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通壟斷什麼了
專利
⑵ 高通公司對中國的晶元的專利費是如何收取的
高通之前最高按整機售價的6%收取專利費,比如一部手機賣2000元,就得交120元給高通,反壟斷案後發改委調整為按整機售價的65%再收取專利費,也就是2000×65%×6%=78元。
⑶ 高通壟斷被罰,那其他CPU廠商是不是沒有壟斷沒有被罰
我覺得國家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民族產業,4G技術的大部分專利在高通手裡,不管哪個公司生產移動CPU(目前都是CPU包含通信基帶一體化的),都要給高通繳納專利費。
我國的移動處理器產業目前有點進展,像華為的海思最近比較火,我國的這方面有起步,應該保護。
以前我們國家搞桌面CPU,搞了十幾年,被一些沒道德的教授騙了幾次,桌面CPU這個技術難度大,X86技術在intel和IBM手裡。ARM公司是把CPU研究出來後,自己不生產,授權給高通、三星、MTK、海思等等,所以ARM移動處理器比較容易著手。
高通主要是把持著CPU裡面的4G方面的東西,並不是CPU的核心東西,CPU的核心東西是ARM的。不管是聯通電信的FDD或移動的TD等,高通都有大把的專利。
⑷ 史上最大金額反壟斷高通認罰60億的原因是什麼
壟斷啊
這種問題你要聯系售後或者到網路貼吧咨詢管理員 他們能給你專業的答復
麒麟960採用了14nm工藝設計,全球率先商用了最新的A73 CPU,採用4*A73+ 4*A53架構,最高主頻2.4GHz,與上一代相比,CPU性能提升18%,能效提升15%。GPU方面,麒麟960同樣全球率先商用了Mali G71 MP8,與上一代相比,麒麟960圖形處理性能飆升180%。同時,GPU能效提升40%。
GPU方面:高通821採用的Adreno 530 GPU,而麒麟960則是Mali G71 MP8。按照發布會上的宣稱是960的GPU超過了高通821的GPU,但隨著手機的銷售,許多人的測試,以及安兔兔官方的說明證實了在實際日常使用中,Mali G71 MP8是比Adreno 530要弱上一些的。
從綜合上來說,高通驍龍821可能要領先華為麒麟960一些,但差距不會很大,主要體現方面在於960的CPU占優勢,而高通則是在GPU上占優勢。
⑸ 高通壟斷,高通壟斷了什麼
網路基帶的專利
⑹ 高通壟斷了4G的專利權嗎
高通4g有專利權的
集體性個東西
回答的變化的換個詞用的
⑺ 電信版的需要交給高通專利費,高通對CDMA有絕對的壟斷,所以廠商一般都會拖後出電信版手機而且電信版
原來這樣啊
⑻ 怎樣看待國家發改委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
高通在一份聲明中還聲稱,高通將降低在中國的專利使用費率,允許廠商只使用3G、4G專利而無須再捆綁高通其他專利,高通不再要求中國手機生產企業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高通逃過一劫。這次接近10億美元的罰單看似很大,其實這只是按照慣例罰了高通中國區銷售額的十分之一。對財大氣粗的高通來說,雖然肉疼,但是並不會傷筋動骨。按照妥協後的協議,對於獲得高通3G和4G基礎專利授權,並只銷往中國市場的品牌設備,高通授權費收取標准:3G設備為5%(包括3G/4G多模式設備),4G設備為3.5%(包括3模式LTE-TDD設備),專利費標准起點為總設備銷售額度65%。這個條款相比之前的模式,只是收費的基數從銷售額的100%下降到65%,中國企業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專利費。不過,發改委並沒有如願讓高通把專利費的收費基數從整機變成晶元。這對高通是最大的利好,高通晶元的價格通常不到手機價格的五分之一,高端機不到十分之一。如果按照發改委的初衷,按晶元價格收取專利費。高通的預期會比現在差很多。更糟的是,中國的罰款會引發連鎖反應。歐盟的調查已經開始,全球圍剿意味著高通現行的模式難以為續。這是之前高通和投資者最擔心的。現在高通以中國區十分之一的銷售額和三分之一的降價換來了商業模式的繼續。高通是滿意的。發改委要來60億,給國內企業降低了三分之一的專利費成本,等於給中國的手機企業爭取了1%到2%的利潤。結果也可以滿意。這次處罰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⑼ 高通的5G專利其實並不多,為什麼高通可以收取專利費
高通可以收取專利費是違法的。
國家發改委2日公布對高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首次詳細介紹了對高通市場支配地位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認定依據,包括高通在無線標准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晶元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當事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行政處罰依據和決定。
決定書稱,在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技術標准中,高通均持有數量不等的無線標准必要專利,包括其在相關市場佔有100%的市場份額;具有控制無線標准必要專利許可市場的能力;無線通信終端製造商對高通的無線標准必要專利組合許可高度依賴;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難度較大等。
而在CDMA基帶晶元市場、WCDMA基帶晶元市場和LTE基帶晶元市場,高通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包括其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2;具有控制相關基帶晶元市場的能力;主要無線通信終端製造商對高通的基帶晶元高度依賴;基帶晶元市場進入門檻高、難度大等。
從去年底市值歷史性的超越英特爾,到今年初CES登台演講,到LTE晶元全球范圍內一騎絕塵,高通從一家純技術公司,變成了通信產業關注的熱點。然而近日集中發生的有關中國的一系列事件,讓高通的是非成敗,徹底暴露在鎂光燈下。
尤其是高通要收取TD-LTE專利費的計劃,成為中國通信業界對自主知識產權4G標准一直以來認知分裂的一個情緒宣洩口。
消息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冒出來的。看似各不相關,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高通在周一發布了一篇公告,稱「中國國家發改委已經依據中國反壟斷法啟動了對高通的調查。中國發改委表示調查內容是保密的。高通目前尚不清楚存在任何壟斷行為,但將繼續配合中國發改委的秘密調查。」這個簡短的新聞,引發了國外各大媒體的集中報道和猜測。
與調查「反壟斷」可能相關聯的,是高通在分析師會議上宣稱,2014年將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專利費收入。高通指出,隨著中國移動明年商用TD-LTE,高通將能夠提供晶元,並從中國移動獲得專利使用費。在中國即將發放4G牌照的敏感時刻,這一消息讓高通在國內通信業界處於風口浪尖。
而幾乎在被調查「壟斷」的同時,高通爆出了裁員的消息,並將重新調整中國區業務。調整包括裁減業績不佳的中國區QRD團隊,這其中牽涉到的,很可能是隨著3G向4G的轉換,對中國晶元業務運營策略的一次重大改變。
保留·雅各布不久前表示,美國對中國公司的限制和美國國安局監控丑聞曝光的影響,「已經改變了高通在中國的運營方式」。
⑽ 為什麼要說高通壟斷,專利本來就是別人的,你自己沒辦法發明別人收你錢你還要怪
這個問題建議你徹底地網路一下。先通俗給你講一下,首先,高通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專利收錢這一點涉嫌壟斷,重要的是它用別人的專利不給錢(因為別人必須要用它的專利,它的很多是標准必要專利),而相對的別人用他的卻要付高昂許可費,這合理么?其次,高通一直在實行依靠搭售專利賺錢。終端廠商想要生產高端手機,只有向高通采購晶元,下游廠家為了購買高通晶元而不得不同意高通的專利要求, 這是違反反壟斷法的。還有其他的行為一下沒法詳盡給你講,有些問題比較專業,難以說清。 具體你可以網路,我只簡單講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