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各大銀行正在有序消化理財存量嗎
資管新規出台兩個月後,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減少,多家銀行逐步推出凈值型理財新品。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產品向凈值型轉變,銀行理財市場正在構建新格局。
據普益標准統計,2018年4月銀行發行理財產品9612款,環比減少1329款;5月發行9861款,環比僅增加249款,發行量低於3月。
根據資管新規,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開始向凈值型轉型。
中國建設銀行4月推出「乾元-建行龍寶」的(按日)開放式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推出的「陽光金日添利1號」固定收益類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被稱為行業內首隻全面符合資管新規的凈值型理財產品。
董希淼表示,由於缺乏專業人才、投研能力和系統支撐,難以推出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對中小銀行而言,凈值化轉型難度相對較大。「現在一些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不具備發行理財產品的能力,以後將更多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理財咨詢和產品代銷可能是未來中小銀行理財的主要方向。」
截至目前,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增長較快。普益標准數據顯示,5月,各類銀行新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191隻,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111%。
對此,一位大型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隨著銀行保本理財的逐步退出,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會越來越多。
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背後,凈值波動風險值得關注。溫彬表示,銀行理財產品隱形剛兌時代,對投資者而言,關心的是期限和預期收益率,而凈值型產品採用的是公允價值,每天的價值是波動的,從而增加了產品風險,促使投資者關注產品本身而不是預期收益率。
部分銀行已對存量產品進行「限額發售」,縮減理財產品的整體發行規模。
平安銀行在官網稱,受資管新規影響,平安銀行明星產品——智慧滾滾系列產品限額發售,每個工作日0點釋放額度,20萬元起購。此外,平安銀行的和盈滾滾系列產品也已採取限額發售,每日數量有限。兩者都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維持必要的流動性和市場穩定,金融機構可以發行老產品對接,但應當嚴格控制在存量產品整體規模內,並有序壓縮遞減,防止過渡期結束時出現斷崖效應。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存量產品消化壓力減小。」溫彬表示,部分產品過去可能存在期限錯配、資金池等問題,那麼這些產品特別是一些非標,後續需要進行非標轉標,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來解決,如回到銀行表內、發行債券、進行資產證券化等,以解決存量特別是非標問題。
對於存量規模的消化,一位大型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銀行正按照時間進度表有序消化存量理財,同時已逐步推出一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但資管新規落地後,相關細則尚未出台,具體操作還處於摸索期。
⑵ 如果支付寶中買的定期理財產品倒閉了,國家會擔保嗎
就是銀行的抄理財產品倒襲閉了,國家都不會擔保,更何況是支付寶的中的定期理財產品。
支付寶的定期理財與銀行的定期理財區別?
支付寶本身是沒有發行理財產品的權利的,目前支付寶上的定期理財產品都是第三方發行的,支付寶只是作為一個代售的平台,向第三方收取平台銷售的服務費用。
⑶ 理財產品要打破剛兌,兩年之後銀行存款不一定保本,為什麼要這樣呢
現在大家都知道,銀行的理財產品要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根據監管方面的要求,所有銀行必須在2020年年底,出清存量,停止新發行保本理財產品。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以前之所以大家覺得沒有風險,是因為風險已經被銀行承擔了,是銀行把理財的損失給我們剛性兌付了。長久以往,當銀行也兜不住這部分風險的時候,就會發生銀行流動性風險,進而引發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到時我們的損失會更大。
所資管新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從最終結果來看,非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反而提高了。所以銀行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是正確的決定,是所有人的共識。我們每個人都要正確的認識。
⑷ 手裡有200萬,比較安全的銀行理財有哪些
現在手裡有200萬的人,還真不少。那麼如何打理這200萬,在兼顧收益和安全的情況下,達到利潤最大化呢?
建議把200萬進行組合投資,大部分用來投資保本產品。用大約1/3的資金,去投資股票市場,或者購買基金,來獲取更高的收益。從而提高綜合收益率
⑸ 現在有好多理財產品,為啥還有很多人存定期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平均收益率僅在4.2%左右,而相比較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三年期的定期存款上浮後的最高年化利率也可以達到4.2%以上,最主要的是本金安全,保證利息收入。因此銀行定期儲蓄存款仍然是「香餑餑」。
3、理財產品門檻依然較高。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申購起點須達到5萬元以上,雖然去年以來,部分銀行推出了部分低起點的理財產品,但是大部分仍需要萬元以上起購。
而銀行定期存款50元即可起存,對於當今大部分群體而言,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可能還背負著父母養老和孩子教育問題,沒有多少人能輕易拿出1萬元甚至5萬元的閑置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很多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4、很多人在銀行存款,看中的並不一定是利息收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雖然快捷支付已成為日常最便捷的支付手段,但是我們所使用的資金並不是憑空而來。都是需要以銀行作為依託,最根本的儲蓄還是存在銀行賬戶里的。並且很多人將錢存在銀行,更多的是為了心裡踏實,戶上有錢,心裡有底。想花就花,想存就存,非常便捷。
5、流動性考慮。對於理財產品而言,一旦買入,就會進入到一定期限的封閉期,到期之前很難提前支取。即使提前支取,又需要支付一定的違約費用,給本金造成損失。定期存款存取自願,提前支取頂多損失點利息,本金絕對安全。
綜上所述,市場上理財產品雖多,但不一定滿足大眾的訴求。大部分人買的是省心、放心,最好放那不要考慮會不會虧損,收益率高雖好,一旦發生風險也是得不償失。理財收益高,不如存款安心。
⑹ 余額寶是保本理財嗎
余額寶不是保本理財。
1、余額寶不等同於保本理財,它也會虧本。保本理財,通常理解就是保證本金了。一般銀行理財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前兩類可以歸為保本類。
2、在余額寶業務模式中,支付寶用戶將資金轉入余額寶,資金自動劃入天弘基金,實際上是進行貨幣基金的購買,相應資金均由基金公司進行管理,余額寶的收益是用戶購買貨幣基金進行投資的收益。用戶如果選擇使用余額寶內的資金進行購物支付或轉賬,則相當於贖回貨幣基金。
3、余額寶的收益是購買貨幣基金所得,這註定與銀行和證券公司銷售的基金一樣,收益伴隨著風險。
(6)存量保本理財擴展閱讀:
保本理財方法:
1、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2、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3、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⑺ 存量資金的理財方案屬於日常資金管理的內容嗎
屬於投資管理。
⑻ 郵政儲蓄哪些理財產品是保本的
沒有百分之百保你的,大家都只奧理財就是變相的投資。
誰也不能保證。
存死期吧!
⑼ 銀行存蓄存款類產品宣傳的時候可以說保本保收益么
如果是正常的定期存款是保本保息的,如是理財產品就不會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要緊慎購買!
⑽ 銀行理財產品非保本和保本的區別
銀行理來財產品非保本自和保本的區別只有一個:
1、就是在於到期後本金是否有損失。
2、非保本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安全,保本理財產品保證本金安全;相對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比保本理財產品收益高,同時風險也就相對大點。
保本理財產品,分保證本金保證收益及保證本金浮動收益兩類,都屬於低風險理財。保證和浮動說明了銀行承擔的風險不同。通過全稱就可以看到保本類理財在協議中會有銀行承諾,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銀行保證客戶到期可以拿回全部本金。
非保本風險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