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們所說的買基金,是指的是開放性基金還是封閉性基金所說的養基是什麼意思
現在一般投資所購買的是開放式基金,封閉式是基金開始興起的時候發行的遺留物,現在新發行的封閉式比較少,有也是以ETF的形式出現。
至於那些概念:
養基:應該指定投基金,要麼就指養基金公司,哈!
股基:股票型基金
封基:封閉式基金
債基:債券型基金
指基:指數型基金
貨基:貨幣型基金
購買基金就有以下方式:
1.你可以參加網上基金定投,首先在網路搜基金公司的網站,如華夏基金、鵬華基金等,咨詢可以到和訊網找。找到網站後,直接注冊開戶,按照流程需要關聯銀行卡,所有程序走完就可以購買了;
2.到證券公司營業部購買,開一個基金賬戶,通過券商的軟體就可以購買基金;
3.就是參與券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跟基金差不多,不過計劃是可以買基金,范圍會廣一點。
條件是有身份證,有錢,網上申購定投需要開通網銀,最好選擇四大銀行吧。
B. 理財名詞解釋:什麼是基本養老保險,社會保障基
養老保險又稱老年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這里所說的「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的;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需強調說明的是,法定的年齡界限(各國有不同的標准)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
2)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3)養老保險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達到保障的目的。
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基金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為實施社會保障制度而建立起來、專款專用的資金。社會保障基金一般按不同的項目分別建立,如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濟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等。其中,社會保險基金是社會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13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首次列入預算報告,接受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監督。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險種分別編制,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險基金。
C. 武漢財富基實最新消息,買了5萬元的理財產品,說倒必、就倒必了,這都是我們的養老錢,血汗錢,我現在一
如果真的是倒閉了,本金回來的可能性就沒有了,如果是老闆騙錢跑路了或者揮霍了,選擇報警等到老闆被抓後會有返回的希望。
D. 養基必看:基金收益怎麼算
我在如意鋼鏰買的基金收益是這樣算得:
申購:
用1萬元申購某基金,申購費率是1.5%,該基金當日凈值是1.2000。
申購手續費=10000.00×1.5%=150.00(元)
申購份額=(10000.00-150.00)÷1.2000=8208.33(份)
贖回:
1個月後贖回該基金,當日凈值是1.4000,贖回費率是0.5%。
贖回總額=8208.33×1.4000=11491.66(元)
贖回手續費=11491.66×0.5%=57.46(元)
贖回凈額=11491.66-57.46=11434.20(元)
凈收益=11434.20-10000.00=1434.20(元)
注:申購份額的演算法有兩種,此處採用大多數基金所用的方法。
由於基金的收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計算區間、不同的基金種類等條件,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並且高收益的基金可能承擔著較高的風險,因此比較各基金的收益情況時,不應單純考察基金絕對收益的大小,還應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基金類型等因素。
只要知道了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和分紅比率,你就可以知道基金的投資收益率。但要注意的是,單單一個簡單的收益率數字,並不能用來完全表達基金的業績。你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對收益率的影響以及收益率長期的變化趨勢,才能客觀地判斷基金的真實業績表現。將基金收益與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做比較每個基金都有其自身約定的業績比較基準,可以在基金契約和招募說明書中查得。但這個業績比較基準,很少被個人投資者重視。
對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其收益可以與股票大盤走勢做比較。如果一隻基金在大多數時間內的業績表現都比大盤指數好,那麼,可以說這只基金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這只基金的管理公司是擁有出色的研究和投資能力的。
將基金收益與其他同類基金的收益進行比較。不同類別的基金應該區別對待。您不能把不同類別基金的業績進行直接比較,比如說將債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業績相比較就是不恰當的。
將基金收益與你自己的預期收益作比較。根據基金的投資原則和基金經理的操作理念,看看基金的表現是否符合你的預期。當基金錶現與你自己的預期極不相符時,你應該回過頭來看看基金經理是否違反了基金契約上承諾的投資原則和理念。
將基金的當期收益與歷史收益比較,只有穩定的業績才是真正的業績,偶爾的成功可能只是運氣,偶爾的失敗也可能只是暫時的。你應該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綜合評判基金的業績表現。
E. 如何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
1,我覺得先要培養自己的理財投資理念,所謂理財投資理念就是,將財富當做一種資源,要善於利用資源,懂得讓自己的財富創造效益,人們都說第一桶金是最難掙的,所謂第一桶金也就是自己的創業資金,讓自己的財富發揮效益,可能父輩這一代普遍都是放銀行,拿著微薄的利息,其實這也乏是一種投資方式,但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2、培養基礎的理財習慣。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很多人想要做投資理財,但總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經常糾結到底是炒股好呢還是把錢存銀行好呢?其實對理財新手來說,要培養個人的理財能力,完全可以從培養一些基礎的理財習慣入手。
比如記賬,將每月的開支和收入記下來,看看自己有哪些是必要消費、哪些是沖動消費,以此作為自己縮減開支和儲蓄的依據。同時,這也逐漸培養了個人儲蓄習慣,每月能習慣性地存點錢,日積月累最後也能有不少本金。
3、做好個人理財規劃。除了有理財目標,規劃也同樣重要。目前市面上能作為投資理財的產品有很多,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但這些產品風險不同,收益也有很大差異,如何才能選對適合自己的投資品就成為了大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因此,做好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負債、消費及個人資產情況等,這樣才能確定哪一類的投資產品更適合自己。
F. 銀行里說的理財和基金各是什麼意思
理財: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版與風險由客戶或權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所說的理財產品,大部分為所屬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情況下起步資金數額為萬元以上,理財期限根據自身條件各不相同,有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以及一年等等,為了成交率上升,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利率比銀行存款高出很多。
基金:一般情況下銀行不發行基金,只是代銷基金產品,基金就是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儲備的資金或專門撥款。基金必須用於指定的用途,並單獨進行核算。客戶可以去銀行認購,也可以贖出。
拓展資料:基金(Fund)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理財(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G. 理財產品和基金的區別
基金和理財有什抄么區別?
1、 投資襲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理財方式,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H. 基養金是什麼意思
就是錢。
I. 養基心經:買基金究竟該選新的還是老的呢
打新股的收益不錯,那基金是不是要買新的?
並不是!新基金因為運作時間短,很難看出業績如何。所以最好選擇一些運作時間長的基金,超過3年的老基金。
除了上面的選擇標准,我們在挑選基金時,還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首先通過類別篩選合適的類型:如果是定投的,選擇波動比較大的指數基金和混合基金;
如果是一次性投資的,就選擇非可轉債的純債型基金。
2、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基金。
3、看基金經理:最大回撤率(用來描述投資者可能面臨的的最大虧損,債基10%以內,股基45%以內為優),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J. 理財 基金… 是怎麼回事
1. 一次性申購最低限額是1000到5000,定投的最低限額是100到500.
2. 基金就是放大的合夥投資
假設您有一筆錢想投資債券、股票等這類證券進行增值,但自己一無精力二無專業知識,錢也不算多,就想到與其他幾個人合夥出資,雇一個投資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資產進行投資增值。但這裡面,如果幾個投資人都與投資高手隨時交涉,那事還不亂套,於是就推舉其中一個最懂行的牽頭辦這事。定期從大家合夥的資產中按一定比例提成給他,由他代為付給高手勞務費報酬,當然,他自己牽頭出力張羅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有關風險的事向高手隨時提醒,定期向大夥公布投資盈虧情況等,不能白忙,提成中的錢也有他的勞務費。上面這些事就叫作合夥投資。將這種合夥投資的模式放大100倍、1000倍,就是基金。
這種民間私下合夥投資的活動,如果在出資人間建立了完備的契約合同,就是私募基金(在我國還未得到國家金融行業監管有關法規的正式認可)。
如果這種合夥投資的活動經過國家證券行業管理部門的審批,允許這項活動的牽頭操作人向社會公開募集吸收投資者加入合夥出資,這就是發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現在常見的基金。
3. 目前基金銷售主要有三個渠道,即基金公司直銷中心、銀行代銷網點、證券公司代銷網點。 各個渠道認購基金的優缺點:
1、基金公司直銷中心:優點是可以通過網上交易實現開戶、認(申)購、贖回等手續辦理,享受交易手續費優惠,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缺點是客戶需要購買多家基金公司產品的時候需要在多家基金公司辦理相關手續,投資管理比較復雜。另外,需要投資者有相應設備和上網條件,具備較強網路知識和運用能力。
2、銀行網點代銷:優點是銀行網點眾多,存取款方便;缺點是每個銀行網點代銷的基金公司產品有限,一般以新基金為主;投資者辦理手續需要往返網點。
3、證券公司代銷:優點是證券公司一般都代銷大多數基金公司產品,可選擇面較廣泛,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具備專業投資能力,能夠提供良好分析建議,通過證券公司網上交易、電話委託可以實現基金的各種交易手續;資金存取通過銀證轉賬進行,可以將證券、基金等多種產品結合在一個賬戶管理;缺點是證券公司網點較銀行網點少,首次辦理業務需要到證券公司網點。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去購買基金?
對於有較強專業能力(能對基金產品分析、能上網辦理業務)的投資者來說,選擇基金公司直銷是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年紀稍大的中老年基金投資者來說,比較適合銀行網點及身邊的證券公司網點,利用銀行網點眾多的便利性完成基金投資,或者依靠證券公司客戶經理的建議通過櫃台等方式選擇合適的基金購買。
對於工薪階層或年輕白領來說,更加適合通過證券公司網點實現一站式管理。
到基金公司和銀行網點及證券公司網點辦理基金開戶或者購買的流程基本一致:
1、到網點櫃台填寫《開放式基金賬戶申請表》→填妥的表格和有效證件提交櫃台業務人員→客戶自行設置交易密碼和查詢密碼→櫃台人員回復《開戶受理回執》→客戶於T+2日可通過電話、網上、或者前往代銷網點查詢申請確認結果。
2、櫃台開戶需要提供的資料:①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包括居民身份證、警官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等);②本人活期銀行卡或存摺辦理銀證轉賬。
3、通過電話委託、網上交易或者親臨櫃台進行基金認(申)購、贖回手續。
4. 人生四大階段買基各有技巧
常有市民在銀行問理財顧問:哪個基金最好?其實,基金沒有最好最差之分,針對年齡和經濟情況的不同,投資者應購買不同的基金。理財專家為處於四大階段的人群推薦了不同的基金投資規劃。
第一類是新鮮社會人群。剛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沒有儲蓄,對財富的增值有較高的要求,生活沒有負擔,抗風險能力強,股票型基金就非常適合這一人群。為了讓這些年輕人強制投資減少不必要的消費,理財專家建議他們使用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方式。
第二類是成家立業人群。這一人群的特點是結婚成家有下一代後,雖然夫妻雙方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之前的家庭儲蓄全部變成房子的首付,每月還需要償還住房貸款,理財專家建議這一人群加強現金管理,採用「自動代客申購」業務,把家庭的一部分備用資金投資貨幣型基金,對於每月節余用定期定額投資的方式投資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第三類是中年事業有成人群。這部分人事業有成,有一定積蓄,投資主要是為了保值增值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有保障或是為子女就讀較好的大學做准備。理財師建議這一人群找銀行專業理財師做專門的投資規劃,將財產在保險、基金、房產等各種投資品種中做合理配置。
第四類是接近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人群。這類人群的收入減少,但積蓄較多,保障型需求加大。理財專家建議這一人群投資以穩健為主,大部分用於養老儲備的錢可以投資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有富餘再考慮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5. 買了基金以後首先要跟蹤基金錶現情況,再結合自己的投資需要和財務狀況來調整投資組合;密切留心您所持有基金的公告等披露的信息;注意基金管理公司的人事變動,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發生了重大人事變動,那麼您應該密切關注該基金的投資變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您的策略;根據自己的支出需求,調整分紅方式,這樣可以簡化再投資手續並節省費用;咨詢投資顧問,協助投資,可以使您對資產的運行狀況有更清楚的認識。最後,不論選擇哪一種基金,都必須時常關心自己所投資基金的績效和投資策略是否符合當初投資時的預期。如果有任何疑問,都應該隨時向基金公司詢問。
現在開放式基金成為一個熱門的投資渠道,很多投資者認為投資基金可以「坐享其成」,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後就等著基金公司分紅,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去管,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後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利用各種渠道
獲得開放式基金信息
基金公司每日都會在監管部門指定的報刊上公布凈值。另外,基金的中報、年報、基金市場指數及各類基金升降名次也會通過媒體向客戶披露。因此,投資者要通過媒體了解基金最新的買賣價、凈值等。通過分析這些資料可以判斷出基金的投資價值,如可以從支出及平均凈資產值的比例、凈股息收入與平均凈資產值的比例中,看出一隻基金的內在成本是否很高、回報率是否可觀。
隨時注意基金大股東
及基金經理人的變動
基金的主要持有人是誰、他們持有基金的數目占基金單位總數的比例,是影響該基金穩定性的兩大主要因素。當基金內大部分的持有者是機構客戶時,其穩定性通常不如持有者大部分為個人的基金強,特別是機構客戶進行大規模贖回時,會對基金投資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基金公司為了保護基金資產的相對穩定,一般都會設法使大中小持有人維持一個適當的比例。
根據投資者的財務狀況
及投資目標決定分紅方式
投資者購買基金的目的是能夠獲利,除了拋售基金收回投資外,基金分紅也是投資者獲得收益的一個重要渠道。一般來說,投資成長型基金的投資者抗風險能力較強,注重資本的成長和積累,比較適合選擇基金分紅再投資的分配方式,而投資平衡型基金和收益型基金的投資者,比較注重平穩和現金收益,可以考慮選擇現金紅得的分配方式。
定期檢查投資成績
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雖然證券投資基金屬於一種中長期投資品種,但是投資者還是應結合自己的資金狀況,了解投資基金的經營變動情況和市場上優秀基金的業績表現,調整投資組合。定期檢查的要素包括組合內各基金的業績表現、基金組合的特性、組合中基金的基本面等。
投資者買入並持有基金一段時間後,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投資目標發生改變、業績表現不符合預期、基本面發生變化、當初對基本面有誤解、承受過多壓力等等,這時投資者就應該果斷地調整基金組合,而不能當甩手掌櫃,不管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