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的收入與理財對你成長的意義
你用一直以來的收入剩餘來理財,它能見證你多年以來的努力和價值,希望你能成功
Ⅱ 個人的收入與理財內容是什麼
個人收入就是個人收入,和 理財內容 沒有一分錢得關系
Ⅲ 投資和理財的區別.ppt
從詞意方面,投資可以是創業,入股上市公司,和合作夥伴共同出資開公司,炒股票,炒古董等都屬於投資也叫投機風險級別大利潤大。理財,把現有資產合理增值,可以是銀行定存,購買理財產品,可以把錢借貸出去自己收利息,房屋出租等,理財只考慮穩定收益不考慮暴利。
Ⅳ 個人理財規劃ppt,家庭理財方法
家庭理財講究多元化,既要保證有足夠的開支,又要讓家庭的財富保值增值。回最早的答理財方式是講究開源節流,就是不斷尋找創造財富的新途徑,同時要合理規劃開支,避免浪費。
為確保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必須學會理財多元化。首先將閑置資產分成7;3;1三等分,最多的一份要選擇銀行儲蓄,30%的資產用來購買企業債券或者國債,基金等收益較高的投資,剩下10%的資產可以用來購買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儲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住本金,股票是為了能夠讓家庭資產快速增值的手段,所以這樣規劃師很合理的
Ⅳ 高分急求一份「個人理財規劃方案」PPT(大學財務會計作業)
家庭理財講究多元化,既要保證有足夠的開支,又要讓家庭的財富保值增內值。最早的理財方容式是講究開源節流,就是不斷尋找創造財富的新途徑,同時要合理規劃開支,避免浪費。
為確保家庭資產保值增值,必須學會理財多元化。首先將閑置資產分成7;3;1三等分,最多的一份要選擇銀行儲蓄,30%的資產用來購買企業債券或者國債,基金等收益較高的投資,剩下10%的資產可以用來購買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儲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住本金,股票是為了能夠讓家庭資產快速增值的手段,所以這樣規劃師很合理的
Ⅵ 後如何理財給自己的財富增值.ppt
理財主要是兩個方面,儲蓄和風險投資。儲蓄大家因該很清楚,就是存銀行,但是怎麼存銀行呢?肯能很多人都會說,把錢存進去,存定期就好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存錢也是分很多種的。
儲蓄其實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七日存款、購買國債等。其中國債收益最高,時間越久,獲利越多。
風險投資包括實物投資和金融理財產品投資。實物投資:房地產、藝術品、郵票、古玩等,這方面不僅需要有好的投資眼光,還要有資深的鑒賞分辨能力,如果沒有這方面底蘊建議不要投資。當然如果你有錢投資在房地產,肯定是只賺不虧的。
金融理財產品:股票、基金、外匯、期貨、基金定投、分紅保險、現貨。我們先說一下股票,現在股票市場低迷,如果是長期投資的話,現在可以入市,長時間內,是不用考慮獲利的事情了。基金,包括股票基金,貨幣基金,股票+貨幣基金的形式,股票基金風險最大,貨幣最小。基金定投,螞蟻聚寶剛推出了基金定投,最少10元。
如何求穩,肯定是儲蓄投資,但是現在人民幣的貶值的速度太快,定存銀行只會不斷的的貶值,所以投資不能在單一,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儲蓄+投資,才是最正確的理財方式。
美國有個演算法來估算你應該把多少資產用於投資,把多少用於保守的儲蓄。這個演算法很簡單,就是你的年齡。如果你30歲,你應該至少在儲蓄上投入30%的資產,各種投資不超過70%。如果你40歲,那儲蓄40%,投資60%。如果60歲,儲蓄60%,投資40%。也就是說年齡越大越應該保守。
Ⅶ 簡單的個人理財PPT
我不知道你是要ppt還是要個人理財的方案?如果是個人理財,這要依照實回際的情況進行分析,根據您答個人的性格和對於風險的好惡程度來制定相應的計劃,這要找專業的理財專家。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比較大眾化的理財方式,那我可以告訴你一個「4321法則」,這是理財界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一個法則,對於多數人可以普遍適用。
所謂4321法則,是指收入的40%用於房屋及其他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購買保險。
如果你需要相關ppt,我這有一些,可能比較膚淺而且有點片面,可以在網路上hi我。
Ⅷ 急求一篇關於政治課題 個人收入與理財 的學習心得
1、認知:理解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和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意義;了解稅收的含義,樹立正確的納稅人意識;了解投資理財的不同渠道。
2、情感體驗:培養勞動光榮、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態度;以成為納稅人為榮,形成正確的納稅人意識和正確的投資理財觀。
3、運用:努力學習提高技能水平,為勞動致富打下基礎;能正確行使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學會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合理的選擇理財渠道。
教材分析:
1、重點:樹立正確的納稅人意識,理解稅收的意義。
2、難點:理解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及其意義;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3、教具:課件
課時安排:2 導入新課:
師:在上一節課中,我們探討了消費行為和消費觀的相關問題,消費是我們購買維持日常生活、學慣用品的必然行為,也是國家、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我們也明白了,消費所使用的金錢是必須靠勞動取得的。那麼,除了勞動獲得收入以外,我們還有哪些獲得收入的方法呢?我們又該如何管理和支配我們的各種收入,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條件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新課《個人的收入與理財》。
教學過程:
一、多元的家庭收入
①城鎮居民收入結構: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 ②農村居民收入結構: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不轉移性收入 轉移性收入:離退休金、價格補貼、住房公積金、救濟金、賠償、辭退金、贈送收入、贍養收入、福利彩票收入等。
2、個人收入分配
按勞分配定義: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其他分配方式:按個體勞動者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
思考:為什麼我國實行的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課件展示:資本主義的分配製度和我國的分配製度。
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課件展示:華西村的事跡
想一想:華西村為什麼能那麼快致富?
①堅持效率原則: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使勞動者的勞動貢獻和勞動報酬緊密結合,打破平均主義,激勵勞動者的積極性。
②堅持公平原則:防止分配不公,避免個人收入差距過分懸殊。
課件展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三個國家:
獅子山(0.629),巴西(0.601),瓜地馬拉(0.596 )思考:一個國家貧富差距過大會有什麼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