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族信託是否比購買信託產品更安全
你好,理論上是這樣,因為彼此了解,如果有一個做事穩健家族牽頭人搞信託比購買外面信託產品更安全。
『貳』 現在最好的銀行理財產品是什麼
根據資管來新規要求,除源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所以「最好」如果意思是「最安全」,那麼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選擇「銀行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的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叄』 新人剛開始做信託行業 外面需要報讀什麼課程嗎 或者需要讀什麼證書嗎
請評分
『肆』 「銀行代銷的信託類產品」跟「信託公司直接購買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一、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很多,而信託公司只有信託產品。一般來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低,風險也低些。但是不絕對,特別是銀行5%收益的理財產品就是投資信託產品,而信託產品收益率一般都在8%以上,銀行賺走2%左右的利潤後再銷售給散戶。同一個產品,銀行給的收益有可能更低。
二、信託產品的風險是由信託公司整體風控能力、信託執行經理的業務經驗及信託公司大股東整體經營理念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銀行就是代理銷售,在法律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所以風險是一致的。
(4)外面信託擴展閱讀
一、信託產品選購指南
(一)選擇信譽良好的信託公司。投資者要認真考量信託公司的誠信度、資金實力、資產狀況、風險管控力度,歷史業績和人員素質等各方面因素,從而決定某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是否值得購買。
(二)要預估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市場上的信託產品大多已在事先確定了信託資金的投向,因此投資者可以透過信託資金所投資項目的行業、現金流的穩定程度、未來一定時期的市場狀況等因素對項目的成功率加以預測,進而預估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
(三)要考察信託項目擔保方的實力。如果融資方因經營出現問題而到期不能「還款付息」,預設的擔保措施能否有效地補償信託「本息」就成為決定投資者損失大小的關鍵。因此,在選擇信託理財產品的時候,不僅應選擇融資方實力雄厚的產品,而且應考察信託項目擔保方的實力。一般而言,銀行等金融機構擔保的信託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相對會低一些。
二、信託公司委託銀行代為推介信託計劃的,信託公司應當向銀行提供完整的信託文件,並對銀行推介人員開展推介培訓;銀行應向合格投資者推介,推介內容不應超出信託文件的約定,不得誇大宣傳,並充分揭示信託計劃的風險,提示信託投資風險自擔原則。銀行接受信託公司委託代為推介信託計劃,不承擔信託計劃的投資風險。
三、銀行應當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為客戶提供與其風險承受力相適應的理財服務。信託公司發現信託投資風險與理財協議約定的風險水平不適應時,應當向銀行提出相關建議。銀行不得為銀信理財合作涉及的信託產品及該信託產品項下財產運用對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擔保。
中信,平安,中融一直都是信託業界的老大,行業里有句話叫做「平安的美女,中回信的漢,答中融的銷售滿街轉」,自然女孩子去平安信託做是最好的了。
平安最好的兩個行業就是信託和創投了,被業界稱為是造人機器,進去的時候「一毛不懂,出來五毒俱全」。形容的就是平安這樣的機構。平安信託由於體系完善,資產管理規模龐大,擁有廣泛的資源,且風控從准入到管理到退出都是最全面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人學習的天堂。在平安做上兩年,累計一些資源和經驗,對你將來高薪跳槽和自主創業都是好選擇,如果你要尋求穩健,在一家公司長遠發展,平安信託就是個更好的選擇了。
很多人嫌平安工作提成太低,但是平安有自己的資源,去了外面未必好做。比如中融這樣的狼文化公司,競爭就十分激烈,一般新人進去要混的好都是能力比較強的。
因此如果你是個新人,去平安信託,無論是干哪個部門都是一個80分以上的選擇。
『陸』 應該去哪裡買信託
購買渠道很多,可以是信託公司直銷中心,銀行,券商,第三方理財公司,網上等多種途徑,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適的產品,固定收益信託產品雖然以前都實現了剛性兌付,但是在高速發展中,也積累了相當的風險,所以選擇產品很重要,至於哪個渠道,產品都是一樣的
『柒』 你好,請介紹一下配資的情況,特別是信託渠道
你好,請介紹一下配資的情況,特別是信託渠道:配資的優點:1、股票、期貨交易將會得到充回足的資金支答持。2、配資公司不提取盈利分成,客戶可以得到足夠的盈利;3、交易盈利部分全部屬於投資者所有,當然虧損也全部由投資者承擔,期貨配資公司不承擔交易風險。如果產生虧損,在投資者交納的保證金里扣除。股票、期貨配資公司只收取一定的利息,不收取交易傭金,會員費等任何費用。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捌』 銀行里賣的信託理財安全嗎和外面的不一樣么
我們認為,這兩者之間不同是從這六個角度去看的:
從利率角度
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具有較高的利差,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11%,信託理財目前平均年化收益過9%,主要區間是8-11%。
2.從資金投向角度
銀行理財資金池很大一部分是投向了信託產品,而信託產品的每一筆資金都有明確的投資方向。
3.從財產清算角度
信託理財具有銀行理財不具備的債務隔離功能。根據《信託法》: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 能被抵債、破產、清算和分割,是從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的財產中獨立出來的一筆財產。因此,信託資產在發達國家通常被作為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工具。而銀行理財資產、基金、不動產等等一旦發生債務糾紛、法律訴訟糾紛、離婚等等均要被凍結或者用來抵債、清算、分割等。
4.從存款期限角度
銀行理財大部分期限都比較短,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但這一優勢正在被信託產品滲透,像中融信託匯聚金1號,認購者可以自行訂購7天、14天、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收益均高於同期銀行。
5.從專業化程度角度
銀行核心業務是存款貸款利差;銀行很少主動研發理財產品,基本是用理財產品對接信託、城投債、企業債等,從而賺取利差。信託公司則是專業的財富管理公司,每一筆投資業務都要獨立完成盡職調查,研發和設計產品,因此,在投資專業上比銀行更勝一籌。
6.從投資門檻角度
銀行理財比較大眾化,門檻通常為5萬,信託的門檻較高,分100萬/300萬兩個檔次,300萬可以自由選擇產品,但是100萬的銀監會規定只能有50個名額。現在有團購信託、小信託出台,信託認購者的門檻降低至20萬,收益率較直接購買低很多,不過也比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要高。
『玖』 炒股信託公司投資進去的Z賬戶資金不見了怎麼辦
很明顯跑路了能追。
『拾』 銀行理財是自己運作還是外包運作
銀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中,信託類產品幾乎必不可少。數據顯示,7月有12家商業銀行與12家信託公司合作推出銀連信理財產品共40款,而2013年以來,銀信合作理財品每月的增速都保持在10%左右。特別是在預
銀行理財產品
期年收益超過10%的銀行系理財產品中,借道信託投資更成為主流。8月以來,滬上中資行推出的8款人民幣產品,預期年收益超過10%的有6款,其中5款是與信託網合作的「打新股」或「股票聯結型」產品。 如「打新股」產品通常是銀行委託信託公司成立資金信託計劃,用於新股申購,然後再分拆出售給投資者。自中信銀行(4.34,-0.08,-1.81%)率先發售以打新股為主的產品後,工行、民生、建行、深發展等推出的同類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更激進的是,一些銀行聯手信託等金融機構,推出直接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報告稱,上半年信託公司共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80個,資金規模408.6億元,分別比2012去年同期增長6.9%和30.5%;而單一類產品發展更迅猛,預計資金規模2000-4000億之間,超過去年全年單一信託產品發行總量。雖然信託新政對集合類信託產品發行有一定影響,但反而激活了單一類信託產品,尤其是與銀行合作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