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浦發銀行理財私人專屬什麼意思
就是私人銀行客戶才能買的理財產品。私人銀行客戶是銀行對客戶按在銀行資產規模的不同劃分出來的,一般分為:普卡客戶、金卡客戶、白金卡客戶、私人銀行客戶。
1、產品收益較高。較同類型大眾銀行理財產品優勢明顯。
2、產品類型豐富。涵蓋各風險收益類別產品,「建行財富」、「乾元私享」、「乾元尊享」等豐富的產品系列全面滿足各類風險收益偏好私人銀行客戶的理財需求。
3、產品期限靈活。客戶除可選擇各類固定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外,還有可隨時購買和退出的按日開放的理財產品和每單月、雙月、季度、半年定期開放的銀行理財產品,客戶可根據自身現金流和使用需求,靈活進行配置。
4、交易便捷。可通過私人銀行專營機構優先辦理認購交易,還可選擇網銀專享產品,足不出戶輕松實現投資理財。
5、提供產品定製服務。根據私人銀行客戶對銀行理財產品期限、預期收益率、安全性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聯合行內產品部門和證券、基金、保險等產品合作夥伴,提供批量銀行理財產品定製服務,在現有銀行理財產品的基礎之上,根據客戶的購買金額,執行差別化定價,以滿足私人銀行客戶不同時期、不同資金量的配置要求。
(1)BCG信託擴展閱讀: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運作模式的演進:
在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初創期,投資方向基本為銀行間國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風險管理方面,與初期的外幣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則更為規范,客戶資金與銀行自有資金相互隔離。
應該說,這一時期的理財產品與商業銀行熟悉、專注並具有傳統優勢的領域,依靠銀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產品銷售、資產配置、投資決策、清算分配等職能。
此後,由於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的走低以及資本市場的走強,商業銀行紛紛探索新的理財產品運作模式。一是藉助信託平台進入股票市場、產業投資市場。銀行通過與信託公司合作,將理財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則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股票和實業投資。
在此種投資路徑打通以後,理財產品形式上的創新層出不窮,比如新股申購、信託受益權轉讓以及由債券、股票、信託融資等產品組合而成的資產配置產品等。
二是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結構性理財產品,實現覆蓋全球市場的投資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幣海外投資的通道,擴大了資源配置的半徑,理財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與利率、匯率、股指掛鉤的產品。
反觀國內,自1996年中信實業銀行廣州分行在國內最早掛出「私人理財中心」的牌子至今,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強,個人理財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成為不爭的現實。今
年夏季,美林集團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03年中國內地百萬美元富翁約有23.6萬人,比上一年的21萬增長了12%,這些富豪所掌握的財富總額已經達到了9690億美元。若以人民幣計算,即將近24萬人成為了千萬級別的富翁。
而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最新研究報告,在2003年亞洲理財市場(不包括日本)6.4萬億美元的管理資產中有3.29萬億來自大中華區。而該報告更預測到2008年北京舉辦下界奧運會時,大中華區的財富增長率將達到27%,為4.2萬億美元,且中國大陸將超越香港和台灣成為理財市場成長趨勢中的領導力量。
而國內被廣泛引用的另一份調查結果則來自上海:該次抽樣調查表明,大多數上海市民認為"未經專家指導的自發理財方案有很大風險";有87%的被訪問市民表示會接受銀行提出的理財建議,其中32%的市民"最感興趣的是銀行的理財咨詢和理財方案設計";40%的人認為"應增加代理客戶投資操作,提供專家服務",並"希望能與銀行理財專家建立穩定和經常性的業務聯系"。
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如何理好財,用好自己的錢,使之能夠不斷保值、增值,發揮更大的作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逐漸富裕起來的國人所共同關注的話題。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時至今日,國內各家銀行拓展中高端個人理財業務的腳步一直未曾停滯。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外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個人理財品牌,並在個人高端客戶市場和金融產品創新上展開了異常激烈的競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私人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理財業務
B.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的名字來歷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1988年,成立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C. 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亨德森簡介
作為他父親出版社裡的一名《聖經》推銷員,亨德森很早就開始了他的商業生涯,而且開局良好。獲得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工程學學位後,他進入了哈佛商學院,然而又選擇離開學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時離他MBA畢業僅剩90天。在西屋公司,他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之一。1953年,艾森豪威爾總統挑選他參加五人小組,負責評估馬歇爾計劃下的外國對德援助項目。1959年,亨德森離開西屋,前往主持Arthur D.Little。1963年,他從波士頓平安儲蓄信託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 Company)的首席執行官那裡接受了一項難以想像的挑戰,著手建立為銀行業提供咨詢的部門——這就是波士頓咨詢的前身。
亨德森及其領導下的波士頓咨詢集團有志於改變企業界思考競爭的方式,他運用的工具就是公司戰略。盡管某些基本的原則在軍事上已得到了很好的運用並被廣為接受,但令人驚訝的,是當1963年亨德森創立BCG時,這些原則在企業思維中還是一片空白。闡述公司戰略原則為他在企業的神殿中贏得了一席之地,同時也推動BCG從一個人經營的公司發展到今日擁有2600名專業人士的世界性服務組織。亨德森提出的許多管理思想如經驗曲線、增長份額矩陣分析模型(即波士頓矩陣)等為BCG在戰略咨詢領域的地位奠定了智力基礎。
D. 留學美國學習金融專業怎麼樣
美國金融專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限制專業背景
不像其他很多專業會限制學生本科所學習的專業背景,金融專業不限制本科專業背景,無論你是商科、理工科、文科的學生都可以申請。有很多學生可能本科學習的專業是因為調劑或者高考分數不理想而確定的,後來漸漸發現自己喜歡的是金融專業,或者將來想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那麼就可以選擇讀金融碩士項目。
2、就業前景好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大家越來越有錢,對投資、理財的需求越來越高,加上市場大環境逐漸變好,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崗位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此外,通過一些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金融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工資水平處於前列。
3、項目開設數量多
一個項目是否火熱,從它開設多少個項目就可以看出來,目前USnews美國排名前50的學校開設的金融項目有30多個,前100更是開設了將近70個項目,選擇范圍廣,招生數量多,總會有合適你的學校。
4、學制短,費用低
金融碩士項目普遍學制1年到1年半,只有少數時長會達到兩年,咱們留學的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由於中美消費水平的差距,學制越長,費用越高,金融項目相對來說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了。
E. 誰知道第一波士頓公司的一些簡介,產生,發展,現狀等,謝謝!!!!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1988年,成立了現在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將被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歷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集團力爭到2007年把凈利潤提高至每年80億瑞士法郎以上
國際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品牌,到底還能用多久。關於這一點,答案也許只有奧斯瓦爾多格魯貝爾(Oswald Grübel)心裡清楚。這位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的首席執行官,在12月7日宣布了對集團下屬金融機構的整合計劃。其中一項是,將其旗下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歷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
「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將以同一個面孔出現在客戶面前。」格魯貝爾說。但對於何時將最終棄用「第一波士頓」,他拒絕發表看法。
瑞士信貸稱,今後它將繼續開展有關合並、收購、IPO等業務,通過這次的調整,旨在更專注於自身優勢領域,來提高集團的盈利,隨之而來的也將會是對CSFB不超過300人的裁員。
F. 布魯斯·亨德森的相關介紹
波士頓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
制定公司層戰略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就是BCG矩陣。該方法是由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ConsultingGroup,BCG)在上世紀70年代初開發的。BCG矩陣將組織的每一個戰略事業單位(SBUs)標在一種2維的矩陣圖上,從而顯示出哪個SBUs提供高額的潛在收益,以及哪個SBUs是組織資源的漏斗。BCG矩陣的發明者、波士頓公司的創立者布魯斯認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須擁有增長率和市場分額各不相同的產品組合。組合的構成取決於現金流量的平衡。」如此看來,BCG的實質是為了通過業務的優化組合實現企業的現金流量平衡。
波士頓經驗曲線又稱經驗學習曲線、改善曲線。
經驗曲線是一種表示生產單位時間與連續生產單位之間的關系曲線。學習曲線效應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經驗曲線效應表示了經驗與效率之間的關系。當個體或組織在一項任務中習得更多的經驗,他們會變得效率更高。這兩個概念出自英語諺語:「實踐出真知」。
1960年,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的布魯斯·亨得森(BruceD.Henderson)首先提出了經驗曲線效應(ExperienceCurveEffect)。亨得森發現生產成本和總累計產量之間存有一致相關性。
三四規則矩陣是由波士頓咨詢集團(BCG)提出的。這個模型用於分析一個成熟市場中企業的競爭地位。 1953年,艾森豪威爾總統挑選他參加五人小組,,負責評估馬歇爾計劃下的外國對德援助項目。1959年,布魯斯離開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爾(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務社。1963年,他從波士頓平安儲蓄信託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 Company)的首席執行官那裡接受了一項難以想像的挑戰,著手建立一支為銀行業提供咨詢的隊伍。這就是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前身。他所提出的許多管理理念,如經驗曲線、波士頓矩陣,為戰略咨詢領域奠定了智力基礎。「三四規則理論」最早的發明者也許是布魯斯·亨德森。
布魯斯及其領導下的波士頓咨詢公司有志於改變企業界思考競爭的方式,他運用的工具就是公司戰略。盡管某些基本的原則在軍事上已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並廣為接受,但令人驚訝的是當1963年布魯斯創立波士頓咨詢公司時,這些原則在企業思維中還是一片空白。闡述公司戰略原則為布魯斯在企業的神殿中贏得了一席之地,同時也推動波士頓顧問公司從一個一人經營的公司發展到今日擁有3000名專業人員的世界性企業組織。
G. 中國的銀行有私人開的嗎
中國的銀行有私人開的。
如:民生銀行、徽商銀行、浙商銀行.
因為在這三家銀行其中民營資本占控股地位,所以算是民營銀行。
(7)BCG信託擴展閱讀:
私人銀行類型:
1、離岸基金
離岸基金,也稱海外基金,是指基金資本來源於國外,並投資於國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基金。
它的主要作用是規避國內單一市場的風險,幫助客戶進行全球化的資產配置。
根據基金發行公司注冊地以及計價幣種的不同,可以分為:由國外的基金公司發行、募集,通過在國內成立的投資顧問公司引進、由國內投資者申購的基金,這類基金注冊地在海外,特別是一些「避稅樂園」,還有由國內基金公司發行、募集資金,赴海外投資的基金。
2、環球財富保障
環球財富保障,在海外免稅國家與地區成立離岸私人公司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方案,有助於稅務和遺產規劃。
其主要功能是持有外幣存款、證券投資、黃金、物業和土地等資產,如果配合境外成立的家族信託基金保障效果會更好。
3、家族信託基金
家族信託基金,也是私人銀行保障客戶財富的有效方式。信託基金是委託人將其財產所有權轉移至受託人的法律關系,讓受託人按照信託契約條文為受益人的利益持有並管理委託人的資產。
根據信託協議,受託人是財產的合法擁有者,必須根據管轄法律與信託協議的條款管理財產。基於受益人擁有信託財產的合法權利,並須對受益人負誠信責任,只有受益人可強制執行信託的條款。
H. 如何建立財富管理
條件一:發起人角色
具體可分作「個人或團隊創業」和「機構擴張」兩類。個人或團隊創業,是指合夥人團隊或創始人個人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決定創立自己的財富管理公司。機構擴張,是指各類公司實體因組織戰略、競爭優勢或商業環境等內外部因素,決定擴張業務領域,開展財富管理業務。
在現實中,單一發起者依然是創辦主體的主要構成;但近期,越來越多的情形是個人創業者和機構擴張者通過合理的股權結構設計,形成長期契約,實現優勢互補。
條件二:資源稟賦
不論個人創業、還是機構擴張,都需要清晰描述自身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在中國目前,大致可又分作三類:客戶資源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
客戶資源能力,是指所掌握高凈值客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粘性,以及快速擴張高凈值客戶資源的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募集能力。再細分下去,產品募集能力還需要按照所能募集產品的類型,分為單一產品募集能力和多元化產品募集能力;或者按照募集手段,分作機構渠道募集能力和直銷零售募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是指在資產數量、資產質量以及資產定價權方面的管理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供應能力。
同樣地,也需要繼續分作單一資產管理能力和多元化資產管理能力兩類;或者按照管理資產的模式分為直接管理能力和間接管理能力兩類。所謂技術能力,是近些年來因Fintech/WealthTech領域的興起、沉澱,而新被行業所認知的一股勢力。
不少該領域玩家和創始團隊並非以往傳統財富端或資管端的資源背景和發展路徑,而是從P2P、社交網路、行業培訓、行業自媒體、區塊鏈/比特幣、智能投顧等偏技術領域出發,逐漸建立了自己在用戶流量、品牌、用戶社群、數據分析、投資演算法等技術和互聯網領域的差異化優勢,然後打算切入高端財富管理業務。
三類稟賦自然可以兼而有之。但更多的情況,是從某一個獨門絕技起步。在創辦之初就能同時形成其中任意兩個稟賦優勢者,並不多見。即使有,在兩個能力之間,也往往存在明顯差別。均衡實力很強的初創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是創辦業務初期,就必須認真考慮頂層架構和資源組合配置的要義所在。當然,如果三者都不具備,先洗洗睡吧,准備好再來。
條件三:業務目的
前兩個維度的條件更多是客觀條件,而業務目的則是主觀選擇性條件;即:為什麼要開設財富管理業務。同樣,也可分作三個類型:以客戶為中心,搭建獨立財富管理業務——獨立業務;圍繞自身中心業務開展多元化經營,組建財富管理業務模塊——多元化業務;實體產業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必要補充,豐富並充實產業鏈/資管鏈的資金來源——資金端業務。
所謂獨立業務,就是指一些由專業理財師團隊或專業個人創建的獨立理財工作室、小型財富管理公司、精品財富管理機構、或家族辦公室。
他們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定製解決方案,在市場上全面搜集和匹配產品及服務。所謂多元化業務,多指一些原來主營業務並非傳統狹義的財富管理生意(如銷售理財產品,或提供資產配置服務),而是圍繞高凈值和富裕人群的其他商業模式(如移民、高端房產開發或房產經紀、留學咨詢、高端社群服務、高端培訓等),為了增加收入來源、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客戶體驗而設立的財富管理業務。
資金端業務,是指因集團發展戰略及其相應的投資融資需求,而催生的資產管理業務,並繼續衍生了對相應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後兩者都不是獨立業務,但區別資金端業務和多元化業務的簡單方式,就是分析其所募集產品的融資目的,是為自身集團戰略和產業、資管發展的資金需要,還是僅為賺取中間收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為目標,其集團自身主營業務與產品融資沒有任何關聯。
同樣的道理,業務目的可以是單一而純粹的,也可以是交叉而綜合的,甚至可以在推動過程中逐漸調整和變化。但總體說來,目的明確,非常重要。因為目的性條件會直接影響公司頂層架構的設計、發展路徑的選擇、產品線的部署和團隊人才的搭建等各方各面。
文字來源:NewBanker博客
I.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的第一波士頓是什麼意思
第一波士頓」的名字源於1933年,當時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和大通國民銀行的證券機構合並組成了第一波士頓公司,主要經營投行業務。到1988年,成立了現在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瑞士信貸擁有44.5%的股權。1996年,公司進行重組,原先第一波士頓的股東通過換股方式,放棄第一波士頓股權轉而成為瑞士信貸股東,而瑞士信貸通過換股,取得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公司進一步演化為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利用多個專業子公司開始從事銀行、證券、信託等多種金融業務。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將被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歷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集團力爭到2007年把凈利潤提高至每年80億瑞士法郎以上
國際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品牌,到底還能用多久。關於這一點,答案也許只有奧斯瓦爾多格魯貝爾(Oswald Grübel)心裡清楚。這位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的首席執行官,在12月7日宣布了對集團下屬金融機構的整合計劃。其中一項是,將其旗下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整合到母公司中,有著72年歷史的「第一波士頓」品牌,將逐漸被放棄。
「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將以同一個面孔出現在客戶面前。」格魯貝爾說。但對於何時將最終棄用「第一波士頓」,他拒絕發表看法。
瑞士信貸稱,今後它將繼續開展有關合並、收購、IPO等業務,通過這次的調整,旨在更專注於自身優勢領域,來提高集團的盈利,隨之而來的也將會是對CSFB不超過300人的裁員。
J. 金融職業是什麼
金融職業是指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工作的統稱.
金融服務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人類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因此,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金融職業方向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具體行業:
1、銀行業(包括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社、城市合作銀行等)
2、證券業
3、保險業
4、信託業
5、基金業
6、財務公司
7、投資銀行業
金融職業需要具備以下知識和條件.
1、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的一些基本結構/組成/運作機制/各種金融產品的基礎知識,央行貨幣政策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利率/通貨膨脹/失業/GDP等影響因素.
2、財務會計。主要是怎麼做三大表,尤其是現金流量表怎麼做,財務報表中的操縱手法。
3、公司財務.主要是企業制度/MM理論/M&A操作和定價/公司治理結構/融資決策/投資決策/股利政策/公司定價(知道DCF/FCFE/FCFF/RI/NOI方法)等
4、證券定價.效用理論,股票定價(包括MPT,CAPM,APT等),債券定價(YTM,SPOT,Duration,Convexity,利率期限結構等),衍生品定價(期貨定價.二叉數,簡單隨機過程模擬,BSM定價模型等)
5、證券市場.各種金融產品的類別,交易機制(不需要太深,只要知道基本交易規則和交易價格怎麼產生就行了),投行業務流程等
6、國際金融.外匯市場各種金融產品/外匯市場機制/BOP項目/各種匯率制度/匯率調整機制.推薦一本書——斯蒂格里茨的<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7.企業戰略.公司戰略決策、產業分析框架(PORTER'S FIVE FORCES、BCG Matrix等)、產品分析工具(SWOT)。推薦一本書——BCG的一本書,
8、微觀經濟學。價格、成本、生產、定價、稅收、壟斷、市場類型、外部性等。
9、關注政治經濟時事。現在經濟類報紙雜志很多,報紙不用看。可以看看新浪財經自己關注的細分板塊有什麼事件就行了。推薦兩本雜志,《財經》和《新財富》,《財經》我從高中就開始看,裡面有很多政策、案件的深度調查。《新財富》從創刊就開始看,這個是專門給券商和基金等看的,內容比較深,開始看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堅持上一年,水平會大有長進。現在這兩本書基本成為各家券商和基金的必定書目。《新財富》這本書,現在被我推廣到整個系都看了(偶曾是分管學術的研究生會副主席)。
11、考試。目前金融類考試主要有CPA/CFA/ACCA/精算。CFA基本是一個國外的金融碩士課程體系(這個我在全程陪同一美國商學院院長訪問時和他交流過),考出來之後一般國外金融碩士課程需要的東西也就可以了,五六年前,考過CFA就能保證一個大券商50萬的年薪,不過現在不行,國內考的人很多,海歸很多再國外也考過。ACCA,考了還是不能簽字,不過明年起中國會計的GAAP要和國際GAAP(不是美國GAAP)接軌,所以ACCA現在有些用處了,主要是現在不少國內企業到海外IPO或者並購時會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