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自己的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是一個較全面的財務規劃,具體操作也必須根據你家的具體情況,專
但是一定要記住,理財三要素屬:
1、安全性:低風險,至少保本。
2、收益性:在目前中國銀行實際「負」利息的情況下,收益要高於銀行利息。
3、流通性:在急需資金的情況下,能短時間變現。
❷ 關於個人理財
年輕是最大的本錢,要好好利用,沒必要急著將手上的錢拿來增值,因為風險與收益都是並存的,所以應該先學習,了解和掌握讓錢增值的方法,將風險降到最低點,然後再開始考慮做些什麼。
建議作法:
1、專研自己的專業,這將是你以後收入的主要來源,考個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為自己以後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多積累實踐經驗。
2、開始接觸讓錢增值的工具,從風險和收益方面由低向高依次是:定期儲蓄、債券、銀行理財產品、保險、黃金、基金、房地產、股票、收藏品、外匯、期貨、彩票等,而且這當中還有很多衍生品,逐步確定資金的分配方向,一般來說選擇其中3~5種即可。
像你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能夠適當的分散風險,雖說收益並不是很高,但是可以起到強制儲蓄的效果,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一大筆本錢。
3、學會記賬,學習投資理財技巧,在網上搜、跟周圍的人學習等等。
4、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做好計劃。
等你學得差不多了,可以用一部分錢來試試投資,建立自信,相信你會成功的!
基金定投:
http://ke..com/view/614407.htm
基金定投很多人認為這是分散風險的投資方法,並且長期來說(五年以上)風險幾乎為零,但是收益也比較低,在這里推薦主要是讓年輕人有個強制儲蓄的方法,三到五年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一大筆本金去投資。
理財越早越好:
是這樣的,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巴菲特說過,如果你想讓自己變得很有錢,長壽很重要。如果你越早的接觸理財知識,就能更大的享受復利帶來的成果。
關於工作:
對剛出學校的畢業生來說,工作是讓人新鮮興奮而又充滿煩惱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很好地定位,很多人都在疑惑,為什麼別人的年薪幾十萬,而我的年薪只有幾萬?簡單的說,你的收入代表了社會對你的認可,如果你年薪幾萬,你可能只是在工廠的某一角落完成某道工序,你服務的對象很少,而年薪幾十萬甚至上千萬的人他的產品遠銷世界的每個角落,他服務了全世界的人。因此,你的服務決定了你的收入,這是邏輯關系,我們應該盯著前者而不是後者。
關於學習:
有句話說得好,懷才就像懷孕,時間長了才能看得出來。很多人有這樣錯誤的認為,第一,學了好長時間,感覺根本沒學到什麼。第二,學了也現在用不到,之後又會忘了。
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做著無數個選擇,有些選擇正確,有些選擇錯誤,我們要保證自己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確保解決問題需要一定的知識量來影響,就好像你開車去一個朋友家,前面出現了十字路口,你以前沒去過,你就不知道該往那邊拐,如果是你開車回家,路過十字路口的時候你就根本用不著考慮這個問題,順手就拐過去了,我們做事情也是一樣的,知識會在無形當中讓你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受了知識的影響,這就是學習的成果。
適合理財入門的書籍:
窮爸爸富爸爸 小狗錢錢 巴比倫富翁的秘密
❸ 什麼叫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投來資理財是指投資者自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而是一個可持續循環的過程。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❹ 為什麼要理財
理財真的有必要麼?以愛貸網12%年化收益例:
1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1200元,解決了一個租房子的問題。
2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2400元,解決了車貸的問題。
3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3600元,解決了房貸的問題。
5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6000元解決生活的問題。
100萬元理財,每月收益12000元,解決了老人孩子的花銷問題。
我們都有一個夢想,要是啥時候能財務自由就好了。財務自由,很多人眼中宛如天堂的一個詞。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非工資收入大於總支出,用數學公式來表達,就是: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舉例個例子,如果你每月有5000塊錢的被動收入,而你的月開銷為4000元,恭喜你!你已經處於萬人敬仰的財務自由狀態啦。然而,這只是暫時,因為通脹一直影響你我!
通膨,如何影響你我生活
40年前,120塊錢能租一個月甚至數月的房子,而今天,也許一宿都不夠。
那麼問題來了,40年間通貨膨脹率到底有多少,每年的投資收益達到多少才能夠抵得過通貨膨脹?
舉例說明2018年CPI預計同比上漲3%,換句話說,你2018年的錢如果不動的話,就貶值3%,只有投資收益大於3%,才可以抵禦2018的通脹。
可能有小夥伴會說,我的錢一直有存銀行的啊。朋友啊,下面一則新聞你應該會感興趣的。
一個老太太拿著老存單去銀行取錢,結果發現44年前存下的1200塊,到如今存款收益才一千多元。44年過去,這張1200元的存單究竟能支取多少錢?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網友們紛紛回復還能找回來就不錯了,還有一些人說存單是收藏,比利息都值錢!
這該怎麼辦呢?這里大家就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
怎麼樣的資產配置能讓你收益更大化,讓你達到更高一層次的財務自由呢?
首先根據理財投資七十二法則,我們先算算時下主要的幾個理財渠道實現資產翻番所需時間: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時間:721.5=48年。(與文中的新聞相差不多)
2.股票:股市風雲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不好估算)
3.余額寶:按余額寶最近的收益4%計算,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418年(驀然回首,兒女皆已成人)。
4.互聯網金融P2P:愛貸網年化收益率12%左右,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126年。(結合平台活動,收益更高,翻番時間更短)
可以得出結論,目前資產配置到P2P理財是最明智的行為,但需要提醒的是,理財平台選擇需謹慎哦。如愛貸網,7年穩健口碑運營,銀行存管、三級等保測評及ICP經營許可證等合規三要素在手,是你可信賴的理財平台之一。
❺ 理財產品的核心三要素,您知道嗎
風險,收益,流動性
❻ 什麼是三三三法則
夫妻理財「三三三法則」
現代夫妻 理財寶典
「夫妻的財務就像一架雙引擎飛機,如果兩具引擎不是朝同一個方向,或兩具引擎的馬力不一,飛機就要出問題。」美國著名理財顧問大衛·巴哈,在談到夫妻理財議題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核心。調查顯示,離婚夫妻中,有50%夫妻承認,離婚是因為金錢的問題。
所謂,「親密夫妻明算賬」、「貧窮夫妻百事哀」。如果要在婚姻這條路上走得長久,理財是一定得面對且要好好處理的事。而如何才能賺得兩人都好的「雙贏人生」,更是所有夫妻都要認真面對的事!
「階段性理財很重要」,不要讓自己成為銀行的提款機。
「三三三法則」
提早告別為奶粉錢打拚階段
台灣摩根富林明投顧董事長胡德興,對於「夫妻理財」這檔事,就屬於及早規劃類型,今年10月剛與台灣雅虎奇摩總經理鄒開蓮步入禮堂的他,對婚後的理財已經有一定的想法。
「階段性理財很重要。」他說,很多現代夫妻,花了大部分的錢在生活的享樂上,讓自己成為銀行的「提款機」,薪水一進來,就馬上交還給銀行,這樣工作的價值就沒有了。胡德興建議,可以用「三三三法則」(以3年為一期,9年為一單位)的方式來規劃。
第一個沒有經濟基礎的3年,目標在努力賺錢,先累積一筆理財基金,准備未來的理財子彈;第二個3年,有了比較好的經濟基礎,才可以做較積極的投資;如果前二個階段都經營得不錯,第三個階段才能考慮享受理財有成的果實,追求生活的品質。
「這都是年輕時努力換來的啊。」因為很早就實施「三三三原則」,提早理財規劃,現在胡德興已經可以享受理財成果,在郊區買幢更舒適的房子,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很多當年和他一同進入職場的同學朋友,少了有計劃的理財,到現在都還得為孩子的奶粉錢打拚呢!
❼ 安全感是衡量什麼的指標理財
安全感就是衡量民眾對社會治安情況的滿意程度主觀感受以及評價,這決定著民眾的切身版利益,也會社會權穩定與否的重要因素。
公眾安全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和評價。既然具有主觀性,那就可能得出因人而異的結論。公眾安全感的客觀來源是社會治安狀況,是源於客觀的主觀感受。既然是客觀的狀況,就意味著一旦公民的人身權利或財產權利遭受到了直接或是間接不法侵害,則勢必產生消極的評價。
這種主觀源於客觀的感受具有時間性,即公眾安全感是具體的,無論是其內容還是其形式,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有了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界分。
(7)理財三要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遇事不要表現的很慌張,遇事多溝通,遇到請求不要毫不猶豫就答應思考一下再回復,遇事要多換位思考也要有主見。
安全感缺失在社會情境中可能會演化為欺凌行為。欺凌的本質就是通過掌控局勢來避免不安全感。應該通過與他人合作來獲得成功,而不是將個人想法強加給他人。
對失去保障的恐懼也會激發負面行為,如果用戶在旅行前感到緊張,焦慮,並對周遭的人態度不善,那麼你可能會因為對旅程安全性的憂慮而失去安全感。
❽ 個人理財是怎麼理的
最簡單的,從開支明細開始,然後根據開支明細砍掉不必要花費的部分。這是第一步理財。
❾ 為什麼理財復利法則中收益率是最重要的
因為投資理財就是為了收益率,所以理財復利法則才是最重要的。
以1%的復利計息,專72年後(72是約數,准確屬值是100ln2),本金翻倍。此規律稱為72法則。
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0元,復息年利率9%,利用「72法則」,將72除以9(增長率),得8,即需約8年時間,投資金額滾存至200元(兩倍於100元),而准確需時為8.0432年。
(9)理財三要素擴展閱讀:
定期復利的將來值(FV)為:
FV = PV * (1+r)^t
其中PV為現在值、t為期數、r為每一期的利率。
當該筆投資倍增,則FV = 2PV。代入上式後,可簡化為:
2 = (1+r)^t
解方程得,t = ln2 ÷ ln(1+r)
若r數值較小,則ln(1+r)約等於r(這是泰勒級數的第一項);加上ln2 ≈ 0.693147,於是:
t ≈ 0.693147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