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銀行理內財都不太好。容
銀行理財大多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㈡ 理財靠譜嗎
一般用戶存到余額寶里的錢其實跟存在銀行里是一樣的,比較安全,比較可靠,但是支付寶里的其他理財產品也是靠譜的但是唯一一點不同的是風險必須要自己承擔,支付寶是不負責虧損的。
還有定期理財,定期理財有短期30天,年化利率4.6-5%,長期98天,年化利率4.6-5%,長期360天,年化利率5.5-6%,這些理財的風險也小,也是貨幣基金或者保險類理財產品。
㈢ 理財靠譜嗎,
首先,理財是靠譜的,只是投資有風險,投資市場有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性,所以我們買的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不過風險等級有高低之分罷了。㈣ 銀行的理財靠譜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內註明的都容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㈤ 銀行理財靠譜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注回明的都是有答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