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盟最早簽訂3個共同條約的六國之名
法國、前聯邦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
(一)歐盟公司法立法背景
歐盟是建立在歐洲的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EuropeanCoalandSteelCommunity,簡稱「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簡稱EEC:歐共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AtomicEnengyCommunity,簡稱:Euratom)之上的。建立歐盟的建立是鑒於各國歷經了二戰,歐洲經濟急待各國政府攜手合作,以便重振經濟。1950年,當時的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提出一項由歐洲各國政府聯合管理煤炭與鋼鐵生產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了歐洲一些國家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法國、前聯邦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等6國在巴黎簽署了《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正式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隨著形勢的發展,上述6國又於1957年3月25日在羅馬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在第一個《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這個條約的緒言中,還就建立該共同體的目的問題明確指出:條約是「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維系他們的基本利益,以取代長期的敵對,並作為在長期以來被血腥沖突而分裂的人民中確立更為廣泛和更為深入的共同體的基矗」1973年1月1日,丹麥、愛爾蘭和英國首批加人了上述3個共同體。其後,1981年1月1日,希臘又加入了上述3個共同體。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於1986年1月1日第三批加入上述3個共同體的。1990年,前東德地區作為統一後的聯邦德國的一部分當然地成為3個共同體的成員。至1995年1月1日,又有奧地利、芬蘭、瑞典等3個國家加入了3個共同體,以後荷蘭、比利士、盧森堡也加入共同體,從而使成員國總數已經達到目前的15個國家。1992年2月7日,當時的12個成員國又於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簡稱《馬約》,或簡稱《歐盟條約》)。這個條約重申了「在歐洲人民中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盟」的宗旨,並且提出在3個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歐洲聯盟。《歐盟條約》又在1997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作了修改。
現在捷克共和國、匈牙利及波蘭三國也在作加入歐盟的准備,其磋商談判早於1998年3月開始,2002年12月,哥本哈根的歐盟峰會標志
2. 什麼叫秒殺什麼是秒殺游戲
秒殺,最早出現在網路游戲「紅月」中,因為其極端的戰斗方式得名。後發展到網上競拍、股票、NBA等很多新方式領域。
秒殺是在瞬間擊殺的意思。 經典網游紅月
秒殺是電腦游戲中的名詞。指在玩家PK或者是和怪物打鬥時,對方過於強大,在玩家還沒有來得及還手/逃跑餘地的情況下,就被殺死,一般指
用法力攻擊。俗稱秒殺。也有把殺字去掉直接叫「秒」某某的。秒殺,也指在極短的時間內殺死敵對單位(或被殺死),但並不是嚴格的控制
在一秒之內,只要是出其不意的快速殺死,基本都算的上秒殺。 秒殺也有形容詞,形容秒殺的非常快的叫「瞬秒」——這是一個基於邏輯
意義的詞彙。也就是"即發生",在攻擊者作出攻擊指令的同時,目標已經死亡。比如說,WOW中法師使用瞬發的火焰沖擊攻擊一個低等級的目標就
屬於這種情況。但實際上大多數此類情況都屬於:攻擊指令的作出和目標死亡在兩次游戲畫面刷新之間完成,使之看上去是瞬間發生的。(如
果從計算機計算的角度,就是在一次全加運算中,HP的數值一次性被減為0以下這種情況)
起源和發展
秒殺最早出現在網路游戲「紅月redmoon」里,是網游時代的第一批網路游戲,其游戲戰斗以秒殺為主題,是紅月創造的秒殺一詞,之後在
其他網游之中的出現,都是由紅月流傳出去的,秒殺是指一招殺死敵人,這是最早的用意,後期被廣泛使用之後用意出現了變化。
注意,紅月的最早起源絕不是金庸群俠傳OL,紅月使用秒殺一詞的時候,金庸OL還沒有出現呢。
在光榮三國志系列中,單挑或舌戰時有時會出現還沒有進入比試就被敵人一下子給砍下馬或者一聲怒喝給罵下海。這種情況稱之為秒殺。
在魔獸爭霸里,山丘之王是常常用來秒殺的攻擊性人物之一,此外不死族的C,N,E三連殺也是用來瞬秒其他族英雄的強大而可怕的連擊。
秒殺,即為瞬間致死,或一招死。後來擴展為多人同時,或多技能同時致死目標,但必須為瞬間,秒殺並非指一秒內殺死對方,而是指更加短
暫的瞬間。
秒殺最早出現在網路游戲「紅月」中,因為其極端的戰斗方式得名。
紅月是即時戰斗模式,技能全部是瞬發,戰斗也幾乎全部是「一招死」,不管是玩家相互PK還是練級升級,不管是單一的怪物還是一堆一群的
怪物。
紅月的練級模式是:等級低時秒殺等級低的怪,等級高的時候秒殺等級高的怪,在一次或兩次攻擊不能殺死怪物的地方練級是非常危險的。也
有喜歡刺激或想盡快提升等級的玩家在分配點數的時候把全部的點數都放在提升攻擊力上,「骨氣」值即生命值完全不提升,等同於一級的血
量,換來非常高的攻擊力,裝備也全部按照提升攻擊力來選擇,追求在被對方擊中之前殺死對方。即是正常提升裝備和屬性點的玩家,也經常
處在秒殺與被秒殺之前。可以說紅月的世界就是秒殺的世界。
紅月是非常刺激和暢快的游戲,當你疾奔在紅月世界裡,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簡單的技能就使幾乎整個屏幕的怪物灰飛煙滅,或在PK時,將
不斷湧上的對手一個個秒殺或一群群秒殺的時候,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是無法描述的,當然你也可能隨時會變成那被秒殺中的一員,所以當你
處在紅月世界中的時候,你要時刻綳緊你的神經,以提防隨時隨處可能出現的敵人。
賽爾號中的秒殺:當一方精靈級數比對方精靈級數高50級時,無論對方精靈屬性如何,強者必秒殺對方。如一方精靈級數比對方低10以下,而
且這方精靈屬性克對方精靈時,也可以秒殺。如一方精靈比對方精靈級數高20級以上但被對方屬性克的時候,卻也能秒殺對方。
如:80級巴魯斯用猛攻秒殺60級布布花,如80級巴魯斯用高壓水槍秒殺90級洛吉拉斯等。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遼通化工、中兵光電、晉西車軸、新華光專、北方創業、長春屬一東、凌雲股份、北方國際、雲南紅箭。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長安汽車、利達光電、西儀股份、天威保變、建設摩托、江鈴汽車、中國嘉陵、ST輕騎。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兵工集團、中國兵器,英文:,NorincoGroup,英文縮寫CNIGC),又名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屬於一個公司兩塊牌子。1999年7月1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另一家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現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企業、國家計劃單位企業。
4. 世界礦產資源勘查發展趨勢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的形勢下,研究制定中國礦產勘查可持續發展戰略,離不開世界的大系統。需要從世界整體資源形勢變化趨勢和未來世界礦產勘查的走向來考慮。
一、世界礦產勘查事業在困境中前進
礦產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世界經濟的發展將繼續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主要國家為醫治戰爭創傷而對礦產資源需求的增加,普遍加強了地質礦產工作,並建立了礦產資源種類齊全的開發體系。按1983年不變價計算,1950年世界原礦產產品產值為1179億美元,1980年達到12071億美元,1991年為15260億美元,1991年為1950年的12.9倍。對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絕大多數都作為礦產進行了開采利用,產量比較大的有七八種,礦業產值最大的10種,礦產依次為原油、天然氣、煤、鐵礦石、金、銅、鋅、錳、鎳、金剛石。礦業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重要產業。1991年世界原礦產品產值15260美元,佔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1%。由於礦產勘查開發的重大成就,不僅為戰後半個世紀全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礦產資源,而且為21世紀前期經濟的持續發展作了一定的資源儲備。據有關資料,至1994年底,世界礦產資源靜態儲量對生產保證程度,金剛石為21年、銀為29年、金為31年、石油為45年、銅為64年、天然氣為66年、鎢為86年、鎳為125年、煤為228年、鐵礦石為242年、鋁土礦為250年、錳為462年、鉀鹽為611年。
世界礦業由於礦產資源儲備豐富和礦業生產能力達到相當規模,在戰後曾有30多年的興旺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蕭條與衰退,發展速度明顯減慢。主要表現在:①礦業投資減少,1981~1992年全球非燃料礦產項目投資總費用由687.6億美元下降為558.4億美元,下降18.8%。②世界礦產原礦產品產量顯著下降,以1993年與1980年相比,40多種主要礦產中有一半以上產量下降,增產的礦種增加幅度也很小。③世界礦業原礦產值增長率顯著下降,1950~1980年年增長率為8.1%,而且1981~1992年僅為0.65%。由於資源保證程度較高和礦業生產能力較大,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形勢,投資者對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減少了投入,給勘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20世紀80年代後,盡管世界礦業不景氣,但許多國家從長遠利益考慮,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和礦產品國際貿易,仍然對礦產勘查比較重視,新發現了一大批礦產地。資料顯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發現世界級大礦82處,探明了大量礦產資源,40多種主要礦產中有30多種礦產儲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石油儲量增長速度比70年代高了一倍,金、銀、金剛石等礦產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特別是自1993年以來世界經濟的復甦使世界礦業投資有所回升,給礦產勘查開發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整個世界礦產勘查呈現出在逆境中前進的趨勢。
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國際地礦工作結構在進行重大調整
世界地礦工作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地礦工作結構主要包括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和基礎地質工作,而當時環境地質工作在整個地礦工作結構中所佔比重較小。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地礦工作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基礎地質工作在穩定中有所發展,礦產地質勘查比重與規模急劇下降,環境地質規模和比重在迅速上升。
1.近幾十年來,基礎地質工作有了穩定的發展
美國政府機構中從事地質調查的地質人員在地質人員總數中保持18%左右,地質調查經費由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4億美元增加到現在的6億美元;英國地調所穩定在2000萬~2700萬英鎊之間;法國則保持10億法朗(1.5億美元)左右。隨著現代科技進步,區域地質調查和填圖工作也逐步現代化,實現了觀測手段現代化,觀測成果提供的現代化和地質觀測思維與觀念的現代化。地質觀念的現代化,不僅對於解決地質條件復雜地區地質填圖技術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有助於正確識別復雜地質體,提高填圖質量,了解地質規律。
2.與基礎地質工作相比,礦產勘查工作在整個地礦工作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地質調查所均面臨機構調整、預算和人員裁減的局面。國際地質學組織和國家地質調查所正自覺不自覺地由以往的「供給驅動型」向「需求驅動型」機構轉變。如,歐洲各國由20世紀70年代礦產勘查人員在地質人員總數中占最大比例,下降到90年代初的22.9%,而原占很小比例的環境地質人員(主要是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已上升到35.6%。美國油氣探采人員從1982年的75.4萬人下降為35萬人;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中1萬名會員已有55%離開了石油公司。盡管因礦業不景氣對勘查工作帶來了影響,但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的當代,各國因都要發展經濟而不得不繼續開展相應規模的礦產勘查工作,加上全球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資源的優勢和劣勢。所以,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的情況下,發展世界礦業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也不能忽視礦產勘查工作。
3.環境地質工作日益占據重要的位置,已成為當代地質工作發展的一種趨勢
隨著生產與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活動規模的急劇擴大和自然作用的日積月累,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可愛的家園——地球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臭氧層被破壞、氣候變暖、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和人類災害的頻繁發生,這一切導致人類生活質量的下降,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這種情況已越來越引起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重視。從1972年斯德哥爾摩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到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的《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從「4·22」地球日到「6·5」世界環境日,從「全球變化計劃」到「21世紀議程」,環境問題已上升到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環境地質工作在世界地礦工作結構調整過程中日益得到重視、加強。在經濟發達國家,環境地質撥款、成果數量和發展前景甚至已經開始超過礦業地質工作。這已成為當代地質工作發展的一種趨勢。主要表現在,第一,從事環境地質工作人員的比重上升,歐洲各國環境地質人員占總數的37.6%,而經濟地質人員比例為22.7%,在美國地調所9000名雇員中一半以上為與環境地質有關人員。第二,環境地質投資比重增加。美國地調所1990年總預算撥款中,從事環境地質工作的佔60.2%。日本、加拿大、法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也加強了環境地質工作。第三,環境地質問題已成為國際組織主要研究內容之一。關於這方面的論文發表數量劇增。據有關資料統計,1885~1989年間年均發表論文432篇,1980~1987年間平均9275篇,1988~1991年間年均發表1.5萬篇。國際地學界除積極參加「全球變化研究」(IGBP)、「國際減災10年計劃」(IDNDR)和「21世紀議程」等重大研究項目外,自1980年第26屆國際地質大會(IGC)以來的歷屆國際地質大會,包括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都對環境地質研究表示了特別的關注,指出環境地質將代表未來地學的發展方向,將主宰和支撐未來地學的發展。
三、礦產勘查全球化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作為一種趨勢影響、制約著整個世界的每一角落。它既給世界各領域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伴隨著嚴峻的挑戰。世界礦業也不例外,出現了礦業全球化趨勢。
1.礦業全球化趨勢形成原因
由於礦產資源在地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決定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礦產資源完全自給自足,都各有優勢和劣勢。所以,發展國際合作勘查開發礦產資源就成為客觀的需要。
全球礦產資源潛力巨大,就發現的礦床和探明的儲量增多而言,使擴大國際合作勘查開發礦產資源,實現各國間礦產資源優勢互補成為可能。
近年來,有4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東歐國家和獨聯體等制定了礦業法規或修改了原來的礦業法規,以適應外國投資參與礦產勘查開發的需要,為礦業全球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大型礦業公司、跨國公司在礦產勘查的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不少大型礦業公司均在國際股市上交易其股票,或者本身是跨國公司,許多大型礦業項目又是以合資形式進行,礦業權的轉讓頻繁發生,從而造成了西方國家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投資結構,促進了礦業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2.礦產勘查全球化趨勢
礦業全球化趨勢的突出表現是礦產勘查的全球化。到目前為止,世界礦業全球化的投資結構已經形成。據《澳大利亞礦業雜志》提供的資料,1996年西方礦業界對固體礦產(不含石油、天然氣)勘查的總投資為35.2億美元。這些投資,主要來源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在這些投資中,已有60%的投資額進入了發展中國家。其中,拉丁美洲佔全球勘查總投資的27.3%,為9.6億美元;澳洲佔18.9%,核6.65億美元;北美加拿大佔13.1%,核4.6億美元;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佔11.89%,核4.14億美元;非洲佔11.9%,核4.18億美元等等。資料顯示,從1991年到1995年,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在海外發展中國家的勘查投資額從3.34億美元猛增到10.52億美元,5年中增加了2.2倍。盡管1992年前後是西方經濟蕭條期,1993年為礦產品價格最低年份,但勘查投資在這5年中卻持續增長。1995~1996年澳大利亞在勘查投資中用於海外的資金比上年增長了12%,而在本國的投資額僅增加了2%。由此可見,在這個全球化過程中,不僅發達國家的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而且在發達國家之間,早已相互穿插投資。1998年以來,雖然受亞洲經濟危機影響,礦產品價格普遍下跌,勘查投資明顯減少,但礦業全球化的投資結構已成了定局,並穩定發展,形成礦業全球化趨勢。
四、國際地質科學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國際地質工作結構的大調整,地質科學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當今,地球科學正進入一個建立新的知識體系的重要轉折時期,其學科結構已由原先傳統基礎學科為主的結構,向以資源環境並重的一些新興應用學科轉移。長期以來,地學由於主要以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尋找和開發為己任,研究重點在固態層圈上。生物圈的演化是作為礦產形成和其他地質過程的條件加以研究的。在建立新一代的地球系統科學知識體系時,單純對固體地球本身的研究不能得到完全解決,必須通過對其他層圈的研究,並在有關學科的配合下尋求突破口和發展方向。這就要求地學除研究固態層圈以外,還要研究生物圈、氣圈和水圈的演變過程和歷史,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這就使地學研究進入到地球系統科學的更高的層次,代表了地學科學發展的方向。
新的地質科學知識體系具體表現為4個方向:一是服務面大幅度拓寬;二是研究面向廣度與深度擴展;三是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四是學科體系向綜合與分支兩端同時發展。
地質科學的服務領域現在已拓寬到解決資源與人口、環境協調發展的廣闊領域,而過去偏重於解決礦產資源及與其相關的領域。當代地質科學服務領域既要繼續解決礦產資源有關問題,又要為減輕與防治地質災害,找尋潔凈淡水資源,更有效為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為工農業生產發展,為保護生態環境和國土整治提供優質服務。
在板塊構造學說革命性的推動之下,地質科學取得飛躍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地質科學思維的全球化;另一方面,也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跨學科的重大研究領域,使地質科學的研究領域以地球整體為對象,進一步朝廣度與深度擴展,如岩石圈計劃、國際地質對比計劃、全球變化研究、大陸動力學和全球動力學的研究等。
板塊學說藉助海洋探測技術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力量得以形成。之後,高新技術在地球科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如高精度大地測量技術、衛星和空間探測技術、激光技術、多普勒雷達技術、深部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大陸超深科學鑽探技術、計算機技術、高精度地質測試方法手段。從而進一步拓展了地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為地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代地質科學研究已突破了傳統的學科界線,在面對全球開展跨學科重大領域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大綜合大科學,在擴大服務領域過程中突破了狹義地質工作的觀念,形成「大地質」觀念。同時,又有一系列新興科學應運而生。如,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地質、醫學地質及軍用地質等學科。
總之,地質科學在近200年的歷史中,不僅推動了現代科學的進步,而且強有力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地質科學將朝著建立一個新的地球系統科學知識體系前進,為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復習思考題
1.怎樣認識實施礦產勘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
2.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背景下把握礦產資源勘查發展趨勢?
5. 哪位高手能解釋一下股市中無量上漲的具體過程或手法
莊家在持有60%的籌碼後才會出現無量上漲的勢態,這是因為通常有10%的長線籌碼和15%左右的跟盤籌碼不會在股價拉升時出逃,這樣能夠自由流動的籌碼少,資金用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快速拉升,以達到突破壓力區的目的,此時散戶若要跟進勢必要在高位接籌,這種態勢意味著股價還會繼續升高,而作為散戶的跟進者發現放量較大的話,就要迅速出貨,寧可失去部分獲利也不能被套在高處。
6. 有很多人在做區塊鏈漏洞賺錢的,是真的賺錢了嗎
現在有很多人在做他的區塊鏈,他的漏洞賺錢的我覺得是真的可以賺到錢的,但是我們她家也是應該通過正規的渠道來選擇的吧。
7. 流通股可以兌換現金嗎 我有個朋友說他同學持有美國India Globalization Capital,Inc.(IGC)公司的股票
我覺得有風險,如果是流通股,他完全可以自己賣掉籌錢,所以建議不要借錢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