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光伏電池發展趨勢
太陽能電池行業基本概況
光伏產業是指將硅料通過各類技術和工藝路線生產出太陽能電池片,並將太陽能電池經過串並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形成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等,形成光伏發電裝置的產業鏈。
1、單晶硅太陽能佔比不斷提升
根據半導體材料的不同,可以將太陽能電池分為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晶硅電池是研究最早、最先進入應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按照材料的形態可分為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其中單晶硅電池根據基體矽片摻雜不同又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單晶PERC電池即為P型單晶硅電池,而TOPCon、異質結、IBC等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主要是指N型單晶硅電池。在太陽能電池市場上,多晶矽片經濟型層一度領先單晶。但從2015-2016年開始,以隆基為首的單晶廠商實現技術突破,大幅降低了單晶矽片成本。由於單晶硅電池具備更高的轉化效率,導致單晶矽片對應的單瓦成本實現反超,比多晶更低,後又出現以PERC電池為代表的高效單晶硅電池,進一步推動了單晶硅對多晶硅的替代,薄膜太陽能所佔比重也逐年下降。
硅成本的下降主要依靠電池片成本和價格的下降。2016年以來,隨著單多晶市場份額的逆轉,電池價格在過去三年裡下降了2/3,其驅動力一方面來自單晶矽片成本的快速下降,另一方面來自PERC技術滲透率提升大幅提高了電池轉換效率。截至2019年,單晶產品市佔率超過65%。
2、原材料在西部,應用端在東部
2019年我國光伏產品產能分布較為廣泛,上游多晶硅和矽片的產能主要集中在電價更低的西部地區,尤其是新疆、四川、寧夏、雲南等地。中下游電池片和組件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如浙江和江蘇,兩者產能佔全國產能比重超過60%。
3、太陽能電池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的太陽能電池發展規模遠小於歐美市場,以至於歐美市場對太陽能電池的補貼已經開始下滑,而我國的補貼力度仍然很大。在政府的補貼下,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尤其是行業技術更新換代升級,小企業將因技術跟不上大規模企業,技術的落後導致眾多企業逐年被市場淘汰。因此,總的結果是太陽能電池行業集中度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