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尊印的文化金融資產包項目一直推出么最近投資嘗到了甜頭
估計會,之前世尊印說的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個新的文化金融資產包,而且目前的這兩個項目發展這么好,沒有道理不繼續推出吧?
B. 文化金融產業發展怎樣
文化產業是我國抄經濟襲發展戰略轉型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的要求,強調深入推進文化與金融合作,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雲海匯邱道勇指出文化金融產業-下一個萬億級市場,文化金融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增長中最具『爆發力』的領域,從而吸引更多資本追逐這一新的『風口』。
C. 為什麼說文化也是一種資本文化資本包括哪些部分
包括三個方面:深厚的文化水平,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
D. 革的文件。隨著相關決定的出台,以及金融資本的大量湧入,我國文化領域的改革將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必將
(1)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各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能夠產生血濃於水的親情和親和力,使海內外華人互相合作、共同奮斗,這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文化基礎。(2分)只有文化上認同,才會有情感上的共鳴,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安定。(1分) (2)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或不全面的。(1分) 積極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才能建設和發展更加燦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分) (3)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如: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積極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E. 為什麼說文化也是一種資本文化資本包括哪些部分
說明兩點: 1、標準的答案不會給你,只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吧,如果你真心去研究,對於你畢業後工作也非常有益,給一個好答案容易,給你一個好思路更加受益。 2、如果是組織行為學的內容,應該與企業文化的建立有關。企業文化的不同、彰顯出的文化資本也不相同,比如百年老字型大小的文化內涵:誠信。比如淘寶的文化,你研究一下馬雲。現代企業文化的方式有企業內訓、企業報刊、企業網站等等。作為文化與資本嫁接,無非是把文化內涵轉變為價值的過程。
《參考一》: 文化資本就是用於文化商品生產、運輸和交換的價值積累。它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個方面,有形的方麵包括被賦予了文化意義的建築、遺址、雕塑、繪畫、書法、書籍、報刊、電影拷貝、錄像帶、錄音帶、光碟等。無形的方麵包括人們的思想、創意、信念、技巧(手藝)、民間傳說、傳統、社會價值(知名度)等。 文化資源的資本化,是文化資本運營的基礎。 《參考二》 資本為文化企業帶來四大助力
資本可以為文化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助力。第一,能更好地提升文化企業的資本理念。在我們剛開始接觸一些文化企業,包括影視公司、傳媒公司、創意類型的公司、動漫類型的公司時,大家對資本是沒有感覺的。他們想,自己是一個創意團隊,自己的錢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不一定要去貸款,或者謀求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的幫助。後來是看到行業中,他們的競爭對手資源和人脈比較多,才對資本有了非常深的體會。很多影視公司、傳媒公司的老總說,我們現在沒有錢,行業規模就做不起來。可見,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在資本方面的理念獲得了極大提升。 第二個方面,對於高端人才的引入也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文化產業尤其是演藝傳媒產業,從業人員的工資非常低,我們甚至都聽說過不到1000元的月薪資水平。這種薪資水平沒有辦法吸引更高端的人才進入,所以,資本的流入實際上也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個方面,使得文化企業的內控、內部管理規范和財務管理規范提高了一個檔次。我曾經看過一家影視公司,如果所有的財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范都按照上市公司標准來做的話,沒有多少利潤。資本如果考慮到退出問題,還是需要提升文化企業在管理上的規范程度。 第四個方面,資本進入對於整個文化產業整合和產業集中化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文化產業大部分都比較弱、比較小、比較分散,而現在一些上市公司對文化產業上下游的資源可能也會有並購的需求。資本的出現,對文化產業集中化和產業的整合會有很大的幫助。
F. 文化資本的作用機理
現代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企業發展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因果關系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地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因此。研究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還要從系統論的角度考慮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的影響。 首先,企業內部的文化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內核,企業內部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內的三個層次的文化要素,它們相互作用形成的企業文化力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從而構成了企業的文化資本。而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因素中,深層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其次,在現代企業理論看來,企業行為是所有企業成員及企業與企業之間博弈的結果,企業被認為是一種「關系契約」 的網路,企業利益為「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s)按照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則共同分享。企業經營理念的「最大化利益原則」 要考慮經濟效益(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境效益(人與環境的和諧)的統一。或者說,企業的發展受到人際關系的深刻影響,而不同的人際關系模式根植於不同的文化傳統的社會結構之中。 再者,「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深入人心,它包含環境與發展和諧共生的內涵,由此我們提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觀(Ecological Ethics)。企業生態倫理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環境問題,它以價值理念的形式來影響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這一作用機理可用下圖1來進行描述: 在企業三個層次的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主體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制度(enterprise system)在一個國家的微觀經濟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主體作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或者說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過渡,可以說是文化的過渡,觀念的過渡。要造就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必須與傳統的自然經濟、計劃觀念徹底決裂,必須對建立在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基礎上的傳統文化理念進行堅決地改造,培育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制度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備是企業長壽的保障。具體來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子系統、一個層面,它是指在企業運行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為所有f或大多數)成員接受或共同享的制度意識形態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或者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規則層面和秩序系統。它包括制度信念、制度倫理和制度價值觀等。其中,企業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制度倫理。就企業制度文化的層次而言,可分為根本制度文化、具體制度文化和規章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在企業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人與物、人與制度的結合點,既是人的意識與觀念形成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構成,即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適應物質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機制和載體。正是由於制度文化的這種中介的固定、傳遞功能,它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陛的作用。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企業的創新動力來源於企業家群體的創新精神。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推動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的核心, 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屬於高層次的企業文化范疇。企業家精神涵蓋了企業家能力, 同時又有著更多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說, 企業家精神是比企業家能力更加稀缺的資源,對企業發展作用也更大。企業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被激發出來,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企業家及其創新行為在經濟組織中起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主要在於他們對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行為具有決定 陛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動直接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強,體現在企業內部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帶來的資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和企業對外部競爭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的提高。 具體地講,企業家的創新功能影響企業發展的途徑有: 第一,創新活動使企業能夠領先一步。不論是成本、技術或是組織體系方面的領先使企業成為行業中的領導者, 其後的競爭對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趕; 第二, 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知識、人力資本、信息技術等軟性生產要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從集權到分權、從U型到H型到M型組織結構。都是企業創新的結果,實現了對資源的更有效的整合; 第三, 創新使得企業的適應能力提高。創新並不僅僅是企業根本的、全面的革新,企業的適應性調整也是一種創新。調整後的企業能更適應競爭環境的要求, 有了一個更高的發展起點。為企業的後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第四,創新造成產品的差異化,創造出出奇制勝的機會。創新使得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這種差異化優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正如德魯克所說,「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市場。」 學者們還預言,大量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物質保證。而企業家精神的復甦則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精神准備和支持,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復甦將在下個世紀創造更多的新企業,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 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創新能力和創新文化的集合。芮明傑認為,創新能力是企業所擁有的能夠不斷創新並使之成功的內在特質。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能力的支撐。創新文化是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 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及創新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它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准則、創新制度、創新的物質文化環境等內容。創新促進企業發展的關系如圖2所示。 近來的研究表明,企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與它所嵌入的社會關系網路是相關聯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經濟資源,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響著企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一般地說, 可以將企業的人際資本劃分為內部的和外部的人際資本兩個部分。企業的內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內部存在的、有利於推動企業成員信任與合作、促進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 從而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的人際關系網路。具體包括存在於員工之間的、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管理者之間的和各部門之間的人際資本。企業的外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外部存在的、有助於企業攝取各種稀缺資源的人際關系網路。它包括企業的縱向聯系(企業與上級領導機關、當地政府部門以及下屬企業、部門間的聯系)和橫向聯系(企業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之間的聯系)。 從內部來看, 在一定的技術水平條件下,企業效率的真正來源是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而企業成員間具有良好、密切、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則必然有利於增強組織整體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或「隊的忠誠」,從而普遍地提高組織成員在合作中的積極,陛。企業成員之間的忠誠信任關系提高了企業內部人員間相互熟悉和相互信任的程度,也即積累了人際資本,從而降低了後續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同時,簡化了企業的監督和激勵機制。降低了制度執行成本。保持企業員工的穩定,減少人事上的糾紛。這種約束力量還有助於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一致性, 克服「搭便車」 成為,解決委託代理成本,降低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從外部來看,存在的各種良好的人際資本同樣也可以節約市場交易中的成本。廣泛的企業外部人際關系網路可以發揮信息收集和傳遞功能。為企業獲取機會利益(它是指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經濟主體利用相對信息優勢所提供的機會而獲得的經濟凈收益)提供有利條件,克服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機會利益損失。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人際關系往往能夠提供一種信任機制。使經濟交易融入一些情感因素,為「關系網」 內成員間的合作、獲取更大的機會利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企業外部人際關系資本有利於企業攝取參與競爭所需的各種稀缺資源和爭取更多的經營項目,如某個業主只需要掌握單一生產環節的加工技術,並通過人際關系網路的支持,不必需要太多的資金就可以設廠創業。這就大大加速了小企業的形成和發展。熟人之間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間的信任、長期合作而節省討價還價、契約制訂和執行費用。企業外部的人際資本對於市場交易費用的節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總之、企業人際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節約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從而促進企業運行效率的提高。我們用圖3來說明這一作用過程: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 企業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就是獲得最大化利潤,衡量企業發展的標準是經濟效益。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全球性問題對傳統的經濟增長觀提出了挑戰。現代經濟理論則認為,企業的發展取決於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和自然環境的諸種力量的平衡。不考慮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經濟增長和自由貿易是不會持久的;企業生產從濫用資源和排放廢物中得到好處而把壞處轉嫁給社會是不公平的。在企業經營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 企業經營理念的「利潤最大化」 應轉變為「利益最大化」, 即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生態倫理出發,企業發展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企業經營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企業發展與生態倫理的關系。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的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 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恩格斯說過。勞動不是財富的源泉,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向勞動提供材料,而勞動則把材料變成財富。經濟增長、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影響,相互依賴。企業與環境的關系如圖4所示。 因此,正確處理好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是促進社會和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即在不損害社會利益、後代利益、生命和自然界利益的前提下,謀取企業利潤。積極改善和優化人、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能持續地取得物質和精神成果。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與生態破壞等嚴峻的環境問題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應做到物質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的協調發展。這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既重視讓會經濟發展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時代」。人們渴望消費安全衛生的產品,享受舒適溫馨的服務,擁有清潔寬敞的工作環境,對隨意排放廢棄物、亂砍亂伐森林資源等各種破壞生態倫理的企業經營行為予以抵制和譴責,並到一定程度時採取法律的制裁措施。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還可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過去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促使企業由粗放型經營轉變為集約型經營,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關系中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永保企業的活力,維系企業的競爭力。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是一種已被廣為接受的社會學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讓–克洛德·帕斯隆於《文化再制與社會再制》一書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詞。在本書中,他試圖去說明法國在1960年代間教育支出的不同。之後經過了再次地闡述和發展之後,文化資本在《資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被指為另一個形式的資本,並在《國家貴族(The State Nobility)》中被指為較高等的教育。對於布迪厄來說,資本在一個交易系統中扮演著一種社會關系,而且這一詞並延伸至指所有不論是物質性的或是象徵性的商品,那些商品是稀有的且在特定的社會組成之下是值得去追尋的。而文化資本即是指包含了可以賦予權力和地位的累積文化知識的一種社會關系。[1] 目錄 [隱藏] 1和其他類型的資本之間的關系2文化資本的類型3和布迪厄其他概念之間的關系4參考文獻5另見6相關閱讀 
G. 「文化」與「資本」:深度融合難在哪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結合,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縱觀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當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由於對資本需求的不斷擴大,就會開始不斷向金融資本滲透;而金融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必須要尋找產業資本支持,以此作為金融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於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就像「冬蟲夏草」一樣分不開。 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和成熟過程中,。除了蒙牛集團與國際金融機構的融資行為外,近年來,四川新希望集團、華晨集團、海爾集團等企業,都先後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方面有過不同程度的作為。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2001年以來,全國共有近20個大型傳統企業和許多發展迅速的民營企業開始涉足金融產業,涉及的金額達上百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有史以來產融結合最緊密的一年。難怪有專家驚呼:中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聯姻的帷幕已經拉開了!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開辟了更寬闊的道路 中國加入WTO,為中國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和提供了更寬闊的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加速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 產業資本在中國的傳統行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擁有巨額產業資本的大型企業緣何紛紛涉足金融圈?海爾總裁張瑞敏曾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是一種大趨勢,進入金融業不代表一定會成功,但要成功則一定離不開金融。2001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突破600億元,其規模逼近全球500強。靠家電起家的海爾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多元化經營。 張瑞敏說,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就是海爾做金融的樣本。通用電氣每年有1200多億美元的收入,金融業的收入佔了近一半,而且利潤和增長率也主要來自金融業的收入。通用電氣並非是離開原來的產業孤立地發展金融,而是產業與金融結合得很好,比如它的租賃業務、消費信貸業務等等,都是與產業相結合發展的。另外,通用電氣全球的資金「24小時不落地」,這也是海爾集團一心嚮往之的地方。 張瑞敏認為,如果不是加入WTO,就算你有50個億,也投不出去。比如海爾申請做財務公司,一申請就是8年。但是中國加入了WTO後,就為產業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提供了契機,很多事情迎刃而解。因此,可以說加入WTO,是中國傳統行業巨頭紛紛涉足金融圈的催化劑。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也說,他們對金融業頻拋綉球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不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作為飼料業巨頭企業,劉永好認為,市場競爭的加劇已使該行業漸趨微利化,價格大戰在所難免,企業即使勝出,也將面臨低利潤的命運。「我覺得曾經壟斷的金融行業逐步放開的過程中,有許多特殊機會,誰抓住就會有較大發展。」他說:「一個行業一旦由壟斷向開放轉變,其門戶洞開的瞬間將爆裂出蓄積已久的巨大能量,一旦獲取這種能量,企業就會得到超常發展的機會和資本。」
與文化金融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配號和中簽
發布:2025-08-15 10:30:48
瀏覽:559
期貨滑點厲害
發布:2025-08-15 09:27:31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發布:2025-08-15 06:07:37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發布:2025-08-15 05:57:48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發布:2025-08-15 01:49:05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發布:2025-08-15 01:40:59
瀏覽:479
股票尾盤買入
發布:2025-08-14 13:14:40
瀏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