,不成熟的供應鏈更是讓創業公司有了上頓沒了下頓。
隨著技術在不斷成熟,大頭企業的參與,資金的大量投入,不少偽需求的逐步篩選剔除,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整個行業的洗牌重構,讓不少人又堅定了走下去信念。所以,不管怎樣,智能硬體廣闊的市場是毋庸置疑的,這必定是未來科技的主要發展方向。
C. 運行的硬體在好了,假設項目好可行的話,沒有團隊,沒有盈利,沒有資金,這樣的情況想找別人融資有百,
創業,我們很有信心做好一個項目,去找投資人的時候,投資人會說, 你沒有過往成功的創業經驗,我怎麼敢放心把錢給你?
你就想: 投資人都不給我錢,我怎麼有機會得到成功的創業經驗?
在企業里,你有一個很好的項目設想,去找領導,領導會問, 你都沒有類似項目的經驗,我怎麼敢把資源給你讓你折騰?
你心裡想, 你不給我資源讓我嘗試,我怎麼會有經驗?
一個男孩追女孩,男孩會想, 你跟我好了,我自然就會對你好。
女孩心想, 萬一我跟你好了,你不對我好怎麼辦呢?應該是你先對我好,我才會跟你好啊。
人生,總有這樣看似無解的死局。很多人就是嘆一聲氣,算了。
D. 融資模式一般有哪些
BOT模式是指國內外投資人或財團作為項目發起人,從某個國家的地方政府獲得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特許權,然後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建設的融資、設計、建造和運營。
TOT融資模式(Transfer-Operate-Transfer)是「移交——經營——移交」的簡稱,指政府與投資者簽訂
特許經營協議後,把已經投產運行的可收益公共設施項目移交給民間投資者經營,憑借該設施在未來若干年內的收益,一次性地從投資者手中融得一筆資金,用於建設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特許經營期滿後,投資者再把該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管理。
PPP融資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是
公共基礎設施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人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PFI融資模式,PFI的根本在於政府從私人處購買服務,目前這種方式多用於社會福利性質的建設項目,不難看出這種方式多被那些硬體基礎設施相對已經較為完善的發達國家採用。
ABS融資模式,即資產收益證券化融資(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它是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一套提高信用等級計劃在資本市場 發行債券來
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
E. 硬體利潤控制在5%之後,小米憑什麼還值700億市值
雷軍說:「小米公司董事會已經通過決議,從今天起,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我們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1、5%不是手機的邊際利潤率
對於雷軍所說的5%,一種常見的錯誤理解是將它簡單的等同於手機單品的利潤率。
比如小米今年3月上市的MIX2S,售價3299元,如果簡單的按照5%的利潤率計算,也就是每賣出一台 MIX2S小米可以賺到164.95元。這其實是混淆了邊際凈利潤率和綜合凈利潤率的概念。
邊際利潤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利潤,也就是所舉例子中的每賣出一台 MIX2S能賺多少錢。
邊際利潤反映了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小米增加的收益,而綜合稅收凈利潤是一個總體性的概念,由小米硬體業務總的營收扣除各項成本開支,包括研發、銷售、廣告等,這個概念更接近於小米硬體業務的毛利率。
因此,簡單的拿著小米手機的售價乘以雷軍所說的5%並不能得出小米准確的邊際利潤,前者是總體性的概念,要計算的結果卻是具體到每一台手機的。
2、5%很低了嗎?
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目前智能手機整體利潤率還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蘋果達到了35%,三星在15%左右,國產手機低一點,平均凈利率大約為10%。
與國產廠商10%的平均凈利率相比,5%的確很低了,但對於主打性價比但小米來說,5%更大的意義在於未來。
根據此前曝光的一份Pre-IPO融資推介材料,小米2016年硬體業務的凈利潤率僅為2.8%。
小米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潤率其實並沒有達到5%,因此,雷軍此時說出的這個5%,是在給未來的小米定下一個目標,一個利潤率增長的上限。
小米目前的手機業務,依然是薄利多銷的策略。比如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銷量最高的手機單品中前四名均為蘋果三星的旗艦手機,而售價599元的紅米4A銷量也排到了第五名。
這種「小米模式」在印度也獲得了成功,數據顯示,先於國內上市的紅米Note5在印度開售1秒鍾就賣出了25萬台。
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超過了三星,達到了23.9%,成為印度銷量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
因此,雷軍提出5%的上限,也有助於小米繼續保持這種高性價比、通過爆款迅速佔領市場的優勢。
3、5%不僅是手機業務的上限,也是生態鏈產品的上限
在內部信中,雷軍特意說明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相比手機,5%對生態鏈產品來說是一條更嚴格的紅線,一塊更容易觸頂的天花板。
以空氣凈化器為例,這種「風扇+濾網」的設備利潤空間很大,一位空氣凈化器生產商透露,空氣凈化器產品價格普遍虛高,部分品牌產品即使是降價60%之後依然有利潤,但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空氣凈化器的產品差異並沒有價格顯示的那麼大。
在北京霧霾嚴重,空氣凈化器需要搶購的那一段時間里,淘寶上有不少商家索性直接兜售濾芯,配合視頻教程,用戶買到之後配合風扇就可以自製一個簡易的空氣凈化器。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小米的那款699元的空氣凈化器很快就成為了爆款。小米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小米空氣凈化器銷量為200萬台,在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中銷量排名第一。
掌握了生態鏈產品定價權的小米,通過這個5%的紅線,可以確保小米生態鏈企業提供的產品也有很強的「小米屬性」。
無論是空氣凈化器還是小米手環,這樣的定價使得「小米百貨」每推出一個新產品,幾乎就決定了這一品類的最低價格(在同等質量和易用性的前提下)。
4、小米在IPO前夕通過「5%」向資本市場「喊話」
如果是平時雷軍提出小米硬體業務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對小米用戶的承諾。但這個時間點非常特殊,距離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所以雷軍在這個時段提出5%,更多的是在向資本市場「喊話」。
在這之前,關於小米上市最大的爭議是小米的估值,目前較為合理的數字普遍認為是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從大量質疑小米估值的聲音中,不難找出背後的原因:大部分人質疑的是小米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
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小米最終能不能達到高估值還要乘上一個合適的PE值(市盈率)。
我們來看一下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幾家公司的PE值:蘋果,最賺錢的手機廠商,2016年手機業務的毛利率高達36%,2017年的 PE值約為16倍。而對於互聯網公司BAT來說,蘋果這樣的市盈率就不算高了,騰訊和網路市盈率分別達到了33倍和30倍。講好小米硬體業務的故事不足以支撐起小米的估值。
在這個背景下,雷軍公開表示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背後的意圖就很明顯了——小米不是一家依仗硬體賺錢的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了IPO,為了估值,小米需要講好小米是互聯網公司的故事,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互聯網業務的盈利能力。
根據Pre-IPO融資推介材料,與小米硬體業務2.8%的凈利潤率相比,小米2016年互聯網服務業務的凈利潤率超過了40%。而且小米正在擴大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比例:
在小米2016年的收入組成中,79%來自於硬體,21%來自於互聯網服務業務。2017年,預計小米收入為176億美元,其中硬體業務的收入佔比為68.3%。預計到2019年,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收入佔比將超過硬體收入。
這份材料也披露了小米互聯網服務的盈利來源,其中最賺錢的是游戲和廣告業務。
「我們不是一家純粹的硬體公司,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這或許才是雷軍的5%想表達的。
F. 宇泛智能第幾輪融資了
現在是26億元,這是第三輪了吧,現在又是搞豬鏢局,又在搞八戒到家,豬八戒工程網等等很多新項目,估計之後就是上市的事情了。
G. 果小美宣布獲超過3億元C輪融資是真的嗎
11月23日下午,在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工作會議」上,果小美創始人兼CEO閻利珉透露果小美近期已完成C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5億人民幣。
無人零售是今年最大的風口之一,在150多家相關企業中,就有近60家企業獲得融資,總融資額超過50億元。尤其是無人貨架領域,像果小美、猩便利這類的新興創業項目,因為資本和互聯網精英進入而快速涌現,京東、順豐、餓了么等巨頭為建設場景化的產業生態,也紛紛入局。無人貨架競爭正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
對於目前的行業競爭,胡冠中認為,目前的無人貨架競爭類似於之前的百團大戰和共享單車,不管大家說的運營能力、市場擴展還是後端的供應鏈打通,最後拼的都是團隊。果小美高管大多來自於阿里、京東、沃爾瑪、平安等互聯網或者零售巨頭,在行業領域有非常深厚的積累,不論是在互聯網、地面經驗,To C 還是To B的經驗,都能在行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H. 硬體創業怎麼規劃融資
首先,我們在制定融資規劃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融資的總收益大於融資的總成本,雖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融資非常熱,但是,融資的收益是最重要的。
其次,不要盲目融資。我們應該注意,雖然很多企業都熱衷於融資,但是,在融資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對向各種融資途徑,也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資決策,切忌盲目融資。
第三,我們應該首先考慮融資的必要性,要問自己企業必須融資嗎?因為,一旦選擇了融資,那麼,接下來就會有很多問題需要面臨,比如融資收益分配等。
第四,企業在設計融資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融資的規模要量力而行,企業融資需要付出成本,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要根據自己的實力來確定融資成本。
第五,融資畢竟是一種投資行為,風險是必然的,所以,也不要過於保守,否則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影響企業投融資計劃及其它業務的正常開展。
I. 運行的硬體在好了,假設項目好可行的話,沒有團隊,沒有盈利,沒有資金,這樣的情況想找別人融資有百分
我很理解你心中的苦,你已經離開孩子兩年了,這兩年經歷了太多,孩子也苦了兩年習慣現在生活,你把她接過來又要換一種苦,你萬一找的一個男人也不喜歡她呢,對她來說又是一種新的生活,只要孩子好就算了,以後孩子大了自然會找媽媽的,特別是女孩子結婚了生了孩子更會理解媽媽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