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商業銀行中各銀行理財准入門檻最低多少錢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一些股份制銀行已經嗅出銀監會將提高「個人理財」門檻的意味。因此在今年頭10個月,山西省城的各商業銀行鉚足了力氣推出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認購金額普遍比銀監會新規定的門檻要低得多,如交行推出的外匯理財計劃數百美元就可以購買。另外,在人民幣理財產品方面,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申請委託金額最低只有1萬元。
去年以來,由股份制銀行發起的「理財淘金熱」最終把國有商業銀行吸引起來,上演了一場「理財業務大賽」。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理財產品日益豐富,目前已在市場上推出了20多個品牌、上百種理財產品。短短一兩年的時間,我國個人客戶理財資金已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曾經就「個人理財」業務門檻太低蘊藏風險,向有關商業銀行發出提示,並通過新聞媒介向儲戶「吹風」,說明個人理財業務並非宣傳材料所言「高利穩賺」,提醒儲戶謹慎選擇。但這並未擋住商業銀行追逐這一業務的熱情。在太原市各大商業街道和主要廣場附近,若乾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業務」廣告櫥窗一度構成耀眼的風景線。而在太原市不少銀行,儲戶們一邁進銀行門地就會被「理財咨詢師」、「理財業務員」包圍。
在繁榮的背後潛藏著風險和隱憂。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認為,商業銀行在產品定價和風險對沖方面,缺乏科學的定價機制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業務運作方式上,理財產品的銷售、管理、資金運用和會計核算等尚待進一步規范。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過程中出現了理財產品同質化、業務對象雷同、競爭秩序缺乏、產品層次不高等現象,成為銀行業新的風險隱患。
抬高門檻:銀行喜憂參半
把個人理財門檻強制性抬高,目的是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減少由此帶來的社會震盪。同時引導銀行在改善資產結構、進行業務創新上下功夫,從而迎接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但「高門檻」也給銀行帶來短期的影響和沖擊。
太原市的一家商業銀行透露,目前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中,投資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客戶只佔30%,銀監會設定的「新門檻」將70%的客戶都將擋在門外。尤其對眾多區域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來說,抬高門檻無疑將其大部分中低收入的目標客戶群劃走,他們這兩年在客戶中建立的「理財專家」形象將受到影響。
事實上,銀行不願立即「低門檻理財」的另一個原因是,不願意放棄通過個人理財服務爭取到的儲戶資源。而對點少線短的股份制銀行來說,爭奪中心城市的儲戶,全面開拓疆土「跑馬圈地」才是「低門檻理財」的深層動機。太原光大銀行一位長期從事理財營銷的女士說:「低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存款,高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或其它衍生產品,這是里外都賺的事情!」
分析人士認為,在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以前,金融業的高端客戶不斷被保險、基金、證券、信託所蠶食,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對銀行的沖擊非常大。而受制於分業經營的現狀,風險和受益長期不對稱的商業銀行急需改善資產結構尋找效益增長點。個人理財無疑給商業銀行打通了一條「低風險、高收益」的路徑。所以從爭奪儲戶和優質客戶的角度講,國有商業銀行也不會袖手旁觀。以人民幣理財為開端,商業銀行開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組合,銀行從而既穩定了客戶,又獲得了較高的傭金收入。
當然,面對資產管理這塊大蛋糕,保險、基金、證券、信託等行業都在不遺餘力推出理財產品以吸引客戶。這更使得一些商業銀行不願輕易放棄「低門檻」。
㈡ 個人理財產品的最低價一般在多少,為什麼設置這個數額的門檻
看你選的哪個渠道,銀行理財產品一般5萬起,而像現在一些互聯網理財產品一般都是1-1000元起投。
至於設置這個門檻的原因跟他們的服務性質還有理財模式是有關的,銀行一般只接受資金充足點的客戶,而如果門檻太低則會有大量小客戶,他們也服務不過來。而像一些互聯網理財產品則因為藉助於互聯網的便捷性,則可服務性較大。不過不管做什麼投資,安全第一!
㈢ 國家對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有哪些政策
1.商業銀行為理財產品命名時,不得使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和承諾性的稱謂和蘊含潛在風險或易引發爭議的模糊性語言。不得銷售無市場分析預測和無定價依據的理財產品。 2.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人民幣。 3.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宣傳和介紹材料應在首頁最醒目位置揭示風險,說明最不利的投資情形和投資結果,對於無法在宣傳和介紹材料中提供科學、准確的測算依據和測算方式的理財產品,不得在宣傳和介紹材料中出現「預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樣。具體你可以找一下這個文件《關於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㈣ 銀行開放凈值型理財,贖回價格以贖回日期為准嗎
只收贖回費用,按到期贖回日凈值計算,銀行憑條可以作為依據。
㈤ 銀行理財產品說高於期初價格的-7400啥意思
這理財產品高於初期價格的話,應該說准備賺錢了唄,現在也升值了吧?
㈥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是怎麼計算的
通常情來況下,理財產品源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㈦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怎麼計算
通常情復況下,理財產品的制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算的。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㈧ 國家四大銀行中的理財產品一般分那些品種,期限多少時間,金額起步價是多少,利率一般為多少(年利率)
一、幣種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
二、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了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的收益到期為固定的,例如:6%;而後者到期後有最低收益,例如:2%,其餘部分視管理的最終收益和具體的約定條款而定。
三、非保證收益理財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1、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四、投資領域的理財產品
根據投資領域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Ⅱ型產品。
1.債券型理財產品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人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
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人;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人的本金。
2.信託型理財產品
信託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由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後由信託公司負責投資,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3.掛鉤型理財產品
掛鉤型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
4.QDⅡ型理財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人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投資人的理財產品。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金融市場也決定了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所以,投資人在選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然後再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