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股納入MSCI後 到底哪些股會迎來增量資金
MSCI新方案的最大變化是,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的大盤股,剔版除了兩地聯合上市的公司中對權應H股已是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A股,以及停牌超過50天的股票,新方案將可能被納入指數的A股數量從逾400隻減少到了169隻(名單附後)。望採納
⑵ msci納入a股為什麼可以帶資金進場
如果納入的話 很多外國的做msci指數的基金就需要配置a股 所以會帶資金進場
⑶ A股納入MSCI後,到底哪些股會迎來增量資金
普遍的認識是藍籌股。
⑷ msci指數納入a股為什麼能夠帶來資金
那是騙人的而已,外國講價值投資就比如買茅台,但中國散戶有幾個會買
⑸ A股納入MSCI將迎來萬億資金,為什麼會帶來大牛市 高手指教。
今年股市這樣肯定不會納入,去年也是這樣說的,關鍵是中國股市納入不了
⑹ 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有何意義 如納入影響
一、MSCI指數:國際投資風向標
MSCI指數(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指數)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股票指數,沒有之一。MSCI不僅擁有最為完整和廣泛的指數體系,而且在編制方法上也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優勢之一:可比性強,由同種編制方法處理指數可以避免各種指數不可比問題。
優勢之二:可投資性的編制理念使MSCI指數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以市場指數為例,編制標准一方面要求反映絕大部分市場,另一方面要求交易量最小。投資者可以在相對較小范圍的市場來獲得整個市場級別的投資分散效果。這個特點使得MSCI指數尤其為ETF所青睞。
優勢之三:指數結構優良。MSCI指數中,母指數為各子指數的合集。這就使得MSCI指數「模塊化」。例如,MSCI ACWI包括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兩部分;所有發達市場中涵蓋的國家構成MSCI發達市場指數;所有新興市場中的國家構成MSCI新興市場指數。而國家地區又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區域性指數,如亞太指數,同時每一個地區和國家的指數又可以進一步根據行業、風格和規模等來進一步劃分至更詳細的指數。
正因如此,目前絕大多數全球性基金都將其作為跟蹤標准,特別是被動型指數基金。根據MSCI估計,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標的。根據美林/蓋洛普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歐洲大陸基金經理使用MSCI為指數供貨商。全球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公司近6000家,資金總額高達7萬億美元,其中追蹤MSCI指數的ETF產品多達700支。MSCI指數的每一次調整,都會成為全球被動投資者資產重配的風向標。
二、如果A股成功納入,影響幾何
1、如果A股成功納入,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明顯提振,藍籌最為受益。
首先,意味著市場更大程度的開放,將更為廣泛的被國際投資者關注與參與。其次, 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就是納入了MSCI指數體系,會對MSCI全球、新興市場、亞太指數的權重都會產生影響。再次,追蹤上述指數為基準的被動型基金都會調整相應權重來配置資金到A股市場,以指數為基準的主動型基金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大關注。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本都是業績穩定,市場佔比較大,估值和流動性良好的公司標的。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包含21個市場822支股票,占據全球市場市值的11%。行業方面,金融、信息技術、能源佔比最大。公司層面,韓國三星[微博]電子、台灣積體電路以及騰訊控股是指數內三家最大的公司,皆為信息技術行業。
三、初步納入比例較低,增量資金有利於優質股
如果受到A股加入影響最大的是追蹤新興市場指數和世界指數的投資,其規模分別約為1.4萬億美元和1.7萬億美元。考慮30%外資持股限制,可分別作如下資金流入估算。
如果以5%比例納入,資金流入約78億美金。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約為0.46%,在MSCI世界指數中佔比約為0.08%。假設以上以 MSCI 指數為業績基準的資產規模均按比例配置到A股,帶來的資金流入約為78億美元,由此帶來雙邊資金流動的規模約為156億美元。此外,在這些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中,並非全部是被動型指數基金,因此這樣對A股的個股影響很大。
結論:
綜合來講,我們都應該記住兩個事實:一是未來資本市場將更加開放,國內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將繼續加速,MSCI納入A股是大好事,這將給國際資金配置A股提供更多的渠道。二是未來數年A股的基本面依然機遇大於風險,這種機遇來自國內增長邏輯轉變(實體資產重配)、人口結構變化(降低無風險利率)和供給改革推進(提升風險偏好)的驅動。所以,與其糾結於別人是否會出席A股的盛宴,不如抓緊時間在音樂停止之前享受市場的狂歡。A股納入MSCI的投資機會,華夏基金於2015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了MSCI中國A股指數的ETF(512990),同期發行了該ETF的聯接基金(000975),該產品是境內首隻也是目前唯一一隻跟蹤MSCI中國A股指數的ETF產品,產品標的資源稀缺,也是最為受益A股納入MSCI指數的投資標的。目前該ETF二級市場交易採用做市商機制,流動性能夠滿足場內大額資金的買賣需求。在跟蹤誤差方面,從2015年一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MSCI中國A股ETF相比業績基準取得了2.7%的超額收益,而年化跟蹤誤差僅為1.5%,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管理業績突出,通過承擔較低的跟蹤誤差獲得了較高的超額收益。整體來看,MSCI中國ETF是中長期配置A股市場良好的投資工具。
⑺ 正式納入MSCI 對A股有哪些影響
興業策略此前就表示,即使加入MSCI,其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雖然短期有限。而此次暫未加入,或將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
有機構觀點認為,A股短期或有反抽,但風險仍未釋放充分,且6月後期可能相對集中。興業策略指出;
(1)信用風險,影響風險偏好及流動性預期,年中是信用評級調整和信用對付的主要時段。(2)定增解禁及減持問題可能構成制約市場的壓力。年中也是「小高潮」。
(3)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或重新帶來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擔憂。
(4)歐洲杯、英國脫歐公投等影響風險偏好的事件性因素集中在6月。
根據MSCI提出的方案,若通過審查,MSCI將採取漸進式的路徑,先按符合條件的A股成分自由流通市值的 5%的比例將A股納入MSCI指數,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最終實現將A股100%納入指數。據招商宏觀測算,若按5%比例納入,A股資金流入規模約為230億美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若100%納入,資金流入規模將累計達到3970萬億美元,約合2.6萬億人民幣。
不過,A股市場的「外援」只會緩緩而至。MSCI指數調整的實際生效時間為2017年6月,主動型基金的調整也將是漸進的,換言之,短期的決定帶來的更多是長期效果。
⑻ A股納入MSCI有什麼好處
這個決定意味著,從明年起,海外資金將可以通過該指數購買A股。據明晟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約有1.6萬億美元資金在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
據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其中約有2.8萬億美元跟蹤全球市場指數,1.5萬億美元跟蹤新興市場指數,0.2萬億美元跟蹤亞洲市場指數,A股在這三大指數中的初始權重分別為0.1%、0.5%和0.6%,將這些資金與納入後A股在各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蹤這三類指數所帶來的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28億美元、75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三者總計115億美元。
⑼ a股納入msci為什麼促進股價上漲
外資可以直接投資,變相的吸引了外資的關注,而且納入msci需要一定是條件
⑽ MSCI會為A股帶來多少資金
據中銀國際證券預計,A股入摩帶來的短期增量資金近800億人民幣級別,預計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115億美元。中長期來看,預計最終A股全面納入後將佔全球市場指數1%,新興市場指數9%,以及亞洲市場指數10%。屆時,A股全面納入後帶來的海外資金流入規模靜態估計約1800億美元,動態估計約296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