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託產品收益好,但是為什麼大家都不了解信託呢而且周圍也沒人買信託~
信託產品中,固定收益型信託產品,一般年化收益為10%-13%;這種是抵押貸款,比如中信回信託發行的產品,答基本抵押率40%以下,這種很安全,可以說是保底保收益。
因為信託產品屬於高端理財產品,銀監會規定,門檻是100萬以上,所以,信託經理平時聯系信民都只找有錢人,不像公募基金,幾千塊錢也可以買,所以很多人知道基金,卻不知道信託,對信託也不了解。
信託和公募基金管理資金規模差不多,都是4-5萬億,不過區別是,2011年,公募基金幫助全國基民虧損了5000億左右;而信託,2011年幫助信民賺了5000億左右,區別很大吧。
⑵ 為什麼信託項目現在不好買了
1,能達到信託公司要求的項目少了。
2,信託產品出來以後,更加熱衷於找大資金一筆兌掉。就沒有必要到市場上融資了。
⑶ 購買信託產品有沒有什麼要求為何基本買的都是有錢人
信託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
信託制度起源於英國,是在英國「尤斯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幾個世紀了。
但是,現代信託制度卻是19世紀初傳入美國後,在傳入美國後信託得到快速的發展壯大起來的。美國是目前信託制度最為健全,信託產品最為豐富、發展總量最大的國家。
我國的信託制度最早誕生於20世紀初,但在當時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況下,信託業得以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基礎極其薄弱,信託業難以有所作為。
我國信託業的真正發展開始於改革開放,是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改革初期,百廢待新,許多地區和部門對建設資金產生了極大的需求,為適應全社會對融資方式和資金需求多樣化的需要,1979年10月我國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誕生了。它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現代信託制度進入了新的紀元,也極大促進了我國信託行業的發展。
什麼是信託:
由於信託是一種法律行為,因此在採用不同法系的國家,其定義有較大的差別。歷史上出現過多種不同的信託定義,但時至今日,人們也沒有對信託的定義達成完全的共識。
我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於2001年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對信託的概念進行了完整的定義:
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上述定義基本體現了信託財產的獨立性、權利主體與利益主體相分離、責任有限性和信託管理連續性這幾個基本法理和觀念。
按資金來源方式分為:單一資金信託和集合信託
按合作主體分為:銀信合作,證信合作(陽光私募,結構化信託)等
按資金投向方式分為:政府融資平台項目(各類基建保障房等),工商企業管理類,地產類(商業、住宅),股權質押、股權投資(PE管理類),藝術收藏品,礦產等
按資金募集方式分為:私募和公募
按產品結構投向又分:單一(100萬起步),TOT(信託投向信託,起步30萬,50萬都有)
分類方式很多,不需要糾結,主要看投向的主體,風險越小產品越容易被市場接受,一般政府融資平台的項目都是納入財政預算的,相對來說風險最小,再其次是國企或者國企擔保的,再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擔保,再次就是地產、收藏品、礦產等
信託不能只看收益,還要看抵押物等因素,綜合判定
⑷ 當地沒有信託公司怎麼買信託
信託公司,全國68家,在銀監會的官網可以查到(改版前),中國信託業協會的官網也可內以查到。
信託公容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募集賬戶均含有信託字樣,其他任何賬戶都不具備這樣的特點,這是它的唯一性,鑒於資金劃撥不一定非得櫃台存款,同理,購買信託產品同樣可以通過網銀操作或者當地的銀行櫃台。信託合同的簽署可以由理財師順豐郵寄,也可以自己去信託公司拿,信託產品的購買,目前遵照銀監會要求做雙錄要求,部分信託公司要求理財師出鏡,有的不需要,視情況而定吧。
大監管時代來臨,信託是非常優質的管理人,若配以優質的資產,定能讓資金存取無憂,找個貼心的理財師,一般就能讓你投資順風順水,順祝投資順利!
⑸ 為什麼50萬不能購買信託產品,非要100萬起投
是國家監管部門出於對投資者的保護,因為信託產品的風險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設置高門檻是減少收入較低的投資人損失,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舉措
⑹ 為什麼沒人買信託
是有人買信託的,因為信託何以進行理財規劃,獲得收益。信託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
一、信託的基本職能:
1、管理內容上的廣泛性:一切財產,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自然人、法人、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國家。
2、管理目的的特定性:為受益人的利益。
3、管理行為的責任性:發生損失,只要符合信託合同規定,受託人不承擔責任;如違反規定的受託人的重大過失導致的損失,受託人有賠償責任。
4、管理方法的限制性:受託人管理處分信託財產,只能按信託目的來進行,不能按自己需要隨意利用信託財產。
二、信託的派生職能:
1、金融職能即融通資金:信託財產多數表現為貨幣形態。同時為使信託財產保值增值,信託投資公司必然派生出金融功能。
2、溝通和協調經濟關系職能:即代理和咨詢。信託業務具有多邊經濟關系,受託人作為委託人與受益人的中介,是天然的橫向經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可與經營各方建立互動關系,提供可靠的經濟信息,為委託人的財產尋找投資場所,從而加強經濟聯系與溝通。包括:見證、擔保、代理、咨詢、監督職能。
3、社會投資職能:指受託人運用信託業務手段參與社會投資活動的職能,它通過信託投資業務和證券投資業務得到體現。
4、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的職能:指信託業可以為捐助或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委託人服務,以實現其特定目的功能。
⑺ 什麼人可以買「信託」怎麼買
信託起投金額比較大
100萬-300萬起投
並且需要提供資產證明
信託安全性還是不錯的,不過也早就打破剛性兌付了。
理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市政類的,政府基建類的,還不錯,但是要選擇經濟好的政府。
⑻ 信託有什麼優勢一般人能購買信託嗎
信託有多重復優勢,首先信託允許投制資的領域十分多元,有效降低了投資風險;其次信託由專業團隊管理資產,不用投資者煩心;最重要的是信託產品不受信託公司破產清算影響,而且所有權、管理權、受益權相分離,從制度上提供了安全保障,綜上所述,信託的安全優勢十分明顯,至少比市面上大多數投資理財項目都安全。信託的起購點比較高,一般是100萬一份起,小老百姓買不起。如果你真的想買信託,可以嘗試百富網的富享人生產品。它其實是一個信託等資產的收益權投資計劃,通過互聯網技術降低投資門檻,只要投資一萬元就可以買到市面上的優質資產。
⑼ 為什麼這么多人買信託
因為信託的風險較低,幾乎沒什麼風險.且固收也還不錯。對於一般追求利息不是特別高的投資人士來講,信託確實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