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貨拉拉創始人周勝馥,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賺到的他是如何發家的
這段時間,因為貨拉拉搬家女孩出事,外界對貨拉拉十分關注。周勝馥是貨拉拉的創始人兼CEO,網上關於其資料不是很多,有人傳他早先為賭徒,大家對貨拉拉很熟悉。它成立不足8年,進入內地不過6年,業務范圍覆蓋中國內地好多城市。注冊用戶數超過千萬,先後完成8輪融資,算是很大的貨運巨頭。
先是在香港買了十幾套房,後來開了一家自己的醫學美容公司,借機大賺一筆。後來敏銳察覺到互聯網商機,開了貨拉拉公司。
。
② 盛大網路公司的發家史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999年,陳天橋辭去公職開始創業。 1999年11月,陳以50萬資金創立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盛大以社區游戲為主業,為此建立了一個虛擬社區——歸谷(Home Valley)。盛大是成功的:短短數月便擁有了100萬左右注冊用戶,由此獲得中華網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2000年,中華網給了陳天橋300萬美元,陳天橋幫中華網做社區。隨著互聯網泡沫到來,陳天橋跟中華網分手,獲得50萬美元分手費,這是第一筒金 2001年6月,幾乎沒有選擇(因為公司太小,當時也只有被別人選擇的份),陳天橋就跟韓國Actoz簽署了《傳奇》網路游戲的運營協議。韓國人拿走了30萬美元作為「門檻費」(軟體版權使用費),陳天橋只剩下20萬美元。 2001年9月28日,《傳奇》開始公開免費測試,國內網路游戲界反響強烈。短短兩個月的免費測試,《傳奇》的同時在線人數就突破了十萬大關! 2001年11月,《傳奇》開始收費。到月底結賬時,陳天橋也吃了一驚:當月就收回了所有投資!隨後在12月、2002年1月和2月,《傳奇》就像一棵碩果累累的搖錢樹,給陳天橋帶來了他自己也未預料到的巨額現金。 此時陳天橋沒有給韓國人分成費,而是把這些錢用來擴容,這讓他的財富得到了急速的膨脹。 上海盛大拖欠韓國人分成費最長時間達3個月以上,最後甚至「暫時停付」分成費,這都是小公司之間合作產生的一些漏洞。剛開始,陳天橋要續簽合同,韓國人不給。到最後,陳天橋說我不幹了,不續簽了,你找其他人合作吧,而韓國人反過來求陳天橋繼續做《傳奇》。據說此時,《傳奇》注冊用戶已有1.2億,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00萬,運營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伺服器。掌握著巨大的用戶群和極高的投資壁壘,上海盛大已經成為這個價值鏈中議價能力最強者。 2003年1月24日Actoz宣布終止合同時(後來又繼續),當陳與Actoz公司爭斗正酣時,盛大與軟銀的融資談判也在秘密地熱絡起來。據業內透露,軟銀對盛大的估值當時為兩億美元。2003年3月,盛大網路與軟銀亞洲簽訂戰略融資4000萬美元的協議。 2003年7月,盛大網路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網路游戲《傳奇世界》開始公開測試;8月,《傳奇世界》同時在線人數突破30萬,盛大網路所有游戲的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0萬,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記錄。
③ 關於天使投資怎麼賺錢
簡單的說,天使投資是通過對項目的嚴格篩選,對符合要求的項目進行投資,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創業者成長,並在若干年後退出,以收回投資與投入資金的差價作為投資回報的一種賺錢模式。
天使投資(AngelInvestment),是權益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是指富有的個人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或獨特概念的原創項目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資。它是風險投資的一種形式,在根據天使投資人的投資數量以及對被投資企業可能提供的綜合資源進行投資。
天使投資運作流程:
第一部分: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指個人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或獨特概念而缺少自有資金的創業家進行創業,並承擔創業中的高風險和享受創業成功後的高收益。或者說是自由投資者或非正式風險投資機構對原創項目構思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資。而「天使投資人(Angels)」通常是指投資於非常年輕的公司以幫助這些公司迅速啟動的投資人。
第二部分:選擇項目
最重要的是以下幾點:
1、看是否有一個有執行能力的團隊。要考察這個團隊的領導人和所有成員,看看他們過去都做過什麼,團隊的合作歷史有多長了,剛組建的團隊是得不到投資者信任的。
2、看看項目的盈利模式。通常,好的盈利模式是非常簡單易懂的。
3、看項目是否有某個專有技術,該技術是否獨一無二。
第三部分:評估定價
對潛在的投資項目進行合理估值,是VC進行投資前一個最為重要的工作環節。從理論上來講,公司估值有多種方法,常用的如DCF、P/E、P/S、P/B等。對於VC來說,最困難、最重要的不是對公司價值的估值,而是對人的評判和對商業模式發展潛力的估量,其中,團隊的經驗和可調配的資源顯得特別重要。
第四部分:盡職調查
由中介機構在企業的配合下,對企業的歷史數據和文檔、管理人員的背景、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做全面深入的審核,多發生在企業公開發行上市和企業收購中。盡職調查的目的是使買方盡可能地發現有關他們要購買的股份或資產的全部情況。從買方的角度來說,盡職調查也就是風險管理。對買方和他們的中小企業融資者來說,購並本身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第五部分:幫助創業者成長
風險投資公司的一名合夥人或投資專家將參與所投資企業的董事會,跟蹤項目的實施,商業計劃的執行情況,經營管理情況等,同時幫助企業制定有關的商業策略、進一步中小企業融資計劃和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風險投資公司也會全力以赴地幫助企業,使其風險投資獲得成功,資本最大限度地增值。這種跟蹤和幫助直至風險資金退出投資的企業。
第六部分:二次中小企業融資
一般來說,靠第一次天使的錢走不遠,不能應付迷途和挫折,很可能要二次中小企業融資。
第七部分:退出
風險資金到一定的時間必須退出,通常為5年-7年,甚至達10年。通過退出來實現資本增值的價值。退出的途徑主要有:被兼並收購,清算或者公開上市。其中,公開上市是最好的渠道,通過IPO,可以獲得相當好的回報。被兼並收購其次,最不好的情況是清算。
附:經典案例
3年2200倍回報的蘋果
蘋果公司的發家史
1976年1月,還在惠普工作的史蒂夫·沃茲尼克得意洋洋地拿出了自己研發出的計算機主板AppleI,盡管他很努力向惠普公司推薦該產品,公司卻說,這不是此時公司要開發的產品。於是他的好哥們兒史蒂夫·喬布斯說:「嘿,咱們干嗎不自己來賣它。」這就誕生了蘋果公司。
公司啟動所需的錢來自於兩位創始人。沃茲尼克賣掉了他心愛的HP-65可編程計算器,價錢是500美元;喬布斯賣掉了他的大眾汽車,本來說好的價錢是1000美元,可是幾個星期後汽車發動機壞掉了,因此只賣了500美元。不過幸運的是蘋果公司可以依靠出售產品來獲取資金,而且喬布斯很快就找到了買主。全美第一家計算機零售連鎖店位元組商店(ByteShops)決定以每台500美元的價格購買50個蘋果電路板。
當然,對於新創公司而言,錢還是個問題,除非喬布斯願意一輩子挨家挨戶推銷他的電腦。於是喬布斯去找了一個風險投資家。此人名叫唐·瓦倫丁,今日看來可謂大名鼎鼎,他曾經在仙童半導體和國家半導體公司做過管理層,後來創建了紅杉資本。喬布斯一天好幾個電話的糾纏,使瓦倫丁不堪其擾,於是他說,小夥子,我投資沒問題,但你得先找個市場營銷方面的專家,「你們兩人誰都不懂市場,對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樣無法開拓更開闊的市場。」
瓦倫丁推薦的人是邁克·馬庫拉,馬庫拉曾經投資過英特爾,因此成名和發家。邁克·馬庫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蘋果,他不但加入了蘋果(1977),還成為公司初期的投資人,不僅自己投入9.2萬美元,還籌集到69萬美元,外加由他擔保從銀行得到的25萬美元貸款,總額100萬美元。他相信這家公司會在5年內躋身世界500強。
1979年夏天,蘋果公司再次融資,此次參與投資的全都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比如施樂公司的投資部施樂發展公司投了105萬美元。這是上市之前的最後一次融資。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上市,每股發行價14美元,當天以22美元開盤,幾分種內460萬股被搶購一空,當日收盤價29美元。喬布斯當日身家達到2.17億美元,那年他24歲。邁克·馬庫拉身家則達到2.03億美元(9.2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增值了2200倍!)。
後記
1983年5月,蘋果公司以排名411位進入財富500強,從成立到成為500強,蘋果用了7年時間,比馬庫拉估計的稍長了一些。
史帝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史帝夫·渥茲尼克(Steve Wozniak)擁有了一個偉大的概念-個人電腦,但令蘋果電腦成功的,卻是麥克·馬庫拉(Mike Markkula)的9.2萬美元。
④ 何如獲得融資
顧名思義,風險投資應是具有風險性的投資。其實不然。風險投資在現實中是指融資與投資相結合的一個過程,而風險這一概念不僅體現在投資上,也體現在融資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風險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不在投資方面,而在融資方面。
就其業務性質來說,整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可被分為兩大類型:買方金融(buy-side financing)和賣方金融(sell-side financing)。各類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等等都屬於賣方金融,而風險投資企業和其他數量有限的金融機構則屬於買方金融。
所謂賣方金融是因為這些金融機構都是通過出售自己的服務來獲取利潤的。例如,企業的股票上市往往是通過投資銀行進行的。投資銀行承銷證券以外,還負責與上市相聯系的各種業務,包括法律方面、稅務方面、財務方面、會計方面的業務。對於所提供的這些服務,投資銀行向企業索取一定的費用。這種費用可以是證券買入價和售出價之間的差額,也可以是一筆傭金。商業銀行則通過為企業提供存貸款業務賺取存貸之間的利差。
買方金融卻與此不同。買方金融的典型特徵是首先要籌集一筆以權益資本的形式存在的資金.然後以所籌資金購買剛剛經營或已經經營的企業的資產。買方金融的利潤主要來自資產買賣的差價。在融資時,風險投資家購買的是資本,出售的則是自己的信譽,吸引人的投資計劃和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投資時,他們購買的是企業的股份,出售的是資本金。退出時,他們出售企業的股份,買入資本,外加豐厚的利潤,以及光輝的業績和成功的口碑。將資本撤出後,他們會進行下一
輪的融資和投資.
從事買方金融的除了風險投資企業外,還有"天使","布羅波投資","私募","資產管理公司"等等。其中天使和布羅波投資亦可屬風險投資."天使"(angels)是指既富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又富有管理經驗的個人。他們看準了投資機會後,就用自己的錢,加上自己的管理經營經驗,參加企業的整個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他們所投資金在5萬到150萬美元之間。他們往往作為董事會的成員直接參與所投企業生產與發展。
據統計,1990年代初,美國大約有200萬這種天使。他們之中絕大部分靠自己發家的第一代百萬富翁。這個比例正在上升。1984年,福布斯雜志評出的全美400名最富有的個人中40%是自己起家的。到了1994年,這個比例達到80%。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名列榜首。他本人曾在生物工程界多次從事風險投資,以扶持新興企業。
"布羅波投資"或"鞋帶投資"(boot strap investment)是指那些在企業的最初發展階段所作的投資。這種投資或以私人直接投資的形式,或以放棄工資的形式實現的。後者也叫做"血汗資本"。
風險投資融資的對象主要為:公共的和私人的養老基金,捐贈基金,銀行持股公司,富有的家庭和個人,保險公司,投資銀行,非金融機構或公司,外國投資者。以美國情況為例,到90年代中葉,養老基金占風險投資資金來源的近50%,捐贈基金,銀行持股公司,富有的家庭和個人各佔10%,其餘佔20%。
⑤ 炒股發家的有幾個
一、股市有句老話,叫「一賺二平七虧損」。,可以發家,但是需要高超的技術;
二、炒股 賺錢個人總結需要遵守以下幾點;
1、長線買的是公司,中線買的是趨勢,短線買的是主力;
2、炒股不僅要重視嬴利,更要防止虧損;
3、最大的利好是跌過頭,最大的利空是漲過頭;
4、炒股最難的是等待,而最需要的恰恰也是等待,只有善於等待,才能把握住最佳的機會;
5、成功的投資都用80%的時間學習、研究,用20%的時間實盤操作。
6、短線投資的要領:快。打得嬴要走,不嬴也要走,快進快出,長線投資的要領:慢。打得嬴不一定要走,不嬴更不要走,慢進慢出;
7、常賺比大賺更重要,常賺不僅可以使投資者的資金不斷積累,而且可以令投資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8、最佳的倉位管理方案是:不絕對空倉,也不絕對滿倉;股市上漲要有股票可拋,股市下跌要有資金可買;
9、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發展,在樂觀中結束。
⑥ 陳麗華早期發家史
陳麗華早期發家史:
陳麗華幼年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生計所迫陳麗華做起了傢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講信用,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傢具廠。1981年初,陳麗華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房地產投資。但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北京尋覓商機。
1982年,陳麗華移居香港。她起家的第一桶金以「貨物"的名義低價佔有了文革中沒收的文物。也是在香港崛起的。她在比利時買了12幢別墅後高價賣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
經過近20年的打拚,富華集團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猛,陳麗華利用手中積累的財富,開始了多元化的投資實戰,以房地產業為主,兼及高級會所、高檔公寓、物業管理、酒店管理,。
並介入旅遊、商貿、網路信息、航空服務領域,鋒頭強勁。在澳洲以及東南亞等地設有分公司,國內在大連、深圳、秦皇島等城市也有投資,但主要投資趨向於北京。
(6)融資發家擴展閱讀:
靠地產發家的雍容貴婦陳麗華向以步步為營、穩健投資著稱,她並不想過早地進入資本市場「圈錢」,她把上市融資看作「拆借」股民的錢,她說富華集團現有的龐大現金流,足以運作高質量的項目,完全不必「借錢」。
「不想掛牌上市」、「不玩資本」的陳麗華生平卻是最愛紫檀,她把經營地產賺得的錢財大半投向了紫檀的收集和製作,斥資2億元建造了國內第一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
她不惜耗費巨資、幾乎買空了東南亞名貴的紫檀木、延請名匠、苦心孤詣打造著自己的紫檀王國。地產反哺紫檀,對資本市場滿含敬畏的陳麗華把自己投資紫檀的「率性而為」看作財富的回歸和升華。
⑦ 馬雲的發家史
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馬雲的爺爺抗戰時做過保長,解放後被劃為"黑五類",取名為"馬雲",即是期望馬雲今後靈巧明理,少惹是非。12歲時,馬雲買了台袖珍收音機,從此天天聽英文播送,對英語開端感興趣,13歲起,馬雲因為打架記過太多,曾被逼轉學到杭州八中。以後馬雲參與中考,考了兩年才考上一所極端一般的高中,其間一次數學只得了31分。
1982年,馬雲初次參與高考,初次落榜,數學只得了1分。馬雲充滿了挫折感,以後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應聘效勞生,成果表弟被選用,自個慘遭回絕,老闆給出的理由是馬雲又瘦又矮,長相欠好。後來馬雲做過秘書、轉移工人。馬雲高考落榜,爸爸馬來法見他毅力低沉,讓他蹬三輪給雜志社送書。
1983年,馬雲第2次參與高考,再次落榜,數學進步到了19分。馬雲的爸爸媽媽勸他死了上大學的心,好好學門手工,以後馬雲又開端騎著那輛寒酸的自行車,絡繹於杭州的街頭巷尾。
1984年,馬雲不管家人的竭力對立第三次參與高考,這次數學考了89分,但總別離本科線還差5分。因為英語專業招生目標未滿,有些英語優良者取得升本時機,馬雲被杭州師范學院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進入大學後,馬雲變成了德才兼備的好學生,憑仗超卓的英語穩坐外語系前五名。以後馬雲中選學生會主席,後來還擔任了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
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系英語專業結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以後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文及世界貿易講師。以後馬雲變成杭州市優異青年教師,建議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端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1992年,因為很多人來請馬雲做翻譯,馬雲建立海博翻譯社,請退休教師做翻譯。為生存下去,馬雲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海博翻譯社開端賣鮮花,賣禮物,還從前出售過一年的醫葯,推銷目標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
1994年,海博翻譯社營收相等。其間來自西雅圖的外教比爾和馬雲聊互聯網,馬雲開端尋找時機決議創業。
1995年年頭,海博翻譯社開端掙錢。馬雲作為翻譯來到洛杉磯交流執行一同高速公路出資未果後。從洛杉磯飛到西雅圖找比爾,比爾領馬雲去西雅圖第一個ISP公司VBN觀賞。
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去職務,自個拿出六、七千元,向小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預備創業。
1995年4月,我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效勞有限公司建立。三名職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5年5月,我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端從身邊的兄弟經商。此刻,離我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
1995年7月,我國黃頁為浙江省外宣辦做了一個網站,在網上宣揚浙江的經濟文明,名曰"金鴿工程"。
1996年3月,因為杭州電信也做了一個我國黃頁,分食商場,馬雲決議和杭州電信兼並。我國黃頁作價60萬元,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現金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
1997年,在得到外經貿部進京建立我國世界電子商務中心(EDI)約請後,馬雲決議拋棄我國黃頁。他將自個所持的21%我國黃頁以每股2、3毛錢的報價賤賣給了公司,拿回10多萬元。以後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我國產品交易商場、網上我國技能出口交易會、我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我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
1999年3月,馬雲正式辭去公職,後來被稱為18羅漢的馬雲團隊回到杭州,湊夠50萬元人民幣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正式上線。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傳聞阿里巴巴後,飛赴杭州洽談出資,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決議辭去職務參加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從軟銀等世界出資組織融資2500萬美元。
2003年5月10日,馬雲創建淘寶網,開端爭奪eBay易趣C2C商場。
2004年12月,馬雲創建第三方網上支付渠道支付寶。
2005年8月17日,yahoo宣告以10億美元現金和yahoo我國悉數財物為價值,一起獲yahoo10
2007年11月,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范大學協作共建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馬雲出任董事長。
2013年5月10日,馬雲正式卸職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頂替馬雲出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中通、
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民營快遞公司聯合建立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一起發動我國智能骨幹網(CSN)項目建造,馬雲出任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8月22日,在UC優視9周年之際,阿里巴
⑧ 你認識的人中,資產最多的人是如何發家的
資源最多的人,一般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成就,去進行相關的發展,也就能達到發家的一個地步。因為他們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個能力,所以說他們也就會有發家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