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存銀行買理財收益率4%,這樣收益是不是很低
如今,理財的方式也算是多樣化了。可有很多人在選擇理財方式時,還是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要知道,目前銀行1年期的存款利率也就在2%左右,而同期的穩健理財的收益率達到4%以上不是什麼問題,是存款利率的兩倍,難道多一倍的收益不香嗎?
1、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一種存款與金融衍生品相結合的理財產品,雖然有別於存款,但也是承諾保本的。而目前結構性存款的平均最高收益率就接近3.8%,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收益率達到4%以上並不是什麼問題。
2、5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
雖然大部分定期存款的利率都比較低,但如果是5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超過4%的還是有不少的。目前有銀行推出的5年期存款利率可達到4.8%,勝過大部分非保本穩健理財的收益率。只不過就是期限太長,流動性不太好。
3、3年期及以上的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稍微高一些,所以有不少銀行的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也能達到4%以上,最高利率為4.2625%,即在基準利率上上浮55%。而5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甚至有在5%以上的。
所以,就算收益率在4%以上的非保本理財不敢買,買這些保本理財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吧
㈡ 想買銀行理財,可是收益太低
您可以了解下招商銀行理財產品。請根據理財產品的期限,收益,專風險等級等來選擇屬適合自己的產品。目前,我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主頁上有公布,您可以進入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如需建議,請聯系客戶經理了解。(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㈢ 我在支付寶買的理財產品到月底顯示盈利,為什麼總金額比月初少了
因為理財產品剛剛購買的時候它就是有手續費在裡面的比如說100塊錢他可能會抽一塊到兩塊實際到賬的話只有90多所以他會看著月初要少一點的
㈣ 理財通收益為什麼越來越少
已經算是不錯了,其實你在理財通購買理財產品還是非常靠譜的,目前理財通中光大永明的利率達到了66天的4.2利率、168天的4.4利率、一年的4.6的利率而且購買的門檻也特別的低,只要1000元就可以購買產品,還特別的安全。
㈤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㈥ 微信理財通說可以1分起購,但購買的時候確實少於150元每天收益不知1分。
會累得的,只是少於1分錢,四捨五入就是0元了。
話說,計較這個有意思嗎?1分錢而已。理財通里購買理財產品是1000元起購,太低的話沒什麼收益
㈦ 一萬塊錢買理財產品一個月能收益多少錢
這個來要看理財產品的利率是多自少,清算理財產品的公式: 本金×利率×天數÷365, 比如一萬存30天,利率是4%, 那麼利息就是10000×4%×30÷365=32.88元。
爭議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從3%到30%不等,有的還更高。有些理財產品許諾的收益率高到沒譜。一般銀行理財1萬塊錢,1個月幾十塊錢。有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但是風險也大,去年後半年跑路的理財公司也好些了。
(7)買理財少給了收益擴展閱讀:
風險揭示
1、收益率
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2、投資方向
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於哪個市場、具體投資於什麼金融產品、這些決定了該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3、流動性
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
㈧ 自己理財能達到多少收益率算是正常
如果想做理財,先考慮好自己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的比較,如果你想專保證隨時能用錢,和你三五屬年一分錢不動,那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五年之內不動錢,建議五年定期存款。
先說風險,基金不是定投就安全,貨幣基金是安全的,收益比較普通,不要指望額外收益,但是流動性還是比較高的,債券和股票、混合型基金就慢慢研究吧,有些風險。
股票、期貨這類東西,如果你剛剛接觸理財,最好先學習,「會爬了再走,會走了也不要輕易跑」
個人建議,余額寶之類的網上金融理財,信譽度較高的,最為資金靈活的首選,收益5%左右。
存一些好的貨幣基金,廣發有不錯的,可以去了解。
短期的銀行理財也可以適當做一些。
小額貸款,網上個人P2P建議先不要做,風險你可能暫時控制不了。
㈨ 銀行買的基金理財產品為什麼到期實際收益比賬面上的收益少很多
該產品有一個超額業績報酬,收益超過3%-5%的部分提取超額業績報酬20%,5%-10%部分提取40%,大於10%部分提取70%,所以算下來你實際可以得到的只有20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