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財知識
存一些錢應急。其餘量入為出買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
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購買新發行的基金,就叫認購 ,都是一元錢一份,有封閉期,期間不能贖回.
購買已經發行了的基金,就是申購 ,價格根據當天行情而定。沒有封閉期。
② 買這些理財產品需要哪些知識
買理財產品之前需要了解的知識:
一、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手續費嗎?
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一般來說銀行不收取申購費,不過其它費用還是要收的,每樣費用大多不超過投資金額的0.3%,總費用通常不超過0.6%。但是一般銀行在測算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時候已經把這部分算進去了,也就是說銀行測算出理財資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種手續費,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預期收益率」。所以,按照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實際獲取的收益,不必考慮手續費的問題。
比如你購買了5萬元一年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5%,手續費率一共是0.5%,那麼產品到期後你獲得的收益是50000×4.5%=2250元。
二、理財產品在募集期如何計算收益?
理財產品有兩個期限需要注意,一是募集期,二是投資期,募集期平均在5-6天之間,碰到節假日有可能達到10天以上。產品收益一般是從投資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而不是從你購買產品的那天計算。在募集期之間,理財資金只能按照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算收益,也就是0.3%。所以,投資者要盡量避免購買募集期長、投資期短的產品,這種情況下資金站崗問題較為嚴重,實際收益率會被拉低。
三、理財產品到期後何時返回銀行卡賬戶?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滿之後,理財資金會自動返回投資者的銀行卡活期賬戶,其中多數銀行會在到期日當天下午或晚上將本金與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戶,少數銀行會在第二天打入。
四、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去向是哪裡?
銀行把投資者的資金都募集去之後,會拿去投資,一般投資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動性資產、債權類資產等,說明書上都會提及,但是銀行不會跟你說每部分的具體投資比例,投資者是無法得知資金的具體配置情況。不過一般來說銀行理財資金大部分都投向於各類債券,風險相對可控。
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可能虧損嗎?
投資者在初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看到非保本浮動收益的字眼容易被嚇住,生怕風險太大而去買收益較低的保本類產品。實際上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在銀行理財市場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產品本金虧損的情況,而且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達到99%以上。部分結構性產品及風險等級為R3級或以上的產品收益不確定性較大,風險等級為R2的非保本類產品則可以放心購買。
③ 個人理財需要學習哪些理財知識
這些理財知識可以了解一下:
(1) 理財,不熟悉的領域別碰,輕易別碰,先去了解一番。
(2) 不要復制任何人的理財方式,理財和成功一樣復制不來。
(3) 理財不等於賺錢,要有損失預判。
(4) 沒有一本書、一個人可以成為理財範本,不要過分依賴。
(5) 初級理財建議進行個人職業投資,你的工作是僅次於房產的不動產投資。
(6) 投資不以降低生活質量為代價,任何降低生活質量的投資都是劣質投資。
(7)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它可以幫助你建立科學的消費習慣。
(8) 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永遠不要相信低風險帶來高收益的宣傳。
(9) 理財方式錯了,立馬止損,猶豫是理財大忌。
(10) 收益穩定且成熟的理財,可適當負債。
(11) 保險是理財的渠道之一,有風險!先做保障後理財。
(12) 你要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比如朋友圍的理財信息,直接忽略99%錯不了。
(13) 如果不懂銀行大堂經理推薦的儲蓄理財,乖乖存錢總是錯不了的。
(14)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是「分散風險」的有效方式。
(15) 重疾險就是我們無能為力的偽中產階級為了自己有朝一要拖累家人的重要理財。
(16) 你理財,要知道財去哪裡,了解財的用法可適當降低理財風險。
(17) 理財不要假借他手,親自操作探尋理財方法。
(18)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根據理財偏好,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
(1)投機型
典型代表:期貨、博彩
特點:超高風險,超高回報(回報率幾乎為0)
這種方式其實不能算是理財,賭的性質大一些。建議不要碰。
(2)成長型
典型代表:股票、股票類基金、外匯
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過山車,就是這種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PS: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險理財、基金、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耗時長,回報慢
安全性較高,門檻一般。但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須持幾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夠的自信。
(4)穩健型
典型代表:信託、固定收益類理財
特點:收益可觀、安全穩健
答主對這類方式比較看好!10%左右的年化收益,安全性高,靈活性強,適合保守理財、偏好穩健的朋友。
比如以穩健著稱的無界平台來說,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比較適合小白理財。而且現在新手專屬活動,100紅包+500京東購物卡。
點擊進入京東購物卡活動頁面
Ps:只有通過此頁面,才有這個獎勵。純屬良心推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看看,不感興趣跳過好了。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專屬客服,有問題隨時找。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壽保險、銀行存款
特點: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這種理財方式比較傳統,和生活息息相關;但按銀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贏通脹的風險,「錢越來越不值錢」。
總之呢,所謂靠譜的理財,其實可以說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所以各種宣傳的排行榜只能說是一個參考信息,並不能成為我們選擇理財方式的絕對信息。
還有哦,理財不要假借他手,親自操作探尋理財方法。答主也是從最初把錢存在銀行,到存到余額寶,最後發現了無界。
④ 日常生活中的理財小知識
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指在投資理財時,一年的實際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會隨國家政策調控產生變動。
2、固定收益和預期收益
固定收益,即期限固定、到期收益固定,固定收益與到期實際收益率一致。即固定收益為9.6%,到期實際收益率就為9.6%。
而「預期收益」並非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而是金融機構在發行理財產品初期對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實際收益不確定。
3、清算期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銀行、投資理財機構標出的「T+0」、「T+1」、「T+2」等。
其中的「T」就是產品到期日,「0,1」是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到賬需要經過的時間,即清算期。
要注意,資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所以清算期越長,利息損失也會越大。
4、復利
復利計息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
比如您在一家平台投入8000元,年利率為5%,一年下來就是8400元;第二年,就是8820元。
在此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復利計息的產品,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享受到復利帶來的豐厚收益。
5、風控體系
目前,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風控是每個互聯網金融平台非常重要的環節。
平台需要有屬於自己標準的風控體系,須對融資方進行初審、面審、考察等一系列的評定和審核,通過審核的專業度可以判斷風控團隊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