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貸資金利率決定理論的架構下,為什麼一般而言我們都會忽略可貸資金市場,不對該市場進行分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
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大熱點,P2P(網路借貸平台)風險性事件不斷爆發,讓很多投資者感到不安。日前,備受關注的網貸機構資金存管政策終於落地,銀監會發文要求網貸機構對自有資金、存管資金分開保管、分賬核算,防範網貸資金挪用風險,安全保管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那麼,網貸平台風險有多大?投資者應當注意哪些「陷阱」?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利率下行成趨勢,P2P投資人更謹慎
「這些平台這一刻看著好好的,下一秒鍾就不知道會怎麼樣,錢放在那兒,心裡很不踏實」
北京某公關公司員工劉麗瑩,是一名P2P網貸平台投資「常客」。P2P剛興起時,她就開始關注,陸續在一些平台上試水,到2015年網貸市場最火的時候,她至少在10個平台上輾轉投資。最近,她明顯感覺到各個P2P平台都在降溫。「P2P火爆時期,行業平均收益率為10%左右,現在收益率普遍下行。年前我投了一個平台,算上春節額外贈送的部分,總的收益率是7%左右。」
說降溫,不僅是指平台上的投資收益率在下降,還包括各個平台似乎都比較「沉靜」,不像以前那樣大打促銷牌、送各種禮品。劉麗瑩曾在一個平台投了一款3個月期的標的,投資額只要到80萬元,可免費得到一部蘋果手機,而現在能這樣豪氣送禮物的比較少見。年前,她在幾個熟悉的平台上「轉悠」,都沒看到送禮品的活動,促銷力度也比以前小了很多。
作為資深P2P投資人,劉麗瑩選擇平台有自己的標准。「收益率太高的平台不能選。借款人既要支付投資人的收益,還要掏平台收取的服務費。如果利率太高,哪個行業的收益率能覆蓋這個融資成本?感覺像隨時拿了錢要跑路的。」
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發布的月報顯示:今年2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1%,同比下降235個基點,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仍分布在8%—12%,平台佔比為53.16%。
「隨著網貸行業持續整改,P2P網貸平台在信息披露、風控措施和產品創新上逐步完善,吸引了一些新的投資人加入,但借款人數小幅下降,資金供給大於需求,推動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下行,2016年底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已跌破10%。未來行業會逐步走向規范,市場化競爭相對充分後,利率水平還會有所下降,但降幅不會太大。」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石鵬峰說。
雖然收益率下降,但相比其他投資方式,目前P2P網貸平台還有一定的優勢。比如,1年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只有5%,P2P平台的收益率不會高太多,但是期限短一些,1—3個月就能贖回。選擇較短期限的產品,也是不少投資者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可以拿到收益就走。
平台風波不斷,也有不少投資人開始「撤離」。
某網路公司文員王寧曾經在幾個排名靠前的平台上投資過幾筆,但從去年底起,她就把資金撤出來了。「這些平台這一刻看著好好的,下一秒鍾就不知道會怎麼樣,而且利率也沒多高,還不如把錢踏踏實實放在銀行里,更省心。現在政府正整治這些互聯網金融平台,等整治好了再看看吧。」王寧的想法代表了不少投資人的心態。
網貸行業開始洗牌,問題平台浮出水面
「歇業停業平台佔比達到35.7%,重大風險事件增多,808信貸、e速貸等平台相繼出事」
監管政策密集出爐,不少網貸平台變得「低調」起來。有網貸平台坦言,現在看不清政策和行業的風向,乾脆「窩著」,靜觀其變。數據顯示:今年2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2043.41億元,環比降了7.53%,成交量已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
監管壓力之下,問題平台逐漸浮出水面,行業前期積聚的風險開始爆發。零壹財經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新增問題平台多達1106家。風險事件主要呈現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歇業停業平台佔比仍然較大,佔35.7%;二是重大風險事件增多,比如808信貸、e速貸、四達投資、國誠金融等平台相繼出事。
「P2P網貸行業存在四大風險,首先是平台欺詐經營的道德風險。其次是流動性風險,如果投資用戶大量提現,很可能導致一些平台運作的資金池被抽光。還有政策風險和借款人不還款帶來的信用風險。」積木盒子首席執行官謝群說。
怎麼才能不「踩雷」,避開風險平台呢?業內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確網貸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質,規范的P2P網貸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參加同業市場。篩選時可以看幾個重要標准,比如注冊資本、平台背景、高管團隊等。還要看平台產品和標的真實性,判斷是否具備純線上的大數據風控能力,以及是否觸及網貸監管的12條紅線,即是否自融、是否設立資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擔保等。
「目前普通投資人還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投資不夠理性,跟風投資的多。通過這次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那些經得起檢驗的平台會吸引更多投資者;而經營不善的平台也會被大浪淘沙,退出行業。這種變化對投資人來說,是難得的投資教育機會,幫助投資人改變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說。
有銀行資金存管,投資並非進了「保險箱」
「P2P平台要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不向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銷售不適當的產品」
專項整治結束後,監管並未放鬆。廈門、廣東、上海等地日前相繼出台了網貸備案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備受關注的網貸機構資金存管政策也已「落靴」。
存管政策出台前,投資人投入平台的錢直接進企業賬戶,和企業的自有資金混在一起,而每次選擇投向具體項目時,投資人其實並不知道錢到底有沒有進借款人賬戶。不少問題平台就是利用這一點玩起自融的把戲,設定一個虛假的借款標的,說是投資者的錢借給了某家企業或個人,實際上還是在平台自己的腰包里,並沒有投向具體項目。比如之前出事的快鹿集團、「中晉系」就是這種情況。
存管政策出台後,每個投資人會在銀行有自己的專屬賬戶,每筆資金的去向都要得到本人確認、授權,類似股票賬戶的資金劃轉,銀行和網貸平台每天還要核對投資人的賬戶,保證每筆資金有跡可循。這就相當於銀行給投資人的資金上了一道保險,能杜絕資金被挪用的風險。
2. 中晉合夥人是做什麼的,煤礦傳送帶項目能到投融界找資金嗎
是一家從事投資理財的大型公司,其公司總部位於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你的項目我覺得還是去專業做投融資的平台吧,你說的投融界還是不錯的。
3. 中晉投資人的錢拿得回來嗎
挺難的,可能能拿回部分,但也是個漫長的過程,還是要勸勸投資人,投資最重要的就是項目是否能穿透,融資主體到底是誰,投向在那裡,收益是否合理,產品有沒有金融機構監管.
4. 中晉融資把我銀行卡里錢扣了怎麼找回
融資把你的銀行卡里的錢扣了,怎麼找回來?你上他那銀行卡里問問為什麼扣錢?有什麼說法?
5. 最近那個融資平台崩盤了
中晉,出問題的快鹿,多了,網上搜搜就行了,很多
6. 2015網貸暴雷不斷 2016哪些平台不能投
無資金託管,風控不嚴不可碰,最好找安全保障系數強點的,有資金託管風控流程高點的像樂享寶這樣的。
7. P2P平台投錢風險有多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
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大熱點,P2P(網路借貸平台)風險性事件不斷爆發,讓很多投資者感到不安。日前,備受關注的網貸機構資金存管政策終於落地,銀監會發文要求網貸機構對自有資金、存管資金分開保管、分賬核算,防範網貸資金挪用風險,安全保管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那麼,網貸平台風險有多大?投資者應當注意哪些「陷阱」?
怎麼才能不「踩雷」,避開風險平台呢?業內人士指出,此前政策已明確網貸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質,規范的P2P網貸平台不吸收任何存款,也不參加同業市場。篩選時可以看幾個重要標准,比如注冊資本、平台背景、高管團隊等。還要看平台產品和標的真實性,判斷是否具備純線上的大數據風控能力,以及是否觸及網貸監管的12條紅線,即是否自融、是否設立資金池、是否平台本身提供擔保等。
「目前普通投資人還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投資不夠理性,跟風投資的多。通過這次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那些經得起檢驗的平台會吸引更多投資者;而經營不善的平台也會被大浪淘沙,退出行業。這種變化對投資人來說,是難得的投資教育機會,幫助投資人改變盲目追求高收益的心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說。
有銀行資金存管,投資並非進了「保險箱」
「P2P平台要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不向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銷售不適當的產品」
專項整治結束後,監管並未放鬆。廈門、廣東、上海等地日前相繼出台了網貸備案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備受關注的網貸機構資金存管政策也已「落靴」。
存管政策出台前,投資人投入平台的錢直接進企業賬戶,和企業的自有資金混在一起,而每次選擇投向具體項目時,投資人其實並不知道錢到底有沒有進借款人賬戶。不少問題平台就是利用這一點玩起自融的把戲,設定一個虛假的借款標的,說是投資者的錢借給了某家企業或個人,實際上還是在平台自己的腰包里,並沒有投向具體項目。比如之前出事的快鹿集團、「中晉系」就是這種情況。
存管政策出台後,每個投資人會在銀行有自己的專屬賬戶,每筆資金的去向都要得到本人確認、授權,類似股票賬戶的資金劃轉,銀行和網貸平台每天還要核對投資人的賬戶,保證每筆資金有跡可循。這就相當於銀行給投資人的資金上了一道保險,能杜絕資金被挪用的風險。
「存管一直被認為是網貸行業的『生死結』,而對投資者來說,是根本的安全保障措施。」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說,網貸資金存管政策出台後,客戶資金與平台賬戶完全隔離,杜絕了網貸機構在整個業務過程中觸碰和支配用戶資金的可能,防止網貸機構「跑路」。據統計,目前已完成資金存管業務的平台僅占平台總數的4%。「今年8月24日過渡期結束,行業可能會發生一輪大洗牌。」楊東說。
網貸平台進行資金存管,是否意味著就沒有風險了?其實不然。
拍拍貸總裁胡宏輝特別提醒投資者,存管只是使交易過程更透明,存管銀行並不對交易負責,只監管信息流和資金流是否一致、銀行的賬目和網貸機構賬目是否一致,至於平台背後是假是真,銀行不過問。網貸機構本身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還需要投資者自己去仔細判斷網貸機構和項目。
「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同樣適用於網貸行業。黃震建議,應主動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權利保護,特別是對投資者進行適當性管理,不向沒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銷售不適當的產品。
有些平台已經嘗試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比如登記時,要求填寫收入狀況,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量。投資過程中,對不同收入狀況、風險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分級分類提供投資標的,並進行動態調整,或是要求投資人投資比例不能超過收入的一定比例等,使投資人不至於非理性地追求過高的投資回報。
「投資人也要根據個人資產狀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等,正確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設定合理的目標收益。」胡宏輝說,一個合適的目標收益至少應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二是在行業平均水平合理范圍內浮動。同時P2P網貸投資一定要堅持小額、分散的投資原則:在平台上的標的足夠小,避免大的不可控風險發生;每筆投資的金額足夠小,降低發生大損失的可能性。可以在多個平台分散投資,長短期標的匹配,高低收益產品組合,將多數資金分配在收益穩健的低風險產品上。
8. 滿兜理財安全不
沒投資過,P2P這一類都有一定風險,中晉系、融資城……近兩年來,非法集資跑路的太多了。
望採納!一起牛,投資咨詢服務平台
9. 有哪些有關於互聯網金融騙局的事件
隨著80、90後對網路的深度應用,互聯網投資越來越普遍。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一些非法、坑爹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為了吸引投資者啥招都往上用了。今天,作為研究員的一姐查了渣浪、度娘排出了目前為止史上最坑爹、最惡心的互聯網金融騙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1.e租寶事件非法融資500億,掀起P2P跑路大潮
號稱全宇宙最大的互聯網+融資租賃平台e租寶,火爆時扛起了國內P2P發展的大旗,吸納資金額近500億,牽涉投資人近80萬人,客戶遍布全國,牛逼到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底因設立假標、非法集資被查封,案子震驚全國,80萬投資人的資金到現在也沒有著落。「臭肉壞了滿鍋湯」,e租寶事件掀起了P2P的跑路潮。
2.空中巴士騙局刺破互金泡沫
未來某天,可能你正在路上開著車,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從頭頂上飄來一片陰影。不要怕,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我們身邊有可能真實發生的事情——「神秘的空中巴士終於試運行啦」視頻。正當人們為空中巴鐵閃亮的科技創新亮瞎眼時,背後飽受爭議的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曾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公司中去,而年中卻以空中巴士項目融資為投資者設坑。
3.葉問3票房造假引發互聯網眾籌信任危機
2016年3月,電影業傳來《葉問3》票房造假的消息,而有意思的時候,《葉問3》背後居然是一個金融產品,投資方快鹿集團從一開始就預期票房為保證,發行了多支與之相關的基金,還通過蘇寧金融眾籌平台做了眾籌圍繞《葉問3》的金融產品還做了各種衍生交易,把P2P,眾籌,股市,基金聯繫到了一起。而一損俱損,票房造假引發連鎖效應,快鹿集團隨即陷入兌付危機。這件事情讓原本就有爭議的互聯網眾籌陷入現任危機。
4.一元購的無底洞騙局
「用一元錢,實現一個夢想」只需要花一元錢,就可以得到豐厚獎品,大到開走寶馬、搶購手機,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這種好事您相信么?大量互聯網公司的一元奪寶游戲,邀請用戶一元起投,然後抽幸運者,抽到誰,手機、寶馬等大獎就歸誰。大量用戶越投越上癮,有的人不知不覺就投了四五十萬,還有的人傾家盪產也在所不辭。
專家表示:一元購這種商業模式,看似通過互聯網平台在銷售商品,而實際上卻是打著電商旗號銷售中獎機會,也就是類似網路售彩。而去年,國家就已經叫停了網路售彩業務,因而一元購是法律風險較大的商業模式,會破壞交易安全,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雲在指尖被查處,引發微商大地震
雲在指尖」是做什麼的?只聽名字很容易想到雲計算,其實這是一家微商分銷平台,名氣還不小。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湖北省咸寧市工商局發布公告稱,「雲在指尖」涉嫌傳銷一案已結案,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3950餘萬元,並處以150萬元罰款。微信方面也已將「雲在指尖」相關公眾賬號封號。what?不是說好了可以月入10萬、108天買賓士、6個月買房的嗎?! 微商套路深,輕易不要信 !
6.校園借貸逼男大學生吞農葯,逼女大學生援交
長春某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大一新生,通過校園內的借貸廣告,借了一萬塊錢,結果晚還6天,借貸公司讓其還4.2萬元,大學生被逼無奈喝農葯自殺。女大學生李麗借貸款500塊錢,周利息30%,利滾利目前已經欠款5.5萬元。李麗還不起拍裸照抵押,借貸公司隨後教唆李麗賣初夜、援交還款。
7.昆明泛亞空手套白狼
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在網上銷售的產品「日金寶」,用新投資人的錢支付老投資人的利息和收益,不斷引誘「接盤俠」,「日金寶」一直維持繁榮的假象,高達430億元資金正中圈套。昆明泛亞在封閉的有色金屬市場內拆東牆補西牆,前期不斷引入流動性推高商品價格,後續投資資金難以為繼時便即刻崩盤。20餘萬投資人和300多家機構像當年華爾街的那些富豪俱樂部成員一樣深陷泥淖。
8.3M互助金融社區金字塔騙局
MMM互助金融社區打著科技金融的幌子,投資貨幣可選擇人民幣與虛擬貨幣(比特幣、摩根幣、百川幣),這讓它看起來無與倫比的牛逼。不要以為被騙的都是老年人,MMM互助金融社區的受害人主要是熟練操作互聯網、網銀、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動網路設備的年輕人。
而MMM實際上是熟人傳銷、高返利游戲。它並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不對接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僅通過設立推薦獎、管理獎的方式發展下線,拉親朋好友入伙。這個暗箱般運作的平台此前已經多次崩盤凍結,由於在國內沒有注冊實體,伺服器安置在國外,公安機關甚至無從介入調查。
9.中晉340億元兌付危機
2016年4月6日,上海警方對因涉嫌非法吸儲和集資詐騙的「中晉系」相關聯公司進行查處。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晉一期基金共募集資金52.6億元,超計劃籌資2.6億元。而另一項數據則顯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夥人的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
10.鑫琦資產19億兌付危機
2016年2月,陝西鑫琦資產上海分公司被爆出兌付危機,遭投資人圍堵。2月18日,鑫琦資產在官網發布公告,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資產兌付;資產兌付,並協助限期變現;投資人可成立債權人委員會,負責兌付資產。據報道,此案涉及5000位投資人,涉及資金19億元。投資者反映,警方已經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