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解決房地產商借殼融資 對於殼子公司的資金信任的問題
借殼不是參股,借殼後房地產公司就取代了殼,成為公眾公司. 融資是你自己的事,也當初的殼沒有任何關系專,因此不存給不給錢的問題
借殼之後的再融資, 當然要符合要求並經過證監會批准,貌似房地產公司借殼後成功融資的案例極少,而且借殼成屬本並不低, 因此借殼只是為了融資的話,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B. 取消借殼配套融資對誰沖擊最大
第一,已經明確為借殼上市並配套融資的,對於本身標的造血能力不錯的,對借殼方影響不大。例如順豐借殼鼎泰新材,借殼標的自身的行業地位、盈利能力都比較強,所以考慮資產證券化和實現資本市場融資來看,對接資本市場實現證券化是首要的。因此,為了闖關成功,即使取消配套融資也是在所不惜。
第二,已經明確為借殼上市的,但借殼標的本身造血能力一般,對借殼方影響就比較大了。因為,借殼方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即使借殼方重組工作一完成就停牌做定增方案,待實施怎麼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這中間公司資金鏈是不是需要例如外部過橋資金(銀行並購貸款等)來接續值得研究。
第三,有些名義上的產業並購項目,實質上是類借殼項目,可能對整個方案影響不可謂不大。為了規避構成借殼要件的,有些方案設計的時候,保持原實控人不變,原實控人是要繼續通過配套融資方式鞏固大部分持股權的。另外,還有新認定實控人,是以配套融資方式強化控股權,以保證新的實控人地位,且不構成收購人及其關聯方資產,收購資產為第三方。這兩種類借殼情況裡面,如果配套融資取消或者縮減規模,名義實控人與其他各方的股權佔比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可能會產生新的名義實控人,甚至將曲線借殼只能認定為借殼上市,這樣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第四,即使是真實的產業並購,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也是之前較為常見的配套融資募投方向,之前被禁止了,去年有所放鬆,現在又明令禁止,不排除一些發行人將使得採用並購貸款作為過橋資金的方式完成新的資金周轉。
另外,作為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核心部分的配套融資,已然成為各路資本投資大鱷明爭暗搶的暴利機會。
C. 借殼上市怎麼起到融資的作用
借殼之後就有了配股,增發等再融資的資格,融資不僅僅是靠ipo
D. 借殼上市和融資啥關系
借殼抄上市是融資的一種方式。
融資方式包括上市融資,上市融資包括國內上市融資、境外上市融資、買殼上市融資。因此,借殼融資是上市融資的一種方法。企業融資有八大渠道即: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企業內部融資;項目融資;貿易融資;專業化協作融資;政策融資;上市融資。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4)j借殼融資擴展閱讀:
借殼上市的實際案例
1、盈科數碼動力
1999年4月,李澤楷旗下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盈科拓展把旗下資產包括數碼港發展權注入上市公司得信佳,得到大約6成股權,在消息刺激下,得信佳的股價由不足0.1港元升至個位數字,上升數十倍。其後得信佳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
2、盈科大衍地產
2004年5月,電訊盈科分拆旗下地產業務,包括貝沙灣(數碼港的地產部分)、北京盈科中心、電訊盈科中心、其它投資物業和相關物業及設施管理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東方燃氣,並把東方燃氣改名為盈科大衍地產,並透過配股減持盈科大衍地產的股份,套現大約3億港元。
E. 什麼叫房地產企業借殼融資
因為房地產來企業直接首發上市很困自難,以前政策有限制,後來不限制了,但是畢竟房地產企業上市募集資金是用於囤積土地,開發房地產,而不是用於生產經營,很難獲批。
所以,房地產企業就通過向已經上市的公司注入資產,或者由上市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收購等進行資產重組,使房地產企業借上市公司的「殼」,達到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目的。
F. IPO和借殼上市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有的公司要借殼而不IPO
借殼上市最大的優點的是周期快,可以規避一些IPO無法規避的重大內瑕疵;最大的缺點是成容本較高,因為在借殼上市時會有較大的重組成本以及股權稀釋和攤薄,此外,在國內借殼上市暫時無法立即進行融資,需要借殼上市運行一段時間後方能進行再融資。
IPO的缺點是周期較長,需要規范的問題的較多,面臨更嚴苛的審核;但可以立即募集資金,股權僅因為發行新股募集資金而被稀釋,不會像借殼上市那樣在募集資金之前就被稀釋。
G. 借殼上市和融資
1.股份是合資過程中出現的,比如,你和別人各拿1000塊出資設立了一個公司,可以簡單的認為各專持有這個公司屬1000股。
2.你說的是借殼中的一種,即A用資產通過認購上市公司B的股份的方式,將自己的資產變為B的資產,實現資產上市和自己持有B的股份,跟你以1000塊錢成立公司一樣,公司成立了,這1000塊錢變成公司的了,而你持有公司1000股。
3.上市條件較復雜,不講了,借殼的關鍵一般不是條件,而是實施周期,操作成本等綜合考慮。
4.融資是對公司而言,跟你投資相對的,你以1000塊錢成立公司一樣,公司成立了,這1000塊錢變成公司的了,而你持有公司1000股。對公司而言,這就是融資1000塊。
感覺你對這個沒有概念,讀點類似的書吧,不是幾句話能講清的。
H. 關於融資公司借殼上市 對股票和上市方面比較空白,想了解一下關於融資公司想借殼上市的一些知識! 1、
(1)按照2014年中國證監會最新規定,借殼上市應該跟IPO等同;
(2)對借殼上市來說是很大的利好。原始股股東的股票不光流動性大大增強,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賣掉股票,從而獲利,而且如果借殼上市之後股票瘋漲的話,那獲益將是很大的。
(3)說到風險,原有風險主要是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否決的風險。然而現在,借殼上市可能在今年之後徹底消失,因為中國股市正在搞注冊制改革,實行注冊制之後,上市條件大大降低,殼資源將沒有什麼價值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I. IPO和借殼上市有什麼分別對於需要上市的公司來說,應該選擇哪種上市方式
IPO和借殼上市一直以來做作為公司擴張的兩大重要途徑。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企業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操作模式
IPO上市:通過股份制改造設立股份公司;以股份公司為主體向監管部門申請發行股票並成為上市公司。
借殼上市:首先要有一個殼(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殼公司的控制權之後,將母公司的資本注入殼內,就算借殼完成。
發行審核
IPO上市:排隊企業較多,審核時間長,審核標准嚴格,能否成功的IPO要受到意外的經濟環境因素干擾。
借殼上市:審核程序簡單,審核時間短,審核標准較寬松。受到大環境的干擾也較少。
上市時間
IPO上市:由於企業改制、審核、路演等的需要,上市周期時間較長,時間成本較大。一般需要1年半至2年的時間,復雜的企業需要3年的時間,另外時間跟證監會審核速度也有直接關聯。
借殼上市:沒有一套上市程序的限制,上市時間較短,時間成本較小。一般需要1年至1年半的時間,重組委審核一般較快。
適用范圍
IPO上市:適宜有大量的資金需求的大型企業,因為IPO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的資金缺口,更能在一個較長的時期為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的品牌認識度,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商譽,增添企業的無形資產。更能夠准確的衡量企業的價值,有利於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
借殼上市:更方便中小型快速發展的企業進行融資活動,一般來說,這種方法融資規模較小,但因其手續簡便,規章簡單容易達到所需的標准,同時低廉的成本有利於中小企業對資金的保護和利用而受到中小企業的青睞。
上市費用
IPO上市:一般按照募集資金額的一定比例來計算。費用包括律師費用、會計師費用和支付券商費用,一般為募集資金額的5%左右,費用大部分在上市之後支付。
借殼上市:公司需要支付給殼公司大股東一定的對價,作為對其出讓控股的補償,也就是買殼費用。
融資效果
IPO上市:公司增量發行的25%的股份可以幫助企業一次性募集到大量資金,而這部分資金的成本就是公司增量發行的股份,成本較低。
借殼上市:借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為企業帶來大量資金,相反還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買殼費用。公司借殼上市之後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實施再融資,以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風險方面
IPO上市:審核風險及發行之後股票價格迅速下跌的風險。
借殼上市:需要對收購企業的資產和人員進行重整,能否成功的並購重組會面臨巨大的風險,而IPO則沒有此類問題。
J. 房地產借殼上市如何融資
房地產公司借殼上市在最近兩年成為一股潮流,這些公司上市成功之後的發展也成為投資者關注 的焦點。近日,記者出席了廣州恆大地產戰略發展研討會,10餘家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和投資經 理到會就企業上市後的發展戰略各抒己見。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房地產企業發展的兩大要素是資金和土地儲備。如今土地實行公開掛牌招標 拍賣政策,土地儲備的能力最終取決於資金實力;而中國房地產公司的開發資金來源渠道並不多,銀 行貸款、預售款、自有資金是三大主要來源。最近幾年,銀行系統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房地產信貸風 險,樓盤預售准許門檻越來越高,借殼上市並實現再融資便成為地產公司尋求發展的理想渠道。 據統計,近年由於實際控股股東發生變化並且新的控股股東在房地產業有一定發展的公司共有24 家,其中僅有4家實行了增發,2家獲得了配股,也就是說有75%的買殼公司還未有達到融資的目的。 與會專家認為,發生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首先,我國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有嚴格的要求, 房地產公司業績波動大,負債高,很難符合要求。其次,大部分公司借殼時間不長,我國房地產公司 借殼上市風潮是於2000年底與2001年初,到現在也才只有一年多時間,而已經實現再融資的地產借 殼上市公司最短時間是2.2年。 各證券公司房地產研究員們認為,房地產業受「開發—銷售」周期影響易產生業績波動,在企業 管理架構上與上市公司的要求不盡一致,要實現再融資,最關鍵的莫過於保持業績的穩定和按照上市 公司的要求規范治理。而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制定自身發展的長期戰略, 使其所開發項目保持銜接,從而使業績保持穩定。比如深萬科,其所開發的項目就具有充分銜接的特 點,達到了上市公司年年有盤開工,有盤熱賣的良性循環,使公司維持平穩優質的業績,保持了持續 再融資能力,最終作大做強,成為績優地產股。第二,可以做一些合法的技術處理。在收入確認上, 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竣工時間來使銷售收入更合理的分布。在財務處理上,在存貨、預提費用、 無形資產這三個會計科目上作些技術操作也大有裨益。第三,可以通過運作一些經營性或租賃性的自 有物業,每年獲得固定收入,來達到穩定業績的目的。比如,北京金融街借殼上市後,由於具有穩定 物業出租收入,再加上一定的土地開發,每年凈資產收益率都維持在10%以上,在2002年成功實現 再融資4.01億元。又如,龍發股份通過購得天倫集團旗下位於廣州市黃金地段的、具有最穩定收益的 天譽花園出租物業,從而穩定了公司收益,在規范治理方面,公司借殼上市之後,房地產公司必須加 大規范治理的力度。良好的公眾形象對上市公司意義重大,而塑造良好的資本市場形象的關鍵是做好 信息披露工作和建立良好的投資者關系,最關鍵是公司本身要規范治理。這包括公司日常決策管理的 規范化、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明晰化及從新調整適應資本市場要求的發展戰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