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

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

發布時間:2021-05-06 19:00:17

『壹』 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銀行理財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理財也是具有風險的,所以在選購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選用國有銀行。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

(1)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趨勢:

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理財產品

『貳』 銀行同業資產是什麼意思

資產業務包括存放同業、同業拆出、信貸資產買入返售、票據轉入.
通過存出資金給內其他銀行容收取利息
信託收益權買入反售業務將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能夠獲得貸款利息收入。
票據主要是利用農信社監管漏洞逃避規模,主要是貼現、轉帖、直貼等。但是在銀行內部,票據業務慢慢與同業業務分開來。
還有就是投資於銀行的理財產品。

『叄』 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

包括但不限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投資計劃、證券投資基金等。

同業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投資計劃、證券投資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保險業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產品等。投資風格穩健、操作模式靈活、項目運作高效、客戶體驗至上。

購買其他商業銀行針對金融同業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與設立在中國境內的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具有辦理同業借款業務資格的非銀金融機構開展的資金借出業務。

(3)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擴展閱讀:

銀行同業理財的相關要求規定:

1、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財產獨立於管理人、託管機構的自有資產,因理財產品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均歸入銀行理財產品財產。

2、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託管機構不得將銀行理財產品財產歸入其自有資產,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的,銀行理財產品財產不屬於其清算財產。

3、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不得與管理人、託管機構因自有資產所產生的債務相抵銷;管理人管理、運用和處分不同理財產品財產所產生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銷。

『肆』 銀行理財是什麼意思有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回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答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伍』 理財名詞解釋:什麼是同業存款

同業存款業務是指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的同業資金存入與存出業務。屬於對公存款種類,一般情況都會對其進行利率浮動,浮動比例與銀行協商。

『陸』 什麼是銀行同業資產

資產業務包括存放同業、同業拆出、信貸資產買入返售、票據轉入.
通過存出資金專給其他銀行收取利屬息
信託收益權買入反售業務將資金投資於實體經濟。能夠獲得貸款利息收入。
票據主要是利用農信社監管漏洞逃避規模,主要是貼現、轉帖、直貼等。但是在銀行內部,票據業務慢慢與同業業務分開來。
還有就是投資於銀行的理財產品。

『柒』 銀行購買同業理財有什麼風險點有什麼要注意的

首先要看你選擇的是哪一種產品。因為銀行的產品也分為賬面無版風險和賬面有風險的狀況。權 選擇賬面無風險如定存或者保險類的產品其實也存在長期貨幣貶值的風險。 選擇賬面有風險的如基金或者定投類的就和該產品的相關行業有關系了 即使是銀行存款也存在的長期通脹下的貨幣貶值風險。 還有就是自主買賣型的例如銀行推出的類似交易炒作類產品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群建議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批配額理財才好。

『捌』 銀行購買同業理財有什麼風險點

同業業務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一是微觀機制,也就是從事同業業務的這些機構自身面臨的個體性風險;二是宏觀機制,即是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朴總結概括的Calico機制。

微觀機制方面:
第一,同業業務存在較為嚴重的期限錯配,會給單個機構帶來流動性風險(LiquidityRisk)。這可以通過流動性覆蓋率指標(LCR)來衡量,銀監會今年3月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對該指標提出了定量定性要求。同業業務做得比較多的銀行,這一指標會明顯惡化。
第二,期限錯配增大了很多單家金融機構的利率風險(Interest Risk),甚至使其敏感性缺口發生方向性變化。例如,以前很多銀行負債期限長於資產,因此喜歡央行加息;但同業業務是用很短期限的負債去匹配很長期限的資產,和銀行傳統的非同業業務的資產負債的配比方向相反。所以,同業業務的增加會導致銀行從喜歡央行加息變成喜歡央行減息。問題的關鍵是,可能有相當一部分金融機構還不知道自己的利率敏感性已經發生了這種方向性變化。
第三,集中度風險(Concentration Risk)增大。集中度的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基礎資產的角度看,一部分非標資產最終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礦產等限制性或投機性領域,增加銀行在這些領域的風險集中度。二是銀行之間的風險敞口大幅度增加,使得風險的相關性急劇上升。
第四,集團傳染的風險(Group-wide Risk)增大。很多銀行通過銀行下設的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從事非標債權業務,並且自己在表內持有,可能違反了關聯交易、防火牆的內控要求和監管規定,使得風險隔離失效。
第五,信用風險(Credit Risk)增大。一方面是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也需要納入考慮。因此,銀行或金融機構在從同業業務獲利的同時,也承擔了本來不需要同時承擔的風險——既要承擔同業敞口風險,又要承擔非標資產基礎資產的信用風險。
第六,從監管角度來看,大量的抽屜協議等破壞了合規文化,增加了合規風險(Compliance Risk)。這是一種對於金融生態的破壞,會使得監管難度和監管成本極大上升。
此外,還有一種風險是高杠桿風險,一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一觀點。有研究指出,2012年初同業資產杠桿率是8倍,而到2013年中旬杠桿率上升到了16倍。這些研究沒有說明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如果可靠,那麼同業業務也會通過提高杠桿而使銀行的脆弱性增加。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銀行同業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康奈股票 瀏覽:458
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 瀏覽:775
2019年4月18號鋁錠價格 瀏覽:783
股票配號和中簽 瀏覽:559
期貨滑點厲害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883
貨幣型基金的價格 瀏覽:730
漢鼎宇佑有無投資葯業種植 瀏覽:328
外匯干貨外匯衍生品 瀏覽:680
雲南貴金屬交易所騙人 瀏覽:966
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瀏覽:97
匯添富科創板基金A類C類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