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搭售理財產品

搭售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05-23 20:09:03

A. 房貸已經放款,可以把之前捆綁銷售的理財產品退了嗎

之前的理財產品到期了嗎?如果到期了可以退掉,如果沒有到期,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退掉的。請給我一個好評吧

B. 做貸款要買保險,請問這屬於搭售產品嗎敬請銀監部過問一下。

尊敬的「用戶名瞎起」網友您好,2012年銀監會發布了銀行業「七不準」從業規范:1、不準以貸轉存(強制設定條款或協商約定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2、不準存貸掛鉤(以存款作為審批和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3、不準以貸收費(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中間業務或其他金融服務而收取費用)4、不準浮利分費(將利息分解為費用收取,變相提高利率)5、不準借貸搭售(強制捆綁搭售理財、保險、基金等產品)6、不準一浮到頂(籠統地將貸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額)7、不準轉嫁成本(將經營成本以費用形式轉嫁給客戶),違反「七不準」規定的任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據有關法律進行處理。您在辦理業務時如發現銀行存在違反「七不準」行為,可向該行上級機構或者監管部門反映具體情況。

C. 被廣發銀行強制買理財產品才可以放款打什麼電話投訴

這個你沒有什麼辦法
你也沒有辦法證明是被強買強賣的
而且,大家都是走的這個流程,你投訴了
那到時候可能你的款就批不下來了,所以沒有人投訴

D. 廣東惠州惠東農業銀行霸王條款,首套房貸上浮20%還強行要求買理財產品。

前幾天四大行都說利抄率回到基準利率了,可是我的房貸還是1.1倍的,還沒改。搭售理財產品的確是霸王條款,可以換一家銀行問一問。看看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以及其他商業銀行有沒有基準利率,多問問有好處的,希望能幫助到您。

E. 貸款十萬要買一萬八的理財產品,合法嗎是什麼貓膩

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合規定的,早在幾年前,銀保監會就出台政策規定,金融機構不得以貸轉存,而你要貸款10萬,銀行要求你買一定數量的理財產品,顯然是銀監會禁止的行為,你可以去你當地的銀保監會去投訴,至於貓膩到沒有,主要是現在貸款人多,供不應求,銀行就利用這一點,順便搭售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做點推銷,提高自己的業績,其他倒也沒什麼,以上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你貸款順利天天開心

F. 投訴銀行 辦理貸款時,捆綁銷售理財產品

銀行的要求不合法。銀行只能選擇貸或不貸,不可以利用貸款搞推銷。如果銀行堅持推銷的話,你可以要求銀行另外再貸5w用於購買他們的貴金屬理財產品,也可以換一家銀行。

G. 信託公司將高風險和低風險理財產品捆綁銷售合規嗎

如果產品合規的話,捆綁銷售沒有問題。

關鍵是投資者要做好判斷。

看看相關的理財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H. 銀行工作人員能否在客戶辦理業務時誘導客戶搭售理財產品

應該不能誘導客戶挌售理財產品的。

I. 互聯網金融平台買不到銀行理財產品,這是為什麼

互聯網金融理財平台的意義非常寬泛,包括銀行線上理財(主要指手機銀行APP)、綜合性財富管理平台、基金銷售平台、互聯網貴金屬理財以及P2P理財(出借)。

互聯網金融理財平台可以分為5類:綜合性金融(綜合性財富管理)平台、銀行類線上金融平台、證券、保險、信託等傳統金融機構線上平台、互聯網貴金屬理財、P2P平台。

1、綜合性金融(綜合性財富管理)平台

3、周期較短。余額寶等零錢理財產品可以隨時存隨時取,互聯網借貸類產品也基本分為1月標、3月標等等,周期性靈活。

4、操作簡單。線上理財,足不出戶,認購、申購、贖回、轉換等一系列操作總共只需要幾分鍾時間。

5、工具普遍,互聯網金融理財只需一部手機就能操作。

互聯網金融平台理財的劣勢:

(1)部分平台存在很多監管安全問題:

1、信息披露不足,底層資產不透明

2、未實行銀行存管,或存管銀行未通過測評

3、未貫徹小額分散,金融風險較大

4、尚未備案,屬無證經營

5、自有資金、自身實力有待加強,難以度過「雙降」的風險整頓期

6、存在非法吸存、非法集資、跑路等現象,投資者資金安全受威脅

(2)監管安全等問題造成投資者信心不足,用戶流失

(3)部分互聯網金融平台自身實力不夠,風控不足、資金不足、資產端質量較差等

(4)市場空間受擠壓。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銀行理財產品形成沖擊;BAT等互聯網巨頭利用流量入口搶奪用戶

(5)網路支付風險、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困擾所有互聯網行業。

關注@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 ,了解更多最新互聯網金融資訊。

通過互聯網金融平台進行理財需要注意什麼?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首先,用戶要了解不同理財方式的差別。不同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風險、周期規律均有所差別,如網貸理財、銀行理財等投資方式收益與期限是固定的。再如,股票、私募等,有相應的經驗與資本門檻要求,視類型不同而收益不等,投資者應結合情況,搞清楚管理的差異性。

掌握理財方式的特點,以網貸投資方式來說,一般投資者會根據短、中、長期期限來分配資金,在生活消費外,保持對資金的有效管理。對於用戶來說,更多的應從滿足生活上的便利性、投資方面的靈活性出發進行管理,有別於博弈類型投資形式,網路理財更多側重於穩定性。

結合情況制定規劃,更具體來說,視資產的不同,具體投資會出現收益高低的不同時期,投資者應該掌握市場的動態,及時加強認知。善於把握投資邏輯,或能制定規劃的投資者,就能更好的提升理財效果。

完成前期工作後,用戶在選擇平台時,要盡量選取在公安、工商網站進行過備案的平台,部分網站注冊地為境外要尤其注意。收益過高的平台,例如宣稱收益超過超過15%,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

同時,盡量選取知名度較大的平台,多考證平台披露信息。沒有第三方託管,沒有擔保的不投,資金安全沒有保障。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承受能力過低。

在選定平台後,從細節上看,要多注意新手標、獎勵卷以及交易時間限制等具體要求,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利益。以理財品種為例,平台有時候會推出一些待客理財的品種,口號是可以幫你搶到平時買不到的標,但同時往往也會隱形搭售其他理財品種。

關注@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更多最新互聯網金融資訊。

互聯網金融平台理財的風險如何?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信用風險,互聯網金融平台信用審核不嚴,借款人信用不達標,提供資料虛假等。借款人不及時還錢也是信用風險的一種,借款人需要延長還款期限,並且要支付比較高的罰息。不過目前互聯網金融貸款端的資金回收是按月等額本息還款,借款人違約及虛假借款人是信用風險的兩大主體,借款人的數量越多,對互聯網金融管理信用風險的要求就越高。

資金流動性風險,出借人在出借資金沒有到期的情況下,提前申請回收本金,但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是不允許提前回收本金的,即使允許也會收取相關的費用的。

國家政策風險,目前,相關部門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正在逐步進行,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平台無法經營。

互聯網金融平台自身風險,平台是否是正規經營的,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經營業務范圍是否合法、是否吸儲、是否放貸,所轉讓的債權是否是真實有效的、是否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不接觸理財客戶的資金的,以保障投資者資金的安全性。

關注@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更多最新互聯網金融資訊。

閱讀全文

與搭售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權在券商和期貨公司 瀏覽:813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