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國家給棉花補貼每畝多少錢
經國務院批准,今年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農業部確定今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為19800元/噸。這標志著持續多年的棉花臨時收儲制度正式謝幕,國家對棉花的補貼將從「暗補」變為「明補」,既尊重了市場規律,也充分保護農民利益。
按照新政策,實行目標價格制度後,國家不再統一收儲棉花,棉農自行按照市場價出售棉花,國家統計出當年新疆地區棉花平均價格後,按照目標價格進行差價補貼。
「比如說,如果今年新疆地區棉花平均價格為12000元/噸,那麼國家就會按照新疆棉花總產量,每噸補貼7800元到自治區和兵團,然後由自治區和兵團將補貼發放到棉農手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工作人員介紹說,平均價格是在9月至11月採集市場數據後得出的,補貼總額則是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的新疆棉花總產量和差價來確定。「補貼與全疆棉花平均市場價格掛鉤,並不按照單個種植戶單獨補貼。」
除新疆試點外,國家今年還將對湖南等9省棉花生產者給予定額補貼,補貼標准為每噸皮棉2000元。
2. 2017年新疆棉花補貼的目標價格規定每畝地多少公斤
新疆關於2017年棉花補貼政策: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公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通知》,確定棉花目標價格水平三年一定,2017-2019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為每噸18600元,如定價周期內棉花市場發生重大變化,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可及時調整目標價格水平。
據悉,2014-2016年,國家在新疆啟動了為期三年的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試點已經結束,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對試點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並委託有關機構開展了第三方獨立評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意見。按照2017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的精神,經國務院批准,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進一步完善目標價格政策。
不僅完善了目標價格形成機制、定價周期,補貼方法也有所優化。通知指出,對新疆享受目標價格補貼的棉花數量進行上限管理,超出上限的不予補貼。補貼數量上限為基期(2012-2014年)全國棉花平均產量的85%,如此設置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藍箱政策規定,在補貼金額上,改變黃箱政策在補貼金額上限約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2014年全國棉花產量分別為683.6萬噸、629.9萬噸、617.8萬噸,按此計算補貼數量上限為547萬噸,高出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16年對新疆棉花產量的預測。
另外通知指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責任主體,要切實按照本通知要求,結合地方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落實,確保將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到棉花實際種植者手中。目標價格補貼的發放方法、發放時間、特種棉(包括長絨棉和彩棉)的目標價格補貼標准都將在具體實施方案中說明。
3. 2020棉花最新價格預測有沒有補貼
2020棉花最新價格預測還有補貼因為棉花的價格不是那麼高怕影響老百姓的積極性所以還有補貼。
4. 新疆棉花一畝直補455元是真的嗎
日前,中國棉花信息網記者針對網上流傳的「棉花目標價格總額約455元/畝」的傳聞向新疆相關部門核實,相關部門指出此消息為謠言,市場人士對目標價格首批棉花補貼下發存在誤解。截止目前,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每畝補貼總額還未確定。
5. 2014年棉花補貼。 怎麼補 補多少錢啊
據11月13日新疆自治區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第二次電視電話會議消息,今年國家預撥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首批補貼資金已到位,按照自治區的統一安排,將按照面積補貼的方式直接發放到棉農手中,畝均補貼標准為191元,預計可達到基本農戶應得面積補貼總額的70%左右。按此計算,2014年棉農面積補貼總額約273元/畝,加上40%產量補貼,面積+產量總的補貼額度約455元/畝,預撥補貼款主要為解決農民還貸和其它支出,保證採摘、收購和加工工作順利進行。
對於455元/畝的補貼總額,南疆阿克蘇、喀什、庫爾勒等地的農民表示基本符合預期。沙雅某農民表示,455元/畝摺合下來約1.13-1.15元/公斤(產量按400公斤左右計算),加上6.40-6.50元/公斤的實際交售價,籽棉總收入在7.50-7.60元/公斤左右,較2013/14年度下跌1.60元/公斤以上。
北疆地區的棉花產量下降已經是定局,產量按300公斤,摺合每公斤國家補1.51元/公斤,平均出售價格為5.5元/公斤。5.5+1.51=7.01元/公斤。平均出售價格若按6.0元/公斤計算 6.0+1.55 =7.55元,則價格還可以。對於產量低棉農來說,虧損已經無法挽回。市場調節的方向是讓高產棉田、種地技術好的棉農繼續種棉花,讓低產田退出棉花種植。
棉農不但要種好地,要有植棉技術,還要有市場預知能力,要保證棉花早收,在最合適的時機出售,只有會種地、又懂市場的農民才能生存下來。
6. 對紡織業的影響--棉花直補政策
棉花直補政策對紡織業的影響:
國家對棉花政策的調整,由收儲改為直補,一方面穩定棉花種植,另一方面提升棉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長期來看將維護棉紡織產業鏈的平穩運營。
棉花是我國主要農產品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只有通過流通才能實現經濟價值;作為用棉大國,我國部分棉花需求依賴進口,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球范圍內的棉花收獲面積波動幅度大且難以預測,較長的棉紡織產業鏈放大了供需缺口的泡沫成分,從而導致棉花價格的持續波動。棉花流通體制自2001年市場化改革以來,為穩定棉花種植,我國共進行了8個年度的臨時收儲。
收儲政策能有效平穩棉價但弊端也很明顯,即國內外棉價差削弱了棉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據海通測算,最近一次的收儲政策自2011/2012年度實施以來,國內外棉價差(國內棉價減去國外棉價的差額)自2011年10月份開始快速擴大,2012年5月份到達階段性的高點4700元/噸,2013年國內外棉價差基本保持在3500元/噸-5400元/噸的范圍內;2014年4月中旬國家宣布收儲政策將改為直補政策,海外棉價快速下跌,國內外棉價差再由2014年4月份的1500元/噸,快速擴大至7月份的4000元/噸,8、9月份棉價差基本保持在4000元/噸的水平上。
直補政策的根源在於國內棉花種植成本過高(相對於美國、印度等),通過補貼農民,一方面從源頭上穩定棉花種植面積,保證每年的棉花供給量,另一方面則降低棉花市場的流通價格,即降低棉紡織企業的棉花采購成本。
我們判斷未來棉價將下降至1.5萬元/噸左右。9-11月份是2014/2015年度新棉採摘期,該階段內棉花自由流通,11月份後預計國家將重啟棉花拋儲(目前仍有1000萬噸儲備棉),拋儲價格在上一輪拋儲價格17250元/噸的基礎上將明顯下降(新棉上市後,倉儲棉的等級將下降),參考目前棉花期貨價格(CF501)跌至13110元/噸(9月19日收盤價),我們判斷未來棉花價格下降至1.5萬元/噸左右的概率較大。
關注棉紡織產業2010年以來高成本運行的「困境反轉」:2010年以來,原材料、生產、融資成本大幅攀升削弱了棉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匯兌損失、貿易壁壘則直接吞噬企業利潤。
棉紡織主要原材料棉花價格自2010年以來受政策、資金的影響,波動方向、幅度難測,干擾企業的運營,放大企業的業績波動幅度,直補政策的出台將明顯打壓國內外棉價差。主要受資金的影響,2010年棉花價格由1.5萬元/噸的價格,快速上漲至2011年3月份的3.1萬元/噸,後急速跌至2011年8月份的1.9萬元/噸,此輪棉價暴漲暴跌對棉紡織企業的業績影響持續了3年。棉花直補細則出台,預計棉價後續將明顯下跌,考慮到國內棉花儲備仍有1000萬噸左右,預計未來2年棉價大概率在低位窄幅震盪,國內外棉價差預計將明顯下降。
以紡織產業集群江蘇、浙江、福建的製造業就業人員年均工資漲幅為例,1995-1999年平均漲幅分別為12%、13%、14%,2000-2004年該數據分別為13%、10%、8%;2005-2009年年均漲幅分別為13%、12%、11%,但2010年後,2010-2013年三地該數據均大幅提升至18%、16%、17%;除工資的自然增長外,福利開支中的企業福利因人口就業結構的改變明顯攀升(職工的食宿休閑娛樂等開支)。我們預計,未來製造業人員的工資水平或會穩定在年均增長10%左右,與收入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但東南亞國家的人力成本在加速上漲,以越南一類地區(直轄市)的最低工資為例,2011-2014年,最低工資已由155萬盾上調至270萬盾,漲幅近80%。
除工資外,近年來生產成本中的環保成本也明顯上升,以印染產業集群浙江紹興為例,柯橋區(紹興70%以上的印染企業集中在紹興市區和柯橋區)2014年污水處理部門最新的污水處理成本為3元/噸的基準費用,噸水中污染物濃度越高費用越高,最高達到10元/噸;若印染企業選擇自建污水處理設備,成本約為1.5-2元/噸,投入規模一般在千萬級別,設備投入約占年收入規模的5%-10%。我們判斷,目前紡織企業的環保壓力也已基本見頂。
我們重申對棉紡織龍頭企業的投資邏輯,推薦華孚色紡、百隆東方、魯泰A。
短期來看,預計棉紡織龍頭企業2015年業績彈性較大:自4月份棉花直補政策公布以來,棉紡織產業鏈預期新棉上市後,棉價將明顯下行,從而產業鏈各環節的下遊客戶均謹慎下單(下單周期偏短、傾向於消化庫存、存在壓價行為),棉紡織企業的運行面臨一定的短期壓力;棉價下行有利於產業鏈回歸正常化運營,即我們認為棉紡織龍頭企業2015年的訂單量、毛利率將明顯提升,從而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中期來看,棉紡織企業自2010年以來的高成本困境,有望於2015年開始反轉:2010年以來,棉紡織企業面臨不斷攀升的高成本困境,隨著人力成本開始自然增長、環保成本見頂、主要原材料棉花價格下降,棉紡織企業有望在2015年迎來困境反轉,提升國際競爭力。調高紡織子行業評級至「增持」。
主要不確定因素。海外市場的需求不達預期,棉價下行速度過於緩慢。
7. 18年新疆棉花補貼多少錢啊
補貼標准和方式
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三年一定,2017-2019年為每噸18600元。補貼資金採取「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付給棉花實際種植者。這為新疆棉農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證,穩定了新疆棉花生產格局。
據新疆棉農表示,近兩年無論市場棉價如何波動,在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保護下,棉農植棉收益保持穩定,相對其他作物的種植優勢也比較明顯,2017年畝均植棉凈利潤能夠達到500元左右。不僅如此新疆棉花的質量和機采比例也在穩步提高,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農業農村部再次發布了這一補貼政策,等於是給新疆棉農吃了一顆定心丸。面對我國棉花面積和產量雙降的事實,產不足需已成定局,穩定新疆現有棉花生產面積,確保棉農植棉收益,提高產量和質量成為重要工作。
新疆棉花種植區域情況
繼續保持新疆棉花在全國的優勢地位,依據市場需求,優化調整棉花內部結構,積極發展優質中絨陸地棉、長絨棉和中長絨棉等優質專用棉品種。立足增強棉花產業市場競爭力,堅持改良品種、科學種植、提高單產、節水增效、加工增值的方針,在宜棉區繼續建設和鞏固國家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重點加大棉花強力、抗病抗逆性品種的育種力度;全力推進棉花高密度栽培+膜下節水滴灌為主的先進實用技術和精量播種技術;主攻原棉「一致性」和「三絲」問題,切實增強新疆棉花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南疆優質陸地棉區優先建設喀什地區的英吉沙縣、岳普湖縣、疏附縣、澤普縣、葉城縣、伽師縣、疏勒縣、麥蓋提縣、巴楚縣、莎車縣、喀什市,阿克蘇地區的阿克蘇市、新和縣、溫宿縣、沙雅縣、庫車縣、阿瓦提縣、柯坪縣,巴州的輪台縣、庫爾勒市、尉犁縣、和碩縣、且末縣,和田地區的洛甫縣、墨玉縣、和田縣、於田縣,克州的阿克陶縣等28個縣(市)。長絨棉區優先建設阿瓦提縣、沙雅縣、庫爾勒市、巴楚縣、麥蓋提縣。中長絨棉區優先建設岳普湖縣、麥蓋提縣、巴楚縣、莎車縣、阿克蘇市、沙雅縣、庫車縣、庫爾勒市、輪台縣、尉犁縣。
——北疆、東疆優質陸地棉區優先建設昌吉州的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塔城地區的烏蘇市、沙灣縣、和豐縣,博州的精河縣、博樂市,吐魯番地區的托克遜縣,哈密地區的哈密市等10個縣(市)。北疆中長絨棉優先建設烏蘇市和精河縣,有機棉基地重點建設和豐縣。
8. 新疆棉花直補政策怎麼補什麼時間下來
綜下所述 還需相關部門通知了。
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採取種植面積和籽棉交售量相結合補貼方式,其中,種植面積補貼佔中央補貼資金60%比重,籽棉交售量佔中央補貼資金比重40%。
當新疆市場價格低於當期公布的棉花目標價格(2014/2015棉季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19800元每噸),中央財政按照兩者差價和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新疆棉花產量,核定全區補貼總額,並將補貼額一次性撥付新疆自治區財政。再由新疆自治區財政逐級撥付到地方財政,按相關比例補貼兌付給農戶、相關單位。
市場早前多預計新疆會實行單一「畝補」、或「量補」方式。此次,確定種植面積和籽棉交售量相結合補貼方式,顯示政策的平衡性考慮。側重「畝補」意味更強的可控性、操作性,以及有利於穩定棉花種植面積。
對於新疆棉花市場價格采價期,《方案》規定為9-11月。由於受年內氣候因素影響,2014/2015季新疆新棉集中上市較過往延後大約1個月左右時間,加上國家儲備棉8月底停止向市場投放。9月份國內棉花供應實際處於「青黃不接」時期。此時,棉花市場價格存一定支撐,或無法體現新棉集中上市後,市場普遍擔憂的市場棉價大幅下跌狀況。
托底價格未明朗
國家層面已明確將制定托底預案,當國內市場棉花價格過度下跌,出現「賣棉難」時,將採取必要措施鼓勵企業入市收購穩定市場。
目前,市場最為關心的是,當國內棉價出現大幅下跌。國家「托底」預案的具體構成,以及「托底」價格選擇范圍。《方案》未明確「托底」預案,及托底價格區間。
受國家棉花庫存高位、下游紡織業增長趨緩,以及2014/2015棉季中國實行棉花直補政策影響,棉花價格由市場供需決定,新棉集中上市被普遍預計將導致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下跌。目前,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為16000多元每噸,棉花期貨價格已下探至13000元-14000元每噸區間。
「托底」價格選擇范圍將直接關繫到未來棉價走勢。以及決定國家2014/2015棉季最終的補貼額。
知情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早前,相關部門曾認為「托底」價格在15000元每噸就夠了,但近期的棉價下跌,「托底」價格陷入新的爭論,
一家棉花主流交易商則認為,相關部門應盡早確定「托底」預案,穩定市場信心。「如確定執行相關政策,預計「托底」價格出台時間不會太晚。」
由於市場預期棉價將降,下游紡織企業目前用棉基本處於「隨用隨買」狀態,多家紡織企業告訴大智慧通訊社,目前市場形勢下,企業層面都不敢補庫存,企業間棉花庫存維持低位。
「如果沒有托底政策,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甚至可能一路向下,跌至13000-14000元每噸。」某龍頭棉花交易商稱,「政府如盡早出台托底價格,給市場一個底部,將有助於刺激市場消費,紡企補庫存。」
紡企受益棉花市場化
《方案》獲批通過,棉花價格回歸市場供需,將有利於提升下游紡織企業市場議價能力。
受國際棉價更大跌幅影響,國內外棉價差近期擴大至4000多元每噸。未來,國內棉價如大幅下跌,將有助於縮窄國內外棉價差,提升紡企國際競爭力,及降低紡織企業原料采購成本。
但國內棉花後續政策走勢尚未明朗,新疆棉花直補政策具體執行會有哪些問題,尚難評估。首次由國家收儲轉向市場供需決定的2014/2015季棉花市場,也面臨變數。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稱,未來,國內棉價走勢可能會較「詭異」。「對棉價的判斷,需評估判斷政策未來走勢。」
9. 種棉花國家補貼是多少
根據農業部、財政部出台的「2009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大豆在東北四省實行良種補貼全覆蓋,水稻、玉米良種補貼採取現金直接補貼。2009年良種補貼的執行標准為早稻10元/畝;中晚稻、棉花15元/畝;小麥、玉米、大豆10元/畝。
10. 今年新疆的棉花補貼一公斤多少錢
2015-2016新疆棉花補貼財政是多少錢一噸?2016年新疆棉花還給補貼嗎?2015到2016年度新疆棉花補貼價格出台沒?2015/2016棉季,新疆棉花直補目標價格下調...已遠低於2014/2015棉季的19800元每噸的直補目標價格,造成國家財政壓力較大。棉花補貼實行種植面積補貼和籽棉交售量補貼兩種方式,種植面積補貼佔到了棉花補貼的60%,籽棉交售量的補貼佔到了棉花總補貼的40%。按面積棉花補貼資金到位1639萬元,畝均補貼標准為224元,每一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棉農都能享受到這個補貼政策。昨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2015年國家將繼續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國務院批准,2015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確定為每噸19100元。公布內容沒有提及內地棉花補貼標准。此前有消息稱,2014年度9大內地棉花主產區(省)統一按產量每噸補貼2000元,此後年度的補貼標准以新疆補貼額的60%為依據,上限不超過2000元/噸。但此消息,尚未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證實。對此,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度內地棉花補貼政策各地實施辦法剛剛頒布,執行尚需一定時間;在春耕備種時節,及時公布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旨在穩定新疆棉農種植信心,彰顯國家維持新疆重要產棉區地位的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