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人剛進入信託行業, 對於一個不了解信託的人,如何解釋能即簡單明了又具有專業性。 求解,謝了 恭喜發財
信託,最早產生於英國,在20世紀初傳入我國。從歷史的角度觀察,信託制度的功能經歷了一個有趣的演變過程。當信託最初在中世紀的英國出現的時候,主要是被用做一種消極的財產轉移設計,目的是規避當時封建法律對財產轉移所加的種種限制與負擔。隨著封建制度的崩潰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法制原則的確立,信託逐漸成為一種專業財產管理的方式,同時信託仍然在財產轉移方面發揮較大功能。
信託通常在兩種情況下採用:一種情況是財產所有人希望特定的財產能增值,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因自己或沒有時間精力或缺乏理財能力,從而將財產交付信託,借受託人的管理活動,以達成自己的心願。另一種情況是,財產所有人希望將一部分財產轉移給第三人享用,如他的子女或親朋好友,但考慮到某些因素,如第三人未成年,缺乏理財經驗等,又不想立即直接將財產轉移給第三人,這個時候,財產所有人可以將財產交付信託,通過受託人的信託管理,使第三人享受到與直接轉移相同甚至更為優厚的好處,如信託財產因受託人的有效管理而大幅增值。信託是一種新興的理財工具,那麼當前信託公司推出什麼樣的信託業務哪?
隨著2001年《信託法》的頒布、2002年《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信託公司開展信託業務既有了法律的保證,也有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在這種大背景下,信託業務得以空前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3年8月底,全國經過重新注冊登記的40餘家信託投資公司,在短短的一年間,以每月近十個的速度推出一百二十多個信託產品,涵蓋了產業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多個領域。下面我將對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業務品種進行簡單的介紹,希望可以使投資者對這類新型的投資品種有一個比較理性的認識,多一種投資渠道的選擇。
那就先從最基本的來給我們介紹,先給我們介紹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大體都有哪些類型?
從去年7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8家信託公司推出了約一百二十多個信託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約150億元,即使是今年二季度「非典」疫情對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的發行也沒有多少影響,信託業反而呈現加速發展勢頭。已推出的信託品種,根據資金運用方式劃分,貸款類70個,投資類51個(其中證券類24個,實業類26個,外匯類1個),購買特許收費權4個,租賃類2個,其他2個。以信託資金投向劃分上述產品,房產50個,資本市場24個,市政建設31個,農業(養殖)4個,能源(電、天然氣)4個,環保2個,外匯、水泥、軟體、金屬材料(銅)、生物科技、化工、紡織、設備(印刷)租賃各1個,方向不明的5個。
每種投資理財方式都是有一定期限的,那麼信託期限結構是怎樣的?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託投資公司接受由其代為確定管理方式的信託資金,其信託期限不得少於一年。」此規定可以理解為管理層希望信託公司發揮中長期融資的功能。從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看,信託計劃的融資期多以1年、2年和3年為主。如果說想參與到信託投資當中,單筆合同投資起點是多少?
;由於《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信託公司集合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資金,接受委託人的資金信託合同不得超過200份,每份合同金額不得低於人民幣5萬元的限制。單筆合同投資起點為5萬元的產品佔了大多數,其餘的產品投資起點從10萬到50萬不等。由於每個信託產品的合同份數上限為200份,一些所需資金規模較大的項目不得不提高單筆合同投資的門檻。上海國投的「海港新城信託計劃」 單個合同的最低金額為個人50萬,機構500萬;重慶國投的「景龍國際公寓項目資金信託計劃」和中泰信託的「上海外灘觀光隧道資金信託計劃」的單筆合同最低金額都是40萬。
現在我們的投資者們都是越來越理性,風險低,收益高的理財方式才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那麼信託產品的預計收益率是如何來確定?又是如何來吸引投資者的?:
從整體上看,信託產品的預計收益率普遍高於同期的其它投資品種。預計收益率的高低與信託資金的使用方向和信託公司的風格密切相關。高於平均預計收益水平的信託資金絕大部分用於房地產項目(除中信信託的「康居工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低於平均預計收益率外,其它房地產信託計劃的預計收益率均高於平均水平)。重慶國投、金信信託、伊信國際、蘇州信託、外貿信託和新疆國投及我公司的全部產品都高於平均預計收益率;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信託計劃的預計收益率大多低於平均水平。
剛才也提到了風險,如何控制風險來確保收益,就成了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具體是怎樣來控制風險的
H信託產品在保障收益和控制風險上更多地採取了市場化的方式。除中原信託的「焦作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資金信託計劃」等個別產品以財政擔保外,大部分產品都採用第三方擔保、銀行擔保、保險公司履約保證保險等商業化的風險控制方式。中煤信託的「北京市車公庄危改小區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泰信託的「上海外灘觀光隧道資金信託計劃」、中信信託的「康居工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是以第三方進行擔保;上海國投海的「海港新城信託計劃」以建行進行銀行擔保;平安信託的「聯合汽貸集合資金信託」則以保險公司的履約保證保險來保障收益和控制風險。
信託公司一直都是以「專家代人理財」為口號,那麼專家是如何收費的那?
絕大多數產品都採取了與績效掛鉤的收費模式,如中煤信託北京市車公庄危改小區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書規定:「(1)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不超過4.6%,財當年不收取信託報酬;(2)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超過4.6%但末超過5.7%,則當年收取的信託報酬為:信託資金*(可分配收益率-4.6%);(3)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超過5.7%,則當年收取的信託報酬為:信託資金*[1.1%+(可分配收益率-5.7%)*0.5]。這種收費模式與目前基金業採取的固定管理費率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當前信託產品的一大賣點。
以上是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業務總體的概覽,為了便於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我將根據信託資金運用方式不同,通過相應的典型案例,盡可能涵蓋主要的資金投向,對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品種進行進一步介紹。
信託貸款
信託貸款即,委託人基於對信託投資公司的信任,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託給信託投資公司,由信託投資公司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貸款的形式給指定的借款人融資,為受益人謀利的行為。信託貸款是目前信託公司推出主流業務,截止2003年上半年運用資金總規模約為99億元,佔到總資金規模的70%左右;信託資金主要投向房產、基礎設施;期限大多為1-3年;受央行貸款利率的限制,收益率在3%-5%之間浮動;主要採用第三方擔保或質押的方式控制風險保障收益。
舉個例子說一下好嗎?
以我公司業推出的青島房地產開發貸款信託計劃為例:近幾年,由於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房地產行業持續升溫,行業的利潤率非常豐厚,但作為一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普通的投資者很難分享,而房地產商又由於央行政策的種種限制,較難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三面環水,背倚道教名山嶗山,是享譽海內外沿海旅遊開放城市,作為2008年奧運會唯一的分會場,更是為當地的房地產業提供巨大的想像空間。魯信未央花園位於青島石老人旅遊渡假區,北依浮山森林公園,南臨雕塑公園。用地面積111422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76660平方米,容積率0.688,綠化率41.5%。分兩期開發建設。第一期規劃建築面積地上59800平方米,全部是5-7層的公寓;地下11000平方米,為半地下式停車場。第一期工程計劃2004年底前全部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第二期規劃建築面積16660平方米,為極品別墅。兩期合計,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79502萬元。我公司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對山東魯信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魯信未央花園項目提供了信託貸款.
資金的期限和規模,
貸款資金運用
信託收益的來源及分配、投資者的預計年收益率和信託報酬
② 新人 剛接觸信託這個行業 之前沒有了解 請問我未來半年職業該如何規劃
首先,信託行業並不是樓下所說的龐氏騙局,信託是發行方某一個項目需要資金,然版後通權過信託公司成立一個信託計劃,然後銷售給持有人。從事信託行業,一般是從銷售做起,建議先建立人脈,然後努力開發客戶,天道酬勤,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③ 大學生談談3-5年內的職業規劃 最好關於金融方面的
金融學專業,就業面比較廣。因此自己最好早點有一個想法,去哪一個方面發展。
較主要的有三個類型:從商、從政、學術
如果從商,那末可以學一些實用的知識與技術,比如證券分析、管理學、財務分析等。從商的可以是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非金融企業(主要是作財務和投融資分析,我現在就是)。
如果從政……我不了解。從政主要就是考公務員。具備經濟專業背景對公務員工作還是很有作用的,另外要加強法律知識。當然,文筆一起得練。
如果學術,那麼自然是深入地學習本專業了。而且將來要讀碩士和博士。英語、數學和統計要學好。
考證的話,我覺得就前兩種需要點。要作學術,最好是發表文章。當然,這些都是其次的,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與水平。
參考資料:本人經歷
④ 【職業規劃】信託、基金…銷售
1、銷售崗的狀態:一個銷售一天的狀態基本就兩種情況,一是見客戶或者在版見客戶的路上,權二是學習產品知識。
2、理財這行很有前途,在中國絕對屬於朝陽產業,原因是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他們有龐大的理財需求。選擇比努力重要,新人入這行絕對是沒問題的。但新人的劣勢在於沒有客戶資源。因此行業雖好,但仍需踏踏實實努力。不過,同樣的努力程度下,這行帶給新人的回報絕對高於傳統行業。
3、作為一個新人,職業生涯初期的規范發展及眼界很重要。因此,建議你選一個國內最大、最好的平台。首先大平台更利於名不見經傳的新人獲取客戶資源,客戶即便不認識你,總認識你背後的平台,積累了資源能活下去了,再說未來的事。其次,大平台做事規范,產品的合作方也都是市場上最好的,見過了最好的才知道其他不那麼好的不好在哪裡。
⑤ 有關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有哪些
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以下幾種去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九、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⑥ 學金融的朋友講一下您的職業規劃吧!!
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我們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將趨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九、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相關分析:
1998年以來,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健發展,對於金融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由此,銀行及相關證券、保險等行業管理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開啟了在國家統一分配製度打破之後的新一輪對金融專業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金融行業監管部門的人才舉措,影響著所轄行業內的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
一、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對於金融研究生而言應是首選。首先,中國金融學是立足於宏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宏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以上的職位。其局限在於: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二、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很好的選擇。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我的幾個大學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三、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益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來說還是較弱的,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不過目前這類單位的工資水平待遇等比商業銀行好,而這也成為吸引畢業生眼球的亮點所在。
四、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如果想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理人員都年薪過百萬。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碩士學歷,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有興趣,可以選擇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專業方向,如果是學財務管理、法律碩士專業(本科是金融經濟)的,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信託業重新崛起,對於金融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又添一新的選擇,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員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線",在投行業有一句話是"公司80%的利潤是不到5%的員工所創造的"。上述三家當下用人思路是積極"挖角",在金融行業內人員流動性最強的當屬這三家。有志於風險管理、終日奔波、常年胃痛、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調侃之餘,不能否認,這個行業給你的回報與投入相比還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此行業,應該更有發展。
五、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做上數年,有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經驗之後,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迅速成長、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契機下,還是大有可為的。保險精算專業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當然,希望獲得穩健回報的朋友不妨作為一個選擇來考慮。
六、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目前其設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漸消退。金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到這個行業中應該更有作為。
七、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亦可,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如果全程做過"IPO"籌備工作,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更加有益,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這顯而易見就不多說了
⑦ 金融職業規劃
我有朋友在博時基金做研究院,可以和你分享一下:
我朋友是本科和碩士都是在牛津大學的數學專業里就讀,畢業成績也不錯,回到國內應聘基金研究員一職,薪水很不錯,年薪10幾萬不是問題。應聘的時候據他說那一屆大概有100來人(很多名校出來的人,或者是碩士),最後6個人留下來試用,最後轉正的只有2個人,我朋友是其中一個。然後就從研究員做起,排除人品爆發的前提下做到資深研究員後才有可能成為基金經理。當然,如果你在金融業資歷很深也有可能直接能跳槽出來做基金經理。這個是我朋友和我說的.
下面我說說我自己對私募基金的了解:
以上是比較TOP的基金公司,當然,你也可以去較小的基金公司當基金經理,例如一些私募基金。那麼你就需要以下幾樣技能:1.金融知識 2.行業知識(如地產基金,你就要對地產行業非常熟悉) 3.募集資金能力(有自己的募集資金的人脈與手段) 4.開拓項目能力(基金對應項目,要有找好項目的人脈與渠道) 5.基金產品設計的能力。還有其他若干能力,不過上面所說的都是比較主要的能力。
我的建議:
如果要走研究員一步一步往上走這條路的話,這條路路子會比較寬廣,一旦熬出頭前途無量,但是競爭激烈。那麼你就需要至少拿個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都不奇怪。然後經常性的加班,一步一步往上爬。CFA這些證書能拿則拿。3.2的成績還是有往可以出國在相對較好的大學讀碩士的,我也是在英國完成的本科+碩士,拿成績單+語言成績直接去你想去的學校主頁那裡申請。如果你覺得麻煩你也可以直接找中介(小心被坑)
如果要走曲線救國,那麼你最好也能拿個碩士什麼的,沒有也沒關系。先去券商或者銀行工作一段時間,累積以上我所說的各項能力與相關的人脈,等實力夠了跳槽過去。
希望能幫到你~
ps:純手打啊!
⑧ 信託計劃和資管計劃有什麼區別
1、信託計劃一般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信託計劃),即由信託公司擔任受託人,按照委託人意願,為受益人的利益,將兩個以上(含兩個)委託人交付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運用或處分的資金信託業務活動。
2、資管計劃一般指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顧名思義是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的投資者(券商/基金子公司)進行管理。它是證券公司/基金子公司針對高端客戶開發的理財服務創新產品,投資於產品約定的權益類或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的資產。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⑨ 崗位跳槽到信託公司做信託經理,大家覺得怎麼樣
私募啥的就別買了,不太靠譜。陸家嘴財富不是信託公司,是第三方銷售公司。好的信託項目還是不錯的。房地產信託盡量買一線城市。
⑩ 法律專業在信託公司的職業規劃
1、法律工作收入最多的是職業律師,但前提條件是已經出名有很多案源。
2、才學校畢業就跨回入職業律師可以說答起步艱難,如果沒有出類拔萃的能力,建議還是先從公檢法干起。
3、如果有能力,職業律師可以去做。
4、做得同時自然有大企業聘期做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