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在合肥創業「青年公寓」項目,誰可以幫助我,謝!
投資房產這塊的人應該是還挺多的,可以到當地中介公司讓他們介紹一些客人或是朋友來合作。一般在房產這塊有收益的人是樂於做這方面的投資的。
㈡ 萬億長租公寓市場 VC/PE如何投資布局
長租公寓市場的競爭還在延續。無論各大品牌對於規模的渴求有多麼的強烈,資金問題還是要解決的。盡管當前龍湖冠寓的經營資金以集團投入為主,但從年初的30億住房租賃專項債券開始,龍湖一直在嘗試擴充融資渠道。
據了解,龍湖向來善於跟機構投資者打交道。
而這次,它找來了全球最富盛名、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新加坡主權基金)。
龍湖長租公寓投資平台
6月12日,龍湖集團宣布,將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共同設立一個長租公寓投資平台。
平台專項投資公司位於中國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項目,首期投資額共計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
目前,龍湖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蘇州、杭州、武漢、廈門、西安、合肥、長沙、成都、重慶、天津、濟南以及寧波等17個城市,經營超過1.5萬間公寓房間。
今年這個數字還要翻幾倍,龍湖冠寓正計劃將累計開業房間數量增至6.5萬間的規模。大規模的擴張,無疑需要大量銀碼為其背書。
同樣與市場上眾多的長租公寓品牌一樣,龍湖並不諱言盈利挑戰。龍湖創新業務負責人韓石曾在接受包括觀點地產新媒體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集團希望在三年內主要考慮的是品牌和規模,因而在這段時間內不考核長租公寓的利潤情況。
細看龍湖2017年全年業績,其投資性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25.9億元,其中商場業務佔比高達97.7%,其他業務為0.8%,冠寓業務則占剩餘的1.5%(租金收入約為3885萬元)。
另外,觀點地產新媒體也獲悉冠寓未來會逐步走向輕重資產並舉,最終使資產輕重比達到2:8。但在重資產模式運營下,長租公寓租金除了需要覆蓋裝修成本外,還需要覆蓋收購成本。有分析指,不考慮任何租金上漲的情況下,回本時間需要大約18年。
而據韓石去年透露,在輕資產模式下,冠寓項目的毛利率是35%以上,但動態投資回收期還是要長達5到6年。
總的來說,長租公寓不僅投資回報周期長,而且前期投資非常大,且如何真正盈利還不明朗,企業獲取資金支持受到限制。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主權基金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合作夥伴。
作為一支主權基金,GIC被賦予的最關鍵任務是,要戰勝通脹,而不是要一夜暴富。其最害怕的,不是回報不夠好,而是發生一次性的大幅度投資損失(比如之前對大悅城的投資,曾一度縮水近50%)。
分析認為,正因為如此,在旁人看來盈利周期長、流通性較低的長租公寓投資,在GIC眼裡頗具價值,因為這家基金的一般投資周期長達8-10年。
況且,在政策紅利推動下,未來國內租賃市場的未來發展已不必再用冗長辭句描畫。GIC產業投資(GIC Real Estate)首席投資官李國紳此前出席活動時曾表示,他看好中國快速增長的長租公寓市場的前景。
另一方面,龍湖集團方面也回復觀點地產新媒體稱,此次與GIC合作,系以股權投資的形式進行。
「未來,除龍湖自持的長租公寓外,我們其實也會投資其他長租公寓資產。同時除GIC外,目前集團也在跟其他投資者接洽,不排除會有更多合作。」
來自新加坡的資本捕手GIC
北緯1°18′,東經103°51′,獅城新加坡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一條細細長長的馬六甲海峽促使其積累了大量財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經濟增長強勁、高儲備率和鼓勵節儉的財政政策,新加坡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數量很快超出正常需求。「我們有這幺多的可流動外匯儲備,需要更有效率地管理。」在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提議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於1981年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有,用於調節外匯市場和作為貨幣督察局發行貨幣的保證。
另一部分資金則交由GIC管理,目標是保證獲得持續的長遠回報,以保障資產的實際價值。同時,GIC還能調動國家的財政儲備。
截至2018年2月,GIC管理的基金規模已經超過3500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八。次於挪威養老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阿聯酋阿布達比投資公司,以及科威特投資公司等。
在每年的年度報告中,GIC都在不斷重申自己的使命:公司的投資策略是建立一個,包括各種豐富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其保證能夠長時間產生良好的實際回報,同時不會超出我們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因此,GIC的投資組合被分成兩大類型。第一是參考組合,這個投資組合包括65%的全球股票,和35%的全球債券。是GIC做出其他投資決策的參考,其他投資的長期投資回報,至少要比參考組合這樣的投資組合更好。
GIC的實際投資組合也分兩種,一種叫主動組合,由一幫有膽識的基金經理操作,尋求通過承擔超出平常的投資風險,來獲得超額投資回報。
另一種叫政策組合(Policy Portfolio),其主要分為六大核心資產類別,房地產投資就包含其中。
通常,發達國家股票會占上述組合的20%-30%份額;發展中國家股票佔15%-20%;一般政府債券和現金佔25%-30%;防通脹債券佔4%-6%,房地產投資佔9%-13%;私募股權佔11%-15%。
而根據該公司2016-17年度報告(截至2017年3月末),房地產這種偏風險資產只佔了當年政策組合中的7%。但在他們看來,房地產的非流動特性也十分有利於對沖通貨膨脹。
據了解,GIC現時的相關投資,包括傳統的私人地產磚頭資產、公共股權(如入股開發商)、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房地產相關的債務。
而物業資產包括辦公室、零售、住宅、工業和酒店業。當中,GIC團隊在選擇具體標的時,會基於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建築位置、建築質量、租戶組合,租賃到期概況和收入流展望,這與其他同行並無差別。
受公司策略影響,GIC近年來非常熱衷於投資公寓類產品,特別是學生公寓。有數據顯示,GIC正成為全球學生宿舍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6年9月,GIC聯合迪拜基金斥資4.3億英鎊買下了英國Three Sixty學生公寓資產包,包括7150個床位,是2016年學生公寓市場最大的一筆投資。
除此之外,GIC還收購了這些學生公寓的運營公司Student Housing Company,直接介入英國學生公寓的運營環節。
而在2017年,在新加坡向美國砸下95億美元進行的地產投資中,GIC就占據了近四分之三。這家主權基金投資了包括位於德意志銀行美國總部寫字樓,以及一系列學生公寓。
包括2017年3月,GIC聯合了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和某芝加哥地產公司,斥資16億美元投資了一個美國的學生住宿物業項目。
最近,在2018年1月3日,GIC旗下一間合資公司則以11億美元,收購一組24個美國學生宿舍,總計1萬3666個床位。
對於如此大量的投資,李國紳就曾指出:「從總體投資組合角度來看,學生公寓對經濟周期的依賴程度較低,波動性小,因此能提供有別於其他傳統房地產行業的防禦性和多元化收益。」
㈢ 什麼是房地產多元融資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嶄新歷史階段,居民住宅狀況和城市面貌有了極大的改善,這是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而要大力和長期發展房地產業,就必須建立一個多元的融資體系。我國目前房地產投資產品及金融市場結構單一,這與尚未形成完整的房地產投資和金融體系有密切聯系,而完整的房地產投資和金融體系,應包括多元化、規范化的房地產金融產品和市場。隨著2006年後我國金融市場的全部開放,中國未來的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兌換的逐漸實現,外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將大量湧入,他們也會把新的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金融思想帶進來,這樣會對我國房地產和金融行業有較大的沖擊,但也會使房地產金融業更快地與國際接軌,產生更多的投資和融資方式。
比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對我們來說也是房地產金融產品創新,它是通過集合社會各方面資金,使用專業人士投資和經營管理,為房地產投資者(包括中小投資者)參與房地產投資和收益分配提供了現實途徑,而且也可以解決房地產公司的外部融資渠道單一和融資難的問題,並促進房地產業的資金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同時房地產投資信託的許多優勢還包括固定收益特性、預期未來持續成長、管理透明度高等。
在一些開發商老總眼中,REITS就是向公眾募集資金,然後進行開發,樓盤銷售後再給投資者回報。事實上,很多人還沒有搞清楚REITS的含義。在海外,房地產投資信託一般是一家公司,它擁有並營運帶來收益的房地產,例如辦公樓、購物中心、酒店、公寓和工業廠房,主要以租賃方式把這類物業分租給租戶,為股東帶來租金回報。它相對於出售單位套現的傳統房地產項目有很大的不同。租金收益型房地產有著更穩定的現金流量,更適合房地產投資信託融資。在美國,大部分REITS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自由交易,需要強調的是,REITS並非必須上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對REITS的稱呼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則是一致的。因此,「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應指主要投資於房地產並以替投資者帶來定期紅利收入為目的而設立的任何投資工具。
記得1997年我在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投資集團之一的聯勝集團任職時,直接參與了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的情人灣的辦公樓綜合項目。作為當時澳大利亞最大的房地產投資信託的管理者,聯勝集團將還未建完的辦公樓進行潛在租客的租賃談判,在辦公樓建完後再將此辦公樓整體在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上市,它就成了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這樣一來,開發商可以很快回籠大筆資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可以有較好的投資產品並有機會共享資產升值和租金收入。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其他機構包括投資銀行、評估公司和房地產中介公司等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由於澳大利亞有30多年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經驗並且法制較健全,這樣的運作方式是很自然的,反過來它對房地產業和金融業也產生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個人投資者、房地產機構投資者(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資公司)和房地產公司等都對房地產投資信託有強烈的興趣。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業務的展開將有利於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放眼未來,伴隨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國家有關房產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伴隨著我國人民的經濟、年齡、層次類型以及城市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自有住房率、出租率、人均居住面積、住房形式和質量及房地產金融產品都會發生進一步變化,其中一定也會存在許多機會和需要應對的挑戰。我想在未來的發展中,我會一如繼往地參與到我國房地產建設事業中去。學有所用,乃人生樂事。
㈣ 金宣公寓聽說可以押一付一真的嗎
具體看那家分公司
公司處於建設初期,,在針對近些年的相關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再2017年10月後再全國各快速成立了26家企業,無資本注冊20家,資本注冊6家,分部省份地區:北京市(6)江蘇省(4)山東省(4)雲南省(3)浙江省(2)四川省(2)陝西省(2)河北省(1)上海市(1)其他(1)
㈤ 除了投資房產還能投資什麼
除了投資房產還能投資自己
在年輕階段創造財富比投資重要的多,那麼如何創造呢?這個時候通過省吃儉用積累一些小錢去做所謂的理財,往往是得不償失的,不如將省下的錢投資於自身,比如說是做會計的,那麼不如花點錢去報個CPA的課程去考個CPA,或者說學習一門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年輕的時候最容易積累的資本;
中年人最應該學會資產組合。當年齡已經跨越了三十而立的門檻的話,人到中年,往往已經在所在的單位取得了一些成績,因此我就默認已經通過工作或者創業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這個時候精力最為充沛,家庭和事業也都逐漸進入了穩定期,在這樣的大狀態下,投資就變成了一種家庭資產的配置;
首先,任何一個家庭都需要准備一些儲備,這些是家庭應對未來變化的關鍵,對於任何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都要准備至少6個月生活開支的儲備,這些儲備可以投資於低風險或者無風險的高流動性資產,比如說存到銀行的活期存款,或者余額寶、朝朝盈這樣的貨幣基金,不求有多高的收益,但求如果需要使用的時候,能夠隨時可以周轉;
為未來的大額固定開支做准備。什麼叫未來的大額固定開支呢?未來的大額固定開支就是買汽車或者孩子上學的改善性住房置換,面對這樣的大額開支,一般人是很難一次性支付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儲備;
真正的風險投資。對於一個家庭,當你為平時應急儲備,大額固定開支准備都做好了准備之後的話,剩下的錢就可以進行風險投資了。風險投資,意味著風險與收益並存,想要賺錢之前先要明白其中蘊含的風險。
㈥ 獲得被動收入的4種方式,你有幾個
1、租金
如果你有房子、公寓或是商鋪等,只要出租,基本可以每月穩拿租金,獲得被動收入,且租金一般都不會很低,回報率還是很可觀的。
2、銀行利息
銀行利息可以說是最穩定、最安全的一種被動收入了。但銀行利息比較微薄,很難讓人單靠它實現財務自由。
3、股票/基金
短期炒股、買基金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如果能看準一個好股、好基金,長期下去將會有不錯的回報。
實在不懂股票和基金類投資,或想偷懶,小編倒是覺得可以選擇股票、基金等混合投資的產品,就比如熱門的類固定收益產品,年收益5%-11%,收益穩穩拿,可以說穩健投資者們配置了這類產品,就不愁虧錢,更不要日日盯大盤。
4、實體投資
實體投資的范圍很廣,包括房產投資、加盟店鋪等。只要打理得好,回報率其實是很不錯的。但這類投資往往初期的成本很高,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不過,投資者也可以選擇一些工薪門檻的,間接進行實體投資的渠道,就比如,一個實實在在的公寓等實體項目融資平台,投資門檻低,投資收益為5%-10%,資金流向透明。這類平台,如若遇上節日,還有加息等活動,投資收益就更高了,真是搶到就賺到了,所以時機也很重要。
㈦ 為什麼一個公寓房的不動產登記上的權利人是「開發商企業」,而不是購買者本人
2010博鰲房地產論壇在海南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新政下的中國房地產」, 700位房地產行業精英以新銳前瞻的思想激烈碰撞,共同探討新政下的中國房地產。 在論壇上,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肖莉在發言時 以下是肖莉的發言實錄: 肖莉: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謝觀點地產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關於金融的話題。實際上我拿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談金融創新,我覺得特別的遺憾。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會議上的資料,寫了以萬科為例。在中國現行制度框架下,我們要做過多的金融創新是非常難的。但是能不能做、怎麼做,我想跟美國的比較跟中國現行環境做一個分享。謝謝! 首先看一下美國房地產概況,我們經常說中國房地產公司太多,但是看美國兩億人口,有20多萬房地產開發商,中國幾萬供應十幾億人口這樣 的居住,當然現在城市化還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目前大概沒有那麼高,但是相信這個速度會越來越快。所以顯然開發商的數量不是一個問題,但是可以看到這個集中度差別非常大。美國前十家開發商佔到25%市場份額,而中國前十家加起來不到10% ,當然換一個角度說,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好的方向,未來大的開發商還會有更大空間和機遇。但是這個機遇來自哪裡?金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美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它的融資渠道非常多,首先是多元化,這里包括有商業銀行和借貸機構的貸款。而中小開發商主要是依靠銀行的貸款。另外有公開的資本市場融資,包括股票、債券、票據等等。大型的開發商企業主要是運用公開資本市場來進行融資。除了銀行跟資本市場,還有民間的投資,如果我們簡單這樣來看,這些東西中國都有,但是我們的差異在什麼地方?首先我們可以看在美國的開發商他大量是依靠票據融資,在過去幾年,美國開發商負債率不斷上升,到近期房地產上市公司整體負債率上升到66%左右,而發行優先票據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資金融資渠道,目前上市公司負債的64%是由優先票據構成的。而優先票據佔到美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資產總額的42%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優先票據。以美國開發商帕爾迪在02年發行的股票 1.7億美元 ,而發行的票據是27億美元,顯然可以看到通過票據方式進行融資是美國大的開發商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而在中國是不可以做的。帕爾迪65%負債是由票據構成的。關於長期負債問題,美國帕爾迪優先票據平均到期期限 9.9 年。而中國的長期負債,毫無疑問大家都知道房地產是一個長周期的生意,而且一塊地還要分很多年來開發,顯然目前中國的融資環境跟房地產業務的特徵是不匹配的,而小型開發商主要依靠貸款。為什麼小型開發商反而是貸款呢。因為本身發這個票據,包括發股票,它的成本其實是最高的。所以小開發商如果要發票據的話,它的成本過高,用銀行,它成本會更低一些。這樣整個融資渠道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包括融資的方式也可以買地,也可以開發,都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使用。 貸款的形式也是非常靈活的,非常中國的貸款,要做到四證齊全,你拿到四證後,再來用這個錢,而且受到種種限制,也不能買地,所以這方面,中國跟美國有很大的差異。簡單的說,美國房企融資的情況他們主要依靠非常發達的債券市場通過嚴格的信用風險評估,讓投資者自身來管理好它的投資風險。所以大量的票據我們可以看到都是通過大的投資銀行發行的。有些票據是有擔保,有些是沒有擔保,可能這中間會有一些利率的差別。這也在提示我們,未來中國信用風險評估系統建立是非常必要。企業可以通過發新的票據籌集資金,償還票據,這樣就可以為且提供一個非常穩定的長期的資金來源。而商業銀行貸款形式也是很靈活,你可以開發,也可以買地,也可以做土地預約制度。 肖莉:融資渠道方面美國也是相當豐富的,中國是大量通過預收款作為融資工具,而在美國預收款基本上是沒有的,而且在美國預收制度是非常寬松的,你只要有一個足夠的法律依據。消費者只是交一點點定金,說我同意做這個房子,接下來由開發商來做,做完後收預收款,因為他有龐大融資渠道,所以開發商不需要預收款。這個也是國外一個基本的商業慣例,他並沒有存在預收款要監管之類的。後面我會談到中國的制度。目前制度框架下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壓力和風險。 這是中國的狀況,國內這個貸款、預收款佔到房地產開發資金比例70%,而且考慮銷售回款按揭貸款的話,實際上房地產行業有1/3資金來自銀行系統,毫無疑問這樣給銀行帶來風險。從05年到09年基本上在過去這么多年真的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就是國內貸款比例大概佔了不到20%,自籌資金佔30%多,銷售款佔40%多,我們的金融創新在這個市場是極低極低,因為受制度框架限制。行業是缺乏一個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前面我談到房地產開發周期特別長的特點,而且前期這個地價和中間投入是非常大的,所以理論上這樣一個行業需要長期資金來支持。不過我們都是短期資金,9個月就要你還了,你剛剛拿了一塊地,你還沒有開始啟動,也沒有銷售,就有銀行跟你說要還錢了。造成行業債務結構非常短期化,毫無疑問會帶來行為短期化。國內上市公司數據,長期負債佔到30%。但是這個所謂的長期就是超過1年期,比方現在經常可以看到有時候發一個信託,一年半,但是一年半能產生這個收益嗎?根本沒有產生收益。但是你就要付這個錢,在這個過程中你又要借新的錢。這是長期沒有穩定資金來源是這個行業重大缺陷。而資本市場融資規模是非常有限的,大家回憶07年應該記憶猶新,當時地價高漲的時候,媒體都報道有一個閉環,上市公司問股東拿錢最後推高房價。但是實際上我們看了這么多年下來,到底上市公司有多少資金是依賴於資本市場的,只有2%來自於資本市場的資金。所以整個規模是非常有限的。而房地產公司整個籌資的資金還是以銀行貸款為主。而且基本上是保持在80%以上的水平。這樣一個缺乏長期的融資渠道和長期穩定的資金帶來的會是什麼。他會產生一個共振,加劇市場波動。融資渠道沒有了,銷售房子賣不動了,那就是預收款沒有了,這兩個資金都下來了。這兩個資金下來後,結果是什麼呢?開發商減少開工,減少拿地,到了下一輪的時候,等到熬過這段時間,到下一個周期,房價慢慢開始回升,成交量開始放大的時候,開發商又開始開工,所以造成總會有一個階段出現供應短缺,就會出現短的波動非常明顯,這是過去四年看的非常明顯的。我們經常會講,我們要在景氣的時候賣樓,不景氣的時候拿地。 190億現金在手上。我們不能把這個錢全部花掉,我們還是非常謹慎,因為要看下半年銷售情況。這就是沒有長期資金,造成行業沒法逆周期操作,如果有一個資金10年穩定給我們,這樣就游刃有餘。我們從上一輪市場調控可以看到資金共振的結果,基本上這三條曲線,金融機構貸款額增長,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增長,以及購房貸款余額增長,這三組數據在同樣一個波動,都上都下。受資金面緊張影響,開發企業被迫減少開工、減少買地,確保資金安全的結果也是非常明顯。這兩個數據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和全國住宅新開工面積的一個累計,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上上下下,他都是非常的一致。我們其實還會關心另外一個,前面談到在國外、在美國,其實包括在亞洲、香港、日本等國家,預收監管制度,因為他們不存在預收款商業模式,他有很多融資渠道。但是在中國我們消費者權益角度考慮,確實預收款是應該用它。因為你用了它,可能某個開發商快速拿 走,出國了,造成損失。所以理論上預收款監管是有道理。但是問題是如果大量依靠預收款超過40% 。,從而進一步減少開工、買地,到下一年狀況就是沒有供應,沒有供應的結果或者供應非常少,所以我們覺得預收融資功能弱化會威脅資金的來源。 肖莉:還有一方面,民間閑散資金沒有一個很好的渠道,我們看到城鎮居民,家庭財產占總收入比例只有2% ,所以實際上,民間有錢,但是它沒有投資渠道,所以在沒有辦法去分散民間資金的時候,大量閑置資金進入股市、樓市,本來這個市場在這個供需不能平衡,供應比較少,需求比較旺盛的情況下,投資需求跟剛性需求搶資源,毫無疑問也會推動房價上漲,它激化了房地產供需矛盾。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工業企業利潤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實體經濟收益率非常低的情況下,大量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資產流域。這個也是在09年下半年熱點城市出現快速上漲的原因,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像北京、上海、杭州,右邊這個表格顯示了上海、北京、杭州和深圳一個比較高的價格的情況。而深圳這個價格漲幅非常大。因為深圳在08年的時候跌的比較多,但是上海跟北京相對來說,在08年會比較堅挺。 肖莉:所以簡單來說,跟美國房地產企業相比,國內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非常有限,過度以來銀行,這帶來以下問題,銀行體系積累過多金融風險、優秀企業信用優勢難以體現、債務短期化,資金來源和行業驚奇度高度相關,共振加劇行業波動,預售款承擔過多融資功能,但驟然弱化又將產生金融風險,民間閑置資金缺乏投資渠道,加大炒房壓力。從融資渠道多元化角度來說,我們會有如下的一些思考,這是萬科一個資金來源,其實我們也沒有特別的優勢,在05年的時候萬科經營型現金流是82% ,就是說82%的錢靠自己賣樓維持企業運作,到06、07年我們做了融資,08年我們發了債,所以我們籌資活動現金流會增加一些,但是到09年也就是到今年因為資本市場到目前也是關閉了,我們看到經營活動現金流又上去72% ,其實這是這個就是賣樓的錢,換句話說,就是預售款。剛才談到預售款,其實融資渠道存在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和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在之前是廣州、東莞、佛山、惠州、海南等多城市已經實施了預售款監管,今年以來青島天津啟動預售款監管,成都、寧波蘇州也已經開始討論預售款監管。 第二,我們希望能夠增加房地產直接融資渠道,發展房地產產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