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劉傑理財

劉傑理財

發布時間:2021-08-08 03:13:45

A. 曾國藩感動歷史人物

曾國藩6歲時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時能讀周禮,史記文選,並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俱佳列為優等,可見他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並與歐陽滄溟之女成婚。

曾國藩28歲便考中了進士,從此之後,他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曾國藩就是沿著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一躍而為二品大員,

曾國藩的一生是和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分不開的。1852年,曾國藩因母喪在家。這時太平天國的起義已席捲半個中國,盡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不堪一擊。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製革命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1853年藉著清政府給予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用刑苛酷,史稱「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不僅他自己直接殺人,他的父親和四弟也殺人,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稱呼為「曾剃頭」、「曾屠戶」。據說,南京小孩夜哭,媽媽說「曾剃頭來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軍作戰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封官賞爵的辦法來鼓舞士氣,養成湘軍兇悍領殘的本性。湘軍在軍事素質落後的清朝武裝力量中成為中國南方地區與太平天國軍事力量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

曾國藩一生著述頗多,但以《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879年,也就是曾國藩死後7年,傳忠書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鴻章編校的《曾文正公家書》。

曾國藩本人也善於運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系。左宗棠、李鴻章等稱呼曾國藩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拚命著書」。

太平天國失敗後,太平軍在江北的余部與捻軍匯合,清廷命曾國藩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曾國藩帶領湘軍二萬,淮軍六萬,配備洋槍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針是「重迎剿,不重尾追」,並提出「重點設防」等計劃,妄圖把捻軍阻擊在運河、沙河地區,使捻軍無處可逃,然後加以消滅。但是捻軍突破了曾國藩的防線,進入山東,使曾國藩的戰略計劃全部破產。曾國藩被免職,由李鴻章接代。

1870年,正在直隸總督任上的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天津數千名群眾因懷疑天主教堂以育嬰堂為晃子拐騙人口、虐殺嬰兒,群集在法國天主教堂前面。法國領事豐大業認為官方沒有認真彈壓,持槍在街上碰到天津知縣劉傑,因發生爭執開槍射擊,當場擊死劉傑僕人一人,民眾激憤之下先殺死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及其秘書西門,之後又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焚毀了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堂以及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座基督教堂。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國聯合提出抗議,並出動軍艦逞威。曾國藩到天津後,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引起全國朝野的垂罵,連他的湖南同鄉,也把他在湖廣會館誇耀其功名的匾額砸爛焚毀。

B. 我叫張菲菲,請問我的名字有什麼意思

字義菲表示菲薇、菲菲、芬菲,意義優美。
音律張、菲、菲的讀音是zhāng、fēi、fēi,聲調為陰平、陰平、陰平,音律較好。
字型張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11畫;菲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14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11-14-14,五格俱佳。
意蘊成語卑宮菲食擴展了名字的意境。

C. 沅陵縣人,劉傑可以坐高鐵嗎

這劉傑是什麼人?為什麼不能讓他坐高鐵🚄?逃犯嗎?還是殺人犯?如果是的話,應該立馬通知公安抓人。如果不是,任何人都能坐高鐵🚄,沒問題的。

D. 辛亥革命有哪些英雄人物

辛亥革命,這場發生在1911年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推翻清朝反動統治的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徐錫麟,清山陰東浦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1904年加入光復會。翌年與陶成章等創辦大通學堂,訓練會黨骨幹,以培養、積蓄革命力量。1906年冬,為掩護革命活動,捐資入官,得道員銜,分發安慶。入皖後,得巡撫恩銘信任,先後任陸軍小學堂會辦、巡警學堂監督。以合法身份,宣傳革命,積蓄力量,准備與秋瑾等發動皖浙起義。後被察覺,借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之際,倉促提前起義,槍殺恩銘,與清軍激戰小時,終因孤軍無援、寡不敵眾而被捕。翌日晨,慘遭剖腹挖心酷刑,壯烈捐軀。
秋瑾,清山陰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婦女解放運動先驅。1904年夏,東渡日本留學。翌年先後加入光復會、同盟會,並被推為同盟會評議員、同盟會浙江分會會長。1907年初接辦大通學堂,赴浙東各地聯絡會黨,組織光復軍,准備皖浙兩地同時起義。五月二十六日,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紹興革命行動暴露。六月初四下午四時,清兵三百餘人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初六日晨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3歲。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1903年入武昌文普通學堂,1904年3月與黃興等在長沙創立華興會,8月與劉靜庵等在武昌組織科學補習所。11月華興會密商起義,事泄出走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1905年5月與黃興等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鼓吹革命。8月參加中國同盟會,任庶務幹事兼撰述員。1910年與譚人鳳等欲將革命重心轉向長江中游一帶,建議籌組中部同盟會,任《民立報》主筆。1911年7月在滬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當選總務部幹事,武昌起義後與黃興偕赴鄂領導,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法制局長。嗣任北京政府農林總長。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後,推為理事,並由孫中山委代理理事長,力倡責任內閣制。1913年2月大選結果,國民黨大勝,行將出任內閣總理,致招殺身之禍,3月20日袁世凱派人刺殺於上海,年僅32歲。

E. 李四光的資料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地質學家。蒙古族。湖北黃岡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別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留學日本和英國。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國外之時,他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歸國後,他長期擔任著政府地質部部長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他是中國地質學的先驅之一,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畢生倡導以力學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的發生、發展及組合的規律,認為各種構造形跡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並為大慶、勝利等油田的發現所證實。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我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著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中國北訓之 科》、《中國地質學》、《冰期之廬山》、《地質力學概論》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由於常聽父親講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慘敗,清政府腐朽無能、喪權辱國的故事,他從小就萌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為中國爭氣,學會造船,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1902年,兩湖開辦新學堂,李四光離開家園,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學堂。由於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因此學習未滿兩年,沒有畢業就被湖北省選派官費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達東京,入宏文書院習日語。

1905年8月,由孫中山先生親自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見其年輕,勉勵他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從此李四光更加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中華的決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初步實現了他為祖國學習造船的心願。1910年7月,畢業歸國,任武昌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兼工場場長。第二年秋夏之交,參加清廷舉行的留學生回國第六次廷試,成績優等,獲「工科進士」稱號。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軍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財部參事,後被選為湖北省實業部部長,1912年改為實業司司長。不久,袁世凱竊權,篡奪了革命果實,辛亥革命失敗。李四光懷著郁悶的心情,憤然辭去了實業司司長的職務。計算自己年齡還不太大,不如再讀書10年,准備一份力量。1913年7月,獲臨時稽勛局通知,官費保送留英學習,入伯明翰大學。考慮到為祖國造船,不能沒有鋼鐵,要鋼鐵就得先搞冶煉,因此先學了采礦一年,又感到采礦離不開地質,再又決定轉到理科地質系,開始專攻地質學。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學習期間,在導師W.S.包爾頓(Boulton)教授的指導下,他一面博覽群書,一面實地調查,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日深,而且在文字語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國文字,均可運用。他視野遼闊,信息敏捷,基礎知識深廣。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學通過了畢業論文《中國之地質》的答辯,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婉謝了國外的高薪聘請,1919年考察歐陸地質後,接受了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聘書,於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他一面為祖國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積極參與北京大學一些重要的校務活動。在不少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他聲譽日著,很快成為當時北京大學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應蔡元培邀請,南下到上海,參加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長,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為止。抗日戰爭爆發前,仍兼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應邀赴英講學,在倫敦、劍橋、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學,講授中國地質學。講稿整理後在倫敦正式出版《中國地質學》,此書除英文版外,還有俄文譯本和摘要漢譯本。學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英國李約瑟(Joseph Neebham)博士稱作者為「最卓越的地質學家之一」。1936年回國途中過美國,在他的學生朱森協助下,對美國地質做了一次由東到西的實地考察。回國後住在廬山做第四紀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變,全國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領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同仁,輾轉內遷。

1938—1944年夏,基本上以桂林良豐為基地,依靠廣西地方當局的支持,開展了廣西地質的調查研究,填制了廣西地質圖。並多次長途跋涉考察南嶺東段地質,考察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撰寫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間還創辦了桂林科學實驗館,親任館長,為戰時研製必要的科研實驗器材和儀器。1944年11月,日軍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再度搬遷重慶。由於旅途過度疲勞,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壩,幸醫療及時,愈後健康顯著減弱。1945年4、5月間,應重慶大學、中央大學聯合邀請,向兩校地質系師生作《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的學術報告。這是他20多年來研究地質力學的第一次總結。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出現了內戰陰霾,李四光為此憂心忡仲,焦慮不安。

1946年秋,離開重慶東下直抵上海養病,未去南京,此時他有祖國雖大,似乎難覓容身之地的感觸。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偕夫人許淑彬乘船再度赴英,並經挪威接受奧斯陸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倫海峽之濱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特別興奮。立即准備起程回國,為了擺脫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的阻撓,獨自化名先行,經巴黎至巴塞爾,等候夫人一道至義大利登輪,在海上漂泊數月,1950年4月6日經葉劍英派人接應,由香港到達廣州,終於回到了祖國。5月6日到北京,及時地會見了中央領導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作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四光回到新中國後,除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外,還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9月,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員。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長,直到1970年地質部改為計委地質局時才離職。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李四光被選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和國務院科教組組長。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一生,經歷了祖國幾次偉大的社會變革。他由一個樸素的愛國主義者,參加了民主主義革命,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畢生為繁榮中國近代科學事業,提高地質科學水平,發展地質工作,做出了光輝的業績。他留下了數百萬言的科學論著和豐碩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創造性的治學精神、治學方法和奉獻精神,都是祖國科學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後人應當繼續發揚光大之。

李四光早年為悼念一個好學生曾寫過此詩,亦為其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光輝寫照。

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

峰巒隱復見,環繞湘水頭。

風雲忽變色,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

附李四光簡歷

1889年10月26日 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

1904—1907 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宏文學院普通科學習。

1905年8月 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畢業歸國後任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後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事,湖北軍政府實業司司長,湖北省同盟會支部書記。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采礦,後學地質學。畢業時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1920年 歸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1931年 英國伯明翰大學授予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講學,接受挪威奧斯陸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遷廣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大會。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員會主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

1951年4月 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

1956年2月 成立地質力學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長。

1958年6月 被蘇聯科學院授予國外院士。8月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年4月 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0年8月 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1971年4月29日 逝世於北京。

F. 《理財周刊》這雜志如何

給你轉載個他們主編的話語,自己評價。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站在《北京商報》更名3周年的時間窗口上,回頭看看這三年來我們傾心打造的《理財周刊》,作為她的執行主編,我對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們做《理財周刊》的目的,僅僅是覺得財經新聞中心旗下應該有一個周刊,因為從財經很容易過渡到理財上來。至於能辦成多好的刊,能不能「發光」,我的主編、我以及我的同事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

但是我們經常問自己問題。

比如理財是什麼。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寫稿子,我都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比如我們要給讀者寫點什麼。每一次報選題前,我們財經新聞中的記者們都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再比如我們的文風是什麼。每一次在簽版付印前,我們的主編都會重新問自己一遍。

結果,在商報改版後的第三年,我們的周刊走過了近150期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僅藉助了《北京商報》人性化的發行方式,還藉助於我們成熟讀者的不斷指點,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追求的。在這種與時俱進中,《理財周刊》「發光」了。

我們堅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有錢存到銀行嘛,理什麼財?」即便是到了21世紀第9個年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享受金融業提供的以錢生錢的理財生活。

誠然,靠雙手努力勞動換得金錢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獲得財富也是「人情」。而我們更相信,一個國家的金融業需要人氣,人多了,這個市場才完整。

理財是什麼?這是我們提過的一個問題。在周刊的記者看來,理財就是使你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為精緻的工具。比如有人認為買基金就是理財,用錢買一款基金,基金就能為自己掙錢。其實,買什麼樣的基金、在什麼時候買,甚至在什麼時候贖回,這些都是有據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證指數在沖上4300點後出現回調,《理財周刊》就針對當時一部分投資者的心理,寫了《震盪市 基金是避風港嗎?》這篇文章。文章披露,號稱「理財專家」的基金在調整中戰績各不相同,但進取型基金在市場回調時風險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證指數已經跌到2868.8點,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基金加倉的好時機,但記者在對比後發現,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風險過大,因此寫了《暴跌中選擇中低倉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證指數漲到3000點以上,一時間指數基金這個熊市中的「破落戶」變成市場新寵,記者從指數基金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預期出發,報道了《指數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財方案,同時提示風險。

這是《理財周刊》「解剖麻雀」的一個例子。平時,我們關注各種理財產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普通投資者如何買投連險、退保需要什麼手續、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讀、保本產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銀行理財師的能力怎樣、房貸轉按揭手續費多少、國債提前贖回怎麼算利息、銀行卡手續費如何計算、哪家銀行信用卡積分最值錢、怎樣買黃金最劃算、掛鉤葡萄酒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如何保證……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話題。甚至,我們向讀者傳達這樣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錢,也要計算一下怎樣存是最劃算的。

到了節假日,我們給讀者的理財建議就多起來。比如在今年春節前最後一期周刊1版,我們財經新聞中心12名編輯記者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出發,簡短盤點一年來的理財市場,並對投資者在牛年中的理財生活進行了規劃(詳見本報2009年1月23日理財周刊A1《牛年到 商報祝您Happy牛Year》),這是財經新聞中心記者一次集體亮相,目的是讓讀者看到,平時理財精打細算的這些人,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惟一不同的,是這12個人都戴眼鏡。

我們堅持——

早於讀者發現理財陷阱

《理財周刊》的另一項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財市場,或者是市場中的怪現象,以幫助讀者成功繞過鮮花裝飾的陷阱。

這里要提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團隊中所有成員,對於理財市場的「負面報道」其實都心懷抵觸,原因是作為市場中的一員,我們不願意向讀者傳達過多的負面消息。但有些時候,監管層的觸角無法伸向異常隱秘的地方,這時,我們的筆就變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報《理財周刊》頭版頭條刊登了由現任周刊主編劉傑、商報《老周侃股》專欄作者周科競和那時僅僅是一位新記者的我共同寫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詢機構賺錢伎倆曝光》。這篇稿子一發布,其犀利的語言、獨特的視角以及大量采訪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網路轉載數量上百條,鏈接留言數不勝數,既以內容警示了投資者,也使我們看到了讀者的訴求。這篇稿件後來被評選為2007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一等獎以及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之後,幾乎每隔一個階段,我們都會對理財市場中的黑幕或陷阱進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針對理財產品市場存在的銀行銷售者誤導投資者現象,我報道了《揭秘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該文後來被評為2008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二等獎),直揭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復雜到連金融博士都讀不懂的怪現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訪之後,記者陳潔在周刊發表了《原始股騙局卷土重來》一文,揭露了騙子利用投資者「貪小」的心理弱點騙取錢財的全過程;隨後周刊再次發文《熊市中股民謹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資者切勿上當;今年1月,為提示投資者在進行消費時謹防銀行卡被復制,或者被山寨釣魚銀行網站騙去錢財,我和記者黃競儀寫作《理財消費防騙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針對市場上泛濫的假保險理賠單,記者崔啟斌在周刊發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單」》;4月,A股股指「龍抬頭」,我與記者王丹寫作《股市投資的四大圈錢陷阱》,提示投資者要謹防炒股次生風險;而在信用卡濫發背後,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於今年6月在周刊1版寫作《信用卡「餡餅」背後的六大陷阱》,供投資者參考。

長長的一串稿件名稱背後,是記者們通宵達旦寫作的辛苦。但每當新一期《理財周刊》印製出來,我們手裡的這份報紙帶給我們的快樂都無法形容。

我們期冀——

下一個三年更精彩

過去的三年裡,《理財周刊》循著市場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沿途我們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時不我待。今後三年,我們的目標是在理財行業內部得到更多的認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創新元素外,我們還希望能夠與市場中的各方建立廣泛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題材。

另外,雖然三年來《理財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發展,對市場熱點也能准確捕捉,但並沒有舉辦過任何大型的論壇或者發布任何理財消費指數報告。事實上,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

因此,我們幾位周刊同志都認為,下一個三年,我們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頻率,不僅讓讀者和市場記住周刊,同時也要使大家認識我們,了解我們,鞭策我們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陽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財周刊》執行主編 崔呂萍

G. 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

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
簡介
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是經湖南科技大學校團委、校社聯批準的,掛靠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在張天平老師指導下,於2010年9月成立的湖南科技大學首個以「投資理財」為主題的大學生社團。
宗旨
普及投資理財知識,培養投資理財觀念,提高投資理財技能,搭建投資理財交流平台。
訓言
學習實踐,求索創新。
目標
珍惜財富,開啟財商,充實生活。
活動
投資理財講座、模擬投資比賽、理財技巧展覽、系列主題辯論、相關書籍義賣、投資理財劇場、金融企業培訓、金融考證考研、金融職業規劃等各種主題類型活動。
創始
歐彬: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07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發起創建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任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終身榮譽會長;
劉傑: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07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輔助創建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任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首屆高校投資顧問;
丁何穎: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2008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共同創建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任湖南科技大學投資理財俱樂部首屆會長。
支持
湖南科技大學校團委
湖南科技大學校社聯
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

聯系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博客:http://investmentclub.blog.163.com/

H. 怎樣寫歷史人物 和 事件的評論

他在當時的地位,他在當時的觀點,他在當時的影響;有空可以插上他在後來的下場……
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他在歷史上的影響,他被後世人如何如何……
似乎我是在說商鞅……

題外話:《新大秦帝國》不過的戲,適合1個人看

I. 我是15.7.19日加入張菲菲18874878456民間自願互助理財團隊,直推劉傑18752064

其實互聯網是未來的趨勢,有那麼多好的平台,你為什麼要做這種小項目嗎,沒有國家的支持,沒有法律的約束,隨時遭遇到各種風險,浪費時間和金錢,團隊散了值得同情,好好選擇個好的,長久穩定才是適合普通人的,歡迎交流。

閱讀全文

與劉傑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500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531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
創鑫貸理財 瀏覽:451
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風險 瀏覽:975
悟空理財與pro 瀏覽:546
股指期貨第四次調整 瀏覽:581
微粒貸貸款的利弊 瀏覽:424
歡樂頌2外匯交易系統 瀏覽:525
信託資金的風險 瀏覽:650
黃金外匯110 瀏覽:193
富人理財方法 瀏覽:627
中山市小額貸款銀行 瀏覽:177
民生銀行電子外匯轉賬 瀏覽:729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
中信擔保理財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