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外匯資金集中運營

外匯資金集中運營

發布時間:2021-05-20 09:32:51

⑴ 匯發2014年23號文《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試行)》

請參閱附件。

註:附件只包含23號文主體,不包含附1-5的報表等內容

⑵ 資金集中管理都有哪些模式

(一)結算中心模式
結算中心是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最初階段,是集團母公司設置的,專司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現金收付及往來業務款項結算的財務職能機構。結算中心集中管理各成員或分公司的現金收入,統一撥付各成員企業結算業務所需要的貨幣資金,統一對外籌資,辦理各分公司之間的往來結算等,特徵是「收支兩條線」。
(二)內部銀行模式
集團公司內部銀行是在結算中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又增加了內部融資信貸職能,
財務結算中心是根據集團財務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團內部成立的,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結算功能。結算中心為所屬公司開立結算賬戶,將分散在各家銀行的賬戶統一集中管理,結算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資金樞紐。
(2)監督功能。集團通過結算中心的窗口觀測所屬成員的經濟信息;透過資金結算,掌握、控制子公司的經濟行為。
(3)信息反饋功能。通過結算中心可隨時摸清企業集團成員單位的營運狀況;透過現金流量的變化尋求管理的重點、難點和要害,幫助集團決策層加強微調整合。
結算中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企業集團通過結算中心這個管理系統達到控制資金流向。它有利於資金的統籌安排,合理調節;有利於企業集團集中財力,減少內部的資金積壓,盤活沉澱資金,減少銀行貸款和降低貸款利息;有利於減少資金的體外循環,加快資金的周轉。放式的結算中心。一般是將企業的自有資金和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統籌運作,在內部銀行統一調劑,融通運用,通過吸納企業下屬各單位閑散資金,調劑餘缺,減少資金佔用,活化與加速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並與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內部經濟責任制有機結合,對下屬企業進行監督、考核和控制。
內部銀行引進商業銀行的信貸、結算、監督、調控、信息反饋職能,發揮計劃、組織、協調作用,並成為企業和下屬單位的經濟往來結算中心、信貸管理中心、貨幣資金的信息反饋中心。內部銀行的主要職能如下:
(1)融資信貸職能。以資金有償佔用的原則,引人信貸機制,運用利息杠桿調節作用,促進企業內部資金使用效率、效益;集中和吸納企業下屬各單位的貨幣資金,利用信貸杠桿進行內部資金融通,並盡量減少對外借款。
(2)結算職能。內部銀行對下屬各核算單位及其之間的經濟往來,諸如:原材料、燃料、動力供應,產成品與半成品的轉移、勞務提供、器材設備的供應、商品采購、庫存、銷售、服務及營業費用發生以及各種費用支出、解繳、資金調撥等,都運用企業內部結算價格和相應的內部支付手段,及時准確地進行內部核算。
(3)監督控制職能。主要通過企業核實的各項資金定額、財務收支計劃、經濟責任制指標體系、結算制度、結算程序、內部結算價格體系、內部合同、經濟糾紛仲裁製度等實現。
(4)信息反饋職能。通過內部銀行核算資料,准確反映企業和下屬各單位的收入、支出、節余情況.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方案:
「集中管理+境外放款」、「集中管理+內部結售匯」、「集中管理+外幣委託貸款」、「集中管理+內部資金調劑」等外匯資金管理模式。

⑶ 跨國公司本外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的模式是什麼樣的

1 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模式
其一般業務模式 企業集團總部指定一家區內注冊成立並實際經專營或投資的屬成員企業之間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的雙向流通 以便集團內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開展可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的雙向資金的雙向流通 以便集團內境內外成員企業作為辦理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的主體,通過其所開立的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不得與其它資金混用),將境內資金池和將境外資金池對接 通過上存下劃的方式,實現公司境內外資金 (入池資金應為企業經營活動和實業投資活動的現金流)的雙向自動歸集和成員企業的自由劃轉,由此集團可以自主統籌調配境內外資金 2 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模式 符合要求的區內企業可以開立國內外匯資金主賬戶 辦理經常項目外匯資金集中收付 經常項目軋差凈額結算 集中結售匯開 國際貿易結算中心業務 還可以同時開通與境外資金主賬戶連通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 在規定額度內 在規定額度內 兩個賬戶的資金可以自由劃轉

⑷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介紹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是以集團內部的財務公司為載體,通過境內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專戶對境內外匯資金進行集中運營管理,通過境外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專戶對境外外匯資金進行集中運營管理。

⑸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影響子公司管理外匯積極性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實現了母子公司間外匯資金的自由劃轉和內部調節,對於跨國公司來說,在外匯資金的統籌管理、節約資金成本、規避匯率風險和實現外匯資金效益最大化等方面都有積極意義。而從子公司的立場,對資金的相對控制權已經削弱,由集團來全面控制和掌握外匯資金,對子公司管理外匯的積極性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加大了對外匯資金流動的監管難度
實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後,跨國公司與所屬子公司之間頻繁劃轉外匯資金,相對單個公司,無論是外匯收支總額還是公司間外匯資金劃轉筆數都大幅增加,而大額外匯資金的頻繁流動又加大了外匯監管部門對外匯資金流動的監管難度,給外匯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監管課題。
(三)對跨境資本流動形成了沖擊
跨國公司的突出優勢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跨國公司對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需求,不僅體現在境內機構外匯資金的集中,還要求與境外資金集中統一管理,實現全球范圍內資金的集中。而現行外匯管理政策中對資本項目還未完全放開,跨國公司境內和境外成員公司的外匯資金實現跨境集中還存在一定的限制條件。
(四)對外匯管理的「行為監管模式」形成了沖擊
跨國公司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在內部進行資源的統一配置和使用,必然在成員公司間產生大量的關聯交易。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中,雖在經常項下提出了 「貿易主體分類監管」的要求,但也只是在結售匯單項上實施,在資本項下未提出主體監管要求,限制企業間無貿易背景的融資行為。整體上看目前外匯管理依舊以行為監管為主,還沒有完全實現向主體監管的轉變,因此還不能適應對跨國公司關聯交易有效監管的要求。

⑹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一)財務公司模式
財務公司作為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是經營部分銀行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在跨國公司內部行使外匯資金集中管理職能,通過對企業集團的內部轉賬、結算加速資金周轉,為企業集團的閑置資金尋找投資機會及為集團成員公司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務,促進集團的綜合管理與金融控制。具體而言,跨國公司確定財務公司為集團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機構,發揮其金融職能,以其為載體進行集團資金管理和運用。財務公司把各子公司暫時閑置和分散的資金統一集中,再以發放貸款的形式把資金分配給集團內需要資金的成員企業,從而實現集團內部資金相互調劑餘缺,用有效、安全、可盈利的方式運用剩餘資金,提高集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
(二)委託貸款模式
委託貸款簡單說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貸款,委託第三方(商業銀行)進行管理。商業銀行不承擔貸款損失風險,只負責按照委託人所指定的對象或投向、規定的用途和范圍、定妥的條件(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貸款。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委託貸款模式是在「一對一」委託貸款基礎上的創新和靈活運用。合作銀行作為貸款人,跨國公司境內主管公司和其他成員公司作為委託人和借款人,通過一系列法律協議的規范,將逐筆辦理的委託貸款業務變成按事先約定規則自動進行的資金歸集業務,從而實現內部資金的調配。具體而言,跨國公司境內主管公司及各成員公司在境內同一銀行開立外匯經常項目賬戶和對應的用於核算的外匯委託貸款專戶,並以跨國公司境內主管公司開立的委託貸款賬戶即為該跨國公司的境內資金池主賬戶,境內其他成員公司通過向主管公司委託貸款的方式,將其外匯賬戶中可自由支配的自有外匯資金上劃到跨國公司境內主管公司的資金池主賬戶,再由主管公司以向境內成員公司歸還、拆出,或收回委託貸款方式在境內成員公司之間調劑餘缺的外匯資金運營形式。

⑺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是什麼意思啊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是以集團內部的財務公司為載體,通過境內外匯資金內集中管理專戶對境內外匯資容金進行集中運營管理,通過境外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專戶對境外外匯資金進行集中運營管理。
目前國內進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類:
一是集中收付匯模式;
二是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三是內部結售匯模式。
在進行外匯資金管理業務模式的探索中,任何單一的模式都無法實現跨國企業集團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最佳效果,尚需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定做」。資金管理模式更能適應企業業務復雜的有效處理。境內成員單位的收匯款項採用余額歸集的方式,每日歸集至境內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專戶。成員單位的用匯款項,可使用集中賬戶的資金對外支付,這樣既可避免集團內部進、出口企業分別到外部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從而產生巨額匯兌成本的問題,同時也可避免部分企業外匯資金大量盈餘,另一部分企業卻因為經營需要而向外部銀行發生融資,產生外部融資成本的問題,強化了集團母公司對境外成員公司的管理和金融支持,實現集團金融資源全球產業共享的資金管理目標。

⑻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外匯資金集中的管理效應

(一)降低結售匯成本,提高集團整體收益
在我國當前的結售匯體制下,跨國公司在實行資金集中管理之前,由於內部外匯資金不能互相調劑,加之賬戶限額所制約,經常出現外匯資金多的成員公司結匯,而外匯資金少的成員公司購匯的情況、成員公司自身在外匯收入多的月份需結匯、外匯收入少的月份需購匯的情況,頻繁的結售匯增加了各成員公司的工作量和跨國公司的外匯資金成本。在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後,暢通了跨國公司與成員公司之間的外匯劃撥渠道,各成員公司間、成員公司與集團公司間可相互調劑外匯資金餘缺,減少了不必要的結售匯環節,節約了財務費用,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提高了跨國公司的整體經濟效益。
(二)提高風險控制水平,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後,跨國公司可根據各成員公司資金預算情況,對集團外匯資金統籌規劃,在集團內部自主調配外匯資金餘缺,並根據進口付匯幣種、金額及期限,協調安排出口收匯幣種、金額及期限,進而實現集團內部資產與負債的幣種及期限匹配。這樣,在當前國際市場貨幣匯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可以通過優化集團幣種及期限結構,達到規避匯率風險,節約資金成本的目的。同時,外匯資金的集中管理,其規模效應也利於跨國公司組織專業團隊,以防範風險與保值為原則,有序地開展規避匯率風險的管理工作。
(三)提升資金管理水平,實現資金最優配置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實施,有利於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資金池」,便於跨國公司實現集團對外匯資金的流量和流向進行全面監督和統一調控,確保集團外匯資金協調、有序、可控運行。外匯資金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各子公司為了方便結算,各自在銀行開戶,造成多頭開戶、多頭貸款,結果使外匯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持有成本上升。而在集中管理模式下,通過將各成員公司盈餘外匯資金集中在一起,集團既可以通過和銀行談判,謀求更高的外匯存款利率及相應利息收入,並通過短期投資等方式獲取投資收益,實現集團閑置資金效用的最大化。集團又可通過銀行以委託貸款方式實現集團內部資金的有效調度,實現集團資金的有效配置。
(四)統一資金預算,提高資本預算管理水平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實施,強化了集團公司對各成員單位資金預算的控制能力,由過去單純事後檢查和監督轉變為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的管理體系,對經營活動可以進行有效地監控,有效防範了違規操作事件的發生,提高了預算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同時,跨國公司的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客觀上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資金預算管理體制,形成了本、外幣一體的預算管理體系,使資金預算管理向更科學、更規范的方向發展。

⑼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

目前國內進行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類:
一是集中收付匯模式; 二版是資金集中管理模權式; 三是內部結售匯模式。 在進行外匯資金管理業務模式的探索中,任何單一的模式都無法實現跨國企業集團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最佳效果,尚需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定做」。資金管理模式更能適應企業業務復雜的有效處理。境內成員單位的收匯款項採用余額歸集的方式,每日歸集至境內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專戶。成員單位的用匯款項,可使用集中賬戶的資金對外支付,這樣既可避免集團內部進、出口企業分別到外部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從而產生巨額匯兌成本的問題,同時也可避免部分企業外匯資金大量盈餘,另一部分企業卻因為經營需要而向外部銀行發生融資,產生外部融資成本的問題,強化了集團母公司對境外成員公司的管理和金融支持,實現集團金融資源全球產業共享的資金管理目標。

閱讀全文

與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承信貴金屬手機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521
普洛康裕股票 瀏覽:596
外匯橫擬 瀏覽:276
股票和基金的關系 瀏覽:938
外匯做單技巧視頻 瀏覽:733
外匯考試題型分值 瀏覽:926
鑫盛貴金屬是不是騙局 瀏覽:387
貴金屬td中行 瀏覽:435
工商銀行貴金屬的杠桿 瀏覽:835
中行境外匯款時間 瀏覽:473
外匯k線參數 瀏覽:894
寧波外匯期貨交易 瀏覽:374
鳥巢融資模式 瀏覽:984
2016國家外匯局面試 瀏覽:11
中國銀行S工行貴金屬買賣 瀏覽:476
外匯交易員的工資 瀏覽:582
忘記股票帳號 瀏覽:779
股票市場功能 瀏覽:696
英國沃爾克外匯 瀏覽:383
巴菲特持有多少伯克希爾股票 瀏覽:270