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理財規劃問題
你好:
首先我們要算一下王先生的收入:
如果當大學教師則每年工資內如下:
6000*12+10000=82000(元)
如果在外講學則容為150000元。
很明顯,王先生一家的家庭總資產並不多,而在外講學的收入很不穩定,我們認為當大學教師比較穩妥。
您應該用活期存款進行小額投資,然後為王先生父母辦理保險、低保、社保。
祝你成功!
⑵ 招商銀行保本理財合同
您好,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請您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fweb/personal/default.aspx頁面,通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或登錄專業版/大眾版後,在「投資管理」-「受託理財」-「受託理財首頁」中查詢。大部分產品均可通過櫃台、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人工購買,具體購買渠道請詳細查看對應的理財產品說明書確認。【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我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一下】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建議您可以咨詢「在線客服」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⑶ 什麼是理財規劃理財八大規劃說的都是啥
理財規劃復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制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從理財規劃的概念可以看出,理財規劃包括如下八大方面的內容:①現金規劃;②消費支出規劃;③教育規劃;④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⑤稅收籌劃;⑥投資規劃;⑦退休養老規劃;⑧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⑷ 理財計劃按照是否保本分為
目前理財計劃分為:
保本保證收益型、 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⑸ 什麼叫做理財規劃
所謂理財規劃,是指針對個人在人生發展的不同時期,依據其收入、支出狀況的變化,制定個人財務管理的具體方案,實現人生各個階段的目標和理想。在整個理財規劃中,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安全保障。這種個人化的理財服務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在國際上較發達城市擁有成熟的市場。理財規劃師為客戶進行的理財,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與風險偏好,關注客戶的需求與目標,以「幫助客戶」為核心理念,採取一整套規范的模式提供包括客戶生活方方面面的全面財務建議,為客戶尋找一個最適合的理財方式,包括保險、儲蓄、股票、債券、基金等,以確保其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理財規劃一般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第三步,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里,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步,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里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
可以看出,理財規劃應是每個人都必須的,並不在於目前的資產有多少.
⑹ 理財規劃的原則是什麼
一、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二、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
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
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6)理財規劃合同是什麼形式擴展閱讀:
理財策略:
(一)保本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保本:一是保證本金不減少,二是理財所得資金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壓力,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理財者,如上面所說的超級保守型和有點保守型家庭。主要理財工具是儲蓄、國債和保障型險種。參考理財組合:儲蓄和保險佔70%,債券佔20%,其他佔10%。
(二)穩定一增長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在穩定收入的基礎上尋求資本的增值,比較適合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理想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是分紅保險、國債、基金、匯富貸。儲蓄和保險佔40%,債券佔20%,基金和股票佔20%,其他理財佔20%。
(三)高收益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獲取高收益,比較適合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沖動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有股票、基金、投資連接保險等,如有足夠的資金還可以買房、炒外匯。參考理財組合:儲蓄保險20%,債券和股票佔60%,外匯、房地產等佔20%。
無論是何種理財組合,每個家庭必須擁有保險計劃,只不過不同的理財組合中保險所佔的比例和類別有所不同而已。隨著理財型產品的出現,保險已不僅僅具有保本安全的功能,它還兼有理財的功能,成為家庭實現資本增值的理想理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