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馮先生理財

馮先生理財

發布時間:2021-05-07 15:35:32

A. 同花順上面的華創證券靠譜嗎

任何平台都不會讓填寫私人銀行卡密碼的,建議謹慎小心,如果出現糾紛,是沒辦法解釋清楚的。望謹慎

B. 我最近在網上看了有個朋友寫的關於豬肉這幾年的趨勢行情分析。說豬肉會在明年2.3月見頂,大家討論論下謝謝

就現在來看,全國物價,(當然這不單單指房子方面)全都出現上漲的局面,而且漲幅很大,有時候甚至連國家的宏觀調控都很難制止其趨勢,如:豬肉,房子,大米,麥子等。」成陪上翻的價錢讓很多消費者頭痛。但是看這個形式下去,物價是不是會有回落呢?
單就房價來說,我個人的觀點是,1 級城市如上海北京在持續上漲怕是不會了,因為現在的價錢已經讓老百姓感到壓力太大了,在上漲就算是想買也買不起了,但是要想在近期內讓房價出現大幅度下跌也不大可能,有這么一個說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產品能適合全世界所有的消費者,也沒有哪種東西能讓所有人都認可,唯獨房子例外,產品就是這要,只要他有須求,那麼他就一定有市場,這樣就算是國家全力的去控制房產市場怕也不是在近期能所能控製得了的,就好像方便麵,雖然是非法漲價但是到現在卻也沒有回落。
1級城市的房價可能要在1萬多萬多之間,這個價錢要是在往上漲的話可能不容易,全量放眼看看二級的省會城市如:長春,沈陽,鄭州,石家荘。3000——6000之間,這個價錢還是可以讓更多人去接受的,所以看房產市場不能以點代面,單一的去看如北京上海那種一級城市,要全面的去看,所以說房價要說在短期內回落可能是不可能的。

C. 幫忙製作一份理財規劃報告書,急需!

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我有時工事需要坐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 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

D. 炒股失敗 養老堪憂 跪求AFP案例分析

你好,其實這只能說明你對炒股不是太了解,只有對它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才可以防止虧損。
你可以去問一下這個人,他們很專業的:(企鵝),前面603三,後面4926二

另外,請根據蔡先生家庭的具體情況製作包括財務診斷,方案分析,投資與保險規劃內容的理財規劃報告書,提交EXCEL演算過程,並附上你認為必要的基本假設與參考資料。

E. 高收入的家庭,如果保持高品質的生活

市民馮先生今年32歲,某外企主管,其妻34歲,某國企高管。家庭年收入約為69萬元。馮先生有幾大理財目標,一是一年內生小孩,需要籌備教育基金;二是兩年內添置一輛30萬元左右的轎車;三是8年後買一套400萬元的別墅;四是在50歲退休後,每月除社保養老外,能獲得等同於當前6000元的生活費用。如何既能保持現有生活品質,又能提早實現理財目標呢?迷茫之下,馮先生發來電子郵件求助本報,像他這樣的家庭該如何投資理財。記者為此咨詢了第三方理財公司漢和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的理財師,理財師為馮先生做了一個全面的理財規劃。

財務體檢

馮先生家庭月生活支出為11000 元左右,其中包含2000元的房貸月供。夫妻二人有完整社保,馮先生有住房公積金。另外,馮先生有一份投資連結保險,保額為20萬元,目前賬戶余額為10 萬元,月繳保費3500元。妻子購買有保額50萬元的人身意外險。目前,家庭有現金5萬元,定期存款15萬元,理財產品20萬元,總價值約為290萬元的房產兩套。

馮先生家庭正處於成長期,收入高,支出較為合理,負債少,整體來講,家庭財務狀況比較健康。目前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為薪金收入,年收入約為69萬元,年支出為17.4萬元,年結余率為74.78%,高於一般參考值30%,這反映出家庭儲蓄能力和投資能力較強。房貸是家庭唯一負債,房貸月供占月均收入比約為3.5%,家庭償債壓力小。

目前家庭理財方面的不足之處為投資方式單一,存款偏重,資產的增值能力較低。家庭成員的風險保障欠佳,需要進一步完善家庭風險保障體系。由於計劃一年內生小孩,屆時家庭支出會有明顯增長,子女的養育費需盡早規劃。

理財規劃

現金規劃———馮先生夫婦目前工作收入較穩定,家庭月均支出約為14500元(月生活費支出+月保費支出),考慮到一年內計劃生小孩,家庭支出會增加,建議家庭儲備金保留8萬元,可用家庭現有現金和定期存款配置,其中4萬元採用現金和活期存款方式,另外4萬元可以購買貨幣基金,提高資產增值能力。另外夫婦二人可各辦理一張1萬元信用額度的信用卡,如家庭遇到特殊困難,短期內有10萬元現金可動用,足以應付。

保險規劃———馮先生夫婦均有社保,購買有一定的商業保險,具有一定的風險保障意識,但家庭風險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建議夫婦倆增加一定的定期壽險、住院醫療保險、重疾險以及意外險。考慮到生小孩的計劃,妻子可增加一份女性重大疾病保險,懷孕後再附加一年期女性生育健康保險。家庭年總保費支出控制在7萬元左右。

子女養育規劃———1、寶寶出生28天後,參保少兒互助金和少兒意外保險,可投保一份萬能型終身壽險,年交保費1.2萬元,連續交費15年。既可為孩子提供基本的壽險保障、重大疾病保障,還可以作為高等教育金的備用資金。2、寶寶出生後,立即建立教育金賬戶。按目前一般標准,大學4年,每年費用2萬元,留學2 年,每年費用20萬元,假設費用年增長率為4%,則待孩子18歲時需儲備約97萬元的高等教育金。由於投資期限較長,可採用進取型投資策略,按指數型基金 80%,債券型基金20%的比例配置每月定投2200元,預期組合收益率為7%,屆時可籌資金約95萬元,不足額部分可從孩子的萬能險個人賬戶中提取。

退休養老規劃———馮先生計劃在50歲時提前退休,按通脹率4%計算,要保持現在每月6000元的生活水平,屆時每月需要12155元,35年則需約517 萬元。建議建立養老專用賬戶,從現在起每月定投12000元於年回報率為7%的優質基金,18年後退休時即可累計約517萬元用於養老支出。

購車規劃———目前的現金5萬元,定期存款15萬元,理財產品20萬元,總共40萬元,8萬用作現金儲備,32萬元可用於購車。理財師建議可在理財產品到期時贖回用於買車。

購房規劃———在不考慮家庭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要實現8年後購置一套400萬元的別墅的理財目標,建議每月定投約25000元於預期收益為8%的基金組合,定投期限為八年,在定投過程中,當基金資產累積達到100萬元時,可贖回100萬元用於購買預期收益為8%的較低風險的信託產品。8年後購房時可籌備足 330萬元的資金用於首付和裝修等其他費用,貸款120萬元,8年還清,按利率6.4%計算,月供約18000元,還款壓力不大

F. 一人獨攬5.7億,彩民為何未卜先知買下110注這其中真的有貓膩嗎

可以確定的是,彩票存在貓膩,哪怕是正規的彩票也存在貓膩,但如果說這么大一筆中獎存在貓膩,個人呢認為有些不太可能。這位中獎者是北京人,當時購買了110張相同的彩票,中了5.7億,光繳稅就繳納了1億多,而這也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彩票中獎,如果存在貓膩的話,早就被人給挖出來了。

正因如此,彩票的銷量在近幾年出現了大幅下滑。

財政部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彩票的總銷量為2613.9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19.64億元。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因為今年彩票休市時間格外長,影響了銷量,但其實彩票的總銷量已經大幅下滑,比2018年少了894億元。

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不再買彩票,彩民的「清醒」都是件好事,畢竟「2元中500萬」只有極低的概率,腳踏實地才是硬道理。

不過彩票雖好,但大家買彩票還是要理智一些,不要為了「虛無縹緲」的大獎而剝離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說不定哪天大獎就自己降臨了。

G. 老人意外去世,支付密碼成謎!微信錢包里的錢咋繼承

手機支付確實極大的方便了生活,增加了各方各面工作的效率。若是家裡老人突然去世,而手機支付密碼,親屬又不知道,這可就真的麻煩了!然而近日,鄭州的馮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可真的東奔西跑才將各項證明材料開好,錢才能提出來......

老人突然去世,某信裡面的錢怎麼繼承?

今年5月份的時候,家住河南鞏義市馮先生的父親就因為一場意外突然離世,然而已經故去的父親手機錢包里存有一筆錢,錢包零錢顯示有1900塊,零錢通里有17000多塊,但是支付密碼只有父親自己知道,所以這筆錢沒有辦法提出來。

前前後後大半個月到處找人,馮先生都沒有將這一萬多塊錢提出來,這是真的麻煩......

相關的權威工作人士也建議老人莫要在手機裡面存過多的零錢,只需要日常的消費即可。

確實如此,現在的一些工作如果還是進行填表,是申請的話,真的太麻煩了,其實有的工作更需要人性化,去處理才能夠讓大家感覺更加溫暖。


H. 購買農業銀行的保險對辦信用卡有幫助嗎

辦卡容易銷卡卻很難
「真後悔辦了這張信用卡,現在銷都銷不掉了!」13日下午,周先生講述了他的遭遇。一年前,有同學幫某銀行推銷信用卡,稱只要不開通就沒什麼影響。於是,他就辦理了一張。誰知一年後,周先生收到了一封銀行的欠賬單,欠款30多元錢。
周先生回憶,當時他撥打了該銀行的客服電話,被告知該信用卡是自動開通服務的,一年刷三次就可免除年費,但必須先把所欠的年費還了才能使用。周先生到銀行還了「欠下」的年費,並想馬上把卡注銷。但工作人員卻表示,周先生根本沒有開通信用卡,如果想要注銷信用卡,必須要在開通之後才可以。「之前不是說自動開通了嗎?」周先生只好開通了信用卡。當他再次提出注銷時,對方又告訴他,卡在開通一年並刷卡消費三次之後才可注銷。至今,他的信用卡都未注銷。
李虹也遭遇過差不多的情況,一年多前,她難抵某銀行工作人員推銷的熱情,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此前,她已辦理了另一家銀行的信用卡。為了省年費,李虹便想把新辦的這張信用卡注銷。當她撥通了銀行客服電話,卻被告知卡內有餘額不能銷卡。客服人員稱,信用卡注銷時卡內賬戶必須為零,不能有欠款,也不能有餘額。至今,她的信用卡也沒有注銷。
去存款稀里糊塗買了保險
2010年,市民馮先生到某銀行營業廳辦理存款業務,前台業務員向他推薦一種保險業務,說是存款不但可以隨時支取,而且可以分紅,很劃算。
時過一年,馮先生因需要去該營業廳取錢時,卻被告知錢款不能支取,若要支取需要扣除部分金額。馮先生非常惱火,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認為自己是被業務員誤導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了保單,與銀行交涉無果後投訴到消協。
單女士在某銀行辦業務時也有同樣的遭遇。銀行工作人員在為她辦理存儲業務時,極力向她推薦一款理財產品,並聲稱該產品收益比銀行儲蓄高許多,甚至承諾如果中間需要用錢,銀行可協調保險公司將保費的80%借給她,而對於如何借、是否有利息、利息是多少以及如果中途退保將扣出多少費用等都未做任何提示。在短短的十幾分鍾內,對保險知識了解甚少的單女士稀里糊塗地就將本用來養老的儲蓄變成了保險。
據了解,中國保監會有明確要求,保險代理人不得將保險產品作為儲蓄產品介紹,不得套用「本金」、「存入」等概念,不得將保險產品的利益與銀行存款收益、國債收益等進行片面類比。保險公司委託銀行代理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的,嚴格限制在銀行理財中心和理財櫃台銷售,不得通過銀行儲蓄櫃台銷售投資連結保險。

I. 張小雷犯什麼法了

7月2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及打擊逃廢債行為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近期網貸行業流動性風險和項目逾期事件頻發,嚴重損害出借人合法權益,影響行業穩健發展。協會為加強網貸業務合法合規管理,降低項目流動性風險,要求網貸機構全面下架「鎖定期+自動債權轉讓」模式的計劃類理財產品。

區塊鏈疫苗帶火易聯眾 股票三漲停引監管關注

日前,易聯眾宣布已與螞蟻金服通過區塊鏈技術在疫苗溯源方便展開合作,此後,股價連續三漲停,引來監管關注函。易聯眾認為,疫苗溯源技術是藉助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可回溯的特點,保證疫苗從生產、質檢、入庫、出庫、流通、接種等各環節信息真實有效,讓數據有跡可循,增加數據造假成本,讓疫苗使用更加安全。

被寄予厚望的比特幣ETF申請再度被拒 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

Winklevoss兄弟的比特幣ETF申請昨日再次被拒,美國證監會SEC仍然顧慮市場操縱問題。這意味著第一個比特幣ETF產品的面世再度被推後。受此消息刺激,比特幣跌超200美元,跌破8000美元;其他主流數字貨幣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在對ETF產品過審的期待下,比特幣近日漲回兩個月高點。

央行嚴監管壓頂 今年支付罰單已超55張

第三方支付行業強監管態勢仍在延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央行對支付機構共計開出了超過55張公開處罰清單。7月以來,支付機構被罰金額接近230萬元。7月25日,濟南人行公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其中,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通金服」)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被濟南人行罰沒款逾189萬元。

比特幣分叉中國首案開庭 OKcoin平台誠信遭質疑

2018年7月12日,比特幣分叉引發投資者訴交易平台的案件在北京開庭。2016年11月以來,本案的原告馮先生在OKCoin幣行購買了38.748個比特幣。2017年12月,馮先生按照領取公告進行比特幣現金提取時,發現該網頁「領取」按鈕消失,多次與OKCoin幣行溝通無果,馮先生該幣行的所有人北京樂酷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本案件暴露出來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誠信問題也引發關注。

投之家暴雷陷羅生門 珈偉股份股東灝軒投資詳述被「騙」經過

7月26日,珈偉股份發布關於深交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公告稱,2018年6月初,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因為短期流動資金緊張,找到一出借方上海芯璽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出借方借款的同時,要求灝軒投資幫第三方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代持「投之家」的股權。但明確表示灝軒投資僅為代持,不參與任何投之家的經營管理、不享受任何股東權益、亦不承擔任何股東責任。

來自鳳凰網

J. 理財概念和風險

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或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 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風險,同每個人的年齡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最理想的風險評估法是隨著年紀的增長,
理財
把可承受的風險遞減。因為風險和回報大致上是成正比的,故年輕人所能承受的風險較高,在計劃投資時亦可選擇波動較大的投資產品,當然,我在這里所說的,不是投機而是投資。相對地,年紀越大的話,就應該選取一些相應比較保守的投資項目。
除此之外,風險亦與婚姻及家庭狀況密不可分。一個未婚的女性,她可以全權去分配自己的錢財,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因此,不少獨身女性都會選擇較高回報的財富增值方案。
但是,當一個女性已婚的話,她所考慮的,就會牽涉到丈夫以及子女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樣,她們就應該先尋求穩定,風險系數也需要略微調低。
理財風險等級劃分由低到高依次是儲蓄、貨幣型基金、國債、人民幣理財產品、基金、股票。

陷阱

1. 產品等級不一也有虧本風險;
2. 理財產品力拚高收益,實際風險仍存;
3. 預期收益不是實際收益;
10月初,銀監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進一步要求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2008年底,銀行發行的4827隻理財產品中有500隻浮虧,佔10.35%。

閱讀全文

與馮先生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883
貨幣型基金的價格 瀏覽:730
漢鼎宇佑有無投資葯業種植 瀏覽:328
外匯干貨外匯衍生品 瀏覽:680
雲南貴金屬交易所騙人 瀏覽:966
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瀏覽:97
匯添富科創板基金A類C類 瀏覽:350
股票尾盤買入 瀏覽:2
登錄椰子理財 瀏覽:655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
2月2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