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數據
原文地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作者:吳瑕
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現狀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獲取資金: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內在含義和要求,可以說各有千秋,都受到一定的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一)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及二者關系
內源融資:內源融資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折舊和留存盈利)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它包括兩方面:積累資金和沉澱資金。積累資金是企業稅後利潤用於擴大再生產的部分;沉澱資金是企業折舊資金在固定資金更新期限到來之前處於生產過程之外形成的"閑置資金"。內源融資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是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折舊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有形和無形損耗,它主要用於重置損耗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留存盈利是企業內源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再投資或債務清償的主要資金來源。以留存盈利作為融資工具,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當然由於資金來源於企業內部,也不需要發生融資費用。
外源融資: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閑置資金,使之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它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高效性、靈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等特點。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而直接融資又分為股權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兩種方式。在經濟日益市場化、信用化和證券化過程中;外源融資將成為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方式。
二者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也是一個隨經濟的發展由內源融資到外源融資的交替變換過程。中小企業在創立之初,由於市場需求不旺,生產規模有限,難以承擔高額負債成本。因此十分重視自有資本的積累,避免過度的負債經營,從而主要依靠內源融資來積累資金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隨著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時,外源融資則成為企業擴張的主要融資手段。考慮到外源融資的成本代價,中小企業在資金籌措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內部積累。辯證地講,內源融資是外源融資的保證,外源融資的規模和風險必須以內源融資的能力來衡量。如果不顧內源融資的能力而盲目地進行外源融資,不但無益於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將使企業陷入擴張與穩定的困境之中。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內源融資狀況
為了適應市場風雲的變幻莫測,中小企業必須具有經營靈活、變化快捷的特點,因而在時間上和數量上對資金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企業自身提高積累能力,以對市場變化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同時,創辦中小企業也必須有一定量的資本,這是一個經濟學常識。如果連一點本錢都沒有,或者僅有極少量的創業資本而把大量的資金需求量寄託於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方式,那麼企業的生命力也是難以持久的。我國現有的組織結構簡單;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對象單一的中小企業融資大都依靠自我積累,依靠自身力量發展;但規模較大的中型企業的內源融資狀況則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分配過程中留利不足、計提折舊費率偏低等問題。
據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以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對成都、綿陽、樂山三地601家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來源結構的調查顯示,企業內部自身積累78.1%、向銀行貸款9.65%、民間借貸5.07%、商業信用3.25%、其他非正規融資3.93%。這組數據說明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內源融資。
2.外源融資狀況
第一,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股權融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目前尚不可能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眾所周知,我國證券市場自建立至今,已經被賦予了為國有大型企業服務的一項特定功能,尤其是前幾年國有大型企業處於困境的情況下,為使國有企業通過改制重新煥發活力;我國股票市場以國有企業改革為宗旨,重點扶持了一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融資。在政策如此嚴重傾斜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基本上未向中小企業開放。我國《公司法》還規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總額不得少於5000萬元,公可生產經營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從嚴控制一般加工業和商品流通企業;中小企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經營規模偏小,且大多為一般生產加工企業和流通服務性企業;與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相差甚遠,自然被股票市場拒之門外。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滬深上市公司共有近1500多家,民營企業大約占不到15%,且部分還不是通過正常途徑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價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而曲線上市的債券融資。
與股票市場相類似,債券市場也基本上未向中小企業開放。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的發行實行:"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組審批"的辦法,每年由政府部門確定債券的發行規模和規模內的各項指標,在具體確定年度債券發行計劃時,優先考慮農業、能源、交通、重點原材料與城市公共設施項目,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債券發行辦法規定,發行企業債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6000萬元,且還要有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單位作擔保。這一系列條件也限制了中小企業進入債券市場。隨著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二板市場的創建,中小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與債券融資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增大;但近期仍不會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
第二,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充當信用媒介而實現融資的一種方式,它具有間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和非流通性等等性,是中小企業融通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近幾年,政府主管部門出台了不少旨在強化對中小企業發放銀行信貸的政策,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機構也竭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間接融資即債務融資已經成為民營企業融資的重要來源;
理性地講;在沒有政策障礙的前提之下,中小企業是採取直接融資方式,還是間接融資方式,應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規模特點,所涉足的行業、企業發展前景而定。對於從事高科技產業類的中小企業,因其經營風險較大,資本有機構成較高,技術含量也較高,可考慮通過證券市場融資;對於傳統產業類的中小企業,因其經營風險較小,資本有機構成較低,技術含量一般,可主要採取銀行信貸方式進行間接融資。
由此可知,盡管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環境還不理想,但銀行信貸方式目前仍是中小企業的首選與鍾愛。
2.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論文答辯
答辯時老師的提抄問主要有:一是關襲於你寫作和准備方面的,如:你為什麼要定這個選題?你寫作的目標是什麼,是想解決什麼實際問題?類似的;二是,文章內容方面的,如你的數據是怎麼收集和分析的?可就你論文中的內容來提問,特別是你寫得不太全不太好的地方;第三就文章結構框架方面。答辯在大部分時間只是個過場,但也不可以大意,我提幾點建議:開始的自我陳述,控制在三到五分鍾,以:我是XXXX,我的指導老師是XXXX(說出指導老師,如果你老師是個牛人,那答辯老師就不會為難你了),我寫的題目是,主要 ZXXXXXXXXXXXXXXX;最好不要讀稿,把論文的大綱適當說明一下。最後,我陳述完了,勞煩答辯老師們提問,謝謝!注意禮節 答題時:先說題,再回答;如:我的第一個問題是XXXXXX?;我的答案是 XXXXXX。如果遇到自己不太會的,要誠實,先說一點兒,然後說:這個題目我現在還沒能很好的回答,因為論文寫作過程中受個人能力,時間,等因素影響,研究還是很全面,但在今後的工學和學習中我會努力,繼續研究,謝謝!千萬不可以和答辯老師爭執!!!!!
3. 中小企業融資實例
1.「原來工行考察企業並不問大小或出身,而只問經營狀況優劣和發展潛力。」——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老闆●企業描述:
民營科技型小企業,產品主要出口到美國、日本。
●融資需求:
今年,公司接到了個大訂單,由於短期自有資金有限,生產資金出現不足,無法進行生產。該公司找了好幾家銀行申請貸款,但由於沒有可抵押的房產,僅有的固定資產也是機器設備,因此無法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
●轉機:
該公司老闆正在焦頭爛額之際,一個偶然的機會,聽朋友說工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於是找到了工行進行咨詢。
●工行的解決方案:
工行對該公司進行綜合考察、分析後,發現生產經營正常,銷售穩定增長,現金流充足,與國外客戶有長期穩定的交易記錄,公司及股東個人的信用記錄也都良好。因此,工行認定,該公司作為民營科技型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只要銀行能夠對企業資金流進行有效監控,對該公司信貸支持是可以控制風險的。
工行為該公司制定了融資結算綜合服務方案。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工行為其提供融資支持,以機器設備作為抵押擔保,銀行主要通過對企業現金流的控制來控制風險。
其次,由於該公司國外市場業務比重大,工行有針對性地根據他們的需求向公司力推出口押匯業務,使這家企業在獲得銀行出口融資的同時可提前辦理外匯結匯,規避匯率風險;又使銀行能夠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及銷售情況,有助於企業及時歸還貸款,減少財務成本。
第三,銀行為這家企業提供綜合結算服務。工行網路遍布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快捷的結算服務,包括代發工資、國際結算和網上銀行等業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融資收獲:
綜合服務方案執行後,該客戶在工行成功獲得首筆流動資金貸款300萬元,解決了這家企業的資金問題,使企業成功擴大了生產。
●融資感受:
該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感慨地說:「本來以為工行這么大的銀行,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是難以貸到款的。經過這次嘗試才發現,原來工行考察企業並不問大小或出身,而只問經營狀況優劣和發展潛力,還能根據企業的規模、經營特點、結算方式等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幫我們小企業更加規范、持續、穩定地發展,真正支持了我們小企業做大做強。」案例2.「不敢想像工行這么大銀行居然也有這么貼近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小型高科技企業老闆●企業描述:小型高科技企業,生產的通信電源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性能優良,產品主要銷售給國內大型通訊設備製造商。
4. 急求中小企業融資的參考文獻 一定要著作類的 就是後面帶[D]
[1]何志強,朱家德,稅學麗. 規模、區位與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基於四川中小企業融資的比較分析[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6,(3).
[2]史娜.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創新研究[D]. 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2007.
[3]王晨輝. 關系型貸款、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破解[D].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2006.
[4]本報見習記者 田文會. 國務院專題研究 突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局[N]. 財經時報,2005-01-17(T00).
[5]許小平,楊曉艷. 中小企業融資與民營中小銀行的優勢[J]. 價值工程,2005,(5).
[6]本報記者 楊紅梅. 新思路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N]. 中國財經報,2009-05-26(008).
[7]吳慎之. 強化融資租賃功能:中小企業融資的必然選擇[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4).
[8]孟琳. 中小企業融資和銀企關系問題探討[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5,(3).
[9]程未. 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6.
[10]左濤. 物流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理論分析[D].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2007.
[11]記者 黃麗珠. 金融創新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效途徑[N]. 金融時報,2009-07-18(008).
[12]本報記者 任麗梅.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沒改觀[N]. 中國改革報,2010-07-17(002).
[13]記者 黃世釗. 我區出台十七項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融資[N]. 法治快報,2009-05-01(003).
[14]石文禹見習記者 孫自豪 通訊員 鄒煒龍. 信用擔保打破中小企業融資瓶頸[N]. 洛陽日報,2008-09-04(002).
[15]管偉琪,胡瑜傑. 甘肅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分析[J]. 河北農業科學,2010,(12).
[16]張代軍. 遼寧、浙江兩省中小企業融資比較與啟示[J].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17]劉明娟.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9,(1).
[18]鮑小紅,劉瑾.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 企業技術開發,2006,(1).
[19]王翔. 中小企業融資大環境體系的構建研究[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5).
[20]張梅.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問題[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
[21]王小霞. 中小企業融資與信用擔保制度[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22]章穎薇. 資本結構理論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啟示與思考[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23]李藝紋,白印坡,楊瑞. 信用文化建設與中小企業融資探析[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04,(11).
[24]王小芳. 中小企業融資難及相關理論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2004.
[25]本報記者 張瑤瑤. 集合票據帶來中小企業融資新氣象[N]. 中國會計報,2009-12-18(008).
[26]羅思榮,宓明君. 地方債券與中小企業融資初探[J].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27]藍裕平. 風險投資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J]. 國際融資,2010,(9).
[28]饒丹珍,詹文. 國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功經驗[J].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29]王翔.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研究[J].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30]徐宇虹.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9).
[31]劉瑞. 中小企業融資探索——基於金融創新角度[J]. 價值工程,2007,(1).
[32]唐志祥.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對策建議[J].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
[33]李勇輝,吳朝霞. 積極啟動民間資本 拓寬中小企業融資[J]. 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3).
[34]顧慧琴. 淺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其對策[J].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4,(2).
[35]朱娟.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與對策[J]. 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36]謝朝斌. 中小企業融資:理論與實證分析[J].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4).
[37]金林. 我國商業銀行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對策研究[D].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38]李瑞青. 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
[39]楊春光. 投資性互助會與中小企業融資[D].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2006.
[40]賀銀娟. 西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7.
[41]楊艷玲. 基於金融物流集成產品的中小企業融資研究[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07.
[42]鄭明明. 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2008.
[43]譚健美. 中小企業融資中信用擔保風險分擔機制研究[D].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2009.
[44]鮑洪安. 區域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研究[D].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2009.
[45]宋曉瑞.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思考[J]. 山西科技,2010,(2).
[46]史文娟. 加強金融政策扶持促進中小企業融資[J]. 商業經濟,2010,(6).
[47]許立新.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以秦皇島市為例[J]. 改革與戰略,2010,(4).
[48]張秋. 基於制度角度的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研究[J]. 區域金融研究,2010,(3).
[49]肖高玉. 論中小企業融資[J].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50]鄒鑫.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淺析[J]. 四川有色金屬,2009,(2).
5.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其原因分析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李波:Ⅱ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貨幣分析,市場與發展,2003年第3期
[2] 鄒傳太:債轉股的財務效益淺析,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1期
[3] 朱邦富:企業間債轉股,企業管理,2002年第5期
[4] 肖霞,民營科技企業發展中的融資分析,市場與發展,2003年第2期
[5] 李樹丞,劉長庚,楚爾鳴等: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研究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
[6] 康成傑,柴靖靜:優化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法制環境的對策和建設,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1期
[7] 鄧紅征,周長信: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模糊綜合評價,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8] 歐江波,歐群芳:美國對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及其啟示,企業經濟,2003年第1期
[9] 鄧向榮,於中鵬:民營企業股權優化與穩定機制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第3期
[10]王婷: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1]曾愛青,劉智勇:多方努力共同營造中小民企融資多贏格局,企業經濟,2003年第1期
[12]肖俠:求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整合創新,企業經濟,2003年第3期
[13]花愛梅:信用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的新課題,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4]張青美,施林琳,李紅:中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5]張荇,陳永志: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3期
[16]馮雪飛,王競天,韓俊:中小企業創新與融資,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7]方利勝,狄娜: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8]鎖箭:中小企業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林祖基,邵漢青:資本市場融資與運作,海天出版社
[20]陳曉紅,楊艷軍:二板上市之路,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