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氏理論認為在所有價格中什麼最重要
反應太遲我的理解是,道指里的成分股設計不合理沒有高科技股都是傳統行業,所以在2002年科技股大爆發時道指竟然沒怎麼漲,對此媒體也多有報道。
2. 什麼理論認為開盤價是最重要的價格
不是的,道氏理論認為一個交易日中收盤價是最重要的。建議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看看《證券投資分析》這本書。 收盤價用的多,開盤價也很重要 開盤價
3. 《道氏理論》講的是什麼內容
本書認為,道氏理論首先給予我們的啟示是,道氏從眾多的投機事件中總結出的是市場中的規律,而不是抱怨市場是多麼不規范,要求政府、交易所如何如何。而當我們看見金融事件的時候,我們又能總結出什麼?創新出什麼?道氏通過基本運動是不可以被人為操縱的這一認識感悟到,市場的基本運動是以自然經濟運動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基礎的。因此,這一原理是道氏理論的基礎,也是市場分析的基礎,更是本書的基礎。任何一位投資者都會被道氏的深刻洞察力和極其深邃的哲學內涵所震撼,認真研究道氏理論的基本原理,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分。道氏理論的哲學思想,給其技術體系帶來了生命活力。
道氏理論的存在已經上百年了,今天的市場已經與一百多年前不同了,特別是投資者也在「升級」,已經由個體投資者「升級」到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市場行為也有一定的不同,因此道氏理論也應當有所創新。近30年來,出現了很多新的技術,有相當部分都是道氏理論的延伸,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道氏理論的不足。另外,道氏理論也不僅僅是查爾斯·亨利·道個人的理論,它是以道氏為代表的,隨後又由後來的幾代開拓者不斷總結、不斷發展、不斷完善、不斷創新的理論。當今的年代是一個理論創新的年代,一百多年來道氏理論也在發展,也在創新。
編輯推薦 :
本書是國內唯一一本完整介紹道氏理論的圖書!本書告訴您:理論比技術更重要,投資者要有所作為,建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是基礎! 道氏理論是華爾街最悠久的股市預測理論,至今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像道氏理論那樣經得住考驗。如果投資者僅根據道氏理論投資,將比大部分基金經理幹得出色。而根據道氏理論的確認日為買、賣信號,並將各種失誤考慮進去,已有的一百多年的歷史證明,幾乎可以保證獲得每年14%的復率。由此證明,道氏理論的投資理念對股市投資的指導價值是永恆的。
作者簡介 :
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是美國20世紀初期著名的股票市場技術分析及交易專家,被盛譽為偉大的道氏理論集大成者,解讀道氏指數和股票成交量的應用大師。雷亞為人謙遜,受人尊敬。在生命的最後十年,雷亞身受疾病襲擾,長期卧床,可依舊堅持股票交易,直到1939年辭世。
羅伯特·雷亞曾成功地運用道氏理論指出了美國1929—1932年股市大崩盤後的底部,為後人所嘆服。
在傳世名著《道氏理論》中,雷亞對道氏理論進行了提煉歸納,並做出重要的補充論述,從而成為在道氏理論發展歷史中的關鍵人物。
目錄 :
第1章 道氏理論的演變
第2章 漢密爾頓闡述的道氏理論
第3章 市場操縱
第4章 平均價格指數消溶一切
第5章 道氏理論並非總是正確
第6章 道氏的三種運動
第7章 主要運動
第8章 熊市
第9章 牛市
第10章 次級反應運動
第11章 日間波動
第12章 兩個平均價格指數必須互相確認
第13章 確定趨勢
第14章 線態窄幅區間盤整
第15章 成交量與價格運動的關系
第16章 雙頂和雙底
第17章 個股
第18章 投機交易
第19章 股市哲學
偉大的心靈——篤信但不盲隨
書摘:
4. 現貨中道氏理論的原理為什麼
1、市場價格指數可以解釋和反映市場的大部分行為。這是道氏理論對證券市場的重大貢獻。
2、市場波動趨勢。道氏認為盡管價格波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是,我們最終可以將它們分為三種趨勢,即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三種趨勢劃分為日後出現的波浪理論打下了基礎。
3、交易量在確定趨勢中的作用。趨勢的反轉點是確定投資的關鍵。交易量提供的信息有助於我們解決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場行為;
4、收盤價是最重要的價格。道氏理論中認為所有價格中,收盤價最重要。
5. 道氏理論適用於外匯交易嗎
道氏理論是所有來市場技術研究的自鼻祖。盡管他經常因為「反應太遲」而受到批評,並且有時還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譏諷(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聽聞,並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那是完全簡單的技術性的,那不是根據什麼別的,是股市本身的行為(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
所有的技術都是參考,因為股票看到的基本面信息比較少,大多股民依賴於技術,但是外匯市場不同,不但要考慮到技術面,更要注意消息面。
每個指標都是為金融市場制定的!不會區分於具體市場,具體市場要參照技術指標去進行具體分析,很多做外匯的認為道氏理論非常好用,也可以作為外匯中期階段一個不可或缺的指標之一
望採納!
6. 道氏理論中價格波動的主要趨勢是那些持續()的趨勢。
正確答案為:A選項
答案解析:道氏理論認為,價格的波動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是最終可以將它們分為三種趨勢,即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主要趨勢是那些持續1年或1年以上的趨勢,次要趨勢是那些持續3周至3個月的趨勢,短暫趨勢是持續時間不超過3周的趨勢。
7. 道氏理論的主要思想
一 股市趨勢
1.平均指數包容消化一切(除了上帝「上帝的行為」)
——因為他們反映了無數投資者的綜合市場行為,包括那些有遠見力的以及消息最靈通的人士,平均指數在其每日的波動過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種已知的可預見的事情,以及各種可能影響公司債券供給和需求關系的情況。甚至於那些天災人禍,但其發生以後就被迅速消化,並包容其可能的後果。
2.三種趨勢
——「市場」一詞意味著股票價格在總體上以趨勢演進,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趨勢,即基本趨勢。它們是大規模地上下運動,通常持續幾年或更多的時間,並導致股價增值或貶值20%以上,基本趨勢在其演進過程中穿插著與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趨勢——當基本趨勢暫時推進過頭時所發生的回撤或調整(次等趨勢與被間斷的基本趨勢一同被劃為中等趨勢)。最後,次等趨勢由小趨勢或者每一的波動組成,而這並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趨勢
——如前所述,基本趨勢是大規模的、中級以上的上下運動,通常(但非必然)持續1年或有可能數年之久。只要每一個後續價位彈升比前一個彈升達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個次等回撤的低點(即價格從上至下的趨勢反轉)均比上一個回撤高,這一基本趨勢就是上升趨勢,這就稱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將價格壓到逐漸低地水平,這一基本趨勢則是下降趨勢,並被稱之為熊市。
4.次等趨勢
——這是價格在其沿著基本趨勢方面演進中產生的重要回撤。它們可以是在一個牛市中發生的中等規模的下跌或「回調」,也可以是在一個熊市中發生的中等規模的上漲或「反彈」。正常情況下,它們持續3周時間到數月不等,但很少再長。在一般情況下,價格回撤到沿基本趨勢方面推進幅度的1/3到2/3。次等趨勢經常令人捉摸不透,對其識別、確定其開始並進一步發展的時間等,對道氏理論的追隨者來說都是最困難的事情。
5.小趨勢
——它們是非常簡短的(很少持續三周——一般小於6天)價格波動,從道氏理論的角度來看,其本身並無多大的意義,但它們合起來構成中等趨勢。一般的但並非全是如此,一個中等規模的價格運動,無論是次等趨勢還是一個次等趨勢之間的基本趨勢,由一連串的三個或更多的明顯地小波浪組成。從這些每日的波動中作出的一些推論經常很容易引起誤導。小趨勢是上述第三種趨勢中唯一可被人為操縱的趨勢。
二 基本趨勢的幾個階段
1.牛市——基本上升趨勢,通常(並非必要)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建倉(或積累),在這一階段,有遠見的投資者知道盡管現在市場蕭條,但形勢即將扭轉,因而就在此時購入了那些勇氣和運氣都不夠的賣方所拋出的股票,並逐漸抬高其出價以刺激拋售,財政報表情況仍然很糟——實際上在這一階段總是處於最蕭條的狀態,公眾為股市狀況所迷惑而與之完全脫節,市場活動停滯,但也開始有少許回彈。
第二階段是一輪穩定的上漲,交易量隨著公司業務的景氣不斷增加,同時公司的盈利開始受到關注。也正是在這一階段,技巧嫻熟的交易者往往會得到最大收益。
最後,隨著公眾蜂擁而上的市場高峰的出現,第三階段來臨,所有信息都令人樂觀,價格驚人的上揚並不斷創造「嶄新的一頁」,新股不斷大量上市。此時,你們某個朋友可能會躍躍欲試,妄下斷言「瞧瞧我知道行情要漲了,看看買哪種合適?」——當它忽略了一個事實,漲勢可能持續了兩年,已經夠長了,現在到了該問賣掉哪種股票的時候了,在這一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交易量驚人地增長,而「賣空」也頻繁地出現;垃圾股也捲入交易(即低價格且不具投資價值的股票),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股票此時拒絕追從。
2.熊市——基本下跌趨勢,通常(也非必定)也以三個階段為特點:
第一階段是出倉或分散(實際開始於前一輪牛市後期),在這一階段後期,有遠見的投資者感到交易的利潤已達至一個反常的高度,因而在漲勢中拋出所持股票。盡管彈升逐漸減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眾仍很活躍。但由於預期利潤的逐漸消失,行情開始顯弱。
第二階段我們稱之為恐慌階段。買方少起來而賣方就變得更為急躁,價格跌勢徒然加速,當交易量達到最高值時,價格也幾乎是直線落至最低點。恐慌階段通常與當時的市場條件相差甚遠。在這一階段之後,可能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次等回調或一個整理運動。
然後開始第三階段。那些在大恐慌階段堅持過來的投資者此時或因信心不足而拋出所持股票,或由於目前價位比前幾個月低而買入。商業信息開始惡化,隨著第三階段推進,跌勢還不很快,但持續著,這是由於某些投資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籌集現金而越來越多地拋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兩個階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輪牛市的上漲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這是因為其持股者一直堅持最後一刻,結果是在熊市最後一的階段,這樣的股票有往往成為主角。當壞消息被證實,而且預計行情還會繼續看跌,這一輪熊市就結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壞消息「出來」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三 相互驗證的原則
1.兩種指數必須相互驗證
——這是道氏原則中最有爭議也是最難以統一的地方,然而他已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任何仔細研究過市場記錄的人士都不會忽視這一原則所起到的「作用」。而那些在實際操作中將這一原則棄之不顧的交易者總歸是要後悔的。這就意味著,市場趨勢中不是一種指數就可以單獨產生有效信號。
2.「交易量跟隨趨勢」
——一輪牛市中,當價格上漲時交易量隨之增長。而在一輪熊市中,價格跌落,當其反彈時,交易量也增長。從小范圍講,這一原則也適合於次等趨勢,尤其是一輪熊市中的次等趨勢中,當交易行為可能在短暫彈升中顯示上升趨勢,或在短暫回撤中顯示下降趨勢。但對於這一原則也存在例外,而且僅根據幾天內的交易情況,或者更不用說單一交易時間段都是不夠的,只有一段時間內全面相關的交易情況才有助於我們作出有效的判斷,進一步而言,在道氏理論中市場趨勢的結論性標志著在對價格運動的最終分析中產生的。交易量只是提供一些相關的信息,有助於分析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場行情。
3.「直線」可以代替次等趨勢(類似於矩形形態)
——道氏理論術語中,一條直線就是兩種指數或其中的一種作橫向運動,這一橫向運動兩到三周,有時甚至數月只久,在這一期間,價格波動幅度大約在5%或更低一些。一條直線的形成表明了買賣雙方的力量大體平衡,當然,最終,或者一個價格範圍內已沒有人售出,那些需要購入的買方只得提高出價以吸引賣方,或者那些急於脫手的賣方在一個價格範圍內找不到買方,只得降低售價以吸引賣方。因而,價格漲過現存「直線」的上限就是漲勢的標志,相反,跌破下限就是跌勢標志。總的說來,在這一期間,直線越長,價格波動范圍越小,則是最後突破時的重要性也越大。
直線經常出現,以至於道氏理論的追隨者們認為它們的出現是必須的,它們可能出現在一個重要的底部或頂部,以分別表示出貨或建倉階段,但作為現行主要趨勢進程中的間歇,其出現較為頻繁。在這種情況下,直線取代了一般的次級波浪。當一指數要經歷一個典型的次等回調時,在另一指數上形成的可能就是一條直線。值得一提的是一條直線以外的運動不論是漲還是跌,都會緊跟著同一方向上一個更為深入的運動,而不只是跟隨因新的波浪沖破先前基本趨勢運動形成的限制而產生的「信號」。在實際突破發生之前,並不能確定價格將向哪個方向突破。對於「直線」一般給定的5%限度完全是經驗之談;其中存在一些更大幅度的橫向運動,這些橫向運動由於其界限緊湊明確因而被看作真正的直線。
4.僅使用收市價
——道氏理論並不注重任何一個交易日收市前出現的最高峰和最低點,而只考慮收市價,即一個交易日成交股票最後一段時間售出價格的平均值。
5.只有當反轉信號明確顯示出來,才意味著一輪趨勢的結束
——對於過去急噪的交易者,這無疑是一個警告,告誡交易者不要過快地改變立場而撞到槍口上。當然這並不是說當趨勢改變的信號已出現時還要作不必要的拖延,而是說明了一種經驗,那就是那些過早買入(或賣出)的交易者相比,機會總是站在更有耐心的交易者一邊。他們只有等到自己有足夠把握時才會採取行動。這些機會無法以數字表示,比如2比1或3比1;事實上它們總在不斷變化。牛市不會永遠上漲而熊市也遲早會跌至最低點,當一輪新的基本趨勢首先被兩種指數的變化表現出來時,不論近期有任何回調或間歇,其持續發展的可能性都是最大的。但隨著這一輪基本趨勢的發展,其繼續延伸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因而每次持續的牛市再度確認(一個指數新的中等高點為另一指數一個新的中等高點所確認),都相應地具有更少的分量。當一輪牛市延展數月之後,買入的慾望,買入新的股票而能保證賣獲利的前景都比這一輪牛市的初期更低或更不樂觀,但道氏理論的第十二條要點告訴我們:「持有你的頭寸,直到出現相反的指令」。
8. 6. ( )技術分析理論認為收盤價是最重要的價格。 A.道氏理論 B.切線理論 C.形態理論 D.波浪理論
道式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