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養老服務產業資金的特點

養老服務產業資金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7-14 11:42:00

『壹』 我國養老服務形式有哪些,特點是什麼

我國絕大部分採用的是居家養老,還有公辦和集體的養老院養老,私立的養老院養老,農村的五保戶養老等多種方式,各有所長!

『貳』 運用經濟學知識說明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意義

我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要涉及以下幾個經濟學原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因此,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應該抓大放小,關注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命脈,而其他領域的經濟完全可以放開,由市場進行優勝劣汰。2.我國奉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是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宏觀調控為輔的經濟調節手段,優化產業結構,讓各類企業依照市場運行規律,調整我國現有不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結構,生產方式由原有計劃經濟(政府宏觀調控為主)時代的粗放型轉變為市場價值規律引導下的集約型發展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弊端,因此更需要政府宏觀調控加以引導,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沿健康穩定的方向繼續發展。

『叄』 老齡產業的概念和特點是什麼

概念是:在社會總需求中,隨著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長,以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養老服務設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區服務、娛樂業的新型產業。業內亦稱「銀色產業」、「銀發產業」。
特點是:滿足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服務設施
1老年產業
老年產業的發展是人口老齡化的必然結果。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絕對數和比例不斷增加,將帶來一場深刻的人口革命——步入老年型國家。在未來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老年人口一直是呈迅速增長的發展趨勢,而且高齡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又大大快於低齡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

2發展狀況
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據推算,2015年僅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老齡產業前景廣闊。

在新的形勢下,隨著公眾老齡意識的強化,政府的大力推動,一系列不同層次的相關政策出台,為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和老齡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如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老齡產業;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消費,培育壯大老年用品消費市場;如何拓展適合老年人多樣化需求的特色護理、家庭服務、健身休養、文化娛樂、金融理財等服務項目,都將成為今後老齡產業的發展方向。

『肆』 養老服務業,你怎麼看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已突破2億,老齡產業市場總額已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據估計,本世紀前3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空前,我國將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龐大的市場需求足以支撐起一個產業,只要遵循發展規律,明確調整發展戰略路徑,養老服務產業將成為引領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要力量。
前瞻產業研究院著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總結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必須把握以下五大要點。1、堅持以實體經濟發展為基礎,使大量資本真正投向養老服務產業。2、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模式,促進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機耦合。3、推動上下游良性互動,實施養老服務全產業鏈整合戰略。4、強化產學研合作機制,提升養老服務品質。5、明確政府職能定位,重點突破居家養老服務。

『伍』 居家養老服務創業的資金用途在哪些方面

可以考慮下幸福世家的日照中心項目 旗下有爸媽town商城,老年公寓,老年地產,老年金融等做支撐。

『陸』 財政政策為什麼能夠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可以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減免養老服務產業的稅費,或對養老服務產業予以財政補貼,促進其發展。

『柒』 保險 資金 養老服務業

養老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也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度本身需要規范化,政府和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領域的介入和管理也必須規范化。財政介入基本養老保險領域主要應考慮社會保險稅、養老基金預算管理和養老保險財政補助制度三大方面。
通過社會保險稅方式獲取基本養老保險資金
目前世界各國獲取基本養老保險資金的方式即籌資模式,通常有三種形式:繳稅制、繳費制和預籌基金制(強制儲蓄)。通過對三種籌資模式的比較,我們認為社會保險稅比繳費制更有效率,比預籌基金制和繳費制具有更強的約束機制,比繳費制和預籌基金制更能體現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公平性。因此,通過社會保險稅獲取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內的社會保險基金,是一種符合我國現階段實際和改革發展客觀要求的選擇。為此,我們嘗試設計了一套適合我國的社會保險稅方案,方案如下:
——納稅人和納稅對象的確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應成為社會保險稅納稅人。農民進城從事工商盈利性活動一年以上者,也應成為社會保險稅納稅人。企事業單位以職工工資總額作為社會保險稅課稅對象,私營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可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所得額作為課稅對象。
——稅率的確定:稅率的確定是整個社會保險稅開征的難點,其合理與否關繫到整個社會保險制度能否順利運行。一般地說,養老保險應選擇部分積累模式,而失業、醫療、工傷保險可選擇現收現付的模式。稅率的設計上,應綜合考慮如何滿足不同險種對保險資金的需求。從國外的經驗看,有的國家只設計社會保險總稅率,然後將其分為企業和個人應交稅率;也有的國家按保險項目設置稅率,分解為企業單位和個人交稅率。我國的社會保險稅率設計,應設置一個總稅率,將其分解為企業單位和個人交稅率。然後可將徵收額按固定比例分解為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
按照有關測算,五項社會保險支出占城鎮從業人員工資收入的比重2005年最高僅為27.7%,遠低於現在五項社會保險的實際繳費率40.6%.這說明現在的繳費率過高,其主要原因是現行的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仍主要限於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正是養老、失業、醫療負擔最重的經濟成份,大量的非國有經濟發展時間不長,社會保險支出負擔相對輕一些。因此,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是減輕社會保險負擔、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在2005年前我國社會保險稅率設計在30%左右是完全可行的。
——納稅人負擔:如按30.6%的社會保險總稅率,由企業單位負擔19.6%,其中養老保險負擔12%、醫療保險負擔4%、失業保險負擔2%、工傷負擔1%、生育保險負擔0.6%;由職工個人負擔11%,其中養老保險負擔8%、醫療保險負擔2%、失業保險負擔1%.這樣可以體現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和企業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原則。
——將徵收的社會保險稅劃分為相應的保險基金。我們認為,30.6%的社會保險稅徵收額,可以按以下比例劃分:20%作為養老保險基金;3%作為失業保險基金、6%作為醫療保險基金、1%作為工傷保險基金、0.6%作為生育保險基金。其中20%的養老保險基金根據上面的測算可以形成部分積累,應付未來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對養老保險基金的需求。
——建立基本社會保險「個人帳戶」。在五項社會保險項目中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適宜建立「個人帳戶」。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包括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稅8%的部分,還應從企業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中劃入2—4%;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包括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稅2%的部分,還應從企業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中劃入1%.
——建立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社會統籌基金」。社會保險稅企業單位繳納的12%部分中除2—4%進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外,其餘的8—10%均進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社會保險稅企業繳納4%的部分,除1%進入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外,3%進入醫療保險社會統籌基金。
——起征點與財務處理:社會保險稅的起征點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凡是工資收入沒有達到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個人一律免交社會保險稅:凡是工資收入超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個人,超過部分按規定稅率交納。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稅,列入企業財務費用,作為生產成本;行政事業單位需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一般列入當年經費預算,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凡是有穩定收入來源的行政事業單位,可從其自身的收入中列支一部分,具體比例由同級社會保障部門與財政部門共同協商確定。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稅,可從個人所得額中扣除,免交個人所得稅。
——財政影響的分擔:地方財政承擔本地社會保障管理機構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管理費支出,中央財政承擔中央一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與經辦機構的管理費支出。
——社會保險基金的支出條件和方法。社會保險基金的支付在這里主要涉及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帳戶」與「社會統籌」的支付順序與方法。關於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可規定凡是達到國家規定領取養老金條件的職工個人,應同時從社會統籌基金中領取相當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5%的社會性養老金;從「個人帳戶」中或按「個人帳戶」儲存額與平均余額等分的份額,或從「個人帳戶」中領取相當於個人離退休離工資水平35%的繳費性養老金,後者不按平均余額等分。醫療保險金的支付可按目前統一規定執行,即「個人帳戶」與社會統籌分開核算,確定社會統籌基金的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起付標准原則上控制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控制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用從「個人帳戶」中開支,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主要從社會統籌基金中開支,個人也要負擔一定比例。
——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社保基金管理涉及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分工、管理體制的構建等。我們認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要調動各級政府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按不同項目社會保險基金的重要性及影響的大小,將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分散於縣(市)、地(市)、省(市)、中央四級管理。可以考慮將工傷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交給縣(市)一級政府管理,失業保險基金交給省(市)一級政府管理,養老保險基金交給中央政府管理。這樣既有利於增強各級政府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責任,也有利於分散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風險,提高各級基金的管理水平。按照上述分工,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管理,專款專用,結余資金主要購買國債和納入中央政府統一規定的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不得隨意挪用。
對此答案滿意的話,請記得立即採納喲,謝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養老服務產業資金的特點期限長嗎

B 試題分析:題中材料「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產業快速發展」,表明我國養老服務產品的供給增加,圖示中養老服務產品的供給曲線應向右平移,據此可以排除A、D兩項;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隨著養老服務產品供給的增多,養老服務產品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多,圖示中養老服務產品的需求曲線也應向右平移,據此可以選出B項,排除C項。因此,答案是B項。

閱讀全文

與養老服務產業資金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
波濤系統交易方法pdf 瀏覽:294
股權融資協議範本 瀏覽:409
股票荷蘭上市什麼意思 瀏覽:532
信託中的資金池業務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