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市博泰電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市博泰電子公司成立於1888年08月0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電子產品、通訊設備、醫療設備、機房設備、新型建築材料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胡淳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1422178
企業類型:集體所有制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42號
Ⅱ 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2008-08-18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人民路105號B705室。
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205677676061Y,企業法人陳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照明設備、汽車配件、塑料製品、模具的研發、製造、加工(製造、加工另設分支機構經營)、銷售;集成電路、軟體的設計、研發及銷售;電子儀器技術服務;自營和代理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但國家限定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貨物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05928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5230家。
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對外投資5家公司,具有2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寧波江北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Ⅲ 山東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東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11-2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煙台市高新區科技大道69號創業大廈西塔11樓。
山東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600MA3EWWHQ8J,企業法人孫藝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東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產品、電器、LED產品、光伏太陽能產品、計算機軟體、自動化控制設備,燈具的生產、銷售及技術開發;工業品外觀設計;計算機系統遠程監控;安防工程設計、安裝;安防設備銷售;系統集成;室內外照明、亮化工程的技術開發、設計、安裝;節能技術的咨詢;貨物及技術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山東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博泰投資每年實現投,融資成交額上百億元是真的嗎
假的,其主頁上寫著「累計研發投入7億RMB,每年占營收的28%」,自己算吧
Ⅳ 一汽南京、毫末智行、奇瑞雄獅,起底自主品牌背後智能駕駛子公司
4月日,一汽集團斥資5000萬元在南京市江寧區注冊成立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據內部員工的描述,這是一汽集團層面專注智能駕駛研發的全資子公司
與之類似,一家名為「毫末智行」的公司在2019年11月在北京豐台悄然成立。
這家公司的法人張凱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部長,實際控制人甄龍豹則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主任工程師。
顯然,這也是長城的智能駕駛關聯公司。
更早,奇瑞汽車在2014年7月成立蕪湖市汽車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17年12月更名為雄獅科技。
在更廣泛的智能汽車領域,還有吉利的關聯公司億咖通、老牌商用車零部件廠商濰柴動力成立的濰柴智能,以及一汽、東風、長安與中國兵器集團等主體聯合發起的?T3科技平台。其中T3科技平台資金實力最為雄厚,根據幾方的合作合資協議,這家公司的注冊資金高達160億元。
1、車企必須掌握汽車「大腦」
車企紛紛成立智能駕駛子公司背後,一位在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主機廠之間遊走和浸淫多年的資深業內人告訴汽車之心,「車企不可能不掌握汽車的大腦」。
在外部成立子公司進行獨立運作,背後有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利於招聘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乎的主要是兩個因素:薪酬待遇以及發展的空間。
相對於傳統車企內部比較穩固的薪酬體系,外部子公司的自由度更大,給得出高薪酬,而且子公司還能進行股權激勵。
傳統車企的組織架構穩定,決策權已經在現有高層手中,真正懂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人才很多時候沒有機會在新項目中佔有話語權。
如果成立外部子公司,真正的人才會有更多機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即便暫時出現了才不配位的情況,所謂「船小好調頭」,也可以快速調整。
其次是獨立子公司便於外部融資。
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新商業模式的探索,都意味著大量資本投入。拆分子公司,有利於企業獨立融資,獲得更多第三方的資源支持。
再者就是獨立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母公司之外,還能為其他的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
雖然早期這一模式可行性不高,但是到後期企業發展壯大、技術的領先性完全建立後,有機會向其他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這也是一種更為健康的模式。
歷史上,通用分拆的德爾福、豐田分拆的電裝、福特分拆的偉世通都是在變革中誕生的零部件巨頭。
我們也期待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獨立子公司中,能有機會誕生新的頂尖供應商,打造中國的智能汽車「大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