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謝亞軒外匯占款

謝亞軒外匯占款

發布時間:2022-03-31 09:25:44

外匯儲備金下調為零是利好嗎

行網站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20%下調為0。記者注意到,央行於2015年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並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定為20%。此後,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跟隨形勢變化幾經調整。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如果遠期售匯的風險准備金率從20%降到0,企業開展遠期購匯的成本就會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自5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特別是國慶節後人民幣強勢升破6.7,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匯率升值雖然能夠起到降低進口成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提振資本市場等作用,但升值速度過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本就脆弱的實體和出口部門,對經濟復甦產生部分抑制。”他認為,此時調降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利於增加購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平緩匯率升值幅度和速度,更好的實現匯率穩定和雙向波動。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這說明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八月份以來受美元總體弱勢,包括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最近一兩個月累計升值的幅度比較大。考慮到我們現在貨幣政策的匯率目標仍然是保持人民幣合理均衡,那麼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比較大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周期調節。所以,通過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准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穩定。”

溫彬也表示,此時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為零,一方面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❷ 中國減持外匯儲備的原因分析

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能夠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匯率、保持本幣國際信譽、確保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外匯儲備作為一國調節國際收支,穩定外匯市場、表明一國資信和防範金融風險現實能力的標志,在當前金融市場動盪不定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中國外匯儲備自1993年起保持連續22年增長,然而2015年開始,外匯儲備增長的趨勢突然逆轉,外匯儲備量下降為 3.33 萬億美元;2016年減少為3.01萬億美元,較上一年下降3198.44億美元;2017年為3.13萬億美元,雖然較2016年有所上升,但仍小於2015年儲備量。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4萬億美元,比2017年末增加29億美元。本文以「中國外匯儲備變化的成因」為題,試圖探究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外匯儲備量變化的原因和帶來的影響,正確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新動態。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
一、引言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國際貿易中對外支付、彌補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維持該國貨幣穩定,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外匯儲備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表現了一個國家購買力的強弱,在國際支付和穩定匯率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外匯儲備量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2014年中國外匯儲備總量達3.84萬億美元,居全球首位。但2015年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量突然出現「減倉」勢頭,借機唱衰中國經濟的輿論又一次出現。外匯儲備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對我國儲備資產不足的擔憂,市場上甚至出現「中國外匯儲備耗盡論」、「保住外匯儲備等聲音。這些聲音是否正確?究竟該如何判斷當前形勢?

❸ 外匯儲備金下調為零是利好嗎

不好。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如果遠期售匯的風險准備金率從20%降到0,企業開展遠期購匯的成本就會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屬於逆周期調節工具,通過調整,可以防止人民幣過度升值或貶值,實現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雙向波動。”

為什麼要在此時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呢?謝亞軒表示:“調低遠期售匯業務的風險准備金率是為了減少對遠期外匯行為的約束,或者說是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這顯然是央行根據當前的外匯市場形勢作出的決定,即在人民幣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放鬆對遠期購匯行為的限制,目的還是希望由外匯市場來決定人民幣匯率。”

增加企業遠期購匯需求,保持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節後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迎來一輪凌厲上漲行情。截至10月9日19時,境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Y)觸及6.7038,較前一個交易日大漲872個基點,盤中一度觸及去年4月以來最高點6.7037;境外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H)則觸及6.6924,成功收復6.7整數關口。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自5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特別是國慶節後人民幣強勢升破6.7,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匯率升值雖然能夠起到降低進口成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提振資本市場等作用,但升值速度過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本就脆弱的實體和出口部門,對經濟復甦產生部分抑制。

他認為,此時調降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利於增加購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平緩匯率升值幅度和速度,更好的實現匯率穩定和雙向波動。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這說明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八月份以來受美元總體弱勢,包括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最近一兩個月累計升值的幅度比較大。

考慮到我們現在貨幣政策的匯率目標仍然是保持人民幣合理均衡,那麼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比較大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周期調節。所以,通過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准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穩定。”

溫彬也表示,此時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為零,一方面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❹ 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多少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日公布數據,截至2018年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45億美元,較1月末下降270億美元,降幅為0.85%。

新聞配圖

謝亞軒認為,2018年,國際資本流動趨勢向好,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升值,再加上外匯儲備投資收益,所以我國外匯儲備整體上將保持溫和上升。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在國內基本面不斷向好的推動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為中長期我國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總體平衡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預計全球經濟將延續復甦態勢,主要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❺ 央媽周末加班降准,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准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2個百分點;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准備金率。
民生宏觀管清友:降准來了,降息還會遠嗎?
【1】為什麼這時降?馳援地方債務置換,助力穩增長,對沖存款保費影響,降准勢在必行。此前總理密集調研和座談已作鋪墊,趕在25號政治局會議之前提前行動。
【2】降准規模?一般性存款余額110萬億,下調1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釋放的流動性至少在1萬億以上,考慮額外多降的部分,釋放流動性規模約1.5萬億。
【3】還有幾次降准?降准還有一次空間,考慮上次降准和MLF規模,在外匯占款全年0增長假設下,全年基礎貨幣缺口約兩萬億,本次釋放流動性1.5萬億,未來還有一次50BP准備金率下調空間。但具體次數還需看實體經濟具體的運行狀況。
【4】央行下一步?降准主要針對銀行間利率,降息對降低實體利率更有效,預計降准之後,降息將很快出現,而且降息的空間比降准更大。此外,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實李總理對保障房建設的要求,預計再貸款也漸行漸近。
【5】後續影響:穩增長跟進則經濟企穩概率大,利差空間顯著,海外寬松不止,人民幣匯率無憂。資產重配與貨幣寬松趨勢延續,股債雙牛繼續。
華創宏觀:
我們在4月14日就提示政策前瞻「穩增長箭在弦上,托底政策加速寬松」,貨幣政策可從適應性寬松走向更為主動寬松,增強靈活性,適時適度降息降准,進一步加大PSL等定向工具的運用。如今降准,我們的點評如下:
1、是貨幣政策從「適應性寬松」走向「主動寬松」嗎?
從2014年6月以來的兩次降準的時間點選擇上看,均是在人民幣貶值造成外匯占款大幅回落的節點上給予的對沖,是一種「適應性」的降准,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的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分別是-867和-1289億元;2015年3月央行外匯占款同樣是減少2307億元,有出於對沖外占的考慮。但與此同時,3月19之後人民幣匯率走出小幅升值行情,以及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刪除對經濟「仍屬於合理區間」的論述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走向「主動寬松」需要密切關注。
2、是經濟還在深度探底嗎?
陽春三月的經濟並未表現傳統的旺季復甦,而是繼續探底之旅,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跌幅超預期,固定資產投資也進一步回落,基建發力但不足以對沖製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的下滑;從高頻的數據看,發電量數據依舊是同比負增長,僅維持在2014年8月的水平,電廠煤耗恢復緩慢,整體經濟僅靠基建單引擎支撐。而樓市330新政效果似乎並不理想,新政公布以來僅當周銷售出現反彈,如今已是連續三周回落,從重點跟蹤的30城市銷量數據看,目前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又回到新政前的水平。所以,樓市新政恐怕難以對房地產開發投資乃至後期的土地出讓金會有明顯的正向貢獻。從更加真實反映實體經濟基本面的財政收入數據看,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3月單月是同比下降1.2%,東北多地財政已發不出,而財政收入的放緩也使得3月份支出節奏明顯放緩,可見財政收入壓力可見一斑。財政收支困難正成為一個比問題更早到來的底線。
3、是開啟了債務置換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嗎?
2015年債券的供給沖擊不容小覷,不僅有置換的1萬億,還有新發的6000億元地方債,債券供給增加的預期抬升了利率債收益率(4月1日與3月2日收益率曲線相比,各期限收益率均出現了20BP左右的上行)。在巨大的供給沖擊下,銀行預計還會是債券的主要投資主體,因此為了防止利率的進一步抬升,貨幣政策必然成為一個被動的「接盤俠」,這也是積極財政政策背後貨幣政策的配套與銜接。除了對沖外匯占款之外,地方債券供給或將成為另一個降準的重要考量。
4、是中美貨幣政策走向收斂嗎?
3月美國非農就業「慘不忍睹」,不僅新增就業為2013年12月來最弱的一次,且勞動參與率也創了37年來新低,整體上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更加謹慎。在3月議息會議中,美聯儲官員下調了聯邦基金利率預期中值,同時也下調了2015年通脹前景。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的措辭和態度將市場對加息時間的預期推後,紐聯儲的一級交易商調查結果顯示,預計在6月加息的一級交易商由決議前的31%下降到21%,有31%的交易商認為會在9月份加息,佔比最大。美聯儲加息的推後無疑增強了中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為更為靈活和前瞻地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創造了條件。
廣發宏觀:穩增長政策序幕如期拉開
(1)央行近日晚發布公告,自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對支農、支小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金融機構進行額外降准。
(2)本次降準的時點此前已被市場充分預期,但是降準的幅度超出了市場預期。
(3)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已跌至決策層的心理警戒線(實際GDP增速降至7.0%,GDP平減指數降為負值,其餘大部分宏觀指標也都降至目標以下),我們預計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會在二季度相繼出台。
(4)財政政策將圍繞增支、減收兩條主線,分別以基建加碼和結構性減稅(重點是營改增)為核心;貨幣政策方面,數量型工具與價格型工交替使用(相比較而言,降準的空間大於降息)、總量政策和結構性政策配合使用將成為常態。
(5)與此同時,區域性、行業性的穩增長政策也可能在二季度呈井噴式呈現。尤其是在東北三省和部分中西部省份,水利工程、中西部鐵路建設等大型基建項目、棚戶區改造、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重點行業。
(6)寬松政策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滯後效應,可能要到三地季度才能陸續體現;但對市場的影響則存在兩條路徑:一是直接渠道(即通過側漏影響市場);二是間接渠道。
海通宏觀姜超、顧瀟嘯【流動性觀察】降准降息不斷,擁抱金融時代:
1)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對農信社等機構額外下調1%,力度之大遠超預期,初步計算本次降准釋放資金總量在1.2萬億以上。
2)核心原因是貸款利率居高不下,導致經濟下行通縮加劇,降准有助於增加銀行可用資金,全面降低市場利率。
3)當前經濟增速位於歷史低點,而存准率仍在歷史高點,准備金率下調空間巨大,維持2季度報告預測存准率有望下調至10%甚至以下的觀點。
4)當前貸款利率在6.8%,遠超5.8%的GDP名義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潛在降息空間至少4次以上,預測未來隨時可能再次降息。
5)當前居民財富正從存款,房產轉向金融資產,而持續降准降息將強化利率下行趨勢,金融大時代已經來臨,而股債雙牛依然可期。
姜超/周霞【利率債觀察】降准強化寬松,債市慢牛重啟:
1)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准備金率100BP至18.5%,並對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實施額外定向降准,大約釋放1.2萬億資金。
2)15年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物價仍在低位,地產投資低迷、製造業仍去產能,仍需貨幣寬松托底經濟。3月降息後央行已5次下調逆回購利率,成功引導R007降至3%以下,本次降准強化央行寬松態度,判斷未來3個月R007降至3%左右。
3)4月以來,回購利率大幅下行帶動債券短端利率下行,收益率曲線增陡。本次降准有望增加銀行配債資金,大幅緩解地方債發行沖擊,債市慢牛重啟。
4)當前貸款利率在6.8%,遠超5.8%的GDP名義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潛在降息空間至少4次以上,降息預期重燃,也有利於打開利率債長端空間。下調未來3月10年國開債波動區間至3.6%-4.0%。
浙商宏觀-孫付:
1,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3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至5.6%,發電量增速-3.7%,宏觀經濟繼續承受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政策繼續寬松進行穩定。
2,經濟需求的疲弱和外匯占款的下降(一季度同比減少1.04萬億),導致社融總量和M2增速下降,本此降準是對沖性操作。另外,今年地方政府的債務置換也需要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
3,2014年11月20日至今,央行「兩降息、兩降准」,另外,為了激發房地產市場需求,推出了930和330政策。二季度貨幣政策仍將處於寬鬆通道上,重點需要關注房地產銷售數據的情況,如果改善不明顯,房地產政策可能繼續做相應調整,同時會加大對銀行信貸投放的指導。
4,在海外經濟有所改善(歐元區)和國內政策寬松局面下,二季度宏觀經濟可能進入築底階段。
廣發固收:穩增長壓力驅動下的全面降准
1、本次降准打破前期「總量穩定」的操作思路。大致測算,3月金融機構超儲規模將增加8000億以上,超儲規模可能達到3萬億。4月,銀行間資金減少主要來自存款規模上升和財政存款上繳。盡管存在存款沖時點的擾動,但3、4月份繳准基數大致上行4萬億左右,因此估算今年4月份繳准基數將增長1萬億,凍結資金約2000億。而歷史規律推演,財政存款上繳規模大約在5000億左右。因此,不考慮外匯流動和央行創新工具操作的前提下,4月金融機構超儲規模將回到前期正常水平。而當前銀行間資金成本維持低位,也意味著銀行間市場並不缺乏資金。1個百分點的全面降准幅度,以及額外的定向降准將向銀行間市場投放萬億以上的資金量,央行「總量穩定」的操作思路被打破。
2、全面降准來自穩增長的壓力。本輪數量寬松操作並非指向銀行間資金短缺,而是直接指向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然而,本輪經濟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轉型的結果,是地方政府力量衰減的表現。即使貨幣政策出現總量寬松,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主動作為,穩增長的效果仍難預期,最終資金又會流向房地產和資產市場。某種程度上說,當前的全面貨幣寬松是經濟轉型的倒退。當然,傳統增長模式的巨大慣性之下,貨幣寬松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政策選擇。
3、債券市場再次迎來蜜月期。正如前期研究指出的,4月中旬是債市運行的重要轉折點。一方面,經濟數據將表明穩增長壓力的迫切性;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預期將轉向寬松。而本次降准操作,不管是時間還是幅度均超越市場預期,甚至扭轉市場對於央行操作基調的判斷。市場對於政策寬松的判斷將迅速抬頭,因此債券收益率將再次出現明顯下行。
川財策略:果然不改向上趨勢
時點符合預期,力度超出預期。我們在二季度流動性報告中即強調從3月開始到二季度將看到持續的降息降准,第一次降准時點預計將在4月下半段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之後。但此次准備金率一次下降一個百分點的政策力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反映政府對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已佔據政策的首要位置。
政策面仍是當前看多股市的核心。我們在4月15日股市大跌之後的點評《短期波動不改向上趨勢》中強調「……二季度是經濟的強刺激窗口,對刺激的力度一定要有想像力!近期中財辦調研上海經濟、總理視察東北經濟,釋放的信號已經極為強烈。可以預期,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核心議題必定是穩增長,而刺激政策的再度升級已箭在弦上……」。目前來看,我們對政策節奏的判斷已完全得到印證。邏輯雖不性感,但堅持尤為不易。
下車的又要上車了!結合周五主板指數跳空高開並拉出百點長陽的事實,必有人認為市場已提前反應本次降準的可能。但我們認為此次超預期的大力度降准給予正在出現的懷疑派和騎牆派的影響是巨大的。交易層面上積累的巨大漲幅之前已讓部分較為謹慎的投資者未雨綢繆,上周末已出現獲利盤了結離場的現象。但今天的突擊超預期降准將迫使上周離場的資金在周一入場搶籌,而眾多上周並未下車的投資者則將更堅定地持股待漲。
再提藍籌的配置價值。我們一再重申二季度先大後小的風格判斷:從宏觀環境看,一季度GDP環比折年僅5.3%,經濟與政策的翹翹板已近極限;從政策刺激看,二季度政策熱點集中在總量對沖;從位置和機構倉位看,藍籌板塊亦較成長股明顯占優。推薦加大銀行、地產、基建、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環保等行業的配置權重。
中信固收,降准點評:如期而至的央媽放水灌溉
此次降准可以堪稱史上最強,總體來說,時間上如期而至,但力度跌破市場眼睛。此次大力度降準的動因是顯而易見的,一是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黯淡,經濟下行幅度逼近政府底線引起決策層一定程度的恐慌,總理宏觀經濟政策基調從「保定力"讓位於「保增長";二是萬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箭在弦上,如果沒有央行流動性配套支持措施,利率債和貨幣市場利率預計存在失控風險。從降準的差別化政策力度來看,涉農機構和政策性銀行是最大收益者,政策導向依然保持了去年的定向降准原則,此次是總量降准疊加定向降准來實施。對未來貨幣市場及債券市場影響,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將進入全年資金流動性最寬松時期,債券區間市的「護城河」策略從配置期時間窗口進入收獲時間窗口,這是今年震盪市最重要的一次交易性操作機會,坐享收益率下行的同時,不建議在中樞以下盲目追漲,全面震盪區間市格局不會改變,中長期維持「護城河」策略做波動。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且就業數據也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此次央行降准力度較之前明顯加大,顯示高層具有「底線思維」。
謝亞軒稱,近期數據表明經濟放緩程度未有明顯改善,說明需要更積極的貨幣政策。此次央行普降存准率1個百分點,另加定向降準的部分,預計將釋放1.2萬億的資金規模,較前幾次降准力度明顯加大。
他預計,未來央行仍有望維持積極的貨幣政策,未來三四季度或各有一次降准,而二季度料將還有一次降息。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
央行此次再度運用降准這個最重要的貨幣工具,表明高層穩增長的決心很大。
趙錫軍稱,此次降准總體符合市場預期,而對於三農以及小微方面額外降准,則體現了對目前最薄弱環節的支持,也是對經濟結構調整更完善的支持。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降准符合市場預期,主要針對目前市場利率偏高、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預計6月份還有一次降准。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降准空間仍然較大,且降准效果要比降息好。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
對沖人民幣匯率下降壓力以及外匯占款下降,降準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降准符合市場預期,和近期實體經濟數據偏弱有很大關系。降准一方面可以對沖資金外流、流動性收縮,另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商業銀行流動性。
魯政委V(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市場研究總監):
【為什麼是降准,而不是降息?】去年11月降息以來,兩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場利率卻上去了",分明顯示:第一,流動性偏緊;第二,高存准率之下,銀行資金成本居高難下,導致銀行新增負債成本超過工業企業利潤率,無法把貸款利率降到企業能承受的水平上。一句話,降准方能讓降息落到實處。

閱讀全文

與謝亞軒外匯占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