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錢是越來越難掙了,相信很多人工薪族都有這樣的感覺。很多工薪族辛辛苦苦專工作很多年,發現屬除了月供的房子外,賬上基本沒有什麼存款,資金依舊緊張。
那麼,工薪族應該怎麼理財,才能擺脫困境?
【1】控制消費,合理花錢。想要理財首先需要存錢,哪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必要開支,除去這些開支後,我們不需要的盡量不要買,每天堅持記賬,總結自己的消費,就能清楚的知道每筆錢的去向。
【2】制定財富目標。給自己設立一個終點,才會有動力,比如一年後存5萬、10萬等,不要求太高,要求能夠自己做到的。
【3】增強個人競爭力,拓寬自己掙錢的渠道。作為年輕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能,不斷的拓寬自己賺錢的渠道,多一份薪水也是很有必要的。
【4】學會理財,多多學習專業技能。人不但要學會花錢,學會賺錢,還需要學會理財,只有讓錢賺錢才能讓財富利益更大化。
當有一定的資金的時候,理財就是一件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了。理財是一門學問,每天需要不斷的學習一些理財的知識,然後參與一些理財產品的投資,讓自己的財富慢慢增加,盡快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Ⅱ 一般普通工薪族家庭怎樣理財
理財計劃
工薪族是多數人群,不管你的工資是10000元、5000元還是3000元,無論收入水平是多少內,只要有收入,在相應容的環境下就應該學會如何理財。
從賬本開始
像工薪階層相對來說,收入水平不是很高。這個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來安排自己的開支和花費。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在生活中設計「理財賬本」。
強制自己儲蓄
記賬之後,把每月必須的生活費扣除出來之後,就要強制自己進行儲蓄。如銀行定期、基金定投、國債、掘金時代(理財返利)等。
建立保障體系
建立保障體系對工薪階層來說尤為重要,對於收入不高的工薪階層來說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保障體系,當遇到意外或者重大疾病時很容易遭遇經濟危機。
望採納,謝謝。
祝你開心每一天。
Ⅲ 工薪層女性婚後該如何理財
前段時間,超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講述一位37歲的資深全職太太,婚後一直靠老公養家,突然有一天丈夫出軌離婚單親中年婦女,提出離婚,她從養尊處優的闊太太一下跌落至谷底,並從零開始過上了賺錢養家的單親媽媽生活??
按照劇情假設:女主的前任收入應該在100萬-200萬之間,算是工薪階層中高收入人群。但高消費:花8萬元買鞋;低儲蓄:離婚時現金不足20萬,造成了離婚後女主非常尷尬、落魄的局面。可見結婚7年來,女主基本不理財,也完全沒有理財意識。
「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的日子還沒過安穩,神轉折就這么來了。
電視劇固然是誇張的藝術表演,但生活有時候也可能比你想像得更觸目驚心。分享一組數據:
1.5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47%的人是單身;
2.50%的婚姻以離婚收場;
3.離婚後第一年,女性的生活水平平均下降73%;
4.老年貧困人口中,3/4為女性;
5.90%的女性在一生中必須獨自承擔自己的經濟壓力,但79%的人並沒有為此做好准備。
工資不多?還是想理財?又擔心不安全?工薪階層女性婚後理財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工薪階層女性婚後理財從攢錢開始。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
只有留在水庫里的才是你的財。要想攢好錢,就要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女性在消費方面的自製力會比男人稍差,但要讓一個女性完全像男人那樣去消費,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女性就不再是女性,女人也就不再可愛了。
在工薪階層女性婚後理財方面,可以利用圈子獲取資訊,但在真金白銀的投資中,更需要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因此,在投資方面,切不可盲目跟風,或者「聽風就是雨」。理解各種產品的風險收益等級,分散而審慎買入才安全。
工薪階層女性婚後理財不要忘記給自己買一份保障。女性的總體投保率要低於男性,很多家庭的保單都是女人作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卻往往是子女、丈夫,而不是自己,在大多數女人的心目中,對家庭的奉獻仍是最重要的職責,把孩子和丈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自己,但是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最不可或缺,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保護家人。
上班族已婚女性理財財偏保守。調查顯示,相對於男性,女性對於穩定和安全的青睞程度較高,所表現出來的投資理財策略也相對保守。故存錢仍是大多女性常用的理財方式,基金以及網貸等這種收益與風險相對穩定的產品也成為受廣大女性投資者的喜愛,而對於股票等風險系數較高的產品則不像男性投資者那麼熱衷。
那麼,工薪階層女性婚後理財還有注意些什麼呢?要學習理財相關的專業知識,並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理財知識庫。
Ⅳ 普通工薪族怎麼理財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投資理財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門檻低:由於工薪階層的收版入問題,但是資金量不大權,所以要求投資門檻低,比如100元起。對於那種門檻很高的信託,私募基金等就不太適合。
風險低:工薪階層的抗風險能力差,選擇投資方式的時候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一定要兼顧風險,不太適合股票,現貨、原油、外匯等高杠桿的理財產品,最好選擇有抵押的理財方式,比如車貸抵押類的網貸平。
流動性強:由於資金少,有時候急需用錢,所以必定要去流動性要搶,銀行的活期隨存隨取,但是收益幾乎為零。有一些P2P平台比較適合工薪階層,因為有債權轉讓,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將手上的債權轉讓出去,一般投資1個月之後就可以轉了。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財需求尋求平台。
Ⅳ 老是感覺錢不夠花!作為工薪族怎樣理財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一、什麼是理財?
理財就是管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收入像一條河,財富是你的水庫,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開源節流。
二、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Ⅵ 工薪族理財怎麼理財
理財是門學問。
Ⅶ 普通工薪族,該怎麼理財
理財,得有規劃。
Ⅷ 工薪族怎麼理財
我在炒黃金。還可以。得多學習。
Ⅸ 工薪族理財該怎麼做好
首先是儲蓄,留半年的生活費做穩定流動性高的活期理財,比如貨幣基金。准備幾千塊買紙黃金紙白銀,風險相對小,佔用資金不大。存夠5萬塊可以買銀行理財。錢再多可以考慮買房了。
記得要買保險,買定期壽險、定期重疾險和意外傷害險,不是終身型可返還的保險,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