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易到融資最新消息

易到融資最新消息

發布時間:2021-05-24 15:41:55

① 易到公司老闆跑路了嗎

據《勞動報》報道,日前,一則題為「易到老闆跑路了,你們的錢都拿得回來嗎」的消息引發市民高度關注。多位消費者向媒體反映,不僅叫車難,甚至數月都沒能叫到車,而且提現功能也存在問題。易到方面則向記者表示,該文章系惡意捏造,並涉嫌散布不實言論,公司正在收集證據,將向公安機關報案。

② 易到用車是不是要倒閉了

易到用車來是不是要倒自閉,還不能斷定,但已經維持不下去是真的,從目前看來易到用車真的成了騙子公司。車主提現不了,我們乘客就叫不到車,我想叫他們退回我的充值。可他們就是耍賴,拒絕退回我剩餘的自己充值的金額。

③ 上市融資的運作

一、對初級勘查公司最低上市要求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將要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分為甲、乙兩類。兩類初級勘查上市的要求有所不同。

甲類初級勘查公司擁有找礦潛力的探礦權區。該區已做過地質測量、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開展過槽探和少量鑽探,有進一步勘查價值,可以安排至少50萬加元的首期勘查設計。公司在該探礦權上擁有重大權益。現金資產能完成首期勘查設計,並能維持18個月公司的行政費用和探礦權使用費,外加10萬加元不可預見費。甲類初級勘查公司要求有200萬加元的凈有形資產。探礦權區的找礦潛力、首期勘查設計的合理性、公司在該探礦權上的權益,都必須有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認可。

乙類初級勘查公司擁有可開展勘查工作的探礦權區,現有地質資料表明,可以安排20萬加元的勘查設計。公司在該探礦權上擁有重大權益。現金資產能完成首期勘查設計,並能維持12個月公司的行政費用和探礦權使用費,外加10萬加元不可預見費。對凈有形資產無要求。探礦權區的找礦潛力、首期勘查設計的合理性、公司在該探礦權上的權益,都必須有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認可。

在原溫哥華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初級勘查公司上市融資的門檻不高。初級勘查公司的有形資產大於50萬加元,上市時的最低發行價格不低於0.30加元/股,最少股東數量300名,第一期礦產勘查預算不小於10萬加元,即為上市融資的最低標准。私公司成長為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難度並不大。

二、對初級勘查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的要求

對初級勘查公司管理層、董事和持股超過表決權10%的股東,都要填寫個人信息表。證券交易所在該初級勘查公司上市前,要對上述人員進行背景調查。初級勘查公司高管層的經驗和能力,是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評估該初級勘查公司上市後的融資前景和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對於初級勘查公司,在董事會和高管層要有具備地質專業水準和豐富勘查經驗的人士,這是提高勘查成功率、給投資風險勘查股民帶來回報的重要保障因素。例如,麥威淩先生(William Meyer)曾擔任大型礦業公司——德克公司的副總裁,主管公司的全球勘查業務,1999年加入明科礦業及金屬公司,擔任董事長,為該公司長期能贏得勘查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起了重要作用。又如,加拿大地質調查所總地質師、著名的塊狀硫化物礦床專家弗蘭克林(J.Franklin),離開加拿大地質調查所後,加入初級勘查公司China Clipper Gold Mines Ltd.,擔任董事。他的加盟、曾推動該公司股票的上漲。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要求,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至少要委任兩名獨立董事。獨立董事應獨立於管理層之外,但他們是該公司直接或間接權益持有者,不過他們不得有超過10%的表決權,不得是擬上市初級勘查公司有業務聯系公司(如有業務聯系的鑽探公司、咨詢公司等)的高管人員。

三、上市途徑、上市程序、上市費用

1.上市途徑

(1)直接上市(IPO)。

(2)上市與公開招股同時進行。在上市的同時,還可以發行招股書,由承銷商尋找願意投資礦產勘查的潛在投資者,批量購進該公司的股票。招股書的內容必須真實,否則公司董事、承銷商、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將賠償購買人的損失。

(3)反收購(RTO)。反收購即買殼上市或借殼上市。許多初級勘查公司選擇項目,經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評估後,上市籌到第一筆勘查資金後,投入勘查,但未能找到預想的經濟礦床,又沒有新的「找礦故事」可以再擴股融資,資金耗盡,只好休眠,成為殼公司。在溫哥華證券交易所有數百家這樣的初級勘查公司。一般說來,大約30萬加元就可以收購一個殼公司。但必須進行法律調查和審計,沒有債務和法律遺留問題,買一個「干凈」的殼公司。

2.上市程序

上市的程序一般都比較漫長。初級勘查私公司籌備上市,起草並提交招股書,證監會審查並反饋意見,修改提交正式招股書,審計財務報表,律師完成法律程序,股票承銷商調查,准備銷售文件和宣傳材料,推介即將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確定機構投資者,股票上市定價,正式掛牌上市。

3.上市費用

每家初級勘查公司上市情況都不相同,很難精確估算上市的費用。在加拿大,初級勘查公司上市的費用一般在50萬加元左右,這包括上市文件的准備,承銷協議談判,公司章程等的法律顧問費用,招股文件和收購公司的財務審計費用,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評估費用,初級勘查公司董事和高管層的責任保險費等。這沒有包括股票承銷商5%~10%的折扣和傭金。

四、股票分銷

除了機構買股以外,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可以自由買賣的股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要求,申請上市的乙類初級勘查公司至少發行50萬股可以自由買賣的股票,公眾持股的總市值應大於50萬加元,公眾股東不少於200名,公眾持股量大於20%。以上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五、配售認股權和雇員期權股

上市的初級礦產勘查公司要不定期地配售認股權(Warrants)和雇員期權股(Option)。配售方案董事會通過後,並得到證券監管委員會批准後實施。雇員期權股應列明細表,註明初級勘查公司董事、高管層、公司職員,甚至秘書、制圖員等的職務、期權股的數量、價格、兌現的時限,這些都要向股民公布。

六、財務報告編制和審計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規定,上市初級勘查公司編制財務報告,必須採用加拿大公認會計原則(GAAP)、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審計所採用加拿大公認審計原准則(GAAS)、美國公認審計准則(GAAS)、國際審計標准(ISA)進行審計。

七、信息披露

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有責任、有義務持續不斷地、真實地披露公司的有關信息。披露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新聞發布(News Release)

初級勘查公司的主要新聞就是找礦進展。因為重要的見礦工程或預測靶區見礦或不見礦,都將對上市初級勘查公司的股價和市值產生重大影響,必須及時而真實地披露這些找礦進展。找礦的新聞必須由資格人士(QP)即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發布。例如,加拿大SKN公司與西南資源公司在雲南播卡金礦以南相鄰地段拖布卡,取得一塊探礦權。播卡金礦的地表礦化、含礦層位、控礦構造和金的地球化學異常,當時認為向南延伸到拖布卡探礦權區內,顯示了在拖布卡探礦權區內尋找播卡型金礦的良好前景。這一地區效應,使SKN公司的股價一度上升到5加元/股,顯示了投資者對該區找礦的心理預期。礦產勘查就是高風險,在最望見礦的部位施工的第一個鑽孔不見礦! 這個新聞一經披露,SKN公司的股票當日應聲下跌30%。而後的幾個鑽孔也全部是「白眼」。陸續公布的找礦進展,使SKN公司的股票一路下滑到0.5加元/股。找礦新聞的發布有嚴格的規程,知道內情的公司高管層也絕不能拋出手持的股票。但SKN公司並沒有失去信心,該公司在河南的一個鉛鋅銀礦的勘查開發上取得了成功,股價回升到15~20加元/股。

2.並購報告(BAR)

初級勘查公司若收購探礦權或建立合資企業,取得某探礦權的部分權益或簽訂成立合資企業的初步協議(Head Agreement),均應作為重要事項立即披露。

3.人事變動報告

初級勘查公司董事會、高管層的人事變更屬於信息披露的范疇。如前所述,股民購買初級勘查公司的股票,既要買有找礦潛力的項目,又要「買」該公司的找礦和管理團隊。

4.年度報告(AIF)

年度報告是初級勘查公司向投資者提供財務年綜合信息的披露文件。它包括公司狀況、勘查現狀、找礦前景、潛在風險、外部因素變化等。對於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年度報告有時不是必須的。

5.運營情況聲明(MD&A)

通過對公司管理的討論和分析,讓投資者了解公司全面的運營業績和財務狀況。

初級勘查公司的重大勘查進展、籌資活動及變動,都通過公司新聞發布。若投資了該公司,投資者都要經常查看這個重要市場信息。但是,不少初級勘查公司還是樂於發表積極、正面的消息,有傾向性。所以投資者要自己進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特別是早期的勘查項目,更要小心翼翼,尤其是那些乍一看很出色的成果,要仔細分析這些結論是如何得來的,一個礦床中有經濟價值的部分到底有多少,開采成本可能有多大,以便引導到正確的投資決策。是買是賣,是否持股,都在分析的結論之中。投資者要注意找礦新聞中的危險信號,例如,所用化學分析方法非常規、非常專有;取樣後,未將劈分的另一半岩心留下;礦體的品位、厚度都不穩定;在投入工程不足時就計算資源量/儲量;對探礦權的權屬表述不清,甚至含糊其辭;對比該公司歷次發表的新聞,出現矛盾,透露出該公司管理上的混亂;暗示公司的項目很有潛力,很有競爭力。缺乏專業知識的勘查投資者要聽取礦業分析家的意見。

最後特別強調一點,初級勘查公司上市成功並不等於融資成功。我國股市不同,上市門檻很高,但上市成功就意味著籌資成功。在風險勘查資金市場,真可謂是「上市容易,籌資難」。例如,1997年有一位加籍華人,將我國一個低品位金礦的探礦權裝入一家初級勘查公司——XMP公司,在溫哥華證券交易所上市成功,但卻沒有投資者來買XMP公司的股票。股價從0.40加元/股的定價,迅速跌到0.03加元/股,而且交易量很小,很快就變成了殼公司。除了探礦權的潛力不大以外,XMP公司的高管層在礦產勘查圈內沒有名氣,沒有業績。投資者對該公司能否找到礦,能否帶來投資回報信心缺乏信心,形成了上市成功、融資失敗的局面。這和我國股市上市成功就圈錢是不同的。

④ 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而投資人仍願意一輪一輪投入

第一輪,2010-2012年,「舶來品」的群雄並起;

這一輪打車熱潮的鼻祖是美國的Uber,09年成立,10年天使輪125萬美金,11年2月A輪1100萬美金;此時Uber僅僅覆蓋了舊金山一個城市;同年12月,Uber B輪融資3700萬美金,此時其服務涵蓋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六個城市,並一舉成為當年最火熱的美國創新公司代表。(10年興起的O2O的概念也在11年找到了其最為有力的代表……)

而在國內,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在10年9月正式上線,天使投資是徐小平老師,後又在11年8月獲得A輪融資,注意時間節點:11年8月,正好是Uber融資後大概半年;(當然我並不是說易到的融資完全是靠概念,其在初期的執行和模式創新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但也就此時關於「黑車」的討論讓很多創業者覺得繼續做這樣的模式可能直接風險太高,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名為Getaxi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10年7月成立獲得天使200萬美金,11年6月A輪800萬美金。

也就是在11年底,12年年初的那個時間點,國內的基於計程車的打車應用團隊開始非常活躍的出現,第一批的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秘(易到做的)、微打車、易達打車以及稍晚發布的嘀嘀打車等;

基本上你能聽過的名字的打車類軟體在那個時點都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無論多少;因為細分行業美國火,中國雖然有很多國情的限制(比如計程車行業封閉),但這並不能妨礙大家以一個天使期的價格參與這一市場。

就像打德州一樣,即便手裡牌很爛,但不少人依然會跟個1-2輪再決定是不是棄牌……
這個時間點幾家公司起步差不多,沒有誰在初期就表現出了能夠領先行業的態勢,所以只要團隊看上去還OK,就都能拿到錢;(很像當年的團購有沒有?)

大家雄心萬丈,瘋狂的跑馬圈地,但……

第二輪,2013年上半年,洗牌開始;

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除了瘋狂的補貼和砸錢之外,單純想依靠產品體驗獲取用戶和司機已經不可能;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在行業之外,大家開始討論打車軟體怎麼掙錢?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管制的問題,在13年上半年,整個打車軟體的從業者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

而在沖擊中自然有人留下,有人被沖走,所以群雄紛爭的態勢開始出現寡頭;

在北京,嘀嘀開始顯現出強於其他團隊的執行能力,具體體現在PR、廣告投放、瘋狂的補貼策略,而所有這些我們看到的除了團隊自己的決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嘀嘀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決定的。投資嘀嘀A輪的正是當年投資拉手的金沙江朱嘯虎;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拉手在瘋狂擴張時的景象,那麼你就不會吃驚於13年Q1-Q2嘀嘀的表現,結果是北京市場被嘀嘀幾乎全數吃下。

在江浙滬,另外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快的悄悄的撬動著打車市場,因為在杭州以及阿里的關系,快的很早就獲得了阿里的投資;杭州起步的快的在吃透杭州市場後迅速進入上海市場;由於我在上海,對上海市場比較了解,這個市場也是整個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域;

上海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全國最規范的,電調系統也非常深入民心,但這個系統還是有個問題:收費;所以快的在進入上海之後,通過優秀的用戶體驗和一定的運營手段就在上海獲得了單日過萬的訂單數量…

而就在快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候,嘀嘀在北京戰役勝利後進入上海市場,依然延續了在北京的策略:瘋狂砸線下廣告、大力補貼司機用戶;而他們敢這么做的原因就在於在13年4月,北京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獲得了騰訊戰略投資的青睞,1500萬美金到手……短短2個月後,嘀嘀在上海也宣布單日訂單破萬。

我最近半年總會和身邊的朋友講這個案例,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在打車軟體這個細分領域里幾乎完美的提現了我所有學過的經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案例。比如在已經有了一個行業先行者的細分領域,如何撬動市場?嘀嘀在上海的策略就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低價」(更高的補貼力度)……

而關於《打車軟體-血站上海灘篇》的故事還沒完,在已經有了2個行業領先者的市場,後發者又該如何撬動呢?大黃蜂這時候給了我們答案: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

大黃蜂是13年成立的公司,創始團隊是前土豆COO,天使期從晨興那裡融了300萬美金,上線後瘋狂補貼,補貼不僅僅局限在乘客也在用戶。我印象中大黃蜂最激進的時候是在夏天6-7月,其做了連續8周活動,只要用大黃蜂打車,成交後司機給10塊話費,乘客給10塊話費……

這場戰斗之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問題;在8月,快的、嘀嘀、大黃蜂都宣布自己是上海第一;在上海這個局域市場中,寡頭壟斷行成,然後進入典型的「囚徒困境」。

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誰補貼力度小了,司機和用戶就會跑向另外2家……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的完成了其又一輪融資;

第三輪,2013年下半年,大佬進場,寡頭之勢形成

到了下半年,能夠吃得消這樣燒錢速度的打車類應用已經沒有幾家了;嘀嘀依然鞏固了其在北京霸主地位,而快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迅速拓展了30個二線城市市場,兩家行業領頭羊開始出現。再後面一點的搖搖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黃蜂經歷了瘋狂的夏季之戰後發力廣州深圳,效果甚微……

而也就在這個時點,領頭羊2家企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下一輪融資迫在眉睫;BAT三家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大佬在一個時點為這一輪的融資推波助瀾。這期間還穿插了快的收購大黃蜂這樣的事例……

這里可能會有人問,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資了嘀嘀,我們都好理解,可關網路什麼事兒呢?

因為網路對移動互聯網的焦慮,因為網路看到網路地圖的用戶量不錯,因為網路地圖想拓展O2O業務,所以:

網路地圖推出用網路地圖打車(後面接的打車軟體),網路給用戶補貼話費的活動……
(你們不是給不起乘客補貼了么?我大網路有的是錢,我給!
金主!給跪!必須跪了!)

那麼這一輪融資的時候,嘀嘀講的又是什麼呢?行業影響力、即將撥雲見日的形式、過去2-3年的執行效果,以及騰訊的背書。所以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就是題主所說的,今天正式有消息放出,嘀嘀新一輪融資1億美金,中信領投6000萬,騰訊跟投3000萬;

雖然我不知道嘀嘀現在的股份結構,但騰訊的跟投應該是超出其股份比例的,我相信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騰訊一定給嘀嘀非常多的加分;(也有新聞關於微信接入打車的,大家也看到了)而至於為什麼是中信這家在國內TMT領域不是那麼活躍的基金來Lead,或許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事情,這里不展開了。

至於快的,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在嘀嘀疲於融資的時點進入北京市場,相信北京的朋友們最近都應該知道用支付寶可以打車了,其背後合作方就是快的,短短時間也在北京市場獲得了不錯的份額,所以如果你是投資人,快的你投還是不投?或者這么問,所有人都不會投么?

第四輪,2014?

一個問號可能是我唯一想說的,沒人知道……因為嘀嘀融到錢了,快的也不會坐以待斃,這場戰爭不會那麼早結束,14年戰爭肯定會升級……

而至於其他答案提及的諸如:收費、大數據營銷、合作推廣等所謂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可能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操心也操不過來,所以也就別操那份心了……

=====================================================================

寫在最後,打車類應用這個細分類目應該算我入行以來所經歷的最刺激的一個行業,真正的競爭其實只有1年,而這1年裡發生了那麼多波瀾起伏,這些波瀾不會因為行業外的人的一句諸如:「打車軟體不靠譜」這樣的結論所輕易掩蓋,我上面所寫的內容不及真實競爭環境的萬分之一,其中之事可能都夠寫一本MBA案例集了……

這個細分類目比團購更驚心動魄,因為直到今天行業領先的2家公司依然沒有任何收入,A輪融資Close的第二天啟動B輪融資是多少年不遇的情境,很多人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啊,我部分同意,這場豪賭可能依然會延續下去……

(我其實想如果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找參與這場大戰的幾家VC的具體負責這幾個案子執行的XDJM一起聊聊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然後整理成冊,哪怕不發表就小圈子看看也是值得的。

我總會和朋友們說做投資的每個個體都不傻,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絕頂聰明,但到基金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是群體決策,這里就有個體理性和群體非理性之間的關系,所以有可能結果會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最後有2種結局:

1、案子敗了,然後投資人被罵SB;
2、案子成了,投資人開始吹NB;)
轉載

⑤ 為什麼賈躍亭親自修改反擊聲明

據新華社消息,4月17晚上,周航一紙聲明曝光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側面佐證了一直以來傳聞樂視資金緊張的線索,同時也把他與樂視關系破裂的事實公之於眾。

根據之前的報道,2016年11月起樂視頻頻被曝出資金鏈斷裂危機後,其旗下各版塊持續受到關注,也加深了外界對其控股公司易到的聚焦。在屢次被質疑到資金鏈問題時,易到一度義正辭嚴做了否認,包括之前易到高管在公開接受采訪時強調融資非常順利、」不會存在樂視把易到的資金轉到樂視體育的事情,這是三個不同的主題,資金挪動絕無此事」。

⑥ 樂視融資易到145億真的嗎

不一定,因為現在基本上很難,因為現在風險很大,投資者都很謹慎,除非你的項目特別好,不然很難融資,現在經濟都不景氣,所以還是好好努力吧,慢慢來,不要著急,只要努力做,會越來越好的,希望幫到你。

⑦ 易到用車的公司大記事

2010年5月 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
2010年6月 易到用車入駐總部基地辦公樓
2010年9月 易到用車站上線測試並開始提供北京地區預訂用車服務
2010年10月 易到用車司機專屬手機智能終端及APP測試使用
2010年12月 易到用車年末初體驗營銷活動啟動
2011年1月 易到用車參加「為盲人朋友獻愛心 從讀書開始打開「心目」「活動
2011年2月 易到用車網新版網站正式上線
2011年3月 易到用車啟動「愛心援僑,免費接機活動」
2011年3月 易到用創始人周航先生獲得「年度商界生活青年領袖-快創典範獎」
2011年3月 易到用車網獲得由易觀國際頒發「最具投資潛力獎—服務模式創新電子商務之星」
2011年易到用車網獲得專利及著作權總數高達幾十項
2011年易到用車網推出了移動訂車APP2.0升級版
2011年易到用車成功開通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東莞天津成都三亞地區的服務
2011年04月 與搜狐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為其全年戰略合作夥伴
2011年05月 易到用車微博訂車正式上線
2011年05月 易到用車蘋果手機客戶端2.0版正式上線
2011年06月 暴雨肆虐 易到用車免費送老人回家
2011年06月 易到用車安卓客戶端正式上線
2011年06月 易到用車獲得《創業家》雜志社主辦2011黑馬中國總決賽十強
2011年07月 易到用車開通上海、廣州、深圳業務。北上廣深四城聯動盛大開啟
2011年07月 易到用車技術團隊開發APP客戶端打車小秘正式上線
2011年07月 易到用車千萬級美金融資 領跑O2O電商新模式
2011年08月 易到用車獲得第三屆(2011)中國品牌與傳播大會頒發「影響中國2010-2011年度創新品牌大獎」
2011年11月 易到用車獲得2011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TOP30優秀應用獎
2011年11月 易到用車獲得2011「高德杯」中國位置應用大賽一等獎
2011年11月 易到用車獲得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評選之2011最具投資價值商業模式大獎
2011年12月 易到用車獲得「創業邦100」-中國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
2011年12月 易到用車服務覆蓋進入杭州、三亞、東莞三座城市
2011年12月 易到用車獲「中國成長百強」評選組委會頒發的「最具創新力企業」獎
2012年06月 易到用車2.0上線 新價格 新支付 新網站 新APP
2012年07月18日 易到用車APP榮登蘋果AppStore旅行類排名第一,總榜第25
2012年12月14日 易到用車榮膺APP Store 2012最佳創新應用
2013年01月22日 青島、沈陽、桂林、貴陽、重慶5城開通易到用車服務
2013年04月17日 南京、珠海、石家莊、濟南4城開通易到用車服務
2013年05月22日 廣州、杭州、長沙、武漢、重慶5城上線經濟版服務
2013年05月30日 廈門、蘇州、合肥、鄭州、長春5城開通易到用車服務
2013年06月27日 哈爾濱、唐山、洛陽、威海、寧波、溫州、南寧、福州、泉州9城開通易到用車服務
2013年07月08日 易到用車iPhoneApp v4.5版本上線 隨叫隨到支持語音叫車功能,支持混合派車,用戶自主選擇司機
2013年08月07日 易到用車AndroidApp v4.5版本上線
2013年08月26日 易到用車iPhone App v4.6版本上線 全線產品支持用戶自選司機;QQ會員一鍵登錄
2013年09月03日 大連、煙台、昆明、西雙版納、蘭州、大同、晉城、晉中、臨汾、運城10城開通易到用車服務
2013年09月16日 易到用車Android App v4.6版本上線 全線產品支持用戶自選司機
2013年09月16日 易到用車iPhone App v4.6.1版本上線 成功邀請好友體驗,送10元現金獎
2013年09月18日 香港開通易到用車服務,至此,易到用車網服務已經覆蓋全國49大城市
2013年10月16日 杭州、西安、武漢、三亞、長沙、重慶、青島、桂林、溫州、石家莊、貴陽、大連、海口、蘭州14城開通日租半日租服務,同時開通杭州、 石家莊、海口、三亞、蘭州 7城的日租服務
2013年11月11日 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5城接送機價格全面下調,接送機108元起
2013年11月09日 易到用車獲得2013中國技術商業論壇「銳公司」獎項
2013年12月15日 易到用車總部遷至中關村
2013年12月19日 成功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為6000萬美元,本輪投資由攜程和DCM領投
2013年12月19日 易到用車iPhone App v5.0版本上線
2013年12月20日 易到用車Android App v5.0版本上線
2014年01月07日 易到用車iPhone App v5.1版本上線
2014年01月13日 易到用車Android App v5.1版本上線
2014年01月15日 易到用車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公布融資細節,發布公司全新O2O戰略
2015年2月3日,易到用車、奇瑞汽車和博泰集團在北京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推出其首款合作產品「互聯網智能共享電動汽車」——易奇汽車by iVokaOS。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EO周航在發布活動上表示,到2018年,該合資公司將推出15萬輛電動汽車,達到全球第一 。

⑧ 先傳融資60億,再傳周航離職,易到怎麼了

公司在融資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不可預見性的問題,如果公司處理不好,那麼公司就資產下滑,甚至倒閉。

閱讀全文

與易到融資最新消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
外匯穩嗎 瀏覽:631
股票趨勢圖怎麼畫 瀏覽:466
原油期貨現在是多少 瀏覽:15
銀行房產抵押貸款40萬還款5年 瀏覽:525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貨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