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1)外匯賣出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
⑵ 外匯訂單怎麼賣出
MT4平台的交易步驟是這樣的
選中交易貨幣,右鍵 新訂單 (買/賣),在終端 ——交易 可查看 是否進場
金融交易,首正其理念,其次技術策略,心態凌駕於前兩者之上,決定盈虧的關鍵因素!
交易理念
一、長期持續穩定獲利
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必須要建立的是「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理念,而不應該去追求一夜暴富,不能把賭博的心態帶進市場。
順勢操作是外匯交易的重中之重:跟隨趨勢而後動,而非猜測趨勢而先動(趨勢跟蹤交易)!
追價誤區:如果你判斷趨勢向上,最好等回調至支撐位的時候再進場!追價可能會讓你交易在最高點!
二、把握能把握住的機會
外匯市場每天都有機會,如果落實到超短線的機會甚至可以用無限機會來形容,但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能把握的機會也是有限的。把握那些我們可以把握,有依據的機會,在有規則依據的情況下建倉,無規則依據的情況下就應該放棄交易。從而控制交易頻率!頻繁進出說明對趨勢的把握不夠明確,最終的結果是虧損!錯過一些行動是正確的、有必要的!
其實交易很簡單,成功的密碼就是:發現一個簡單的動作,不斷的去重復.。
三、風險控制體系
在你想要賺錢之前,先估計自己可以賠多少錢,虧損在市場體系本就無法避免,作一個懂輸的贏家
止損: 做多的時候,將止損設置在關鍵支撐下方;做空的時候,將止損設置在關鍵阻力上方(5—10點)。(止損的方法)。設置止損只是降低風險的手段,不是為了虧損。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盈虧比的控制 :為了實現長期持續穩定獲利,我們的操作要有合理的盈虧比,就是潛在收益和損失的比例,一般而言,一筆交易的盈虧比達到2:1之上才算一個好的比例。
資金管理: 每次用總資金的5%進行交易,在獲利保護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交易信號可繼續進場。否則,不再進場交易!
四、交易的計劃性
交易計劃必須建立在客觀的技術分析基礎之上,每次進場都需要交易信號的確認。不做沒有根據的交易!交易計劃最初包括:方向、時間、進場價、止損價、倉位、目標價、盈虧比。進場後還要面臨計劃的修改:止損的移動或者反轉時平倉等。
時間架構:拋棄時間框架而言趨勢,則是自欺欺人!
根據已知因素去推斷結果,即便這樣仍然會出錯,如果往判斷根據里添加未知因素則是錯上加錯。
五、心態控制
心態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對交易進行周密詳細的計劃。將時間花在進場之前。進場之後,所要做的就是嚴格執行交易計劃,而不是隨盤面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這樣交易心態就能得到很好的調整。
信心 交易信心源自成熟的技術分析。
戒怕、戒悔 怕:體現在出現交易信號不敢進場、怕盈利縮水、怕市場掉頭、怕打掉止損就回頭。後悔當初那麼好的機會沒進場,後悔出場太早。
耐心 要有耐心等待交易機會的出現,等待匯價觸及目標位!無需費盡心思去爭取,耐心等待,市場會給出符合你進場原則的信號!
⑶ 什麼是外匯賣出價。。。
外匯賣復出價是「外匯買制入價」的對稱。亦稱「外匯賣出匯率」。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摺合本幣數額多的價格是賣出價; 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幣數額少的價格是賣出價。
⑷ 外匯賣出開倉什麼意思
外匯交易有買和賣兩個選項,買就是看漲做多,賣就是看跌做空,而這里的賣出開倉就是做空,開倉其實就是做單,比如黃金現在是1300,你認為黃金價格要下跌,那麼久做空,這就叫做賣出開倉
⑸ 外匯要持有多長時間才能賣出
買入價和賣出價是相對於銀行來說的,也就是說,買入價是銀行買入外匯的價格,賣出價是銀行賣出外匯的價格。如果你持續買入賣出,吃虧的是你自己。
⑹ 買外匯多久可以賣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外匯是從事外匯交易和外匯投機的專系統。隨著交屬易日益電子化和網路化,外匯是一個無形的市場。
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一種貨幣的外匯交易方式。國際市場上各種貨幣相互間的匯率波動頻繁,且以貨幣對形式交易,比如歐元/美元或美元/日元。
外匯交易市場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透明度較高,由於交易量巨大,主力資金(如政府外匯儲備、跨國財團資金匯兌、外匯投機商的資金操作等)對市場匯率變化的影響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對匯率波動的基本面分析來看,能夠起到較大影響的通常是由各國政府公布的重要數據(如GDP、GNP央行利率),高級政府官員的講話,或者國際組織(如歐洲央行)發布的消息。
外匯交易市場沒有具體地點,沒有中心交易所,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銀行之間通過網路進行的。世界上的任何金融機構、政府或個人每天24小時隨時都可參與交易。
它是屬於T+0交易,24小時市場不間斷的外匯市場,所以買外匯的之後的一秒就可以隨時賣出外匯。當你認為此貨幣在短期會上漲的話那就買入,如果反之你就賣出。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⑺ 外匯買進賣出怎麼確定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指示是真么樣子的。當日大勢指數或收盤價,高於最近三根陰線的最高收盤價時,為買進信號。陰線的作用的是幫助我們進行判斷的又一種分析表現,很多時候一種分析方式總是需要其他的分析方式進行參考來使用的,在外匯交易當中這些分析方式總是會因為自己的特點而有最佳結合方式,作為投資者我們不僅僅要會判斷還要做到清楚各種方式的優缺點,這樣才能對它們有一個良好的使用。當日大勢指數或收盤價,低於最近三根陽線的最低收盤價時,為賣出信號。對賣出信號的執行還需要投資者根據自己的交易計劃作出判斷,有時候趨勢已經適合自己的外匯交易計劃對賣出的規定但是也會因為投資者的交易心理的不同而有所延遲,所以這種執行並不是唯一確定的,還會根據投資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不管怎麼樣順應趨勢發展並且積極交易是必須的。盤局時寶塔線的小翻紅,小翻綠可不必理會。外匯交易在進行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各種分析結果的指示作用,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設置,不一定別人在買進的時候就適合自己也執行同樣的操作,相反賣出也是這樣的道理。
⑻ 外匯買進賣出到底是什麼意思
買入是指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由於看好一種產品,股票,期貨,貨幣等,認為其短期或中長期行情看漲,因此購入某種股票、期貨或貨幣的行為。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計算方法
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
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麼,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
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
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採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例如:
(買入價)¥/£=(買入價)$/£×(買入價)¥/$
(賣出價)¥/£=(賣出價)$/£×(賣出價)¥/$
⑼ 外匯中的買入跟賣出是什麼意思
外匯中的買入指意向客戶買入某種期貨;外匯中的賣出指持有者賣出某種期貨。
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外匯市場沒有具體地點,也沒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間的電子網路進行交易。
外匯交易是同時買入一對貨幣組合中的一種貨幣而賣出另外一種貨幣。 外匯是以貨幣對形式交易, 例如歐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 (USD/JPY)。
(9)外匯賣出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的注意事項:
外匯保證金交易雖然能有效的控制投資者的損失額度,也能放大投資者的收益率,充分體現了其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但是正因為這種高杠桿性,也使其具有較高風險性。由於保證金交易的參與者只支付了一個很小比例的保證金,這樣外匯價格的正常波動都被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高風險帶來的收益和虧損是很大的。
但是很多投資者都盲目地被其高盈利性所蒙蔽,忽視了保證金交易同時也會擴大風險的本質,一味地追求投機獲利。在國內保證金交易時一種比較新型的投資產品。即使在比較發達的國家,外匯保證金業務也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具有投機性很高的、高風險的產品。
其次在外匯市場上,各國經濟政策的變化都會導致貨幣匯率頻繁的大幅度波動,而且外匯保證金交易通常會涉及到多種貨幣的波動,因此這項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投資者自身素質的要求。
根據銀監會調查顯示,雖然國內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均能盈利,但參與這項業務的普通投資者虧損比例卻很高,當前80%甚至90%的投資者都處於虧損狀態。
同時還有些銀行在提供這種新型產品服務的時候涉嫌一定的違規操作。在一般的發達金融市場上,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杠桿倍數維持在10到20左右,但是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些銀行的杠桿倍數居然達到30-50倍,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印哈根普遍所能接受的杠桿倍數,也超出了銀行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
另外為了拓展客戶,有些銀行還擅自降低客戶准入門檻,未能有效的選擇客戶或向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最終導致整個外匯保證金業務出現了高虧損、低盈利的局面。基於以上種種,出於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同時促進銀行的穩健發展和風險管控,銀監會發布文件正式叫停了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
⑽ 外匯賣出價什麼意思 外匯買入賣出什麼意思
外匯抄買入價:它是指銀行向客戶買入外襲匯(標價中列於"/"左邊的貨幣,即基礎貨幣)時所使用的匯率。通俗點來說,就是如果投資者把美元現鈔或者現匯賣給銀行,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就是以這個買入價來收你的美元現鈔、現匯,匯比鈔貴。
外匯賣出價:它是指是指銀行賣出外匯(標價中列於"/"左邊的貨幣,即基礎貨幣)時所使用的匯率。同樣如果你用人民幣到銀行去買美元,那麼站在銀行的角度,銀行就以這個賣出價來把美元賣出你,剛買的美元存在折里是現匯,提現就變成了現鈔,所以這個現鈔現匯賣出價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銀行買入美元就用買入價,銀行賣出美元就用賣出價。
舉例說明:比如現在的歐美貨幣對的價格是1:1.2345, 那麼在1.2345這個價位買入或者做多,也就是說判斷這個價格會漲,那麼1.2345就是買入價;相反在1.2345這個價格做空 買跌,也就是說判斷這個價格會跌,因此1.2345這個就是賣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