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投行部是做什麼的
銀行投行部主要從事投資理財,投行部的主要業務就是在資本市場上金融中介。投行部是直接和發行股票、債券公司對接的,負責IPO或者是債券發行的大部分前期工作。
投行部主要負責組織完成全行投資銀行業務的年度經營指標,組織開展對目標客戶、目標市場以及重大項目的直接經營,推進投資銀行業務的整體營銷。投行部還負責投行業務產品創新和推廣工作,主要的投行業務有:證券承銷、證券交易、兼並收購、資金管理、項目融資、風險投資、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投行部也負責構建、維護投資銀行業務網路,建立和拓展與境內外各類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的合作。投行部會組織開展對投行業務的風險控制,包括組織投行項目的管理工作,建立投行項目的內部評審機制。
投行部的都是金融類的精英人員,為投資理財做出精準的測算和推廣。銀行利用投行部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為部分企業不能貸款的企業注入資金,之後和企業簽訂股權回購協議。當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銀行會將之前的股權賣給企業賺取收益。
【拓展資料】
現階段商業銀行投行業務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發行類業務。比如幫助企業發行銀行間債券(如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永續債等可以在銀行間交易的債券)以及目前比較熱門的 ABS——資產支持證券。商業銀行具有網點眾多、客戶廣泛、承銷能力較強等特點,這些構成了商業銀行債券投行業務的基礎,奠定了商業銀行在此領域的絕對優勢。
第二種是財務顧問類業務。主要包括企業並購、證券承銷、項目融資顧問、集合財務顧問等。其中,財務顧問業務利用銀行的客戶網路、資金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等,為客戶提供資金、風險、投資理財、企業戰略等多方面、綜合性的咨詢服務,事實上通常所說的財務顧問業務就是客戶資源承攬業務。
第三種是杠桿融資類業務。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信貸等資金,幫助企業獲得上市、配股、並購、股份制改造等活動所需的資金。
簡而言之,雖然各家可能設置不同,一般而言商業銀行投行部都不直接掌管資金,跟金融市場部、資管部條線對應,本質上也是為客戶解決「融資問題」;主要業務包括債券承銷、並購貸款、結構化融資等,包括其他融資撮合的業務;除了在發行債券上和券商投行的比較類似,而且還主要是銀行間市場市場,包括短融中票的承銷等。
2. 投行到底是做什麼國內業務條線科普【干貨收藏】
在中國,從事投行業務的主要有券商和銀行。
一、證券公司投行業務
證券公司的投行業務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的保薦和承銷業務,另外,還有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業務。國內凡是有保薦機構資質的證券公司都有投行業務,國內較大的證券公司的投行一般規模也較大,中金、中信是第一集團,其餘大的證券公司一般都是綜合性的,投行業務是一個部分。
重點業務說明
1、首次公開發行(IPO)
IPO的涵義:在A股市場IPO指通過境內券商提供的企業股份制改制、輔導、向中國證監會推薦發行上市服務,最終實現企業在A股市場發行股份並上市。
IPO對企業的意義:企業通過發行股份上市,可以擴大經營,有效改善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充分挖掘企業內在價值,促進企業財富最大化。
證券公司擔任的角色: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
適用企業:適用於主營業務突出、成長性良好,且在行業中具備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
2、上市公司股權性再融資
股權性再融資的涵義: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可實現在國內A股市場的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引進戰略投資者、集團內資產的整體上市、換股並購、資產重組等多種目的。
公開發行的股權性再融資產品類型
配股:上市公司向全體原股東按比例配售股份,實現股權融資。
公募增發:上市公司公開增發股份,實現股權融資。
可轉債:上市公司發行在一定期間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轉換成股份的公司債券;初始形式為債權融資,待轉股後變為股權融資。
分離交易的可轉債:上市公司發行附帶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債券和認股權證可以分開單獨交易,同步實現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
非公開發行的股權性再融資產品類型
定向增發:上市公司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可以包括大股東)發行股份;實現股權融資、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實現換股並購、實現資產重組。
證券公司擔任的角色:保薦機構兼主承銷商。
適用企業:適用於有再融資需求、並符合相關條件的上市公司。
3、公司債/企業債
企業債/公司債的涵義:企業/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發行中長期債券,達到籌措中長期資金的目的。通過發改委(企業債適用)/證監會(公司債)審核批准,企業/公司獲得發行額度和發行方案的許可,並由主承銷商組織承銷團銷售債券。
企業債(公司債)的優勢:為客戶提供除股權融資以外的直接融資品種,滿足企業融資多樣化的需求。與銀行貸款相比,具有利率相對靈活、資金成本低、融資規模大、期限長等特點。
證券公司擔任角色:保薦機構/債券受託管理人/承銷商。
適用企業/公司:適用於資產負債率較低、有中長期資金需求但股權融資需求尚不迫切的企業。公司債試點階段限於上市公司及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
(2)並購金融
並購金融是指商業銀行為企業並購行為提供的綜合化金融服務。這里的並購指「境內並購方企業通過受讓現有股權、認購新增股權,或收購資產、承接債務等方式以實現合並或實際控制已設立並持續經營的目標企業或資產的交易行為」。
根據服務內容不同,並購金融業務可分為並購融資和並購咨詢。常見的並購融資方式有並購貸款、銀團貸款、並購基金等。
(3)境外投行業務
境外投行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可通過擔保及控股的子公司,或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在境外開展投行業務,如跨境並購、海外上市等。在跨境業務中,常見的融資方式有:並購貸款、國際銀團、內保外貸等。
(4)結構化融資
「結構化融資」的實質就是以公司客戶信用為基礎的准信貸業務,常見的業務有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房地產信託基金等、應收賬款結構化等。「結構化」就是將資金、資產、渠道,將客戶和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有序的結構重組,最終完成融資。
根據資金投資類型不同,結構化融資可分為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或兩者的結合)。股權融資業務按照是否設立SPV,又可分為產業基金和非產業基金業務。
結構化債權融資:利用專業技術手段和特殊目的平台,直接或間接將資金提供給融資客戶使用,並由融資客戶或第三方償還或回購的業務。
產業基金:由各級政府或企業主導設立,以基金形式運作,投資於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發展和優勢產業升級、國企混改、PPP、企業並購和重組等方向的基金。
(5)財務顧問
財務顧問指金融機構根據客戶需求,為客戶的財務管理、投融資、兼並收購等提供咨詢、方案設計的服務。財務顧問是一項無需牌照的業務,但其技術含量卻最高。
財務顧問是一項非常綜合的服務,要求銀行對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固定收益和權益性融資工具都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和資源。
從項目類型上看,涉及金額巨大、結構復雜的上市、資產重組、並購、債券發行等業務方面,銀行作為有政府背書的資金「大戶」具有重要的優勢,不僅可以提供一部分信貸類資金,還可以作為牽頭方聯系其他投資方。
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