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鳥巢總設計師是誰
國家鳥巢體育場主要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中國的李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工。
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及2022年冬奧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
(1)體育場館投融資擴展閱讀:
鳥巢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體育場為特級體育建築,大型體育場館。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
體育場的空間效果新穎激進,但又簡潔古樸。體育場的外觀就是純粹的結構,立面與結構是統一的。各個結構元素之間相互支撐,匯聚成網格狀,就象編織一樣,將建築物的立面,樓梯,碗狀看台和屋頂融合為一個整體。
參考資料:鳥巢-網路
❷ 北京奧運會場館 融資情況介紹
樓上的二位還生活在2003年?醒醒吧,呵呵
北京奧運場館有不少都是有捐贈或者企業參與融資建設的。
1、國家體育場,這是唯一一個由政府出資的項目:
國家體育場是惟一一個由政府出資的項目。該項目採用PPP融資模式,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政府預計投資15.6億元,占總投資的52%。
2003年,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中標成為「鳥巢」項目法人合作方,與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組建國家體育場有限公司,負責國家體育場的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維護和移交等各項工作,並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許經營權。
2、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由海外華人贈款建設的,涉及金額為10億元。
3、國家體育館、國家會議中心和位於五棵松的北京奧林匹克籃球館等項目:
採用BOT模式(意為建設-經營-移交模式),由投資者需全部承擔項目的設計、投資、建設和運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商業利潤,期滿後需將場館交付政府。
4、其他場館按照官方的說法是吸收了各界的捐贈自己,而進行建設或利用現有場館。
❸ 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法定代表人:岳鵬
成立日期:2003-12-17
注冊資本:207960.1747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717850272F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南路一號
經營范圍:從事國家體育場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包括舉行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等,其中需要單獨申請的項目需報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同意)、維護修理改造;舞台設備設施的租賃和安裝、舞台設計;承辦展覽展示;體育運動項目經營;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服務;物業管理;銷售日用品、服裝、鞋帽、文具用品、體育用品、工藝品、珠寶首飾、電子產品、攝影器材、玩具、鍾表;會議服務;銷售食品。(「1、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2、不得公開開展證券類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動;3、不得發放貸款;4、不得對所投資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提供擔保;5、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銷售食品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❹ 國家體育場項目融資風險有哪些
信託發行的風險,項目投資超支的風險,預收運營收入不足或延期的風險
❺ 國家體育館「鳥巢」介紹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
——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 (Bird』s Nest/Olympic Stadium)
場館名稱:國家體育場(鳥巢)
建設地點:奧林匹克公園
建築面積:25.8、座席數:永久座席80000個,臨時性座席11000個
賽時功能:田徑、足球
賽後功能: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和文化、娛樂活動
開工時間:2003.12.24
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體育場館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會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東側。建築面積25.8萬平米,用地面積20.4萬平米。2008年奧運會期間,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男子足球決賽等賽事活動,能容納觀眾10萬人,其中臨時坐席2萬座。奧運會後,可容納觀眾8萬人,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賽事以及非競賽項目,並將成為北京市提供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成為全國具有標志性的體育娛樂建築。
國家體育場的設計方案,是經全球設計招標產生的、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事務所、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及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聯合體共同設計的「鳥巢」方案。該設計方案主體由一系列輻射式門式鋼桁架圍繞碗狀坐席區旋轉而成,空間結構科學簡潔,建築和結構完整統一,設計新穎,結構獨特,為國內外特有建築。其業主單位是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集團聯合體共同組建的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
❻ 比較各奧運會場館投資與融資建設經營模式,以及幾種主要的奧運會融資模式優劣
北京奧運會場館投資與融資建設經營模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採用PPP融資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應順應社會改革的大趨勢,進行融資渠道的拓展、探索和創新。PPP模式能將民間資金引入奧運會融資領域,提高奧運公共設施服務的效率和效益,避免北京奧運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超額投資、工期拖延、服務質量差等弊端。同時,奧運會項目建設與經營的部分風險由特殊目標公司承擔,分散了政府的投資風險。
2008年奧運會涉及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2008年奧運會PPP模式融資應是一個完整的項目融資概念,但並不是對奧運會各工程項目融資的徹底更改,而是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組織機構設置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2008年北京奧運會PPP融資模式是北京政府、2008年奧運會組委會、贏利性企業和非贏利性企業基於某個項目而形成以「雙贏」或「多贏」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參與各方可以達到與預期單獨行動相比更為有利的結果,2008年奧運會PPP融資模式組織機構設置。
幾種主要的奧運會融資模式優劣
每一屆奧運會都是對東道國資金融通、金融服務的挑戰和考驗〔1〕。承辦奧運需要花費巨額資金,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投資風險。在奧運會的融資史上,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如:1976年蒙特利爾舉辦第21屆奧運會,虧損10多億美元,包袱背了十幾年,蒙特利爾市民直到上世紀末才還清主辦奧運所欠債務。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由於雅典過於強調奧運會的非商業化,堵塞了可對雅典奧運會融資的許多資金,致使雅典奧運會超出預算24億歐元,希臘政府也將需多年才能償還奧運所欠債務。而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通過運用民間資本進行融資,不但改善了金融體制,而且極大地推動了悉尼城市建設,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交通、旅遊、房地產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使澳大利亞的GNP在奧運期間增加65億美元,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財政實力不夠雄厚,因而更有必要引入靈活多樣的市場化的融資方式來建設奧運基礎設施〔2〕。雖然國際奧委會承諾給北京奧運會8億至10億美元的分成,但相當一部分要等奧運會舉辦後才能兌現;一些奧運項目雖能產生收益,但在投資和資金回收之間存在較長的時間,很難找到投資方。因而,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如何利用現代融資手段、開辟更多渠道,為北京奧運會籌集資金。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何小鋒曾多次呼籲:「2008年北京奧運會應抓住這百年不遇的機遇,來實施金融體製革新和金融產品創新。」因此,積極採用PPP融資模式、充分利用和吸收民間資本、吸引國際資本投資奧運,就成為有效解決2008年奧運會在籌辦過程中的資金問題、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降低北京籌辦奧運會的風險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北京奧運場館今後發展方向
人們關注奧運會,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社會事件。從宏觀經濟運行角度看,奧運會實際上是一項新的建設工程、一項新的經營項目。
這一新工程、項目的建設運營,將帶動這一新工程、項目的建設運營,將帶動奧運場館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現代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和結構升級,進而帶動就業數量的增加和結構的改善。
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在談及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時表示場館利用要遵循四項原則:一是最大限度地讓場館為大多數人服務,盡早盡快向社會公眾開放使用,體現場館的社會效益;二是按市場規律辦事,充分發揮業主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市場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場館經濟效益,堅持運行體制、機制的創新;三是在場館的運行中貫徹節能、環保、科技、人文的各項要求,做到場館利用的可持續;四是堅持場館利用與城市功能定位、產業發展方向結合的原則。在場館賽後利用過程中充分考慮北京的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職能優勢,促進文化、體育、會展、旅遊等產業的大力發展
結合上述四項原則,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居民的休閑健身需求和體育競技表演及體育訓練組成的體育產業對體育場館設施的需求;二是演唱會、音樂會、居民文化活動等組成的文化產業和事業對場館設施的需求;三是會展業對體育場館的需求。另外可能還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商業或社會需求。
奧運場館賽後的產業化
奧運會的主辦對後奧運時期北京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是積極的、全方位、多層面、寬領域的,它將給北京產業發展模式、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帶來深刻變化,有利用加快體育產業化、市場化進程,使體育產業朝著更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方向發展。
目前,無論是北京市還是其他地區體育產業結構嚴重失衡,表現在:體育競賽表演業、健身娛樂業所佔比重較小,而體育用品製造業、銷售業所佔比例過大。
健身娛樂業包括群眾健身組織和體育娛樂業。在意識層面上,2008奧運會將使人們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奧林匹克精神,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在物質層面上,一方面,奧運會給北京居民帶來了巨大的增加值,將強有力的促進體育消費娛樂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奧運會在場館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場館資源充足,同時,大量場館和廣場等基礎設施也對體育健身娛樂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奧運後健身娛樂業的發展將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
競技表演業是體育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育場館消費的主要力量之一,體育場館需求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競技表演業的興衰。一個地區競技表演業的發展狀況與該地區申辦國際、洲際和國內賽事的能力以及國內體育賽事發展的整體情況有關,申辦體育賽事受該地區的體育設施、相關配套設施及基礎設施水平、知名度、區內體育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地區體育競技項目的發展則需要優秀的教練員、運動員、充足的體育設施、較高水準的賽事運作能力等多項因素,另外項目的選擇也要符合居民的體育消費偏好。
從石景山目前的情況看,競技表演業發展不景氣,長期在低谷徘徊,主要原因在於: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賽事,賽事組織和運作的經驗較少,運作的方式比較傳統,與國際慣例有一定差距。同時,整個國內賽事市場發展不成熟,成熟的項目較少。國內目前比較成熟的項目是足球、籃球和乒乓球等聯賽。據統計甲A俱樂部的市場平均收入為每家2500萬元;籃球排球聯賽上座率都超過70%;半成熟項目和新興項目如射擊、羽毛球、自行車等在國內同樣有巨大的消費群,但目前這部分體育市場尚處於發展的雛形階段。
奧運後場館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作為PPP融資模式而出現的大型場館,在奧運會賽後將承擔起組織國內外大型競賽活動的任務,目前一些場館已經簽了四年的場地自行車世界盃比賽協議。奧運會之後,奧運場館任務之一就是保證國家隊的訓練。由於它是目前國內最為先進的場館,很多省市隊也希望今後能在這些場館進行訓練,提高了場館的利用率。而承擔北京奧運會射擊項目比賽的北京射擊館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為賽後利用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北京射擊館資格賽館和決賽館中,固定坐席和臨時坐席都被設計為完整的區域,當大型賽事結束後,輕型鋼結構的臨時坐席可以被整體拆除,從而獲得完整的大空間,可進行多種可能的靈活的功能改造。在選址上,北京射擊館地處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管理中心內,它不但將成為奧運會等大型賽事的比賽場地,還將成為射擊運動員訓練場館。該場館賽後可承擔重大國際、國內射擊賽事,並作為國家隊訓練基地、青少年培訓基地。
❼ 關於鳥巢的簡單介紹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20.4萬平方米,容納觀眾座席91,000個,其中固定座席約80,000個。國家體育場工程為特級體育建築,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100 年,主體建築為南北長333米、東西寬296米的橢圓型,最高處高69米。國家體育場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6月28日落成。
國家體育場座落在由地面緩緩坡起的基座平台上,觀眾可由奧林匹克公園沿基座平台到達體育場。基座北側為下沉式的熱身場地,通過運動員通道與主場內的比賽場地連通。國家體育場復雜的附屬部分和賽後商業等安排在升起的地面之下,使不同人群進入的方式更加合理,同時保持了主體建築外觀的清晰、純粹和完整。
體育場基座以上部分共七層,設有觀眾服務設施、媒體工作區和貴賓接待區等。基座以下部分共三層,設有零層內部環路、停車場和大量功能用房。碗型看台分為上、中、下三層,並在中、下層看台之間設置包廂及其座位區。
國家體育場在建設中採用了先進的節能設計和環保措施,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熱能源的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應用等。在「鳥巢」中足球場地的下面是312口地源熱泵系統井。它通過地埋換熱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蘊含的熱量為「鳥巢」供熱;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貯的冷量向「鳥巢」供冷,能節省不少電力資源。
在「鳥巢」的頂部裝有專門的雨水回收系統,被收集起來的雨水最終變成了可以用來綠化、沖廁、消防甚至是沖洗跑道的回收水。諸多先進的綠色環保舉措使國家體育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型「綠色建築」。
(7)體育場館投融資擴展閱讀
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家體育場作為主會場,承擔了開閉幕式、田徑賽事和足球決賽。精彩絕倫的開閉幕式表演與鳥巢大氣宏偉的結構相得益彰,令世人驚艷。博爾特、伊辛巴耶娃等一批優秀運動員紛紛在鳥巢實現了創紀錄表演。
國家體育場主體是由一系列鋼桁架圍繞碗狀座席區編織而成的「鳥巢」外形,空間結構新穎,建築和結構渾然一體,獨特、美觀,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充分體現了自然和諧之美。
國家體育場鋼結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體育建築之一,其屋頂維護結構為鋼結構上覆蓋雙層膜結構,即固定於鋼結構上弦之間的透明的上層ETFE膜,和固定於鋼結構下弦之下及內環側壁的半透明的下層PTFE聲學吊頂。
參考資料網路——國家體育場
❽ 鳥巢的設計者是誰
國家鳥巢體育場主要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中國的李興版剛等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負責施權工。
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及2022年冬奧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
(8)體育場館投融資擴展閱讀:
「鳥巢」外形結構主要由巨大的門式鋼架組成,共有24根桁架柱。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工程主體建築呈空間馬鞍橢圓形,南北長333米。
體的巨型空間馬鞍形鋼桁架編織式「鳥巢」結構,鋼結構總用鋼量為4.2萬噸,混凝土看台分為上、中、下三層,看台混凝土結構為地下1層,地上7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體系。鋼結構與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脫開,互不相連。
形式上呈相互圍合,基礎則坐在一個相連的基礎底板上。國家體育場屋頂鋼結構上覆蓋了雙層膜結構,即固定於鋼結構上弦之間的透明的上層ETFE膜和固定於鋼結構下弦之下及內環側壁的半透明的下層PTFE聲學吊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