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6年鉀肥最新談判結果
●關於銀行業2004年末2005年初底部之時的爭論懷疑已煙消雲散,銀行股恢復性反彈上漲至今,是在忘掉過去被低估的時期。
●銀行的故事就是伴隨經濟發展而持續股價上升。下一步行情,應該更多的是展望未來。銀行業零售及混業收入增長潛力巨大。如招商銀行由原來2006至2015年10年手續費收入復合增長率預測0.63%調高至31.34%,則合理市凈率將由2.6倍、理論價值為7.46元(潛在漲幅也應在18%),提升至3.61倍,理論價值10.4元(潛在漲幅應在65%)。
●如果看好一個公司的中長期價值,由於贖回或獲利回吐所造成的下跌只是為投資者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贖回或調整創造難得買入機會!
●繼續維持銀行股"強於大市"評級。給予招商銀行"買入",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增持"的投資評級。
●春節過後,中國和BPC三次進口鉀肥談判未果,進口價格仍是主要分歧。2006年減產量超出預期。國際供應商減產,提價強硬的態度符合我們前期預期。第三次談判後,雙方態度有所緩解。春耕將至,鉀肥供應商停產損失不小。預計雙方3月底、4月初將達成協議。
●北美本地氯化鉀價格上漲超過出口亞洲的長單合同價格近40美元/噸,因此2006年中國進口氯化鉀合同價格必將上漲,預計幅度約20美元/噸。價格上漲推動鉀肥企業業績增長,維持鉀肥行業"強於大市"的投資評級。
●關於子行業的投資評級:純鹼行業底部業已確認,因此首次給予"中性"評級。維持氮肥行業"中性"。有機硅行業維持"強於大市"。維持磷肥行業"弱於大市"。維持化纖行業"弱於大市"。維持塑料製品行業"中性"。
零售及混業增長預期下的招商銀行估值
以前我們對銀行收長及利潤增長預測較保守,如不增資條件下,高增長只有2年左右,其餘年份全部在10%以下。在此條件下,得到當前的合理估值水平。
如果考慮未來零售及混業經營的更高增長,在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銀行利潤增長在5至10年內將維持20%左右。銀行估值水平將大幅調高。
如招商銀行:原來2006至2015年10年手續費收入復合增長率預測、10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預測分別為0.63%、14.93%,現分別調高至31.34%、18.92%,則合理市凈率將由2.6倍、理論價值為7.46元(潛在漲幅也應在18%),提升至3.61倍,理論價值10.4元(潛在漲幅應在65%)。
如果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利率、匯率、直接融資、開放等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銀行收益將穩定增長,15%的凈利潤增長其實是一個較保守的估計。
鑒於招商銀行已經確立的零售業務優勢,其中間業務收入也會得到較快發展,我們相信,招商銀行未來10年中間業務收入將會得到30%的增速,2015年中間業務凈收入占總凈收入的比重將由現在的不到9%提高至20%左右。但與招商銀行宣布的未來5至10年中間業務收入佔50%的目標相比,仍然保守了。
2006年准備計提或可減少。2005年已披露年報來看,普遍從稅後利潤中計提了一般准備。同時我們注意到民生銀行正常貸款計提准備率已經從1%降為0-1%。上市銀行開始執行部49號文。估計2006年減少計提准備的可能性很大。如招商銀行正常貸款按1.5%計提正常貸款的准備,應有較多的下調空間。
純鹼行業見底尿素市場轉弱
鹽價下跌緩解純鹼成本壓力
原鹽是生產純鹼的主要原料,一般而言,每噸純鹼消耗1.5-1.6噸原鹽,原鹽在純鹼生產成本中佔40-50%左右。
國內原鹽價格持續上漲至2005年一季度後(河北唐山地區原鹽價格達到410至420元/噸),國內鹽場出廠價格在5月、8月份下調。國內產能擴張是下跌主要因素。2006年一季度價格仍進一步下跌,河北唐山地區原鹽價格在280至300元/噸。
2005年海鹽占國內原鹽產量的54%,目前海鹽主產區渤海灣冬季屬於生產淡季。若2006年氣候正常,渤海灣地區不再遭受2005年的台風因素影響,原鹽生產旺季後,供給將顯著增長,原鹽價格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今年春節過後,純鹼價格季節性見底。按照往年的規律,受春節春運及下游用戶開工率等綜合影響,春節過後,純鹼市場價格都習慣性回落。2006年也是如此。
展望2006年,純鹼行業主要擴張項目:青海鹼業90萬噸/年純鹼裝置、山東玻璃100萬噸/年純鹼裝置受產品質量差,資金鏈緊張制約。綜合考慮國內擴建項目,以及部分鹼廠搬遷,2006年國內純鹼預計增加產量約110萬噸,同比增長8%左右。
國家宏觀調控將限制原來玻璃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勢頭,因此2006年國內純鹼需求增速將減慢,但仍會受惠整體經濟增長。
隨著下游開工率提升,純鹼價格也將擺脫目前較低水平,具體反彈尚需觀察下游需求情況。
綜上所述,原鹽價格在生產淡季處於低位,生產旺季到來,價格會進一步下跌,純鹼生產成本繼續回落。春節過後純鹼價格跌至季節性底部,反彈是必然,幅度主要取決於需求增長程度。我們認為純鹼行業底部業已明確,因此給予"中性"的投資評級。
山東海化、唐山三友排名國內純鹼行業前兩位,純鹼產能分別達到200萬噸/年和160萬噸/年,2005年純鹼產量國內佔比分別達到13%和11%。龍頭地位必將使兩家企業獲益谷底反彈。此外,兩家龍頭企業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尿素市場將供大於求
2月底以來,國內尿素市場擺脫低迷,價格出現反彈。春耕備肥和小麥追肥是市場需求拉動因素,國家第二次淡儲招標集中采購也推動短期需求。煤電價格放開也是刺激尿素企業提價的短期因素。當然從部分地區批零交易清淡的情況看,不排除經銷商在春耕前人為炒作的因素。
2006年新建和改造尿素裝置產能將逐漸釋放,國家仍對尿素出口徵收關稅,進一步增加國內供給,市場將供大於求。
從長期來看,發改委對化肥行業市場化態度堅決,取消成本各項優惠和放開價格成為必然。在國家重視"三農"的背景下,尿素價格雖然放開,但受出口限制影響,依然難以上漲。
化肥用天然氣價格在3-5年將和價格更高的二檔氣價並軌,意味"氣頭"尿素企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煤頭"尿素企業生產成本也受到煤價上漲的威脅。
綜上所述,我們仍維持尿素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
2006年氯化鉀進口談判動態
談判仍處於僵持階段
春節過後,中農、中化與BPC就2006年全年氯化鉀海運進口合同事宜已經進行三輪談判,期間雙方也多次會晤。但由於雙方在價格方面存在分歧,所以一直未達成協議。
BPC依舊堅持FOB價格提高40美元/噸。亞洲其他市場已經在去年接受了到岸價價格的上漲,而中方考慮到前兩年價格已經大幅上漲,今年市場需求將縮減,反倒認為價格應該下調20美元。
中方仍有耐心討價還價的資本是氯化鉀庫存增加,以及商務部預測2006年氯化鉀進口量由2005年的883萬噸下降至700萬噸左右。2006年1月中國進口氯化鉀75.7萬噸,仍是2005年進口合同訂購的部分。因此國內氯化鉀庫存增加,初步確保春耕需求是中化、中農談判的基礎。但預計2月份進口氯化鉀數量將顯著下降。
中國歷月進口氯化鉀數量和價格
我們認為近期媒體報道2006年國內鉀肥產量大幅增長,進口量顯著下降的論斷更象國內為獲得較低氯化鉀進口價格而放出的煙霧彈。鹽湖鉀肥2005年氯化鉀產量達140萬噸,增幅有限,中信國安項目硫酸鉀鎂肥鉀養分含量低,增長也有限。而察爾漢鹽湖周邊小鉀肥企業在經歷兩年的快速增長後,增長潛力很小。
國際鉀肥供應商繼續減產
2月份PotashCorp決定Rocanville礦場繼續停產到3月26日,以控制庫存。通過這一決定,公司將再次減產24萬噸氯化鉀,從而縮減產量達134萬噸。PotashCorp在2005年的產量為880萬噸,所以134萬噸的縮減,相對於15%的產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同樣需要關注的是Mosaic公司也曾宣布再2006年將減產20-40萬噸,但近期工廠遭遇火災,勢必還會有更多的減產量。
作為美國以外的主要氯化鉀進口國,中國和BPC談判吸引國際鉀肥供應商的關注。全球最大的鉀肥生產國加拿大也一直等待談判結果,而後進行與中國的進口合同談判(由於地理位置因素,中國46%的進口氯化鉀源於前獨聯體地區,加拿大排名第二位,佔26%)。其他鉀肥供應商也同樣在蓄積力量。
總體而言,我們以前提出的國際鉀肥供應商減產提價的態勢沒有改變。
進口價格必然上漲
據了解,3月3日第三輪談判雖未達成協議,但雙方態度有所緩解。春耕將至,中國必須解決氯化鉀進口問題,避免2季度集中進貨帶來的貨船調度緊張,甚至運費上漲的問題。而鉀肥供應商停產業已持續一段時間,損失不小。因此預計3月底、4月初中化、中農和BPC將達成最終的進口協議。
全球鉀肥長期供應略緊的局面未變。2005年農作物生產創下新高,但卻沒有將庫存帶出低谷,說明消費量也在同期增長。
短期而言,北美本地氯化鉀價格2002年以來上漲顯著,由低於離岸價格轉變為高於離岸價格近40美元/噸。主要原因在於離岸價格主要是出口的長單合同價格,存在價格上漲滯後。其中出口中國的氯化鉀也占相當的份額。
因此中國2006年進口氯化鉀價格上漲是補漲。全球鉀肥需求經歷3年的快速增長後,已經步入平穩期。作為第二大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2006年進口合同價格應當享受一定折扣,因此我們認為進口價格上漲20美元/噸的可能性較大。
進口氯化鉀價格提高後,鹽湖鉀肥等國內氯化鉀企業也將相應提高出廠價格,利潤水平有所提高。
重點關注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 (600036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目前流通股470543.38萬股。據三季度報,公司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2622元,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3.18%,凈利潤同比增長27.08%;每股凈資產為1.918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3.67% 。
公司已經完成股改,其方案為: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轉增0.8589股,非流通股股東以可獲得的轉增股份向流通股股東按每10股支付1.7374股股票;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向流通股股東按轉增前每10股無償派發6份存續期限18個月、行權價5.65元的歐式認沽權證。對價股份已於今年2月27日起上市流通;認沽權證也於今年3月2日起在上市交易。
今年3月8日公司發布公告稱,銀監會同意招商銀行設立紐約分行,招行將按照美國有關金融監管法規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提出申請,並將有關進展情況及時報告銀監會。銀監會山西監管局同意招商銀行籌建太原分行。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有利於公司做大做強
Ⅱ 十年前的鉀肥還管用嗎
尿素、過磷酸鈣復、硫酸鉀等化肥制在陰涼乾燥的倉庫里可堆放20年仍然有效。
從肥料的特性來分析,化肥只要貯存得當,包裝袋不破損、不被雨淋、不受潮、不與鹼性物質混放,一般都可以長期貯存,因此國家目前沒有化肥保質期的規定。例如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等化肥在陰涼乾燥的倉庫里可堆放20年,除了肥料產生結塊兒外,養分含量等指標沒有任何變化。
Ⅲ 高價多少,高鉀肥多少錢一袋
鉀肥多少錢一噸抄
7月國內鉀肥市場持續襲弱勢,今年秋季肥啟動較慢,至今尚未完全開啟,下游需求有限,且鉀肥生產產能不斷擴大,造成供需失衡的局面。導致鉀肥市場延續低迷走勢。國際鉀肥方面,現港口60%俄紅粉成交價格低端已至1950元/噸,62%白鉀成交價格低端在2080元/噸,60%以白以及約白港口報價基本維持在2050-2070元/噸。
Ⅳ 為什麼我國的鉀肥需要進口
摘自網路:
中國耕地本身缺鉀,而用於鉀肥生產的鉀鹽在我國又屬緊缺礦產資源,長期依賴進口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我國鉀肥需求量一直以高於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長
據業內人士分析,鉀肥不像其他肥料原材料,全球緊缺,而且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約旦和中東地區,被少數國家所控制,價格基本處於壟斷地位。近年南美洲、東南亞等地區農業發展較快,對鉀肥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
據介紹,目前中國鉀肥主要有硫酸鉀和氯化鉀兩種。萬向公司即將推出的是硝酸鉀,除可供鉀元素外,還可供氮,是無氯鉀、氮復合肥。目前這種硝酸鉀在我國施用較少,這種稱為世界緊缺的「綠色鉀肥」在歐洲國家較為盛行。
中國是世界鉀肥消費大國之一,鉀肥消費量佔世界鉀肥消費量的20%左右。從歷年消費情況看,鉀肥投入總量由1980年的38.6萬噸(折純,下同)增長到2005年的720萬噸,年均消費遞增率達到12%。經過艱苦努力,中國鉀肥年產量達到了260萬噸(K2O)左右,僅能滿足國內鉀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萬~600萬噸的鉀肥需要進口。中國鉀肥需求仍將保持年均100萬~150萬噸的增長速度,但2010年以前中國鉀肥產量僅能達到300萬噸,進口量將進一步增長。
看到中國鉀肥進口持續增長,國際鉀肥供應商形成了一致聯盟,逐年提高鉀肥價格,2005年鉀肥談判在1000元人民幣/噸的基礎上增加了40美元,2006年又增長25美元/噸,2007年進一步增長了5美元/噸,2008年增長了400美元/噸。直接導致中國鉀肥零售價格大幅度增長,2007年底已經達到2800元/噸,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008年仍在繼續增長。解決鉀肥供應和平抑鉀肥價格已經成為當前中國面臨的棘手難題。
目前解決這一難題的措施是加大中國自有鉀鹽資源的開發,不斷加強周邊國家鉀資源的利用,加強中國與國際其他進口國的進口談判手段等。但是中國自有鉀鹽在2010年以前供應能力難以突破350萬噸,正在開發的泰國、寮國等國的鉀資源在2015年前尚不能形成規模,最大替代能力僅能達到300萬噸。因此,中國鉀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擺脫進口的束縛。目前受生物能源發展的影響,全球鉀肥需求每年多增長100萬噸以上,導致全球鉀肥供應趨緊,鉀肥供應商已經掌握了這一脈絡,即使中國與巴西、印度、東南亞等國家達成攻守同盟,也難以逆轉漲價的趨勢,無法在根本上解決鉀肥進口的被動局面。
目前急需從農業領域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國家和行業內外的共同呼聲。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主要以有機肥投入為主,土壤鉀素處於匱缺狀態,年虧缺150萬噸左右。80年代以後,化肥鉀雖然得到大范圍應用,但是作物產量的大幅度增長進一步將土壤鉀素匱缺擴大到500萬噸左右,促進了鉀肥的進一步施用。進入21世紀,中國作物產量出現停頓,但鉀肥投入不斷增加,土壤鉀素匱缺縮小到120萬噸左右。考慮到土壤中有豐富的鉀素,因此這些匱缺是容許的,我們並不追求鉀素的大量盈餘。因此,現階段首先要從宏觀層面給出這一信息,應該控制鉀肥投入,充分挖掘土壤鉀素。另一方面應該挖掘中國有機鉀資源,中國秸稈中有機鉀資源總量達到750萬噸左右,由於循環利用率僅50%,因此每年實際能夠還田的數量低於600萬噸,仍有150萬噸的資源由於焚燒、秸稈廢棄等途徑而損失,而這些數量正好與中國農田土壤鉀素匱缺數量相當。因此提高秸稈的直接還田可以在現有鉀肥投入水平上保持土壤鉀素平衡。而如果保持現有土壤鉀素平衡,充分利用有機鉀資源可以減少1/3的鉀肥進口。
Ⅳ 化肥氮磷鉀單個的價錢是多少啊
親 您是要有機的還是沒機的呢
Ⅵ 鉀肥價格上漲多少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年1~6月份,中國共進口氯化鉀169.9萬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28.11%,其中,1~5 月份邊貿進口氯化鉀數量為13.35萬噸,同比減少68.15萬噸。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中國進口鉀肥價格維持高位,這與同期國內鉀肥的低位運行構成了嚴重倒掛。對此,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會長李剛表示,截至2009年5月,國內鉀肥產品價格一路走低。以95%氯化鉀為例,價格從年初的3500 元/噸下降到後期2800元/噸,下降近40%,而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導致下游生產企業及經銷商缺乏進貨積極性。但從今年5月份以來,鉀肥行業的主流報價在 2800~3200元/噸之間,沒有再出現大的波動。而近期印度460美元/噸的鉀肥招標價格,換算為人民幣是3100~3200元/噸,與國內價格基本持平。鉀鹽分會據此認為鉀肥價格已經回到合理價位,再降價的可能性不大,市場的平穩運行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復合肥行業的重要原料,鉀肥價格走勢影響著復合肥行業的發展。國內一家復合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受金融危機及業內整體低迷形勢影響,目前3個15%硫基復合肥出廠價格低於2000 元/噸。同時很多復合肥企業遭到去年高價鉀肥的重挫,以減少復合肥中鉀含量來降低產品價格。對此,鹽湖鉀肥董事長鄭長山認為,目前復合肥行業出現的減少鉀含量的情況,從長遠講對農業發展不利。不管是鉀肥行業還是復合肥行業,應該為農民提供鉀肥的科學合理的產品和施用技術,而非單純根據市場價格增減某種元素用量。對此,鉀鹽分會及企業也希望國家標准委能夠從肥料的生產配方和含量方面嚴格管理,保證肥料養分的科學配比,以確保鉀肥的合理施用和維持土地長期耕作潛力。
據介紹,在7月10日印度鉀肥招標中,俄羅斯生產商Silvinit 公司報出了到岸價460美元/噸的價格,雙方最終簽訂了85萬噸的進口合同。對此李剛認為,印度鉀肥進口招標歷來是全球鉀肥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隨著包括BPC在內的國際鉀肥巨頭調低報價,鉀鹽分會希望推遲重啟目前正陷於僵局的中國進口鉀肥談判。這樣不僅能夠讓擁有更多鉀肥庫存的中國獲得更低價格,同時對產能不足需求的國內鉀肥行業而言,產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運行,能夠保護國內鉀肥業及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農資網有個鉀肥專題,裡面有大量關於鉀肥的資訊。你可以看看。
http://www.ampcn.com/channel/index_jiafei.asp
Ⅶ 鉀肥價格多少
2007年10月份,國內白鉀港口交貨價為每噸2250元,2008年1月份每噸回33答00元,2008年3月份每噸3600元,4月份每噸4000元。 此外,2007年以來,國際化肥市場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全球糧食連續兩年減產,庫存持續下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07/2008年度期末全球糧食庫存僅4.05億噸,達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庫存消費比為18.8%,接近了18%的警戒線。 特別是近一個時期以來,世界部分地區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危機,以及美元疲軟等因素導致了化肥價格連創新高。據了解,全球主要鉀肥進口國的到岸價格均已大幅上漲。東南亞的到岸價格從2007年初約每噸230美元上漲到年中的每噸300美元,年底時已達到每噸450美元,而目前已達到歷史性的每噸750美元。作為四大進口國的巴西,2008年第二季度進口到岸價格也達到了每噸750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價格上漲了2倍以上。業內分析預測,國際鉀肥市場年內將有可能達到每噸1000美元。
Ⅷ 2008年,1-9月份,中國通貨膨脹率是多少,官方的
中國通貨膨脹率是7.8%
Ⅸ 鉀肥一袋多少斤啊
鈣鎂磷肥 一般 為 18個磷。。然後加入鉀 把磷降下來就是
最新的標准號應該分內別是HG2598-94
、GB20412-2003。鈣鎂磷鉀肥容市場上確實所見不多,但是鈣鎂磷肥的用量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南方如江西、廣西、湖南、福建、浙江等地方。鈣鎂磷肥不僅可以提供不低於12%的有效磷,還含有30%氧化鈣、10%左右的氧化鎂和20%的二氧化硅,這些都是可以被農作物直接吸收的活性中量元素。由於鈣鎂磷肥是一種鹼性肥料,還可以用作酸性土壤的改良劑。至於目前鈣鎂磷肥價格的話,大概是56元/袋(中國惠農網)。當然因為每個網站價格不同,而且大多不會擺出批發價格,所以放在網站上的都是市場價格,具體需要你自己去了解
Ⅹ 哪裡可以查到2015年鉀肥價格
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