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通家庭怎樣理財
我現在說的理財,也只是面對工薪階級,就是沒有多少錢的那種,其實每個人都想理財,都想讓自己的資產蹭蹭的多起來,但看來看去,無非是銀行定期存款、買基金、買保險,買股票等等。下面就說說我目前的了解的理財方式,說是理財,其實我也只是在摸索階段。
方法
銀行定期存款
因為我的單位的工資卡是在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所以每個月我都要進行一次工資的搬遷工作,然後利用的我的建行網上銀行來操作。雖說銀行定期是能賺得一定的利息,但就我本人而言,不怎麼喜歡,感覺自己的錢不是自己的啦。以前很熱情去存了一年了,可是到最後拿到手的利息扣去稅後就那麼一點點。現在大概是不扣稅了,但可能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吧,所以我銀行定期存款沒有,不過以後可能會嘗試吧。
民間借貸
我們這兒的民間借貸的利息是一分利,相當於借別人一萬,每月收入利息100元。這個在我們本地非常普遍,一般我們這兒的人做個生意,買個什麼,資金緊張的話,都是通過民間借貸來解決的。其實我對這個也不太懂,不過我的父母這一輩子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值的,其實民間借貸肯定是有風險的,這就要看借錢的人的人品了,一般都是親戚,或者非常熟悉了解的人之前進行借貸,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什麼問題,但保持警惕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塊,我也一般交給我父母處理。
金銀幣投資
說起金銀幣,其實在是去年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存在,我是在中央電視台的理財在線節目《金幣理財經》中才認識的,不過金銀幣確實是一種比較好的投資理財方式吧,不過時限要以年計算,不象股票是天或分來計算。其實我也有買了一點點,買的也算比較遲的,如果二月份買的話,現在收益能達到30%以上。就象《貴妃醉酒》這個彩色金幣從二月初的25000元,現在都漲到41000元,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不過金銀幣投資也是要選好品種,選好進入時間,才會有不錯的收益。
我們這兒俗稱的「應會」
這也是一種民間的理財方式,風險也是肯定有的,不過這也要看對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一般來說都是朋友之間、親戚之間才會做,保證安全嘛,每年二次標會,價高者得。這種對於買房或急需用錢的時候也是比較好,最主還是「安全」兩字。
基金投資
我是從2007年上半年就參與了基金投資,也是跟同事的風,花了五千塊買了兩只基金,一隻是鵬華中國50,另一隻是銀華富裕,收入非常不錯,最高收益有達到過130%。可能就是因為這種賺錢效應,在指數5000多點的時候,我又投了好多去購買基金,就是這個舉動,害我虧了少。雖然我一直放著,2009年漲回了大部分,但還是要說一句,人啊,真是不能太貪。不過不管怎麼說,我覺得基金還是一種比較好的投資方式,主要關鍵是做好兩件事,第一就是選好基金,第二就是選好進入時機。我現在投資基金採用的方式是定投加不定期申購的購入方式,用余錢小額分批次購入。順便大家也幫我看看,有什麼可以完善的。
我的基金組合:
指數基金:華夏中小板ETF(做波段用)聽說六月份還會調整,什麼時候指數跌到二千三百或二千二百點時候再買點,現在還是觀望、等待。股票型基金:興業社會責任,打算買點,在觀望。
混合型基金:嘉實主題精選(每月定投500,指數每下降100點,就買入1000)
貨幣型基金:華夏現金增利貨幣(我的存款)、嘉實貨幣(主要是為了買嘉實主題基金時可以轉換,也可以節省申購費)
股票投資
這是我最想學的東西,本來已經開戶了,可是把那初始密碼忘記了,再加上銀證轉帳沒有時間辦,所以這個2007就開的證券帳戶就沒動過。不過這是以後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先花點小錢練練,還要多多指教論壇裡面的前輩。
開網店
這是我第二個想弄的東西,因為我本人就很喜歡網上購物,一直想弄一個自己的網店,可是沒啥貨源。不過我在網上做過幾次生意,還算不錯,也賺了三四十塊錢。加油,這是我努力的方向之一。
B. 一個家裡怎樣理財
家庭建議先有保障,後談理財
C. 家裡有10萬元怎麼理財
手上有點小錢的時候,我的建議是買短期定期保本理財。
首先,買任何理財之前,先買1000試水。
放上一個月,看收益。年利率超12%的不買,定期超一年的不買。
原因有下,
你這手頭的錢,沒事的時候,是活的,有事兒的時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計劃春節小長假陪女朋友去旅遊,預算5000怎麼說?
是我的建議,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年化收益在9%——11%,而且門檻低,300起投,現在投資還送500京東卡: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D. 家裡有800萬怎麼理財
拿出一半去開公司!幫你賺錢。只有錢生錢才是最快的賺錢辦法。理財也要自己掌握自己的財富。仔細想想財富公司或銀行他們為什麼能用你的存款來賺錢?他們就是錢生錢的道理。
E. 如何簡易家中理財
家庭理財要因家、因人而異。不過,建立個人和家庭的風險防範體系,應該是屬於家庭理財的一部分。買保險是有效抵禦人身風險的一種方法,如果有興趣可以先了解一下。
如果你想買保險,那麼一定要了解一些有關保險的基本知識。如果能夠學習一些基本的保險知識,對於不了解保險的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不介意,現在就來了解一點基本的保險知識,可以嗎?
買保險一定要明確一個基本道理:買保險買的是保障!而並非是其它(如:股票、基金、存款……等)。買保險是為了規避人身風險,建立個人保障體系的有效方法。同時,它還是一種理財方式。要想正確的利用這種方式理財,就應該學習和了解一些有關保險的基本知識。如果人雲亦雲,或者想當然的去買保險產品,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不但讓你花錢買了你不一定需要的產品,還會讓你煩心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煩心一輩子。
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是法定的保險,也可以被稱作:政策性保險。它是國家管理部門以法律為依據,以行政手段進行實施和管理的保險。凡是參加工作或自謀職業的成年人都必須參加的保險。它可以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范圍內的經濟保障。因為社會保險是政府行為,所以它帶有強制性的特點。僱主(或機構)在僱用雇員時應該簽定勞動合同,僱主(或機構)應該為雇員辦理社會保險,這是僱主應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如果公司不為雇員辦理社保,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在掌握了相關證據後,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舉報。還可以向當地媒體求助,揭露那些不良老闆的違法行為。
個體人員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在戶口所在地參加社保(至少目前的政策是這樣的),之後要履行按時、足額、連續繳費的義務。參保人員在遇到以上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和生育保險問題時,可以得到相關方面的經濟保障。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登陸當地社保局的網站,進行相關問題的了解與咨詢。
社保強調的是社會公平(參保人員每人只有一份),它的基本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保障是保而不包。所以,它的保障度是不能完全滿足個人需求的,於是,就需要商業保險來做補充了。
商業保險:是集社會(參保人員)力量為少部分被保險人在遇到某些(如:重大疾病、意外傷害、醫療健康 …… 等)人身風險時提供應有經濟保障的保險。購買商業保險是一種商業行為,它應該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個人的經濟支付能力來購買的保險,既然是商業保險,它就帶有強烈的商業色彩,它是社會保險的補充。商業保險強調的是個人公平(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經濟能力進行購買,買的多,保障多,買的少,保障少,不買就沒有保障),它的定位應該是:社會保險的補充。購買原則是:自願原則。
這兩種保險的共同特點:為被保險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經濟保障。社保是一定要買的,因為它是 政策性保險,帶有一定的福利性。至於商業保險買與不買?你最需要買什麼險種?買多少?那要根據你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支付能力來確定。
買保險買的是保障,而保障是人人都需要的。所以,買保險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保險?為什麼要買保險?我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保障?我需要多少這樣的保障?就我現有的能力能買多少我需要的保險產品?如果你真想給自己和家人買一些保險,建議你:
1、首先學習和了解一些保險知識;
2、了解保險的作用和意義;
3、明確自己對保險的需求;
4、按自己的實際需要和經濟能力進行投保。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費,踏踏實實享受。不然的話,由於自己一時的無知,換來的可能是今後無限的煩惱。
人生處處有風險,意外傷害、健康問題和養老問題是每一個人隨時可能遇到的人生最大風險,一旦遇到這樣的風險,它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這三個風險應該是每個人必保的。
對於成年人來說,買保險應該先買社保,之後,可以選擇買一些商業保險進行補充。因為,社保是基礎,商業保險是補充。買商業保險有一些基本原則,如:先大人,後孩子;先基本,後完善;先近後遠 …… 等等。了解並遵循這些原則,應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到保險網上去看一看。或者找一位有責任感、業務精通的高素質保險業務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咨詢。
給未成年人買保險,主要是選擇購買商業保險中的學平險、意外傷害綜合險、終身或定期健康險。如果孩子年齡太小,想給孩子買的某些保險產品可能會受到一些政策性規定的限制,所以,可以先給孩子少買一點健康險,如果有可能,可以再附加一份住院津貼險或住院醫療險。
另外,還可以考慮在社保局或街道辦給孩子買一份少兒住院互助金(大約是40-50元左右/份/年),這樣,孩子在醫療保險方面的保障會提高一些。待孩子年齡稍大一些,再給他買一些適合他需要的險種。
不少的人買商業保險之前,只有購買的慾望和沖動,而沒有認真地去了解一下相關的保險知識,聽業務員三說兩說的就買了。拿到保單後也不再認真地看一看其中條款的內容,事後跟別人聊起來,才慢慢感覺到自己對已經買的保險到底保的是什麼都不清楚,或者發現自己買的保險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產品。那個時候的懊悔將是追悔莫及的。有鑒於此,建議你還是先學習、了解,再決定購買。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一般來說:每個人理想的基本有效保障:終身健康險應不低於30萬元;意外傷害險應不低於20萬元/年;養老險應不低於10萬元。商業保險並不是有一份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但也要量力而行。
對於工薪族來說,購買商業保險的費用應該在年收入的15%左右。如果少了,保障度可能會顯得不足;如果超了,可能會對你的日常生活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保險公司在承保時,對被保險人和投保人有一些要求,即:一、被保險人必須是健康體。二、投保人應該有穩定的收入和繳費能力。 三、對於未成年人的賠付金額不超過5萬元。
買商業保險(無論什麼險種),肯定是:越早買越好。因為它有一個規律:在保障度一樣的情況下,所交保費是隨參保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
保險是一門學問,買商業保險需要的是:要有一個有周密的統籌計劃安排和循序漸進的心理准備,不要設想一次投入就能解決一生的保障需求。或者,買一份保險就想為自己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問題。
正確的投保做法應該是:
1、買保險前的學習和了解非常重要。盡量多學習一點保險知識,正確認識 保險的功能和作用;
2、選擇一家實力強,信譽好的保險公司;
3、選擇一個有責任感、誠實可信、業務精通、從業五年以上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的高素質業務員為你提供服務,這一點很重要;
4、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險種組合;
5、收到保單後,應在7天內多次認真仔細閱讀每一條款,如遇不解或疑問,應隨時與保險公司或業務員取得聯系,進行咨詢。如對所投險種不滿意,10日之內可以無條件退保,以確保自身的利益免受損失。所以,投保前的前期選擇非常重要。
至於哪家商業保險公司更好的問題,可以登錄和訊保險網和中國保險網,進行相關問題的了解和咨詢。
因為家庭理財的范圍比較廣,還可以在網上看一看,知識多了不是壞事情,對嗎?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