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網信理財內幕

網信理財內幕

發布時間:2021-04-26 06:28:25

⑴ 網信理財是騙人的嗎13%收益100元一個月是多少利息謝謝!

這么的理財產品千萬不要相信,隨時都有可能跑路。
目前國內在理財產品這一塊監管比較鬆懈,很多民間借貸公司以理財的名義到處吸收存款,而噱頭就是高利息。很多人經不住誘惑就投了。你看中的是對方的利息,對方看重的是你的本金。近些年這類理財公司跑路的情況已經是天天都在上演了。

⑵ 財經道網站有誰用過嗎上面的理財產品信息准確嗎

每個管理員控制2到3個群,同時會注冊十幾個個號碼去群里當托,天天在群里自問自答,那些交割和轉賬單都是假的,每天在群里推薦的股票其實都是當天9點15分才出現的集合競價的票,如果哪一支股票漲了 就立馬吹噓一下 馬上做個假的交割單 說是用戶提前建倉掙錢了,當天才有的票 如何來的客戶提前建倉啊
大家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感覺他們群里好多人在咨詢問題 其實就是他們的管理員和自己的小號在玩自問自答,如果在群里一說話 他們就會馬上找你私聊 ,想想為什麼群里其他人可以在群里說話 而你就不行呢
另外補充一條:現在很多騙子們 又開始玩新花樣了!如果群里有人找你說合買軟體 千萬不要上當哦,那就是他們的托,等你跟他合買軟體之後,他們第二天就會說 他們的系統檢測到你們是合買的軟體 違反公司規定,要麼不了了之,要麼補足餘款 希望你不要上當
朋友們,網路一下炒股軟體騙人曝光視頻 內幕很嚇人

⑶ 網信理財最新負面消息

截止至2015年03月,網信金融旗下網信理財平台在信息披露、經營方式、擔保、債項規模以及償債能力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問題。

繼把平安集團旗下P2P平台陸金所列入「黑名單」後,大公國際昨日又將另一家P2P平台網信金融「拉黑」。大公國際的報告認為,網信金融旗下網信理財平台在信息披露、經營方式、擔保、債項規模以及償債能力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問題,因此將其列入「P2P黑名單」。

大公國際進一步解釋道,網信金融雖然聲稱「引入第三方支付機構對交易資金進行監管」,但其與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關聯關系,並非真正意義的獨立「第三方關系」,資金監管有效性存疑,涉嫌建立資金池。並表示該平台還涉嫌自融及參與經營。

(3)網信理財內幕擴展閱讀:

網信金融的相關情況:

1、陸金所被爆出2.5億元壞賬消息,雖然陸金所發布公告澄清,但大公國際隨即將其「拉黑」,引發兩家公司口水戰。

2、對於大公國際的指責,網信金融拒絕回應。接近網信金融的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網信金融此前已准備一份詳盡的回應,但決定暫不發布。

⑷ 老師好!最近有很多朋友推薦網信理財,收益率高達10%。請問網信理財背後是否有強大的資金鏈,為何能提

這位網友,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自己也從來沒有去投資過P2P。

對於普通人我也不建議大家去投資P2P,這里也不是說所有的P2P都是不能投資的,只是冒著資金跑路的風險謀取不太高的收益,有些不值得。

2015年7月7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內容:「感覺接下來,P2P的高收益可能難實現了,那些買了小廠商P2P產品的有必要考慮贖回了。」

2015年12月16日,e租寶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

隨後的近一年裡面P2P跑路成風,國家對P2P的監管也在不斷加碼。

大家都知道P2P,就是網路貸款,中小企業假如質地不錯,肯定首選去銀行貸款,利息也是非常低的;在我看來只有公司質地差的企業才會去P2P平台去貸款,因為P2P的貸款利息至少是銀行的3倍以上。既然是質地差的企業,還款能力就會受到質疑,所以這也是P2P商業模式行不通的主要原因。

具體到你說的網信金融10%的收益,事實上,互聯網公司在產品設計上一般會玩很多花樣,很多看似收益很高,都是在虧錢玩補貼獲取客戶,有了用戶之後,再去拿融資。最新的消息,網信金融剛剛拿到新一輪7000萬美金的融資。

另外,10%的收益有很多限制條件,對於投資者來說,會限制投資額度和投資周期的,另外投資的標的規模特別小,剛去他們官網看了一下,最少的規模只有7萬,最大的也只有100萬。

當前看P2P互聯網金融理財8%以上的收益率,風險都開始越來越大了。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王暉 大咖

⑸ 網信理財本來回款很正常,有有企業家逾期了,為什麼突然那麼多企業家逾期,是不是官方有貓膩

如果以前很正常,現在有企業逾期而無法回款,這不外乎兩種情況,一專是確實是企業逾期,現屬在經濟形勢並不太好,企業生存困難,貸款還不上多了去了。二是理財公司本身就存在問題,如自融,一標多投等欺騙投資者。你這情況,估計凶多吉少,搞不好這是跑路的節奏。

⑹ 網信理財是騙子公司嗎

網信理財不安全了,它背後的先鋒集團,已經資金緊張,大面積私募延期,很多回媒體報道了,涉嫌自融、答關聯交易什麼的,特別是網信證券涉嫌違約,資產被凍結了,很多媒體報道了,然後很多貌似最近又刪了,但員工內部募集的東方紅產品確實還沒兌付完,還有員工沒拿到錢,這個有點非集的味道,因為聽說連合同都沒簽。

閱讀全文

與網信理財內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跳空缺口 瀏覽:49
二氧化碳重整貴金屬催化劑 瀏覽:98
飛力達股票千 瀏覽:23
單個境外投資者的持股限制 瀏覽:527
房屋貸款信息審核 瀏覽:156
三宜融資 瀏覽:573
股票內外比多少 瀏覽:107
格力置業股票 瀏覽:337
融資租賃成功案例 瀏覽:335
工程項目融資與投資 瀏覽:364
租住行業融資 瀏覽:454
中原信託借殼中原高速 瀏覽:540
一隻股票3年正常漲多少 瀏覽:86
安邦保險理財安全嗎 瀏覽:406
上海圓通貴金屬招聘信息 瀏覽:493
菜花玉理財 瀏覽:592
中國外匯美元儲備 瀏覽:977
龍一食品股票 瀏覽:917
柳州理財公司 瀏覽:926
智遠理財財富管理計劃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