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螢石融資騙局

螢石融資騙局

發布時間:2021-07-07 13:42:14

❶ 中富榮匯是傳銷嗎

不是傳銷。

遼寧中富榮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於2017年07月1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崔建,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融資租賃業務,租賃業務、向國內外購買租賃財產,租賃財產的殘值處理及維修,租賃交易咨詢及擔保,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商業保理業務,經濟信息咨詢等。

❷ 氟化工行業准入條件

氟化氫行業准入條件

氟化氫是螢石等含氟資源實現化學深加工、發展氟化工的關鍵中間產品。為優化氟資源配置,提高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本質安全的氟化工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按照「控制總量,優化配置,節能降耗,安全環保,技術創新,持續發展」原則,制定本准入條件。

一、產業布局

(一)新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新設立氟化工企業應當符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有穩定可靠的螢石等資源保障,必須進入具有環境容量和安全容量、擁有含氟污染物(包括含氟渣料、液體和氣體,下同)治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設施以及危險化學品存儲、運輸設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開發區(包括產業園區、產業聚集區,下同)。

(二)在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城市規劃區邊界外2公里以內,主要河流兩岸、公路、鐵路、水路干線兩側,及居民聚集區和其它嚴防污染的企業周邊1公里以內,國家及地方政府規定的環保、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

(三)雖然滿足上述各種邊界要求,但不在開發區內的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除開展安全環保改造外,不得新增氟化氫產能,鼓勵這些企業停產退出或向開發區搬遷。

(四)除開發生產高純、超凈的電子等行業專用氟化氫產品和生產自用的氟化氫原料外,不得新建、擴建非原料用的氟化氫生產裝置。

二、規模、工藝與裝備

(一)為滿足節能、環保以及安全生產要求,提高氟資源利用率,實現合理的規模經濟,新建生產企業的氟化氫總規模不得低於5萬噸/年,新建氟化氫生產裝置單套生產能力不得低於2萬噸/年(資源綜合利用方式生產氟化氫的除外)。

(二)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選用節能、環保、安全的設備,主要工段、關鍵設備應當實現在線控制和遠程視頻監控,整個生產線應當建立綜合控制性能先進的DCS等在線遠程自控系統。

(三)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同時配套建設含氟粉塵收集利用系統、含氟污水治理系統和含氟渣料資源化系統。

(四)禁止以螢石為原料,採用水直接吸收工藝新建、擴建氫氟酸生產裝置。

氫氟酸應用企業應當根據生產平衡實際需要,就地以氟化氫為原料建設氫氟酸生產裝置,實現氫氟酸生產的清潔化。

三、節能降耗與資源綜合利用

(一)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經連續72小時生產考核,每噸氟化氫產品螢石(粉)(標准號YB/T 5217,氟化鈣含量不低於97%)消耗不得高於2.25噸、綜合水耗不得高於1噸、年均綜合能耗不得超過450千克標煤。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梯次利用和螢石、含氟石膏渣等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含氟石膏渣硫酸鈣含量不得低於90%、氟化鈣含量不得超過2%、硫酸含量不得超過0.5%,年綜合利用率必須在90%(包括簽訂長期合同委託加工利用)以上。

(三)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水循環利用率不得低於95%。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通過改造,在2013年年底前達到上述要求;通過改造達不到的,要按期停產或退出。

四、環境保護

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嚴格遵守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採取清潔生產工藝,按照環保「三同時」原則同步建設配套的環境設施和資源化設施。

廢渣排放應當達到GB 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要求,廢液排放應當達到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要求,廢氣排放應當達到GB 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要求。相關地方有更為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應同時滿足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要求。

含氟石膏渣應當有效回收並綜合利用,禁止隨意堆存、填埋。含氟石膏渣應當封閉存放,存放區必須進行防滲漏處理。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按規定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並通過清潔生產評估,應當在2013年年底前達到上述要求;通過改造達不到的,要按期停產或退出。

五、主要產品質量

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氟化氫產品質量應當滿足GB 7746《工業無水氟化氫》要求。

利用氟化氫生產的氫氟酸產品質量應當達到GB 7744《工業氫氟酸》或生產企業內控使用要求。

六、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和社會責任

(一)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由有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組織環境、健康、安全評價和節能評估,由有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地方各項管理規范和規定,健全管理制度。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必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氟骨病等職業病防治制度;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

七、監督與管理

(一)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評價、安全許可、節能評估、信貸融資、生產許可等,應當依據本准入條件。

對不符合本准入條件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環境保護管理部門不得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安全監管部門不得辦理安全許可,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信貸支持,質檢部門不得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地方人民政府或相關主管部門可依法決定撤銷或責令暫停項目的建設。

(二)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前,要經省級及以上工業、投資、國土資源、環保、安全、質檢等管理部門和有關專家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按照本准入條件要求進行檢查,經檢查未達到准入條件的,應責令限期整改。

(三)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氟化氫生產企業執行本准入條件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有關行業協會要積極宣傳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加強行業自律,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行業監督、管理工作。

(四)符合本准入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名單,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定期向社會公告,並實行動態管理。

(五)螢石(粉)生產企業不得向不符合本准入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提供螢石(粉)產品;氟化氫生產企業不得向不符合螢石行業准入條件的螢石(粉)生產企業購買螢石(粉)產品。

八、附則

(一)本准入條件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所有類型的氟化氫生產企業。

(二)本准入條件涉及的法律法規、國家標准若進行修訂,則按修訂後的執行。

(三)本准入條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氟化工產業發展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對本准入條件進行修訂。

❸ 「火螢石」是什麼石頭可以變色嗎

自然界不存在什麼火螢石。這種無非是商家拿來騙人的玩意兒。類似的還有用輻照手段做出來的夜明珠。你問商家這光怎麼來的。他們要麼說不上來,要麼編造更加離譜的假話。這種騙局我們見多了。別信。

❹ 中富榮匯是佰碩集團

我考察跟蹤了一個多月,佰碩集團的礦山我也去了,在岫岩先期主要是螢石,去沈陽總部了兩次,小投了一些,感覺先期能好些,現在收入還可以,主要它以周為周期,風險能小些

❺ 環保行業什麼時候適應准入制度啊

氟化氫行業准入條件

氟化氫螢石等含氟資源實現化學深加工,發展的關鍵中間體氟化工產品。氟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的氟化工產業體系,促進了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在控制總量,優化配置,能源節能,安全,環保,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本准入條件。

首先,產業布局

(a)新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新設立氟化工企業應當符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該有穩定可靠的螢石資源和支持,必須進入環境,能力和保障能力,含氟污染物(包括含氟渣,液體和氣體,下同)治理和資源利用的設施和危險化學品儲存,運輸設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區(包括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區,下同)。

(b)在該地區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由縣級人民政府及以上和需要特殊保護,城市規劃區邊界公里公里的主要河流,公路,鐵路,水路兩側的樹幹上,和居民聚集區和其他企業周邊,以防止污染,保護環境,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安全距離,禁止新的建設,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

(三),以滿足各種邊界要求,但不存在氟化氫生產企業在開發區內,除了進行安全和環境改造不添加氟化氫產能,鼓勵這些企業停產退出或搬遷到開發區。

(d)在除了開發和生產的高純度,超凈的電子行業專用氟化氫,氟化氫原料和生產用於個人使用,沒有新擴建非原料用氟化氫生產裝置??。

,規模,技術和設備

(新的生產氟化氫)為滿足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提高氟資源利用率??,實現合理的規模經濟,不得小於總規模為50000噸/年,一組新的氟化氫生產裝置??不得低於產能20000噸/年(資源綜合利用生產氟化氫除外)。

(二)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應使用國家的最先進的技術,節能,環保,安全設備,主要部分的選擇,關鍵設備應實現在線控制和遠程視頻監控,整個生產線遠程自動控制系統建立一個綜合控制性能先進的DCS。

(三)新建築,改建,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同時配套建設含氟粉塵收集和利用系統的, </含氟污水處理系統和含氟渣材料資源系統。

(四)禁止以螢石為原料,利用水吸收過程建設,擴建氫氟酸生產單元。 >
氫氟酸應用企業應當根據生產平衡實際需要,在原位氟化氫原料建設氫氟酸生產裝置,實現清潔生產氫氟酸。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

(一)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廠,生產72小時的連續評估後,每噸氟化氫產品螢石(粉)(標准編號YB / T 5217,氟化鈣含量不低於97%)消耗不得超過2.25噸,綜合水耗應不超過1噸,年均能源消費量不得超過450千克標准煤。 BR />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梯次利用的能源和螢石,含氟石膏渣。

氟含硫酸鈣石膏渣含量應不低於90%,不得超過2%的氟化鈣,硫酸含量不得超過0.5%,綜合利用率為90%(包括簽訂長期合同委託加工和利用)以上。
a>
(三)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水循環利用率不得低於95%。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2013年年底之前達成的上述要求,通過改造達不到的通過改造來計劃關閉或退出。

IV環境保護

新的建設,改造和擴展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嚴格遵守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採取清潔生產工藝,按照環保「,同時」的原則,同時建設配套的環境設施和回收設施。

浪費排放應達到GB 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廢棄物的排放應當達到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的要求,排放應達到GB 16297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相關的,放置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應同時滿足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含氟石膏渣應該是有效的回收和綜合利用,禁止隨意堆存,填埋。含氟石膏渣應當封閉的商店,商店必須防滲處理。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要求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滿足上述要求,它應該是在2013年年底前通過清潔生產評估;高不可攀計劃通過關閉或退出轉型。

五大產品質量
改建和擴建新的生產裝置,氟化氫,氟化氫產品質量應當滿足的要求,GB 7746「工業無水氟化氫。...... / a>
使用氫氟酸,氟化氫生產的產品質量應達到GB 7744「工業氫氟酸」或生產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

6個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社會責任

(一)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由一個單位的相應資質的組織環境,健康,安全評價和能源評價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的類一個資質單位建設,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地方各項管理的做法和規定,健全管理制度。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必須為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氟骨病,職業病防治和控制系統,積極推進能源管理系統的建設。

七,監督和管理

(一)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氟化氫生產項目,土地供應,環境評估,安全許可,節能評估,信貸融資,生產許可證等,投資管理,應根據准入條件。

不符合準入條件,土地資源管理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環境保護和管理部門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安監等部門都允許申請安全檢查,金融機構是不容許提供信貸支持,質檢部門將不適用的生產許可證的工業產品,當地人民的政府或有關當局決定按照撤軍法律規定或者責令暫停項目的建設。

(二)新建,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前,省級及以上,工業,投資,土地和自然資源,環保,安全,質量控制等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專家的聯合檢查組,檢查按照的訪問要求檢查的條件,不符合報名條件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
>
(三)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和檢查的氟化氫生產企業的准入條件實施。相關行業協會要積極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家的產業政策,加強自我紀律,並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做好行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列表

(四)符合報名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工信部和信息科技將定期向社會公布,並實行動態管理。

(五)螢石(粉)生產企業應當螢石(粉)產品;氟化氫生產企業不得滿足螢石行業准入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不符合報名條件的條件的螢石(粉)生產企業購買螢石(粉)產品。

8附件

(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所有類型的氟化氫生產企業的准入條件。

(b)本准入條件涉及的法律和法規,國家標准進行修訂,根據修訂後的執行。

(C),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的准入條件自發布之日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氟化工產業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准入條件進行修訂。

❻ 氟化氫行業准入條件的文件全文

氟化氫是螢石等含氟資源實現化學深加工、發展氟化工的關鍵中間產品。為優化氟資源配置,提高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大力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本質安全的氟化工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按照「控制總量,優化配置,節能降耗,安全環保,技術創新,持續發展」原則,制定本准入條件。
一、產業布局
(一)新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新設立氟化工企業應當符合當地產業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有穩定可靠的螢石等資源保障,必須進入具有環境容量和安全容量、擁有含氟污染物(包括含氟渣料、液體和氣體,下同)治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設施以及危險化學品存儲、運輸設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開發區(包括產業園區、產業聚集區,下同)。
(二)在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城市規劃區邊界外2公里以內,主要河流兩岸、公路、鐵路、水路干線兩側,及居民聚集區和其它嚴防污染的企業周邊1公里以內,國家及地方政府規定的環保、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
(三)雖然滿足上述各種邊界要求,但不在開發區內的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除開展安全環保改造外,不得新增氟化氫產能,鼓勵這些企業停產退出或向開發區搬遷。
(四)除開發生產高純、超凈的電子等行業專用氟化氫產品和生產自用的氟化氫原料外,不得新建、擴建非原料用的氟化氫生產裝置。
二、規模、工藝與裝備
(一)為滿足節能、環保以及安全生產要求,提高氟資源利用率,實現合理的規模經濟,新建生產企業的氟化氫總規模不得低於5萬噸/年,新建氟化氫生產裝置單套生產能力不得低於2萬噸/年(資源綜合利用方式生產氟化氫的除外)。
(二)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選用節能、環保、安全的設備,主要工段、關鍵設備應當實現在線控制和遠程視頻監控,整個生產線應當建立綜合控制性能先進的DCS等在線遠程自控系統。
(三)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同時配套建設含氟粉塵收集利用系統、含氟污水治理系統和含氟渣料資源化系統。
(四)禁止以螢石為原料,採用水直接吸收工藝新建、擴建氫氟酸生產裝置。
氫氟酸應用企業應當根據生產平衡實際需要,就地以氟化氫為原料建設氫氟酸生產裝置,實現氫氟酸生產的清潔化。
三、節能降耗與資源綜合利用
(一)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經連續72小時生產考核,每噸氟化氫產品螢石(粉)(標准號YB/T 5217,氟化鈣含量不低於97%)消耗不得高於2.25噸、綜合水耗不得高於1噸、年均綜合能耗不得超過450千克標煤。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梯次利用和螢石、含氟石膏渣等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含氟石膏渣硫酸鈣含量不得低於90%、氟化鈣含量不得超過2%、硫酸含量不得超過0.5%,年綜合利用率必須在90%(包括簽訂長期合同委託加工利用)以上。
(三)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水循環利用率不得低於95%。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通過改造,在2013年年底前達到上述要求;通過改造達不到的,要按期停產或退出。
四、環境保護
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嚴格遵守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採取清潔生產工藝,按照環保「三同時」原則同步建設配套的環境設施和資源化設施。
廢渣排放應當達到GB 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要求,廢液排放應當達到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要求,廢氣排放應當達到GB 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要求。相關地方有更為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應同時滿足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要求。
含氟石膏渣應當有效回收並綜合利用,禁止隨意堆存、填埋。含氟石膏渣應當封閉存放,存放區必須進行防滲漏處理。
現有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按規定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並通過清潔生產評估,應當在2013年年底前達到上述要求;通過改造達不到的,要按期停產或退出。
五、主要產品質量
新建、改擴建的氟化氫生產裝置,氟化氫產品質量應當滿足GB 7746《工業無水氟化氫》要求。
利用氟化氫生產的氫氟酸產品質量應當達到GB 7744《工業氫氟酸》或生產企業內控使用要求。
六、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和社會責任
(一)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應當由有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組織環境、健康、安全評價和節能評估,由有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地方各項管理規范和規定,健全管理制度。
(二)氟化氫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必須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氟骨病等職業病防治制度;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
七、監督與管理
(一)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項目的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評價、安全許可、節能評估、信貸融資、生產許可等,應當依據本准入條件。
對不符合本准入條件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環境保護管理部門不得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安全監管部門不得辦理安全許可,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信貸支持,質檢部門不得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地方人民政府或相關主管部門可依法決定撤銷或責令暫停項目的建設。
(二)新建、改擴建氟化氫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前,要經省級及以上工業、投資、國土資源、環保、安全、質檢等管理部門和有關專家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按照本准入條件要求進行檢查,經檢查未達到准入條件的,應責令限期整改。
(三)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氟化氫生產企業執行本准入條件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有關行業協會要積極宣傳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加強行業自律,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行業監督、管理工作。
(四)符合本准入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名單,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定期向社會公告,並實行動態管理。
(五)螢石(粉)生產企業不得向不符合本准入條件的氟化氫生產企業提供螢石(粉)產品;氟化氫生產企業不得向不符合螢石行業准入條件的螢石(粉)生產企業購買螢石(粉)產品。
八、附則
(一)本准入條件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所有類型的氟化氫生產企業。
(二)本准入條件涉及的法律法規、國家標准若進行修訂,則按修訂後的執行。
(三)本准入條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氟化工產業發展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對本准入條件進行修訂。

❼ 湖南省能源,礦產優勢

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形勢
一、礦業經濟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南地處祖國的中南部,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全省國土總面積為21.1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2%。1999年全省總人口為6532萬人,城鎮化水平為25.9%,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5個百分點。2000年GDP為3692億元,「九五」期間GDP年均增長率為9.7%,比全國年均增長速度高出1.4個百分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620元。
湖南省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非金屬之鄉和旅遊勝地之美譽。以礦產資源開發和生產加工為對象的冶金、化工、建材業已成為全省的支柱產業。1999年礦業及相關產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19.4%,占社會總產出的10.4%。礦業采選業總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4.8%。
湖南省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礦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2000年全省10種有色金屬產量達82.4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10.96%,其中鉛、鋅、銻、鉍、硬質合金產量分別為26.01、45.53、4.68、0.2835、0.0523萬噸,分別佔全國產量的25.17%、23.67%、43.9%、40%、61.2%。湖南錳業發達,其產品生產能力與生產設備以及產品質量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鎘、銦等分散元素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煤產量在南方省份位居前列,佔全國2.52%。水泥產量為2273.9萬噸,位居全國第8位,平板玻璃產量為750萬標准重量箱,位於全國第5位。重晶石、螢石、石墨、高嶺土、石膏等非金屬礦產原料的產量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全省主要礦產品及相關製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7195.15萬美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9.47%,其中出口總額為63573.26萬美元,佔全省的49.67%。
礦業的發展,促進了全省城鎮化的進程,形成了婁底、郴州、衡陽、株洲等一批市級和桂陽、常寧、冷水江、花垣、臨武、漣源、新化、平江、沅陵、桃江等一批縣級以礦產資源為支撐的礦業城鎮,礦業帶動了全省運輸業的發展,與礦業相關的運輸業產值約32億元。
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現狀
(一)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及優勢
湖南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優勢礦產多且分布相對集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1.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優勢礦產突出。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20種(計亞種141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產種類的70.18%。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種中,居全國前十位的礦產有57種(含亞種),居前5位的有34種(含亞種),其中鎢、鉍、螢石、石墨、海泡石、石榴子石、玻璃用白雲岩、陶粒頁岩等8種礦產的保有儲量佔全國首位(表1),石煤、錳、釩、銻、銣、重晶石、玻璃用砂岩等7種礦產的保有儲量居全國第2位。具有國際優勢的礦產有:鎢、鉍、銻、螢石、隱晶質石墨、重晶石等,在國內具有優勢或潛在優勢的礦種有錳、錫、鉛、鋅、鈮、鉭、水泥灰岩、石膏、高嶺土、芒硝,煤炭在南方地區具有比較優勢。
2.礦床分布呈明顯的區域性和相對集中性。鎢、錫、鉬、鉍、鉛、鋅、石墨主要集中在郴州、衡陽地區;銻主要分布在婁底、益陽地區,錳主要分布在永州、湘西自治州、懷化和湘潭地區;金、銀主要集中在衡陽、懷化、岳陽和郴州地區;煤主要分布在婁底、邵陽、郴州地區;鹽、石膏和鈣芒硝主要分布在衡陽、常德地區。
3.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大型、特大型礦床相對較多,金屬礦共伴生礦多,貧礦多,難選冶礦多。按礦區計,全省共發現礦產地1196處,其中特大型礦6個,大型87個,中型205個,小型898處;品位大於30%的錳礦僅為總儲量的30%左右,含硫大於35%的富硫鐵僅佔12.7%,鉛+鋅品位大於5%的礦僅佔36%;鐵、磷等礦產資源量大、質差,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難以利用;87.2%以上的有色金屬礦區含有2種以上的有益共伴生組分,含10種以上的共伴生組分佔4.7%。共伴生組分的綜合利用價值高。
4.礦產資源找礦潛力大。鉛、鋅、鎢、鉍、鉬、磷的預測資源量為其資源儲量的2倍以上,煤、鐵、銀、螢石的預測資源量為其資源儲量的3倍以上,金、銻、重晶石、岩鹽、各類石灰岩、高嶺土等的預測資源量是其資源儲量的5倍以上。
(二)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現狀
1.基礎地質調查:已完成全省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區域化探測量和1∶50萬區域重力測量工作,基本完成了全省的航空磁測。已完成1∶20萬重力測量18個圖幅,約占省域面積的58%,1∶5萬區域地質調查187幅,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0%,20個縣(市)1∶5萬—1∶10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在6個重要城市區內開展了1∶5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在重要成礦區帶內開展了1∶5萬化探、1∶5萬放射性水文區域調查和地面伽瑪測量。
2.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已探明83種(計亞種101種)礦產的儲量,列入礦產儲量平衡表的有68種。共發現各類礦產地約6000餘處,列入儲量平衡表上的1196處礦產地中,達到精查(勘探)程度的有451處,佔37.7%;詳查和普查(含普查以下)的礦產地745處,佔62.3%。全省仍有大量具有潛力的礦點(礦化點)需提高其勘查程度。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至2001年底,全省已開發利用77種(含亞種)礦產(表2)。礦山總數達8875個。按礦山企業規模計,有大型礦山企業14個,中型72個,小型8789個。礦山企業從事采選業人數46.14萬人,年產礦石2.41億噸。按所有制性質計,礦山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66家,集體企業3501家,公司制企業88家,私營企業4994家,中外合資及外商獨資企業14家。1999年,全省礦山企業采選業產值達217.36億元(位居全國前十名之列),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4.8%,礦業開發為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
1.能源礦產:建立了以漣邵、資興、白沙3個礦務局和煤炭壩、辰溪、譚家山、群力煤礦為主體的江南較大的煤炭工業基地。利用的礦種有煤、石煤、鈾、地熱,其中以煤炭開發利用為主。2001年全省共有煤炭礦山2269個,其中中型礦山23個,小型礦山2244個。從事採煤業人數為19.45萬人,產煤2944.33萬噸。煤的自給程度在70%以上。石煤產量為86.07萬噸,多為小型礦山,共74個。鈾礦僅1個國有礦山在開采。寧鄉、汝城等縣利用地熱資源,建立了旅遊區、渡假村、療養院。
2.黑色金屬礦產:建立了以華菱集團公司、桃江錳礦、湖南冶金企業集團公司為主體的鐵、錳礦產資源開發與生產加工基地。現有小型鐵礦山100個,中型2個,年產鐵礦石151.66萬噸;大型錳礦山1個,中型4個,小型119個,年產錳礦石119.42萬噸。小型釩礦山8個,年產釩礦石18.5萬噸。
3.有色金屬礦產:建立了以黃沙坪、水口山、寶山、李梅等鉛鋅礦和株洲冶煉廠、水口山礦務局、三立集團為主體的鉛鋅采選冶工業基地,以錫礦山礦務局、桃江板溪銻礦和益陽冶煉廠為主體的銻生產與加工基地,以柿竹園、瑤崗仙、川口等鎢礦和株洲硬質合金廠為主體的鎢生產與加工基地。以鎢、銻、鉛、鋅、銅、錫等礦的開發為主。2001年有色金屬礦山共計280個,其中大型4個,中型16個,小型260個。礦山企業從業人數為4.1萬人,年產礦石1344.23萬噸。現有鉛鋅礦山163個,鎢礦山25個,錫礦山39個,銻礦山23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綜合利用率為60—70%,綜合回收率在40%上下,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4.貴金屬礦產:建立了以辰州礦業公司、黃金洞金礦、高家坳金礦、龍王山金礦為主體的黃金生產和加工基地。全省共有133個金礦山。2000年產金4.14噸,佔全國的2.9%。全省沒有獨立的銀礦,主要是在有色礦的冶煉過程中綜合回收銀,1999年產白銀317.31噸,佔全國白銀總產量的25.44%,屬白銀加工生產大省。
5.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礦產:從事稀有、稀土礦產品生產和加工的基地,主要有株洲硬質合金廠、桃江稀土金屬冶煉廠、益陽鴻運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和湘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所等。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全省有11個鈮、鉭小型礦山,年產礦石1萬噸。稀有金屬礦產鈹和分散元素礦產鎘、銦、鉈、鍺、鎵、硒、碲等,主要是在冶煉過程中綜合回收,鋰、鋯、銣、銫等稀有金屬礦產和磷釔礦、獨居石等稀土礦產尚未開發利用。
6.非金屬礦產:建立了以湘衡鹽礦、湘澧鹽礦為主體的鹽生產和加工基地,以韶峰集團、雪峰集團、瀟湘水泥集團、東江水泥廠為骨乾的水泥生產基地,以及以岳陽磷肥廠、湖南磷化工總廠等為主體的化工生產基地。主要利用的礦種有水泥灰岩、玻璃砂岩、石墨、高嶺土、石膏、大理石和花崗石等飾面建材、磷、硫、重晶石、岩鹽、海泡石、螢石、冶金用白雲岩、熔劑灰岩、耐火粘土等。共有非金屬礦山5898個,其中大型礦山5個,中型礦山25個,小型礦山5867個。按礦種計,磚瓦粘土礦1912個,建築石料及制灰用灰岩礦山1291個,建築用砂968個,其它礦山1696個。年產礦石1.94億噸。
7.礦泉水:全省現有礦泉水生產廠家31個,年產礦泉水24.65萬立方米。
(四)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至1999年底,礦山廢渣累計堆存量達2.22億噸,礦業廢渣堆存量占工業廢渣總量的86.8%。採煤排出的廢渣占總堆存量的36.94%,湘中地區採煤排出的廢渣達0.65億噸。各類礦山共佔地20.05萬公頃,其中佔用耕地4.17萬公頃。
近年來各地加強了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1999年,用於礦山企業廢水、廢氣治理的總費用約1.4億元。土地復墾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至1999年底,共復墾土地面積0.60萬公頃,復墾率為14.4%,恢復植被0.28萬公頃,還綠率為7.6%;在礦山環境保護、立法、調查、尾礦廢石的綜合利用、典型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都已起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效。
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地勘投資不足,後備資源短缺。地勘投入減少,導致人才嚴重流失,探索性工作止步不前,致使導致煤、鐵、錳、銅、鉍、銻、錫、鉬、砷等礦產資源儲量增長速度低於消耗速度,主要礦山的資源面臨枯竭,有色金屬總公司的13家骨幹礦山有7家因資源枯竭而相繼關閉。一些馳名的大中型礦山,按目前的儲量消耗速度最多隻能維持6—8年,一些礦業城鎮將因資源枯竭而衰亡。
2.礦業結構不合理。一是礦山數量過多,規模過小,小型礦山佔全省礦山總數的99.03%;二是采、選、冶結構失調,采選能力小、深加工能力小、冶煉能力大;三是礦產品精深加工和高精尖產品率低,礦產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有色金屬的深加工產品占總產品的10%;四是非金屬礦產品開發相對滯後。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粗放,資源浪費嚴重。大部分國有礦山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集約化程度低,資源利用率低。礦山企業的「三率」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開展綜合利用的礦山僅占可綜合利用礦山數的25%左右,已綜合利用的礦種僅占可綜合利用礦種的約40%。
4.利用省外資源方式單一,資源供給的保證風險增大。以投資入股的方式獲取省外或國外礦產資源的尚無一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大型礦業公司對礦產資源壟斷的加劇,以貿易方式直接獲取資源的難度和風險越來越大。
5.礦山開發利用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礦業活動已破壞土地及植被面積達1748.09km2,占省域面積的0.83%,局部出現了大面積的水土流失。由采礦引發的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和泥石流,以及鉛、鎘、汞和砷等元素污染等次生地質災害對國家和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和損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由於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使得土地復墾率及還綠率過低。如不加大力度,預測至2010年,因廢渣堆存、廢棄地以及水土流失等將使2518.58km2的土地受到破壞,占省域面積的1.19%。
6.礦產資源開發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礦政管理有待完善。一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缺乏宏觀調控,鎢、錫、銻等優勢礦產過量開采;二是礦產資源勘查雖然實行了統一管理,但勘查隊伍的多頭管理使得地質資料相互封鎖、投資浪費;三是礦業權市場建設滯後,礦業資本市場不夠發育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融資渠道不暢,現有體制和機制不健全;四是礦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證;五是地礦行政管理基礎工作薄弱,市、縣礦政管理專業技術力量不強,執法監督力度不足。
四、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及可供性分析
(一)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其「十五」計劃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要求
1.經濟和人口的增長,要求加大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和保障程度。《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預測「十五」期間全省經濟增長率年均為9%,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5700億元,人均GDP達8450元,人口控制在6800萬以內,城鎮化水平達36%。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人均資源消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化工業的發展和一般加工業對礦產資源的普遍需求,這就要求為能源工業和原材料工業提供更多的礦物原料。預測至2005年,全省需煤4508萬噸,鐵礦石570萬噸,錳礦石100萬噸,銅精礦2.5萬噸,磷155萬噸。
2.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要求優化和提升礦業結構,構築和鞏固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礦業。資源利用方向需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形成和延長產業鏈和產品鏈。
3.為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要求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布局,建立以能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和化工等各具特色的礦業發展布局。
4.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要求盡快轉變礦產資源利用和保護方式,提升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節能降耗水平。
5.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要求進一步建立全方位開放的礦業格局。加入WTO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有利於鎢、錫、銻、石墨、鉛、鋅、錳、陶瓷製品等全省優勢礦產品及其製品出口,有利於在更寬、更廣的范圍利用省外的石油、銅、鋁、富鐵礦、磷、鉀鹽等礦產資源,有利於穩定地吸引外資和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開發全省的礦產資源,有利於推進全省赴外勘查、開發礦產資源,建立穩定的供貨渠道,但對那些規模小、技術落後、成本高的礦業企業將造成較大的沖擊。面對機遇和挑戰,必須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包括礦產品貿易、利用外資勘查開發本省資源和赴省外國外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礦業格局,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礦產資源保障。
6.改善環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必須統籌礦產資源開發的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礦業與相關產業的協調、持續發展。
(二)礦產資源的可供性分析
今後10年,礦產資源滿足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情況為:完全依賴省外的有石油、天然氣、鉀鹽等;部分自給的有煤、鉛、鎢、鋅、金、銅、鋁、銻、錳、鐵、磷、硫等;能完全自給的有鈾、銀、錫、鉬、鉍、稀土、鈮、鉭、鹽礦、砷、石膏、高嶺土、重晶石、螢石、水泥灰岩、石墨、海泡石、耐火粘土和玻璃砂岩等。
礦業經濟全球化和投資環境的改善,有利於我省擴大利用國外礦產資源。但由於國際礦產品市場受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而變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視我省礦產資源的供應安全,建立相對穩定的供應渠道。

閱讀全文

與螢石融資騙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陀山股票代碼 瀏覽:385
頂點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998
買股票時機 瀏覽:861
10年沱牌酒價格表 瀏覽:895
歷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瀏覽:522
帝爾激光預估價格 瀏覽:352
中信銀行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124
理財延期怎麼辦 瀏覽:928
融資怎樣開通 瀏覽:916
漢得融資融券 瀏覽:832
悅達投資2019目標價 瀏覽:171
上交所可以交易基金嗎 瀏覽:436
喀斯喀特有限責任公司自有資金 瀏覽:557
用好期貨跳空 瀏覽:691
中銀三星信託 瀏覽:449
怎樣投資正規理財產品 瀏覽:415
融資租賃車抵押犯法嗎 瀏覽:881
網站投資價值 瀏覽:872
食品價格指數月份 瀏覽:553
螺紋1905期貨多少錢一手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