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99中俄新約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啊,為啥給俄國15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啊
《尼布楚條約》是中俄之間的平等條約,是具有法律效力。《尼布楚條約》之後,清政府和沙皇俄國歷次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總共割讓的土地,如果不算外蒙在內,大約有150萬平方公里。
這個事情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沙皇俄國從中國割讓土地,割走土地的時候是通過不平等條約:《璦輝條約》。《北京條約》跟《中俄勘分西北約記》。這三個條約割讓土地共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條約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條約。
(1)中俄資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自1689年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後至今,中國被沙俄、蘇聯和俄羅斯佔去的國土面積達588萬平方公里。難怪1999年底中俄兩國簽訂的《邊界新約》,曾在海內外華人中引起很大反響和爭議。
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列寧口頭上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蘇維埃只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卻沒有把當年通過不平等條約佔去的領土歸還給中國。斯大林掌權時比沙皇還要貪婪,先在新疆策劃東突立國,之後又將外蒙古從中國分割出去。
中國對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地區的意圖,俄羅斯一直心存恐懼,特別是在中國強調西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
中國和俄羅斯雖是戰略夥伴,也是戰略對手,在敏感的中亞地區更是如此,中亞地區過去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而中國在這塊資源豐富的地區傾注了大量資金和心血。昔日的絲綢之路一旦打通,將為中亞各國開辟新的經濟走廊和出口市場,從而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❷ 中俄雙邊貿易發展如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6月7日表示,在中俄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經貿合作加速提質升級,呈現出專增長屬快、范圍廣、成效實、潛力大等特點,雙方基本實現了合作領域和地域的「全覆蓋」,預計全年雙邊貿易額有望超過1000億美元。
從合作地域看,雙方合作從傳統的邊境毗鄰地區向中國東南沿海、中西部省區和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擴展,兩國地方間累計已締結了137對友好城市和友好省州,基本實現了合作領域和地域的「全覆蓋」。據介紹,中俄雙方貿易和投資呈現出「增長快」的特點。從貿易看,2017年雙邊貿易額達840億美元,同比增長20.8%。今年前4個月實現3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3%,貿易增速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位列第一,俄羅斯在我貿易夥伴中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9位。來源:
新華網
❸ 俄羅斯和中國現在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嗎
樓主您好!
人無完人,萬物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國家和國家之前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同盟關系。中俄關系也是這樣,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過,不好的一面只是佔一點兒,而好的一面占絕大部分,要不然中俄關系也不可能是戰略夥伴關系了
首先說中俄關系不好的一面:
俄羅斯在南海問題上不斷向越南軍售的行為損害了中國的利益。由於中國近些年來越來越少購買俄羅斯武器,俄羅斯又找到了新客戶,而且這些新客戶都是很好的俄羅斯武器買家。因此俄羅斯對這些客戶都盡可能照顧。」
兩國也遲遲無法達成巨額的油氣貿易協議,中國需要增加天然氣供應,但幾年前所達成的管道輸送協議一直未能落實,價格分歧依然存在。
在投資與遠東開發方面,俄羅斯對中國資金也比較保守。盡管中俄同意在全球組成共同陣線保衛共同利益,但雙邊關系在離自己較近的地方卻更棘手。莫斯科擔心中國的影響力對俄在本國領土上的統治構成挑戰。為抵擋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莫斯科已設法提升它在該地區的政治力量。上月組建的新政府首次設立了遠東發展部長一職。
在上海合作組織內部,中俄對該組織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對於俄羅斯而言,中亞是其歷史遺產的一部分,普京更熱衷推動歐亞經濟共同體的建立以及在安全領域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而中國更為重視上合組織的發展,尤其是經濟一體化。我們認為,上合組織應該有助於消除中俄兩國在中亞地區的分歧,並為更緊密的合作打下基礎。
俄中關系目前的改善並不可靠,若非俄與西方的關系為政治爭議所困擾並因歐洲金融危機而受影響,俄中關系不會這么引人注目。
俄可以與中國討論戰略夥伴關系,但它們永遠不會成為實際的盟友,因為中國對俄潛在威脅很大,俄不可避免對中國感到擔憂。
以上是說中俄關系不好的一面!
這是普京就任新一屆俄總統後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也是他最先進行的國事訪問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表明了俄羅斯對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視。普京在訪問期間將重申俄方與中方深化戰略協作的意願,並就密切各領域雙邊合作交換意見,這必將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普京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將共同簽署《關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若干原則的聯合聲明》,兩國元首將在《聲明》中倡導在亞太地區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後的國內外環境已經與多年以前大不一樣。在俄羅斯內部,公民社會的興起對普京的統治構成了壓力,而經濟增長與轉型的緊迫性也需要普京拿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而在外部,競選期間普京就遭到了美國惡意的阻擊,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吸引俄羅斯更加重視其遠東地區,比如成立遠東地區發展部、重新武裝太平洋艦隊等,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需要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支持。
在國際問題上,兩國都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首先,就像普京所說,中俄兩國間沒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和成見,兩國關系非常穩固,不受當前局勢的影響。其次,兩國都認為如果在國際問題上缺少中俄的參與,而且不考慮中俄兩國的關切與利益,任何的國際問題議題都無法討論和落實。因此,兩國都有足夠的動力繼續推進兩國的合作,對鞏固和發展俄中長期的戰略夥伴關系負有共同責任。
俄中都贊成世界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兩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或接近,如朝鮮半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北約東擴和中東問題,俄中雙方的合作有助於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推動情況向好的方向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中俄兩國關系已迅速升溫。前不久,中俄兩國舉行了大規模的「海上聯合-2012」軍事演習,凸顯雙方進一步提高戰略互信。另外,俄方日前就南海問題首度表態,稱反對任何非當事國干預南海領海爭端。而在中東事務方面,中俄的立場亦是一致的。這對維護我國南海及東亞的安全環境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南亞到中亞安全形勢的變化、亞太地區形勢的發展,使得中俄兩個重量級國家的戰略協作成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的「穩定錨」。美國增加亞太地區海軍軍力部署的計劃必將引起中俄雙方的高度重視,也將引發雙方對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深入討論。
美國重返亞太構成的種種威脅將促使中俄在多方面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此前在中菲黃岩島對峙期間,美菲聯合舉行軍演之際,俄羅斯就與中國舉行聯合軍演,共同對周邊"蠢蠢欲動"的國家進行戰略威懾,這有利於該地區的穩定。
普京上任後先是拒絕出席八國峰會,令奧巴馬很難堪,如今普京又要在首輪出訪期間高調訪華,顯示出對中俄關系的高度重視,或許也是在對美國傳遞一些信號,美國重返亞太沒那麼容易,俄羅斯將與中國共同對抗美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俄國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和美國相比,仍然處於下風,中國和俄國都面臨美國的軍事壓力,中俄兩國聯合起來軍事實力超過美國,所以中國和俄國必須加強合作,對抗美國。中俄兩國加強合作符合雙方的利益,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美國在中國周邊對中國實行軍事圍堵,中國需要俄羅斯的支持,中國買了很多俄羅斯的武器,來對抗美國和日本。中國的經濟實力強於俄羅斯,而俄羅斯的軍事強於中國,俄羅斯不缺技術只缺錢,而中國剛好相反,所以中國與俄羅斯進行多方的軍事和經濟合作,未來中俄關系發展前景很好。所以普京很重視中俄關系,在6月上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加強兩國戰略夥伴關系!向國際社會傳遞信號,迫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俄將加強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中俄兩國的強強聯手必將能更有力地抗衡美國。
有趣的是,普京訪問德國、法國兩國只用了幾小時,如同路過,訪問中國卻用了整整兩天,可見普京高度重視中俄兩國的戰略夥伴關系。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com/question/432026808.html?oldq=1
❹ 中俄資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樣的一個公司
中俄資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國際信貸網集團旗下,以專門投資內開發俄羅斯資源為主,兼營基礎容設施建設、地產開發、交通港口、金屬、木材、化工、原油加工等業務范疇的子公司。公司在俄羅斯首次考察選中的投資經營項目除黃金開采與加工、森林開發與木材加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在內的五大資源外,所涉及的行業有金融業、農畜牧業、醫療、醫葯、銀行、肉食品加工、化工、慈善、教育等共計32個項目,投資額達37億歐元,65億美元。 國際信貸網集團,是一家集工、商、銀三位為一體的大型跨國集團,集團公司下屬的國際信貸網銀行、商業發展銀行、阿莫科信託公司等實體,掌握著巨大的資產、資金以及管理經營權、金融交易動作權、支配使用權、投資項目建設決定權。
採納哦
❺ 2014年10月份,中俄兩國央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盧布暴跌對中國抄此前與俄羅斯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是否意味著貶值?有專家認為,沒有動用談不上有賬面損失。2014年10月13日,中國央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一位央行相關領域專家表示,該協議只有實際發起和動用,才會互換一筆資金到對方賬戶上去。現在只是簽了協議,備用性質,沒有發生債權債務關系。雙方簽訂的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是規定的最大可互換規模。現在沒有動用,談不上有賬面損失。
❻ 現在的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如何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系不可能好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普京的全部的政治的資本來自於蘇聯的解體,因此普京始終是斯大林的蘇聯的制度的最積極的、最深刻的和最猛烈的批評者,這是中國的政府與普京的最大的意識形態的障礙。
二、俄羅斯的現在的共產黨是普京的政府的最主要的反對的力量(至少是最主要的制衡的力量),因此普京必然地會擔心發展與中國的政府的任何的友好的關系都可能向整個的俄羅斯人傳達一個不利於普京的政府的信息,普京也必然地會擔心這將鼓勵俄羅斯的共產黨想入非非。
三、俄羅斯人對於西方的親近的情感是根深蒂固的,他們在最近的幾百年之中享受了太多的與西方人發展密切的關系的好處——俄羅斯人通過這種密切的關系從西方人那裡獲得了他們想我獲得的包括宮廷的禮儀、優美的藝術和正確的認識的方法在內的一切,因此俄羅斯人不僅非常地崇敬西方人,而且都樂於把自己視為西方人(歐洲人)(整個的世界都一直在享受西方人在最近的幾百年創造的無限地豐富的文明的成果,但是在西方人的世界之外,只有俄羅斯這個偉大的民族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並從而對西方人充滿了崇敬和感激,與此相反,伊斯蘭教的世界和中文的世界之中的無數的人一直在製造對於西方人的一切的仇恨)。與此同時,俄羅斯人是極端地歧視中國人的,這種歧視既是與中國的上層社會對於西方的敵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也是與中國人的上層社會把成吉思漢視為自己的民族的最大的英雄聯系在一起的,——俄羅斯人的上層社會因此而斷定中國人的上層社會缺少最基本的常識,俄羅斯人的上層社會認定自己正好與中國人的上層社會缺少最基本的常識的狀態正好相反,他們認為西方人是人類的文明的偉大的使者而侵略中國、侵略俄羅斯、侵略其他的西方國家的成吉思漢是人類的文明的最野蠻的魔鬼。
中國人的上層社會已經到了擺脫對於西方的敵視和對於成吉思漢的崇拜的時候了,中國人的上層社會已經到了放棄依靠在國際上選擇盟友的方式(選邊站的方法)來確立自己的國際的地位的時候了;中國人的上層社會已經到了依靠自己的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行動確立自己的國際的地位的時候了;中國人的上層社會已經到了聽取孔子關於個人和國家的觀點的時候了:任何的行為正義的個人或者國家都不可能永遠地被他人或者他國孤立,任何的行為正義的個人或者國家都會因為自己的正義的行為而贏得廣泛的朋友。
把《三國演義》的思維帶入個人的生活之中和國家的生活之中對於個人和國家都將是悲劇性的。
❼ 中俄貨幣互換有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嗎
究竟中俄兩國央行的貨幣互換協議是否真的是中國給俄羅斯「直接送錢」,是否版央行間的權貨幣互換真的存在巨大匯率和利率風險呢?稍微了解一下央行間貨幣互換的知識,我們就可以立刻知道實際情況並非這樣。首先,貨幣互換協議只是一個意向,並非真正進行貨幣互換。通俗地說,央行間的貨幣互換類似兩個央行相互給對方一個貸款額度,以便急需時從對方獲得流動資金。中俄雖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但並沒有真正使用。就像你信用卡有10萬的貸款額度,但你目前為止並沒有花一分錢。這種情況下,盧布最近的大幅貶值並沒有產生什麼所謂的風險。
❽ 中俄貿易資源大多是什麽
中俄兩國的貿易領域主要集中在輕工業製成品和原料能源產品方面,貿易領域內狹窄。俄對華出口以能源資源為容主,主要是石油、木材、化肥等原料初級產品和一些稀有金屬。而中國對俄出口以機電、紡織等輕工業製成品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高科技產品在我國出口總額中所佔比重小。
❾ 近幾年中俄貿易怎麼樣
201 8年以來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較大,而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制裁,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雙方都有加強合作的需求。加強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實現雙邊貿易的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在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中國和俄羅斯的商品互補性強,並且俄羅斯和中國貿易增速最快,中國從2011-2019年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國。
新的國際形勢下,中俄兩國都致力於建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而兩國作為國際社會中的大國,其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不只是對中俄兩國自身的發展影響巨大,而且對國際格局,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國際格局具有很大的影響。目前,中俄雙邊貿易合作不僅要增大貿易量,擴大貿易范圍,更要提高貿易合作質量。雙方的不斷努力促進了中國和俄國的雙邊貿易發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兩國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雙邊貿易的發展還會對兩國政治關系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深入分析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存在的貿易問題及對策是非常必要。本文著重分析中俄兩國的現行的貿易模式,提出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對兩國雙邊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二、中俄雙邊貿易發展現狀
(一)中俄貿易規模
圖1中俄雙邊貿易額
可以從圖1得到數據,201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500億美元,之後連續四年增長,在2014年貿易額達到952.7億美元。2013年,俄羅斯經濟受到世界石油價格變化,盧布下跌等的影響,中對俄進口額大幅度下降。但是同年中國提出「一帶- -路"倡議,並且人民幣獲得世界貨幣提款權,中俄確定盧布和人民幣的直接兌換,促進兩國貿易,所以並沒有給中俄貿易總額帶來太大影響。201 5年,國際大宗商品行情變化影響中俄貿易,雙邊貿易規模出現縮小,貿易總額僅為680.16億美元。
2016-2017年,俄羅斯經濟開始復甦。201 6年中國對俄國的進口額略有下降,出口額有所增長。2017年中俄兩國進口和出口貿易都有增長。2018年中俄貿易總額具有突破性增長,增長到1068.9億美元,首次超千億美元。2019年中俄貿易總額依舊有所增長,達到了1109.19億美元,並且占據俄羅斯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的16.6%。過近幾年中俄貿易額的變化可以得出:盡管雙方中間出現過波動,但整體在朝著積極的態勢發展。
(二)中俄貿易結構
從表1可以得到,中國進口俄羅斯的商品種類少」其中 能源類
❿ 中俄實力誰更強大
軍事實力對比
中國擁有4000架戰機,先進戰機數量大約為300架,所以說能負擔第一線戰斗任務的飛機已達900多架,國產J10.J11.J8.JH-7.等先進戰機的加入讓這一數字在不斷變大。而盡管蘇聯已經解體,分為十五個國家,烏克蘭、哈薩克等大國,分別擁有前蘇聯的戰機,但俄羅斯第一線戰機,目前約有2,900,可是由於資金和各種原因2,900架戰機能夠升空作戰完成日常作戰任務(注意是日常作戰任務)的不足1,000架次。俄羅斯近年經濟景氣不佳,許多戰機都被封存甚至兩三年內不到十架新戰機服役,大量戰機零件缺失,過於陳舊,實際運用出勤率可能未達半數,俄羅斯雖然名義上仍然是空軍的大國,但是其空軍的作戰實力也許比我國空軍還差。可是我國戰略空軍的作戰能力依然不如俄羅斯,俄羅斯轟炸機系列擁有圖22M.圖22.圖95.圖160等等大量先進轟炸機。而我國所擁有的僅僅是H5.H6這一系列的輕中型轟炸機。拋開戰機數量和戰機型號不談,來討論俄羅斯和中國工業實力的話。俄羅斯空軍有能力生產自己需要的所有部件,而我國部分零件需要進口(有資料稱平均約為30%,不過怎麼算的不知道,我有時候也不大相信)還有些重要部件雖然能生產但是已經落後於國際水平,比如發動機。而且俄羅斯幾十年的超級大國經歷也讓它的戰爭機器可以瞬間開足馬力運轉。而我們不行,我們的飛機製造場就那麼幾家,與俄羅斯有相當的差距。而且我們兩國都擁有著巨大的戰略縱深,想要直接打擊對方腹地是很困難的,而且我們兩個國家又是擁有大量戰爭資源的國家。所以綜合起來我們空軍的戰爭工業其實是全面落後俄羅斯的。所以如果要進行戰爭的話,短期內我國空軍能壓制住俄國空軍,而隨著時間日益推移,俄羅斯空軍將越來越強大!變得越來越難以壓制。俄羅斯海軍 有17.15萬人(含海軍航空兵、海軍步兵及海岸防禦部隊)。編有4個艦隊。海軍戰略核力量 約1.3萬人,裝備戰略導彈核潛艇19艘,攜載彈道導彈324枚,其中:「台風」級3艘,攜載彈道導彈60枚;134級7艘,攜載彈道導彈112枚;D3級7艘,攜載彈道導彈112枚;D1級2艘,攜載彈道導彈40枚。攻擊潛艇:43艘,其中「奧斯卡」級8艘、「阿庫拉」級8艘、「賽拉」級3艘、Y級1艘、V3級7艘、「基洛」級12艘、T級3艘、F級1艘。其他潛艇5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級1艘。巡洋艦:7艘,其中「基洛夫」級2艘、「光榮」級3艘、「卡拉」級1艘、「肯達」級1艘。驅逐艦:17艘,其中「現代級」7艘、「卡辛」級2艘、「勇敢」級8艘。護衛艦:10艘,其中「克里瓦克」2級2艘、「克里瓦克」1級7艘、「無畏」級1艘。巡邏艇:39艘。導彈快艇:54艘,其中「塔蘭圖爾」級29艘、「納努契卡」級20艘、「迪嗄什」級2艘、「瑪特卡」級3艘。魚雷艇:6艘。水雷戰艦艇:72艘。登陸艦艇:25艘。支援輔助艦船:436艘。海軍航空兵 約3.5萬人,編有1個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和4個艦隊航空兵。裝備轟炸機:圖-22M型45架。殲擊轟炸機:114架,其中蘇-24型52架、蘇-25型10架、蘇-27型52架。反潛飛機:40架,其中圖-142型10架、伊爾-38型26架、貝-12型4架。反潛直升機45架。偵察/電子戰飛機:26架,其中安-12型18架,米-8型直升機8架。運輸直升機:27架,其中卡-29型12架、米-24型15架。運輸機:37架。空地導彈AS-4、AS-7、AS-10、AS-11、AS-12、AS-13、AS-14若干枚。海軍步兵 約7500人,編有1個獨立師(2500人)、2個獨立旅、3個艦隊特種部隊旅。裝備T-55、T-72、T-80型坦克130輛,BMP-2型裝甲偵察車60輛,裝甲輸送車750輛,各型火炮321門,反坦克導彈發射架72部,反坦克炮若干門,23毫米自行高炮60門,防空導彈發射架250具。海岸防禦部隊 約5000人,編有1個岸防師、1個岸防旅、1個炮兵團、2個地空導彈團。裝備T-64型主戰坦克350輛、裝甲戰車450輛、裝甲輸送車280輛、各型火炮364門。不要看俄羅斯擁有如此眾多的先進艦艇,可是他們與空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裝備陳舊老化,有半數艦艇因為缺乏保養而損壞提前退役。而且俄羅斯海軍被部署在3個軍港,又分屬為3個海域,戰爭如果爆發,那麼3個艦隊將很難互相馳援。中國海軍現役兵力共23.62萬人,占解放軍總人數的10%。其中包括海軍航空兵2.5萬人,海軍岸防部隊2.5萬人,海軍陸戰隊4萬人。擁有64艘水面主力軍艦,55艘攻擊潛艇,40多艘中型及重型兩棲登陸艇、50艘導彈巡邏艇。中國海軍發展戰略已從近海型海軍走向區域型海軍,海軍運用范圍要涵蓋近海以外一釺海里或更遠距離,要求因應中國海戰戰場點多線長的特點,收縮點線,突出重點,在東部和南部海戰戰場形成相互呼應的戰場體系,在戰時要具備控制中國海域通往大洋水域重要海峽水道的能力。到2006年,中國海軍將擁有7900噸「現代」級驅逐艦4艘,3670噸「旅大」級(051GⅢ)驅逐艦6艘,6600噸「旅海」級(051B)驅逐艦1艘,4200噸「旅滬」級(052)驅逐艦2艘,6500噸「廣州」級(052B)驅逐艦2艘,「中國神盾」級(052C)驅逐艦2艘,3100噸「江衛2」級(053H3)護衛艦12艘,4000噸054型護衛艦4艘,共35艘較為先進的水面艦艇。 分為驅護艦編隊和護衛艦支隊。驅護艦編隊是水面作戰的主要力量,配備1艘補給艦,能獨立進行近海作戰。其中北海艦隊驅逐艦編隊由2艘051GⅢ、2艘052級和4艘054級護衛艦共8艘艦艇組成;東海艦隊驅逐艦編隊由4艘「現代」級、2艘051GⅢ和2艘053H3級護衛艦共8艘艦艇組成;南海艦隊驅逐艦編隊由2艘052B級、2艘052C級、1艘051B級和2艘051GⅢ共7艘艦艇組成。護衛艦支隊是全部由護衛艦組成的、主要執行護航、護漁、近海巡邏和戰時支援等任務的水面力量。北海艦隊護衛艦支隊由4艘053H3級組成;東海艦隊護衛艦支隊由6艘053H3級組成;南海艦隊護衛艦支隊由4艘053H3級組成。051級為我國第一代驅逐艦,總體性能已非常落後,但隨著第二代指揮系統和新型武器的上艦,性能有了較大提高,特別是051GⅢ型,已基本達到第二代驅逐艦的水平。052級作為第二代驅逐艦,總體性能較好,雖服役不長,但也進行了大規模改裝。052C型驅逐艦將成為批量建造的主力驅逐艦,江南廠將在未來的幾年內建造7艘左右的052C。護衛艦的改進主要是對053H2(江衛Ⅰ)的改進。053H2作為第二代護衛艦的代表,性能本不太先進,而且已漸落後,因此應將4艘053H2按照053H3(江衛Ⅱ)的標准進行改進,提高總體作戰能力。改進後部署在東海艦隊。4000噸級054型護衛艦將成為海軍護衛艦中的中流砥柱,滬東廠將在2010年之前完成8艘(保守估計)。隨著新一代主戰艦艇走向遠洋的需要,原有的幾艘遠洋補給艦越來越力不從心,以886艦為代表的新型補給艦將建造6艘以上,確保三大艦隊各有兩艘,一艘海上,一艘備航。加上福清級兩艘,南運級1艘,我國屆時將擁有20000噸以上的大型補給艦9-10艘,基本滿足海軍遠洋活動的需要。水雷戰艦艇,我國海軍在這方面非常薄弱,老式的蘇制T54型掃雷艇還在使用,新的082型基地掃雷艇數量少,續航力有限。潛艇部隊是中國海軍的支柱之一,中國海軍擁有西太平洋規模最大的一支潛艇部隊,但老式潛艇佔主要部分,性能落後,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改進後的035 ES5F改型潛艇共6艘,分別部署於北海和南海艦隊。039型潛艇作為新一代常規潛艇,到2005年將達到8艘,分別部署在三大艦隊。其中東海艦隊4艘,北海和南海艦隊各2艘。由於我國自行建造的039型潛艇仍存在不足,因此從1994年開始從俄羅斯先後訂購12艘「基洛」級潛艇來滿足未來海軍作戰需要,其中877EKM型2艘,636型10艘,各艦隊4艘。
目前,我國擁有091型攻擊核潛艇6艘,092型戰略核潛艇3艘(編號406甲、406乙、406丙),中國為了解決核潛艇的性能問題,一邊先後對091和092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技術改進,一邊開始研製中國的第二代核潛艇,即093和094。海軍過去十年將艦隊現代化,並汰舊換新。海軍航空兵裝備有800架戰斗機。編有9個空軍師。還有海上巡邏和反潛作戰用的飛機17架,各型直升機103架。主要有:直-9C輕型艦載反潛直升機,卡-28艦載反潛直升機(俄羅斯卡-27的出口型號)。海軍航空兵將裝備3個飛豹師(共120架殲轟7),每個師40架殲轟7。另外,至2005年底,海軍總共購回48架蘇27MKK2戰斗機。對比的看俄羅斯海軍的不凍港只有那麼3處,而中國卻擁有俄羅斯數倍的不凍港。艦艇數量俄羅斯也處於下風,雖然俄羅斯的先進艦艇數量優於我國,可是由於分屬3個艦隊。單個艦隊的先進艦艇並不多,我們完全可以採取各個擊破的打法。戰爭工業的話,俄羅斯擁有多家能製造先進戰艦的造船廠,我們也有,而且數量不比俄羅斯少。但是我們不能生產出性能優異的發動機。可是俄羅斯海疆太小,海軍可能會在初期的戰斗中被封鎖在一個狹小區域。其新製造的戰艦也無法得到訓練和充足的人員。所以海軍雖然我們的戰爭工業略微弱於俄羅斯。可是戰爭能力確實是中國海軍要更強大一些。陸軍!中俄都是陸軍強國,中俄陸軍都有著大量的戰斗經驗。有著大量的可充兵源。又有很大的戰略縱深。但是我個人認為俄羅斯還是要弱與我國陸軍的,第一俄羅斯陸軍腐敗嚴重,從近來的車臣戰爭就可以看出。第二裝備不佔優勢,就近來的格俄戰爭可以看出。而且俄羅斯的T90/T70坦克在各個裝備國的口碑都不怎麼好。而我國的ZTZ99G坦克目前已經爬上了世界第3的位置。在蘭德公司的陸軍排行上中國是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俄羅斯第三。由此也可見一斑。所以我國陸軍是強於俄羅斯的。就真實環境下作戰的話,戰爭能力我國要優於俄羅斯!從作戰實力軍事實力我們兩軍差距不大!甚至我國要有一些優勢。而軍事演習其實就是演戲。大家都派自己最強力的部隊去。所以軍事演習上我國可能有比較吃虧。不過我相信我們兩國擁有長久的和平傳統。爆發戰爭的機會不大(我們不聯合起來去打別人就好了,怎麼可能爆發戰爭)。綜合的講,中俄的軍事實力差距不大,中國略微占優。
政治方面
比俄羅斯也差了不少,俄羅斯人雖說備受打壓,但是人家就敢收拾喬治亞,美國也就是口頭上支持下喬治亞。中國呢,人家炸了你的大使館都不敢動武。俄羅斯敢和美國跟整個歐洲叫板說北極有一半是它的;中國呢人家佔了你的油田島礁都不敢強硬,簡直比老毛子差了十萬八千里。
GDP,那純屬是外人吹捧,自己yy。人家日本、歐洲可能GDP總量比不上中國,可人家那是什麼質量啊,凈是高科技的東西;中國的呢,凈是些衣服布鞋等低端產業。人家的GDP是可以在戰爭時期轉化為戰鬥力的,中國的衣服、布鞋能轉化多大的戰鬥力?這就更不用說什麼人均了。中國GDP的水分太大,建一座橋算GDP拆做橋也算GDP,而且房地產在地方經濟中能佔到六七成,房地產能轉化為戰鬥力么?等我們80後這代人老了以後,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就回顯得格外突出,為了贍養這么多老人必須對幹活的青壯年多征稅,造成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設勢必會造成大量外資流出中國到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地區去,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中國的崛起將被打斷。
從外交關系來說,中俄是半斤八兩。俄羅斯一直是美歐的打壓圍堵的對象,而中國的外部環境也十分惡劣(詳見戴旭《c型包圍》),與俄羅斯相比是半斤八兩,但是中國還沒有多少人認識到這一點,而俄羅斯則是有很明確的意識。
總之,俄羅斯目前雖然不景氣,但是比起中國來說要好一些。從潛力上來說,俄羅斯的資源優勢是中國沒法比的,但是中國的人力優勢也是俄羅斯沒法比的。從短期來看中國的話語權是獨占鰲頭的,發展趨勢也強於俄羅斯,但是離真正成長為像蘇聯那樣的超級大國,中俄雙方都是任重道遠不相上下。因為從理論上來說人人生而平等,沒有哪個民族就是優等民族,也沒有哪個是劣等民族,最終世界將會是各民族平等互助的世界大同,也就是所謂的世界性共產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