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金的風險最大收益也是最大,國債、信託產品和保險都屬於低收益較低風險。
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理財產品。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保險產品以保障為重,如身故保險金,重疾保障,住院醫療保障。對於資金額不高的,如果為孩子准備教育儲蓄,買保險的分紅險收益一般。但長遠看,比銀行理財強一些。
國債投資風險幾乎為零,不需要投資者進行分析、判斷,穩定性強,不需要頻繁買入賣出,適合老年投資者。只是國債實際收益還比存款較高。
基金是風險與機會並存,市面上有各類五花八門的基金產品。近期開放式基金和貨幣基金品種較多。基金是一種風險與收益並存的投資方式,風險要高於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等,但收益期望值較大。
綜合上述投資者想要長時間投資而且資金收益大,跑贏通貨膨脹選擇投資基金較為理想,其他產品風險雖然低,但是以通貨膨脹來看,實在是進行貶值投資。
❷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公司產品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錢存銀行,由銀行把錢用到他想用的地方去,你只管拿約定的利息。
信託公司,錢存銀行再轉入信託公司,然後由信託公司把錢轉到他想轉的地方去,你只管拿約定的利息。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不超過6%;信託公司公開的利息一般都是超過8%的。
❸ 為什麼國債、信託產品、開放式基金、保險理財等金融產品的收益可以免所得稅
教育儲蓄存款
在所有的儲蓄存款中,只有教育儲蓄存款的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目前利息所得稅為20%。因此,投資教育儲蓄能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增加20%的投資收益。此外,教育儲蓄作為零存整取儲蓄,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綜合免稅和利率優惠兩項實惠,教育儲蓄存款的收益至少是同期限零存整取存款的1.76倍。
目前,國家規定教育儲蓄的對象為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因此有適齡學生的家庭都可以投資教育儲蓄。在就讀小學,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大專),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時,每個階段可分別享受一次最高2萬元的免稅優惠。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念到博士,可享受總計8萬元的免稅優惠。教育儲蓄到期銷戶時,要能提供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才能享受利率和免利息稅的優惠,否則按零存整取儲種計算利息。
國債和特種金融債
債券由於其收益穩定,風險小,成為保守理財者熱衷投資的理財產品。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在債券中,只有個人投資國債和特種金融債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相對來說,大眾投資的絕大部分是國債。
國債風險幾乎為零,利率略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從長期來看,個人投資國債還是較為合理的。由於免稅,即使企業債券的票面利率略高於國債,但扣除稅款後的實際收益反而低於國債。
國債有兩種: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相同期限的憑證式國債,比記帳式國債的收益率要高,但是流動性較差。
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
目前,許多家銀行推出各種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對於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暫時免徵收益所得稅。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屬於專家理財,是由具有多年金融產品交易經驗的投資專家進行理財操作。和其他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和外幣理財的最大優勢在於銀行掌握了一些只有銀行才可以進入的投資領域,確保可以獲得較高收益,且可以迴避很多市場風險,但流動性不佳。
開放式基金
隨著近一兩年來股市火暴,開放式基金高達100%以上的投資收益,幾乎讓所有想賺錢的人都成了"基民"。投資開放式基金不僅有獲得高收益的機會,還有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實惠。
開放式基金由專家理財,收益率比較高,並且流動性好,變現性強,適合長期投資,但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投資開放式基金要想獲得和2006年一樣高的收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目前股市震盪的情況下,投資偏股型,配置型的開放式基金還有可能會虧錢。
信託產品
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的一種金融產品,它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收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的財產管理行為。目前國家對信託收益暫不收取個人所得稅,因此,它是一種不錯的理財產品。
信託基金投資范圍廣泛,如投資於企業,股票,債券,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從投資收益來講,信託的到期收益率要明顯高於同期相同的債券和儲蓄。從理論上講,信託投資的風險介於銀行存款和股票投資之間;但因信託計劃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實際上要大於買股票的風險,且流動性較差。
保險產品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任何保險金都是免稅的,即領取保險給付和理賠金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為此,在購買充足的保障之後,可將不需急用,且沒有更好投資渠道的資金購買投資型或分紅型保險,讓保險公司的專業理財團隊為你打理財產,獲得穩定收益。
對於有大額資產留給後代的理財者,選擇保險理財再合適不過了。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征遺產稅,但隨著經濟發展和法律完善,徵收遺產稅應該是必然之事。按照國際慣例,遺產稅一般在40%以上。子女繼承遺產之前,必須先籌一筆遺產稅款。如果父母沒有事先進行遺產規劃,身故時又沒有留下足夠的現金和存款,龐大的遺產稅往往會成為子女沉重的負擔。面對如此高比例的稅收,合理規避遺產稅就成為富裕人家的一個理財重要任務。
因此,保險是最佳的規避稅收的理財方式之一,它可以確保完整地將資產轉移給下一代。但是同樣的,大家在購買保險的同時,要注意不要過多投入,因為保險從家庭收入支出以及理財的角度上來說,最好不要超出家庭收入的15%,這樣的資金配比才是最合理的。
❹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有什麼區別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銀行理財產品的概述: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2、信託產品的概述: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理財產品。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
二、兩者的主要種類不同:
1、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種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2)外幣理財產品:在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下,「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3)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2、信託產品的主要種類:
(1)貸款信託:指通過信託方式吸收資金用來發放貸款的信託方式。這種類型的信託產品,是數量最多的一種。
(2)權益信託類:這一類型的信託產品,是通過對能帶來現金流的權益設置信託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其突出優點就是實現了公司無形資產的變現,從而加快了權益擁有公司資金的周轉,實現了不同成長性資產的置換,有利於公司把握有利的投資機會,迅速介入,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
(3)融資租賃信託:信託公司以設立信託計劃的方式募集信託資金,將其運用於融資租賃業務,通過嚴格專業化、流程化的管理,通過定期收取租金,實現信託收益,為社會投資人提供安全、穩定回報的理財回報。
(4)不動產信託:土地與地上或地下的各種建築設施統稱為不動產。現行一般投入房地產開發類企業較多。
三、兩者的風險不同:
1、銀行理財產品風險: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居民的收入得到迅速提高,理財與投資意願不斷增強,使我國理財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但同其它成熟市場國家相比,我國理財市場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相對滯後,投資者自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關於理財產品的法律糾紛時有發生。
這些法律風險嚴重阻礙了我國資本市場健康快速的發展。從宏觀來看,這些法律風險不僅有礙我國理財產品的持續健康發展,進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從微觀角度上說,會使投資者及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多的法律層面上的不確定性,不僅增糾紛與爭議大幅增多,同時也提高了交易成本,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因此對理財產品法律風險的剖析與防範極為必要。
2、信託產品的風險:多數信託產品的投資對象是單一項目,風險集中在融資方的信用上,如何增強信託產品的安全性始終都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產品安全不但關繫到信託產品的市場認同度,在現有監管政策下,也關繫到信託公司的成敗。
信託產品的安全性創新主要體現在風險控制措施的使用上,除了採用藉助政府部門,大型企業集團等高信用主體的聲譽外,還採用資產抵押,如土地使用權和房產抵押;外部信用措施增強,如第三方擔保,銀行信譽調查等,內部信用措施增強,主要是優先/次級結構的運用和其他風險控制措施,如採用財產質押和信用擔保雙重保證。
❺ 信託收益這么高為什麼還買銀行理財產品
信託的門檻高,要100萬起步,很多產品300萬才能買到份額;而銀行理財基本上5萬,10萬起步,適合中小投資者投資,然後銀行把集合的資金購買於國債,貨幣基金和單一信託等。
另外,有些人迷信銀行金融機構,對其他金融機構不信任,所以就選擇了銀行理財,孰不知這是間接的投資於信託。
❻ 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什麼是信託理財產品
這個「產品抄」兩個字,是中襲國人跟老外學來的。 美國人最早認為,銀行和商業一樣,也是做「產品」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不是實物產品,而是「服務產品」。他們把銀行業務也分為批發(銀行間的,銀行與大企業之間的)業務和零售(儲蓄和小額貸款)業務。 儲蓄,是銀行的基本產品。 理財,是另一類產品,不保收益,用途相對固定。 而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理財產品,基本差不多,只不過一個銀行賣的,一個信託公司賣的。起點差別比較大。信託的門檻更高一些。
❼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有什麼不一樣么 能介紹介紹么
1、發行主體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由銀行發行,信託理財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信託公司不面對中小客戶,沒有銀行那樣遍布全國所有縣市甚至鄉鎮的營業網點,因此在發行信託產品時往往需要藉助銀行的渠道。
2、投資方向不同: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認購資金提出會投入銀行資金池。信託理財產品的種類較多,不同產品的投資方向也不盡相同,主要有房地產,基建,股權,債權等。信託產品的本金安全和預期收益依靠抵押物及公司擔保提供。
3、投資門檻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多為5-10萬,比較大眾化。信託的門檻較高,分100萬/300萬兩個檔次,300萬可以自由選擇產品,100萬則限制較多,一個項目通常只有50個名額。
(7)國債銀行理財信託擴展閱讀: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注意辨別銀行自發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分清楚,注意看理財產品的登記編碼,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編碼為銀行自有產品,用戶千萬不要認為是在銀行購買的理財就都是屬於銀行推出的產品,雖然任何的理財都是有風險的。
銀行產品有保本和非保本兩種類型。用戶不要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保本的,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高收益往往對應著高風險,用戶購買理財產品時要認真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根據抗風險能力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
注意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提出預期的收益和實際收益是有所差異的,並且過去的收益也不能夠代表後期的投資收益。投資人最好結合預期收益率以及購買理財產品的手續費率等估算出投資的實際收益情況,看是否值得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理財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