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怎麼購買保險產品理財

怎麼購買保險產品理財

發布時間:2021-04-24 10:46:45

『壹』 保險如何理財

保險可以簡單低分為:

一、人壽保險,

可以解決:1.大事:身故、大病、意外

2.小事:住院醫療、意外醫療

3.無事:返還保費或者身故金留給後人,也有可能消費掉了。

二、財產保險:家財/企財,責任保險,信用保險


另外,保險也分保障型保險、理財型保險。

所以買保險並不等於就是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買的保險是保障終身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那人百年之後,身故金會給到受益人;

如果買的保險是定期保障的,如果沒有重疾、意外,保險到期後一般是返還保費;

生病了,賠付醫葯費,這是醫療險,醫療險本來就是消費型的,沒有收益的說法。

如何科學地買份靠譜的保險:

一、買對需求(你想用保險來解決什麼問題)

保險公司產品可以滿足四大需求:

  1. 保障人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的需求;

  2. 積累子女教育金;

  3. 儲備晚年養老金;

  4. 財富保全與傳承。

    第1個需求是保障型產品,保命的;

    第2.3.4需求是理財型產品,保錢的。

    中國有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建議先完善1,有閑錢了可以再完善2.3.4。

二、買全保障

如果你的需求是第1個,建議買全保障。保險背後涉及到6個理賠責任,只要買全了這6個責任就不會出現理賠不了的情形。

6個理賠責任:

  1. 人身風險

  2. 意外風險

  3. 殘疾風險

  4. 大病風險

  5. 普通住院風險

  6. 意外醫療風險

三、買全保障

簡單一點,雙十原則,即用你年收入的10%買你年收入10的保額,比如年收入30萬,就用3萬買300萬的保額。

『貳』 怎麼購買安盛理財保險

樓主,你好

理財保險,我個人覺得你大概進入到了一個誤區!為什麼這么說呢?

首先,明白兩個概念,理財是什麼?我個人覺得理財就是合理管理自身財務資源的一個過程,使其能夠保值增值,隨時有錢花;

保險是什麼呢?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因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有保險,意外搶先明天到來時,你的風險可以減少到最小,更多的是轉嫁風險,起保障作用。

然後就是你購買理財保險的動機,當然是能比同期銀行存款利息賺得更多,但是,想要通過買保險來賺錢,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所有保險類產品,只要是沒有到期,強行贖回的本金是肯定會發生虧損的,流動性較差。

以上僅僅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和觀點,如有不當,還望指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有所幫助,祝你好運

『叄』 怎麼通過保險來理財

您好!用保險理財,一定要注意針對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需求情況做明確的規劃,同時還應注意規避一些可能的保險理財誤區。

保險理財應注意的基本問題:
1.在購買保險理財規劃之前,建議消費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資金狀況、預期收益、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理財目標等諸多因素做全面評估,根據個人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2.購買保險理財規劃前要充分了解各公司投資連接保險的作用及操作,不能只聽營銷員的一面之詞。
3.對於保險期限,消費者購買保險理財規劃時應充分了解產品及其購買渠道。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您,若您還想了解更多信息,您可以點擊我的合作機構,抑或查詢我的網路空間,您可以通過網路hi與我進行互動。

『肆』 怎麼購買保險產品理財

1、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產品其主要基本功能是保障功能,如購買保險產品的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或殘疾,保險公司還要承擔保險責任。
2、經營主體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經營的業務,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經營的業務。
3、作用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作用是追求資金安全和一定收益,與保險產品相比,二者在預防風險、存取方式和所有權等方面存在區別。在預防風險方面,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為將來的風險做准備,但用銀行儲蓄來應付未來的風險,是一種自助行為,而保險則能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是一種互助行為。
4、在存取方式上,銀行儲蓄存取自由,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息,本金無損失,而保險產品沒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獲得保險金是不確定的,保險金只有在保障期滿或保險事故發生時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將承擔一定的損失。無論是保險產品或銀行理財產品,都受到大的經濟金融環境的影響,都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比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怎麼賣保險理財產品

。很多銀行在普通櫃台而非專櫃出售保險,業務員含糊其辭,故意把保險說成儲蓄、理財產品或是「有保險功能的理財產品」,誇大收益,忽悠客戶購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陸』 想買份保險理財,怎麼樣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理財包括保險、儲蓄和投資。所謂的理財就是三者要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去看,保險是最基礎的,它是人和財產的風險儲備基金。但保險的金額占家庭的收入的很少一部份(約佔全年家庭總收入10-15%為宜)。儲蓄是用於日常消費的,而除了上述項目外餘下部分,可以用來投資,使錢升值。但投資是有風險的,為了防範風險,應該根據不同風險級別的投資產品進行合理搭配,降低投資風險,以確保資金的安全。現代的保險產品是把保險和投資結合起來。就是說這類產品在購買保險的同時也包含了部分投資。這類帶投資的保險有三種:分紅型,萬能型和投連型。分紅險是指保險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將上一會計年度該類分紅保險的可分配盈餘,按一定的比例、以現金紅利或增值紅利的方式,分配給客戶的一種人壽保險。嚴格意義而言,分紅保險不屬於投資理財保險,它是在保險保障基礎上可參與保險公司自身經營的分紅。萬能險,之所以被稱為"萬能",在於客戶在投保以後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保障需求和經濟狀況,調整保額、保費及繳費期,確定保障與投資的最佳比例,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萬能保險是既有人身或健康保障,又能獲得保底投資的投資型保險產品,是唯一可保證最低投資收益的理財保險產品。
投連險全稱是投資連結保險,投連險集保障與投資於一體,不僅擁有傳統壽險的人身保障,還可以由保險公司集合所有客戶的保費進行大資金投資運作,讓客戶享受到機構客戶的投資待遇。
因此,在選擇理財保險產品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在此給您推薦一款分紅險,供您參考:

幸福祥利兩全保險(分紅型)

保障至80周歲,滿期給付,返還累計所交保費,自主險合同生效後的第一個保險單周年日起,若被保險人生存,給付基本保險金額的8%,該項給付每兩個保單年度一次,直至被保險人年滿60周歲的前一個保險單周年日;自被保險人年滿60周歲後的首個保險單周年日起,若被保險人生存,給付基本保險金額的8%,該項給付每個保單年度一次,直至被保險人年滿80周歲後的首個保險單周年日;被保險人生存至年滿65、70、75周歲後的首個保險單周年日,給付分別按本主險合同約定基本保險金額的200%給付祝壽金。

『柒』 理財保險該怎麼買

你可以下載保單盒子問問,裡面有專業的保險顧問,應該能給到你滿意的答復。

『捌』 理財保險怎麼買

理財這事,看似簡單,其實深奧。
理財就是生活呀。
你說的那種情況,屬於傳說。目前看是這樣。
如果有人在你耳邊不停的說,那是誤導消費。
日本人,人均7張保單,這話不錯,但是人家那是為了保障,不是為了收益。
買保險,一定要關注的是保障。保險知識理財的一種工具,是最具防禦性的工具,是中長期理財。
存錢保本去銀行,保障風險找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去找證券(股票和基金)。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這是鐵律,說無風險賺錢,那時騙子。
況且,講白了一個道理,都說錢生錢,如果大家都錢生錢去了,誰還幹活。
賺錢,一定是自己的事,想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至於怎樣省錢,守住錢,資產保全,對抗長期的通脹,規避未來不確定的財務風險,那是狹義上的理財。

將下面一段話摘錄給你,洗完更會有幫助吧。這是我最喜歡的,對於理財的解答。

理財 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
年輕是資本,年老是財富
將資本轉化成財富,是一輩子的事。
理財是什麼?
是炒股、買基金、投資房產?還是炒黃金、買外匯、再買幾幅外國油畫?若真是如此,我們又何必反反復復言必稱「可持續性」呢?
理財本來是為了讓財務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讓人的一生在有效的保障之下安然度過。
炒,是對理財的最大誤讀。
單一的金融產品投資蘊含著很大的風險,那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就是理財了吧?通貨膨脹高起與資產價格暴跌並行,有效的資產配置未必能完全規避風險,至少在 泡沫破滅的那個階段是如此。
理財是一種綜合的個人及家庭財務規劃嗎?
這個答案最接近教科書,通過長期有效的金融資產配置,確實能夠達到規避風險、資產增值、甚至財務自由的目標。不過財產規劃固然重要,但忽略了職業規劃,人脈投資、以及如果應對極端風險等內容,同樣很難實現財務自由。金融資產投資只能屬於狹義理財的范疇。
廣義上理解,理財不僅是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財務規劃,更是一種習慣,生活方式,是一輩子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資源,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教育和外界影響,有些資源得到強化。把資源轉化為財富的過程就是廣義的理財。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隨時隨地的尋找被低估的資產,將手中的現金轉化成這些資產,以抵抗通貨膨脹,避免財產縮水。
自從金本位的體制解體後,為支持人類不斷擴張的經濟活動,信用創造的速度越來越快,貨幣泛濫成為一種趨勢。長期來看貨幣必然貶值,只是有時快,有時慢,各個地區不同而已。特別是在當前虛擬經濟超越實體經濟的情況下,貨幣資本的增值速度一定會落後於金融資本,完全的持有貨幣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比較一下20年前的物價和現在的水平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可見,狹義理財也就是金融資產配置的過程需要貫穿人的一生,即使不是投資高手,也可以通過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方法來戰勝通脹。
職業發展也是重要的理財手段,它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在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要想取得職場上的成功,職業規劃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比財務規劃更重要。當然,也可以離開職場,選擇創業,只不過這是風險更高的一種理財行為。可見,投資理財活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為什麼說理財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怎麼對待財富,那麼他也會怎麼對待生活。
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沖動的還是謹慎的、是勤奮的還是懈怠的、是勇敢的還是懦弱的、是偏激的還是溫和的,不同的心態決定不同的投資理財結果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可以窺見人性的復雜,投資理財過程中也是對人性的檢驗,理財同生活一樣,是對人生的磨練。
年輕是資本,年老時財富,如何把資本轉化成財富,這是一個投資理財的過程,將貫穿人的一生。那麼,你准備好了么?

閱讀全文

與怎麼購買保險產品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代理理財程序 瀏覽:354
銀監會地方融資平台 瀏覽:591
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什麼意思 瀏覽:23
蘇州貸款融資公司 瀏覽:133
基金水位線 瀏覽:836
買理財的申報 瀏覽:878
中糧信託待遇 瀏覽:660
小營理財下載 瀏覽:420
廣州信託公司 瀏覽:420
國信證券和國投資本 瀏覽:93
理財經理箴言 瀏覽:897
貴金屬化合物的歸類 瀏覽:598
國家資金理財 瀏覽:897
遠東貴金屬手機版下載 瀏覽:80
中華開發股權投資 瀏覽:350
多盈理財兌付 瀏覽:814
通達信漲跌均線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382
p2p屬於第三方理財嗎 瀏覽:658
吳文雄融資 瀏覽:401
發行疫情融資券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