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減倉
你好,減倉:把部分股票賣出,但不全部賣出。
② 股票減倉成本降低 但是現在想加倉了 該如何操作
你好,30減倉後,剩餘500股成本價變為10元。跌回20時,補倉500股後的成本=(500*10+500*20)/(500+500)=15元。
③ 如何計算股票減倉和增倉
樓主說的可是成本價的計算?
在你買入股票的交割單上有手續費、印花稅、其他雜費三項,這三項合計除以購入股票的股數,其結果加上買入價就是成本價。 賣出也是如此。
④ 朋友股票,什麼時候該減倉,什麼時候該加倉
全倉:全部資金買成股票
減倉:部分持有股票,部分持有資金。
莊家:控制影響股價的大資金集團。
平倉:全部賣出。
通俗的說法是:你的帳戶好象一個糧倉,當你把錢都買了股票時,就象是裝滿了糧食,叫滿倉。當你賣出一部分股票時,叫減倉。莊家一般指擁有相當數量股票的可以操縱股價的機構或個人。
⑤ 股票正確的加減倉姿勢你做對了嗎
股票主力底部吸籌特徵具體手法:
(1)如果主力大肆唱空,上市公司壞事不斷,說明機構要吸籌了。在股市中,莊家和散戶是不平等的。莊家擁有資金優勢、信息優勢以及人才優勢,莊家看散戶的牌非常容易,而散戶想知道莊家有多少籌碼卻極其困難。
公眾投資者獲知主力行為的方法,歷來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絕大多數的消息都是莊家炮製,上市公司策應的,具有極大的虛假成分。解盤的依據是主力進出留下的痕跡,通過痕跡去進行分析和預測。
籌碼要麼是在散戶手上,要麼是在機構手上,機構要吸籌當然是要使大家看空,動搖持股信心,拋出手中的籌碼機構,才能吸到籌碼,等吸籌足後才會發動上攻行情。現階段主力機構是絕對不會讓大家知道未來有行情的,最好是讓大家全部看空,拋出。
(2)由於莊家資金量大,吸籌數量多,因而當莊家在低位吸籌時,往往股價會上漲。這樣既容易暴露主力吸籌意圖,又客觀使股價抬高而不易在低位繼續吸籌。因而莊家為了繼續在低位吸到低位籌碼,往往還會採用震盪吸籌的手法。
(3)公開推薦個股會影響主力吸籌,主力會走出相反的趨勢,來讓你喪失對薦股單位個人的信心,這也正是我們平時所常見的,如前期大摩對600705的推薦後該股的走勢。
(4)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引發這只股票迅速上漲,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
所以,主力的吸籌永遠是溫和而隱蔽的。在股市裡欺騙的手法多種多樣,基本你看到的,都是在騙你的。比如放量上漲。比如跌停版。你以為他在出貨的時候,往往是在騙你的。主力如果騙不了散戶,他就不能賺到你的錢。主力騙散戶比較容易,因為散戶控制不了股價。
(5)主力要吸籌,就是要買股票。由於大資金買入會導致股價上漲,而為了不讓股價上漲受到市場關注,使其他人跟風買進低價籌碼,市場主力往往將大資金拆散,分多批次、小批量買進,因而這樣往往時間會拉得很長,有時為了更隱蔽,莊家甚至分多個營業部、多人帳戶分別實施操作。所以這種長時間的隱蔽吸籌也許是主力操盤過程中最艱難、最艱苦、最需要耐心的一個環節。
(6)一般而言,主力要吸籌,拉高時就有量,而打低時僅用少量籌碼,因而下打是無量的。且此時如果整個股價處在相對低位,就是主力非常明顯的低位震盪吸籌。這時要耐住性子,千萬別被震盪出局,拋出低價籌碼,而要善於識別主力手法,等待拉升的到來,才能獲取大利、賺到大錢。在底部主力一要消磨你的意志;二要麻痹你的精神。
(7)主力會在什麼位置上吸籌?如果我是主力的話,我當然不會在高位入場。坦率的說,中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這些公司的股價做得太高,市場不會接受。因此主力吸籌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價的低位區。
再如:主力選擇什麼時機吸籌?正是因為主力喜歡低位的籌碼,因此主力的吸籌大多發生在利空期間。這樣做的原因有二:其一,出利空時的股票都比較便宜;其二,利空導致散戶發生恐慌,他們會害怕股價可能會跌得更低,於是紛紛把股票拋出去,以便在更低的價位抄回來,降低自己的成本。於是主力就有吸籌的機會了。
這就是對於為什麼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釋。其中的原因是,這些基本面並不好的個股,散戶們是不願意要的,而主力則憑借著雄厚的實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誘人的行情。等廣大散戶們反應過來,追嗎?恐怕一般散戶是既沒那膽量,也沒那能力。
判斷一隻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籌,一定要看這只股票對散戶有沒有吸引力。如果這只股票在扮演「大眾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規模建倉入場。
(8)主力要吸籌,必須控制漲幅,相對其他板塊股票漲幅小,一般投資者持股十分難受,因為漲的很小,不讓投資者解套,他們就會在浮躁與貪戀等心理變化下,賣出股票。這叫什麼呢?這叫「市場訓練」。
主力操縱著股價,上來下去再上來再下去,逐漸形成了一個周期性的振盪規律,同時也培養了一些「聰明」的散戶,這些人高拋低吸真的掙了一些錢,到了最後主力忽然之間打破了這種規律,在最後一次短線高點上,將「高拋」的籌碼全部吃下,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將試圖低吸的散戶全線軋空。
(9)有時候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後,忽然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後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從盤面上看,會發現一種鋸齒樣的K線組合,這種K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
主力不願意其吸籌成本過高,他想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內多吸納一些籌碼,所以在把股價推高之後,主力瞅准機會來了一個大動作,把股價迅速打壓下來。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和空間,而且這種大陰線會給散戶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當股價再次被推高時,散戶的解套盤就蜂擁而出,主力如果願意,還可以進一步吸籌。這只是一種假設。
也可能這根陰線是一種市場意外,但無論如何牛長熊短含有兩撥慢牛走勢,主力吸籌的意圖比單純的慢牛走勢要明顯得多。另外我們還需要關注這種走勢所發生的位置,只有相對低位的牛長熊短才可能被判為主力吸籌。
(10)振盪盤跌,這種走勢容易激發散戶們的一種幻想:如果我能夠在每一次反彈後出貨,在它跌下來之後再補回,那麼即使股價跌了5個跌停板,我們也能在這幾次的搶反彈中,牟得不低於30%的盈利。
於是當股價進入第一次次低位橫盤的前幾天,許多投資者將自己的籌碼拋掉,大家寄希望於股價再次振盪盤下時再買進。但隨後股價並沒有立刻下跌,這時候大家就有點慌了,成交量也逐漸開始萎縮,市場呈現出觀望的氣氛。
但隨後的兩根大陰線再次證明,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盪,即使是次低位橫盤,也擋不住股價的回落,於是當股價第二次進入次低位橫盤時,多數散戶選擇了離場。
⑥ 如何做機構增倉和減倉的股票
但據觀察,大家應用大智慧的數據時還得有所講究才行,一見某日機構賣出某股,就馬上賣出,一見機構某日增倉某股就買入,肯定是有不當之處,如果真的有這么簡單,那麼,讓機器去買賣股票就行了,還要人干嗎?
其實,莊家故意利用大智慧的TOPVIEW的機構增減倉數據來誘騙散戶的例子屢見不鮮,這已經是老股民都知道的事實,但僅僅知道這個還是有所不夠,分以下幾種情形:
一、TOPVIEW顯示機構增倉的股票,其實有三種比較常見的情形(主要適用於沒有突發性的利好和利空的情形):
1、單日增倉,不見後續行動的,不足於成為操作依據。
2、連續性的間斷的增倉(隔一兩天增一點),可分以下情形:(1)、機構在做高拋低吸,(2)、有可能是中、長線建倉行為,(3)、拉升一段出貨。很多朋友看到機構在增倉,立馬就跟進,如果這是打算做中長線,思路上應該不算有大錯,但如果是做短線,遇到(1)(2)兩種情形往往是最容易虧錢的做法,原理:因為機構建倉肯定不會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股價稍高,機構就會壓低它,否則,不利於建倉。所以,散戶跟著做,只要踏不準節奏,往往很容易做成高吸低拋,新股民最容易犯此錯。如果是遇上(3)機構增倉是為了拉升一段出貨的情形,那肯定賺錢。原理:一般而言,機構是不會賣低價的。當然,你得對機構的出貨價位比較敏感,並且不要去賺最後那幾毛錢,及時拋出,這樣是穩賺不賠的。
那麼,應該如何來判斷是哪一種情形呢?是看成交量和漲幅,成交量較大,每天的漲幅可觀,一般是第三種情形,追入這種股很容易賺到錢,當然,得有大盤配合,如果大盤不配合,股價下來了,且是陰量持續較小,再次追入也是好機會,機構還會再拉上去再派發的。如果是成交量高一天低一天,股價也不是穩升,而是高一天低一天的,那即使是機構間斷性地持續建倉某股,也不要輕易就追入,這種股往往會來來回回搗很久,直到散戶沒有耐心拋出後,機構還會讓它在猛跌幾天之後才會來搞點行情,以嚇跑不堅定的,穩住死多派.原理:如果不是突發性的利好,機構肯定要壓低價格建倉,股價一高,機構就買不到便宜,它肯定要搞鬼把股價打下來的,否則,不利於建倉。
3、機構不間斷連續增倉(每天都能從TOPVIEW數據看到機構增倉某股),一般是波段行情的可能比較大。原理:機構敢於暴露目標,當然是控盤已經較足,也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拉升了,所以這種股一般有連續性的多天上漲。但大家也別有太大的指望,因為機構既然暴露了目標,也就意味著它接下來很快就會逢高派發了。如我上次舉例的澄星股份,只要是TOPVIEW數據顯示機構連續增倉此股後,一般股價都會連升好多天,然後是不見TOPVIEW數據的機構減倉的情況下,股價就從高位持續下行一段時間,機構悄悄地就溜出去了。等到TOPVIEW數據顯示機構減倉該股的時間,不用幾天,此股又開始拉升了。原理:機構減倉一般不會輕易讓數據顯示出來,否則,就賣不到好價,機構既然敢讓散戶從TOPVIEW數據中得知它在減倉某股,那很可能是最後一跌的誘空,目的在於把散戶嚇走,套出便宜籌碼(有突發性的利空或利好出盡的股票例外)。如果不懂這個原理,很多散戶朋友因為看到機構減倉而割肉,結果是往往一割完它就漲。
二、TOPVIEW數據顯示的機構減倉股。
1、單日減倉,不見後續行動的,不足於成為馬上拋出的操作依據。並且這種情形常常有誘空的情況出現,所以TOPVIEW數據顯示的單日的機構減倉,並不意味著股價立馬就完蛋了。
2、連續的間斷性減倉,也並不意味著股價持續的下跌,只要不是突發性的利空,而是一般的利好實現,或利好消息已經出來了,機構的派發,一般是不會壓低價格來賣的,機構肯定會把股價控制在一個高位的平台上,在高位派發,這種情形,一般是當日的股價波動不小,機構賣出一點,抬升一下股價,然後再賣出一點,適合於高手做T+0的行情。還有一種情形,機構反而在拉升中連續出貨,吸引追漲的散戶接盤,短線高手也很容易賺到錢。
3、機構連續性的每天減倉,有三種可能:A是機構先知道了有利空出來,並且大盤又是向下的,因此,不顧一切地趕緊逃命不惜讓TOPVIEW數據暴露自己的行為。B利好出盡,股價虛高,所以機構不顧一切拋售,以鎖定利潤所以也不惜讓TOPVIEW數據暴露自己的行為。C波段行情,原理是:機構已經有足夠的贏利,故高位派發,並在派發得差不多的時候,故意讓TOPVIEW數據來暴露減倉行為,嚇走散戶的同時繼續做低股價,然後再在低位隱蔽建倉,做下一個拉升的波段。
所以,即使是TOPVIEW數據顯示機構減倉某股,散戶朋友也不必驚慌地不顧一切地拋售,特別是單日的TOPVIEW數據顯示機構減倉行為;即使是連續性的間斷減倉或連續性的不間斷減倉,也不要恐慌,要分清楚是突發利空還是利好出盡股價虛高,或者是誘空行為。分辨誘空的方法是,在既不是利好出盡,又沒有利空消息,股價又已經回落到相對低位的情況下,機構卻敢於讓TOPVIEW數據來暴露其減倉行為,且伴隨著大的低位的陰量,一般都是誘空行為。這種股票,待其站穩回升時,一般都有較好的行情,因為散戶基本上都嚇走了,沒有走的要麼是死多派,要麼是麻木派,一般是不會再走的了,非常利於機構的快速拉升。
當然,實際的情形還要復雜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機構減倉往往並不一定就導致股價的短線下跌;機構增倉,也並不預示著短線就會馬上爆發,所以,當日的TOPVIEW不一定構成第二日操作的依據。特別是沒有連續性的機構的某一日的增減倉行為,更不能成為操作依據。另外,機構出貨的股票也並不是都碰不得,做機構小幅減倉出貨那一段,因為那常常是股價短線不跌反而大漲,或者是莊家把股價控制在平台內波動出貨,那是非常容易做T+0 的行情當然,上、下的雙線位置要把握得很好,並且要把握好自己應該在什麼位置清倉,把握好了,那是天天有錢進帳的。
⑦ 股票減倉的技巧有哪些
一般說,見頂或者中線破位,意味著波段性的轉折。一旦出現向下的轉折,則注意減倉有減倉的技巧,主要有下列幾類:
一是「一刀切」。主要是適用於見頂的時候、或者出現「中線真破位」的時候,需要投資人對於是否見頂、以及是否真的中線有效破位,有明確的判斷。一般說:波段性高位出現放量陰線、或者波段性高位出現射擊之星、黃昏星、陰包陽、四星高照、五星高照,等等,可以在這一K線組合內、「不講價格、格勿論」、一古腦兒出貨出干凈。缺點是:一旦判斷失誤,則可能減少利潤、「錯好人」。
二是「諸葛退兵徐徐減灶」。這有時也是「拿不準」的時候不得已的辦法。也即:感覺到可能見頂、或者中線破位的時候,但是見頂不確定、中線破位是假破位還是真破位不確定,這時可以先減倉一半,減輕心理壓力,然後視情況而定。如果真見頂、真破位、則反抽失敗之際可以再出。
三是「回馬槍減倉法」。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高位沒有出貨、投資人被套乃至深套的情況下。屬於被動情況下的「敗中求生」、甚至是「求突圍」而已。因為一般說來,沒有隻跌不漲的市道,一般在下跌途中會有下列「回馬槍」的情況出現:
一是股指、或者股價回抽5天線。
二是股指或者股價中線破位20、30天線之後,還有回抽20、30天線的機會。
三是形態破位之後,或者重要中長期均線的破位之後,股指或者股價短線可能對形態的頸線、或者被破位的中長期均線,有一個反抽。這種情況下,跌就不如反抽失敗時出貨。
「回馬槍減倉法」的缺點是:
(一)已經處於被動境地,出貨價格不會太理想。
(二)動作不快不行。大熊市的時候,急速下跌的時,甚至也有不反彈、不反抽的情況發生。(三)這一方法,只能下跌波的中前段運用。到了下跌波的中後段再運用,則不但晚了,而且錯過反彈機會。
四是「落差減倉法」。一般說,如果在中級下跌行情中,板塊是輪跌的。如果股指已經跌破某一重要支撐區、或者領頭羊已經領先跌破某一重要支撐區,則同一板塊中、離開阻力位較近、離開下跌目標位較遠、或者離開股指(或領頭羊)已經跌破的技術位較遠、則謹防補跌。可以適時逢高減倉。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用個模擬盤去演練一下,從模擬中找些經驗,等有了好的效果再運用到實戰中去,這樣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實在把握不準的話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