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種野果外觀跟土豆一樣
是山葯豆、野生獼猴桃或八月瓜嗎?你可以對比一下。
山葯豆山葯是同一植物所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純綠色食品,與野生山葯有同等的葯用價值。它的品質優良,口感滑潤有面,香味醇厚。燉魚燉肉、煮熟後炒雞均為配菜佳品,用山葯豆做成丸子更佳。
2. 八月瓜能生吃嗎
八月瓜也叫做「預知子」,熟悉八月瓜的朋友可能知道八月瓜能生吃,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那麼八月瓜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下面不如跟著小編來了解下。
八月瓜是什麼
八月瓜根據不同的生長特點有著不一樣的名字,有些地方叫它八月瓜,是因為八月份就長大了,成熟了;也有些地方叫它八夜瓜;也有些較晚成熟的地區叫它九月炸,從它的名字是不是可以想像到它的一些特徵呢。
八月瓜一般成熟了會自動裂開的,看上去像是被炸過一樣,主要是生長在我國的河南部分山區;它是一種野生果品,我國中南、華東和川渝、雲南鹽津縣一帶、陝西、甘肅等地均有分布。在這些地方居住的朋友或許都見過或者嘗過八月瓜了,在南方的一些城市的人可能會較為地陌生。現在,媽網網路就幫你們腦補啦!
八月瓜的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稱。它主要是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是國家有關部門重點保護和開發的五大類珍稀中葯材之一;也是加工食品、保健品、葯品的重要原材料,將在食品、飲料、保健品、葯品領域大展拳腳。
八月瓜呈腎形或長橢圓形,稍彎曲,長3~9cm,直徑1.5~3.5cm。表面黃棕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皺紋,頂端鈍圓,基部有果梗痕。質硬,破開後,果瓤淡黃色或黃棕色;種子多數,扁長卵形,黃棕色或紫褐色,具光澤,有條狀紋理。氣微香,味苦。
八月瓜的功效
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散結,利尿。
八月瓜主治
用於脘脅脹痛,痛經經閉,痰核痞塊,小便不利。
相關配伍
1、治大風腹臟有蟲,令人皮膚生瘡,語聲變,眉鬢落:預知子二兩(搗末),雄黃二兩(研細),乳香三兩(研細)。上葯,先以乳香末用水一斗,於銀鍋內以慢火煎至五升,入預知子並雄黃,慢火熬成膏,入瓷器中盛。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一茶匙,後有蟲如馬尾隨大便出。(《聖惠方》乳香煎)
2、治心氣不足,志意不定,精神恍惚,語言錯妄,忪悸煩郁,愁憂慘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異夢,寐即驚魘,或發狂眩,暴不知人,並宜服之:枸杞子(凈)、白茯苓(去皮)、黃精(蒸熟)、硃砂(研、水飛)、預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參(去蘆)、柏子仁、地骨皮(去土)、遠志(去心)、山葯各等分。上一十二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龍眼核大,更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細嚼,人參湯下,不計時候。(《局方》預知子丸)
相關論
3. 秋天有什麼果子會自已炸開
以下果實是會在秋天自動裂開的,目的是傳播果實里的種子:1、八月瓜,2、石榴,3、板栗,4、柿子。炸彈樹 在非洲的北部地區,生長著一種名副其實的「炸彈樹」。它的果實有柚子那樣大,果皮外殼呈金黃色,非常堅硬。到成熟時,它會突然爆開,爆炸的威力像小型手榴彈一樣,殺傷力很大,外殼碎片能飛出20多米遠。有很多鳥類因啄食這種樹的果子被炸死。因此,在爆炸後,往往在樹的周圍能撿到被炸傷的鳥。
4. 2008年9月以後的鋼材價格走勢會是什麼樣的
這主要由市場決定,不好說。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以及現在的市場行情,鋼材價格會一直持繼下跌到明年年初。大致最低價在4500-4800之間。
以上純屬個人之言,不可據此投資,否則後果自負。
5. 八月掛,九月炸的後半句是什麼
十月打來是個空娃娃
6. 種植「八月炸」需要幾年才會結果
答:一般種植後第2年即可開花結實,3--4月開花,7--8月果熟。
7. 九月炸市場賣多少錢一斤
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鎮上賣10元一斤
8. 請問誰有八月瓜的詳細培育資料以及如何對八月瓜進行留果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八月瓜 曾傳操 在地處永順邊陲的小溪鄉,那裡不僅風景優美,民風淳樸,而且還生長著家鄉的特產——八月瓜。 「八月瓜,九月炸,九月不炸爛冬瓜。」童年就是伴隨著老爹常哼的小調長大的。八月瓜,又名「八月炸」,系藤本植物木通的果實。外形酷似香蕉,但只有香蕉的大半長,因而又有「土香蕉」之稱。每年農歷八月,瓜果已基本成型,一串串懸掛在枝葉藤蔓之中,呈青綠色。到了九月,瓜果炸裂開來,顏色變成紫紅色或粉紅色,暗示著瓜果的成熟。這時候,正是人們採摘、收獲的季節。如果無人採摘,則「瓜熟蒂落」,要麼成為野鳥的「盤中餐」,要麼瓜瓤和瓜籽滴落在樹林里,整個瓜皮也脫落在地上,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品嘗果肉,清爽軟滑,芳香撲鼻。它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為上乘綠色的野果。在醫學上,也有一定的功效。如《本草拾遺》載:「利大小便,宣通,去煩熱,食之令人心寬,止渴,下氣。」《食性本草》亦雲:「主胃口熱閉,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熱。」《葯材學》還提到它「利氣,活血,殺蟲,解毒,止痛」。 然而,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卻沒有這些常識,它只是飽和肚皮、改善口味的一種企盼。那時,家境不太好,經常是吃了上頓而沒有下頓。老爹總是想方設法來調劑七張嘴。上山挖葛根,把它搗爛,過濾其中的葛汁,製成葛粑粑,別有一番風味。記得有一天,老爹從大山裡採摘了一背籠的野果。有的炸裂了口,裡面露出潔白、鮮嫩的果肉;有的雖未炸裂,但柔軟的野果只要用雙手一對扭,則果皮出現一條裂縫,再一掰開,則又露出誘人的果肉。老爹說,這是山中的「八月瓜」,很好吃的野果。於是,兄弟姐妹一轟而上,把背籠搶了個底朝天。初吃起來,滑溜溜的,清爽可口,香甜怡人。可討厭的是果肉中的瓜籽,嚼破味苦,後來乾脆連籽帶肉一口咽進肚裡。這時,爺爺叼著一根旱煙桿,故作玄虛地問我:「吃完了?」「吃完了!」「好吃?」「好吃!」「瓜籽呢?」爺爺假裝四下里瞧。我拍拍鼓脹起來的肚皮,自豪地說:「在這里!」「哎呀!」爺爺一拍大腿,惋惜地說,「講遲了一步。那瓜籽怎麼能吃呢?吃進肚裡,它要發芽的!」爺爺煞有介事地指指嘴巴、鼻孔和耳孔,暗示著將從這些地方發出芽來的。 啊?!那太可怕了。我一口氣跑到地角里,學著大人醉酒後用手指頭摳喉嚨的辦法,把吃進肚裡的八月瓜「翻江倒海」般地嘔吐一空。但還是擔心沒嘔完,也許明早從耳孔里長出一根八月瓜的樹杈呢。就這樣,心事重重地過了一夜。第二天,老爹見我心神不定的樣子,問明了原委,惋惜地說:「那是爺爺逗你的,多可惜一肚子八月瓜,至少相當於半斤白米飯!」 上初中的時候,新來了一位剛畢業的數學老師,姓周,是城裡人。一次,正是八月瓜炸口成熟的季節,我與同伴啟家等幾個人到山上摘了一大抱八月瓜。揀了幾個既熟透、又肥大的八月瓜捎給周老師品嘗。周老師吃完後,連聲說好,還提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八月瓜、樅菌是長在什麼地方?」我和啟家面面相覷,納悶:城裡的大學生連這個問題都不知道嗎?一合計,啟家回答道:「樅菌長在樅樹上!」我也搶過來回答道:「八月瓜生在地里頭,跟山葯蛋一樣!」沒過幾天,周老師把我倆請了過去,沒等弄清是怎麼回事,就給我倆脖子上各套上一個特製的「花環」。這花環就是用八月瓜的藤蔓繞成的,花環上用絲線吊著兩個山葯蛋,在胸前飄來盪去。那情形實在搞笑。周老師笑著對我倆說:「你倆竟敢戲弄我周老師,今兒個周老師也告訴你倆傻旦,這山葯蛋呀,就長在你倆傻瓜的身上!」 家鄉的八月瓜,留給童年無限遐想的情趣,也給家鄉帶來了致富的福音。常年工作在外,很少回老家。去年抽身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家鄉有見識的童年好夥伴,正在開發和利用八月瓜。有的把木通樹從野外移植到房前屋後的空地上,採用移栽、嫁接和人工授粉等方式進行人工改良、培育,掛果在50~80個,個別達到100多個,從而摸索出一套低成本、高產量的八月瓜栽培技術。有的把木通樹修剪、整枝,作為盆景、庭院和屋頂的綠化樹種,尤其是在盆景樹旁栽上木通樹,結出小而渾圓的八月瓜,既可飽口福,又具有觀賞的價值,備受市場青睞,其開發的潛力相當大。相信不久的將來,八月瓜作為家鄉的特產,一定走出湘西,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9. 八月瓜,九月炸,放牛娃吃了怎麼樣
八月瓜,九月炸,放牛娃吃了笑哈哈。
野香蕉(八月瓜)為白木通和三葉木通的果實,原為中國古代皇室貢品,野生珍稀樹種,該屬共有Decaisnea fargesii和Decaisnea insignis兩種,分布於喜馬拉雅至中國西南部。主要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甘肅隴南徽縣、四川達州、廣元以及綿陽市平武縣、湖南郴州桂陽的大部分山谷,在陝西和河南洛陽欒川伏牛山裡也有,浙江亦有分布,俗名「八月奓[音:zhà]」,貴州省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多稱八月瓜(牛滾瓜)。生長於樹林中,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安徽地區也稱為八月炸。湖南稱呼「黃蠟」「牛卵蛋」。
品種介紹:神農架野香蕉是生長於湖北神農架地區的野香蕉品種,神農架人取名神農香蕉,國外又稱死人手指,也稱貓兒屎。由於是在八月份成熟,所以在四川達州、廣元以及綿陽市平武縣又叫八月瓜,當地人都有一句俗語,八月瓜,九月炸(zha)。所以八月瓜是九月才會分皮,食其內肉,皮內大部分含種子,但是適合吃其果肉,味甘甜,多汁,口感與香蕉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